首頁 資訊 運用核心經驗開展幼兒動作教育

運用核心經驗開展幼兒動作教育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1月27日 18:35

摘要:文章首先從幼兒動作教育缺乏實效性;教師中心依然嚴重;教師對幼兒動作發(fā)展的諸多問題束手無策等問題入手提出問題。而后介紹了幼兒應掌握的三種動作核心經驗:敘述動作;活動動作;活動延伸動作活動。最后從敘述動作;活動動作;活動延伸動作活動的獲得三個方面探討如何運用核心經驗開展幼兒動作教育。

關鍵詞:幼兒園體育;動作發(fā)展;動作核心經驗;動作教育

在幼兒園體育教育中,由于不清晰幼兒應該掌握的核心動作,教師的教學往往是跟著感覺走,只滿足于形式上的活躍和運動量的獲得,而不能很好地促進幼兒動作的發(fā)展和運動興趣的激發(fā)。本文擬在探討當前幼兒動作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入手,以幼兒應掌握的核心經驗為載體,探討幼兒動作教育有效教育的思路和策略。

一、當前幼兒動作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幼兒體育活動是增強幼兒體質促進幼兒健康的重要途徑?!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下稱《綱要》)把“健康”作為幼兒教育內容五大領域之首,提出要讓幼兒喜歡參加體育活動?!?-6 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首次專門將動作發(fā)展列為健康領域的三個子領域之一,指出幼兒動作發(fā)展的目標是: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動作協(xié)調、靈敏,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手的動作靈活協(xié)調?!队變簣@工作規(guī)程》指出,要增強體質,培養(yǎng)良好的生活習慣、衛(wèi)生習慣和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同樣也非常重視幼兒的體育活動。

然而,幼兒園體育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并且教育的有效性較差。首先,幼兒動作教育缺乏實效性。由于缺乏對幼兒動作發(fā)展的認識和教育規(guī)律的認識,往往追求場面熱鬧,忽視對幼兒基本動作的正確指導和幼兒運動素質和身體素質的提升;其次,幼兒在體育活動中缺乏興趣和主動性,成人中心依然比較嚴重,幼兒在教師的活動中比較被動;第三,幼兒園教師對幼兒在體育活動中所表現(xiàn)出的動作協(xié)調性差,動作不規(guī)范,動作能力發(fā)展的瓶頸和問題束手無策。這些問題既影響幼兒自信心,讓幼兒畏懼體育鍛煉,還影響幼兒動作發(fā)展和身心健康成長。幼兒期是動作發(fā)展的關鍵期,這個時候不懂幼兒動作發(fā)展規(guī)律,就不能對幼兒的動作發(fā)展進行觀察和評估,更不能有效地設計和指導幼兒的體育活動,更好地促進幼兒的動作發(fā)展。

二、幼兒動作發(fā)展的核心經驗

動作教育是一種通過身體動作活動或創(chuàng)造性運動經驗的增進,使個體的身心獲得“最適發(fā)展”的教育或歷程[1]。幼兒的動作發(fā)展和教育是幼兒身體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是體育教育課程的核心基礎和關鍵要素,是預防青少年兒童出現(xiàn)各類運動障礙的有效手段,也是治療各類行為障礙兒童的重要途徑[2]。菲里斯·衛(wèi)卡特( 美) 將 3-5 歲幼兒的核心動作經驗歸納為 8 項: (1)跟隨動作指令;(2)使用語言描述身體動作;(3)非移動式的身體動作;(4)移動式的身體動作; (5)與物體一起作身體移動; (6)在身體動作中表現(xiàn)創(chuàng)意; (7)感受及表達節(jié)拍; (8)與別人一起隨著一般的節(jié)拍做動作[3]。菲里斯·衛(wèi)卡特歸納的這些關于幼兒的核心動作經驗,對于破解當前幼兒園的體育活動普遍存在的問題,具有非常顯著的效果。她的8項核心經驗分列三類:(1)(2)項屬于敘述動作活動,(3)(4)(5)屬于動作活動,(6)(7)(8)屬于延伸動作活動。

1.敘述動作活動

敘述動作活動包括跟隨動作指令和使用語言描述身體動作。跟隨動作指令可以使幼兒學到三種發(fā)展,一是聽覺譯解,即幼兒清晰我們的指令是什么,將語言指令與身體的動作相結合,知道我們希望他們做出什么動作;二是動作譯解,既將指令與動作相結合,進行動作構想,或者模仿我們的動作示范而動作;三是觸覺或者運動覺譯解,即帶著幼兒進行運動時能夠通過我們手把手的指導感受到動作的要點,跟著我們一起做動作。

使用語言描述身體動作。語言對動作的發(fā)展具有強化和促進作用。如,嬰兒的每一個動作都會被成人命名,寶貝,你會翻身了啊,你會爬了噢,你可以走路了噢,走一步再走一步,通過這些語言,激勵了嬰幼兒進一步動作,也讓他們反省自己的動作的問題和要領,因而也有利于動作的發(fā)展,也發(fā)展幼兒的目的性、計劃性和反省力。

2.動作活動

動作活動包括非移動式的身體動作和移動式身體動作,以及與物體一起做身體移動。非移動式身體動作是不移動身體所做的動作,如站著做動作,坐著做動作,躺著做動作等不移動身體所做的動作等都稱為非移動式身體動作。原地踏步、原地跳躍等都是非移動式的身體動作。移動式的身體動作就是不固定位置四處移動所做的動作,如非原地的走、跑、跳、攀爬等都是移動式的身體動作。與物體一起作身體移動,指的是身體移動物體的動作,如投擲、踢球、投球、跳繩等都是身體移動物體的動作。

3.延伸動作活動

在身體動作中表現(xiàn)創(chuàng)意就是對已掌握的動作進行重新表達或者聯(lián)合幾種動作進行有新意的表達。感受及表達節(jié)拍包括感受節(jié)拍的能力和表達節(jié)拍的能力,感受節(jié)拍就是感受有規(guī)律的重復的脈動,如跟著節(jié)拍走路、跑步,做律動,跟著節(jié)拍做操,跟著節(jié)奏做打擊樂等。 與別人一起隨著一般的節(jié)拍做動作就是跟著別人的節(jié)奏或步調進行活動。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節(jié)奏,與他人一起動作需要幼兒調整自己的節(jié)奏跟上別人的節(jié)奏,這需要較高的節(jié)拍感受力、動作協(xié)調性、靈敏性以及較強的自我控制力,但幼兒一旦能跟著大家的步伐一起移動,他們就會有積極的自我評價,更有自信地開展更多的活動。

這些核心經驗能協(xié)助幼兒發(fā)展及增強動作協(xié)調技巧,能夠讓幼兒將來有成功的身體動作及音樂經驗,是兒童以后成功應付體能及音樂課的基礎。因為這些經驗能為幼兒提供學習基本動作協(xié)調的機會;發(fā)展幼兒的身體意識及空間意識;提供能加強聽力及視覺技巧的學習機會,來促進幼兒專心注意的能力; 在幼兒學著依節(jié)拍移動身體時,能逐漸形成“基本時間感”; 也許更重要的是協(xié)助幼兒發(fā)展正面的自我概念[4]。其中最為可貴的是教師借助這些核心經驗,可以學習如何以更加簡單及適合幼兒的方式來組織動作活動,讓更多幼兒在動作技巧及動作樣式上能夠有更成功地經驗。

三、運用核心經驗開展幼兒動作教育

(一)敘述性動作活動核心經驗的教育

運用“敘述性動作活動”核心經驗,讓幼兒在動作學習中“明白怎樣做”,成功學習動作技巧。

1.發(fā)展“跟隨動作指令”核心經驗。該核心經驗的動作指令包括口語指令、動作示范和手觸指導三種形式,幼兒在練習動作技巧時最常見的問題是不明白他們要做什么和怎么做,教師通過以上三種形式的動作指令解決這個問題,通過聽覺、視覺及觸覺/運動覺譯解,幫助幼兒了解每一個動作。口語指令(聽覺譯解)要簡單明了,教師發(fā)出指令之后,要給幼兒做出反應的時間,也可以通過個別提問讓幼兒更加明白所要做的動作。這一經驗的運用,通過“傾聽”有助于提高幼兒的專注力,同時將口語指令與動作更好起來。動作示范的效果對于幼兒來說最直觀有效。在小班幼兒學習動作時,用動作示范最能收到效果。最好不要同時用兩種指令,否則反而影響對信息的接收。對于動作學習比較緩慢(不夠靈敏)的幼兒,手觸指導能夠提供很好的幫助。當幼兒熟悉某個動作的時候,試著使用不同指令,能夠增加動作練習的趣味性,提高學習興趣。在這些指令里面,有五個難易程度不同的動作練習階段:單一雙邊對稱動作、可預測的單一交替動作、單一非對稱動作、單一非對稱移動動作、兩邊對稱的連續(xù)動作。在使用動作示范或手觸指導時加上音樂,能夠幫助提高學習的興趣。在運用這項核心經驗的時候,我們會發(fā)現(xiàn),教師通過合理運用動作指令,減少了信息干擾,幼兒學習的專注程度提高了,幼兒對動作怎么完成更加清晰了。通過五個階段不同難度的動作練習,從易到難,讓幼兒熟練掌握動作。

2.發(fā)展“使用語言描述身體動作”的核心經驗。這一核心經驗可以協(xié)助幼兒了解身體的各個部位以及身體的各個部位能做的動作培養(yǎng)幼兒的運動覺意識。在運用語言描述身體動作這個核心經驗時有四個步驟:第一、談論或描述在動作中哪個部位在行動——將一個肌肉動作帶至語言知覺意識層次;第二、計劃將要做些什么——先想一想;第三、回想剛剛完成的動作——回想過程中經過的各個步驟;第四、將一個單一的動作與一個單字聯(lián)結,接著以邊說邊做的方式將一系列的字與動作聯(lián)結起來(使用語言來了解動作,可以協(xié)助幼兒達到更高階的動作表現(xiàn))。在小班時候,我們在使用這個核心經驗時,主要讓幼兒了解身體的各個部位和各部位所做的動作,空間方位主要在自身的上下和前后,簡單表達。到了中大班,則更加在于鼓勵幼兒去探索身體各個部位能夠做的動作以及身體各部位在哪個空間可以做些什么動作,鼓勵幼兒完整表達。在這種敘述動作的活動中,幼兒建立了動作與字詞的聯(lián)結,建立了身體、空間、時間及語言意識,特別是在使用語言描述身體動作時,幼兒的語言能力在這里得到很好的發(fā)展,運動覺在一次次的描述中得到強化發(fā)展。這個經驗的運用,改變了傳統(tǒng)的被動的練習,通過引導鼓勵幼兒用語言描述動作,使幼兒對動作有更深刻的理解,對自己的身體動作更能夠控制,獲得自信心。

在動作練習中,鼓勵幼兒擔任小老師,運用動作指令,對于培養(yǎng)其獨立性和自信心都有很好的幫助。教師給每一個幼兒創(chuàng)造機會來擔當這種領導者的角色,對于幼兒建立正面的成功地自我意識非常重要。

(二)動作活動核心經驗的教育

運用“動作活動”核心經驗,讓幼兒在動作學習中能做會玩,動作學習更有趣。

1.發(fā)展“非移動式的身體動作”核心經驗。傳統(tǒng)的動作教育中,我們只是讓幼兒做走、跑、跳、投、鉆、攀爬等基本動作的練習,從沒有引導幼兒做更多的嘗試和探索。運用核心經驗“ 非移動式的身體動作”,我們卻可以讓幼兒探索出身體在固定位置上所做的動作,如:躺、坐、跪、拍、投、托、揮、踢或射球時腿部動作等。引導幼兒學習探索這些動作,讓動作學習的內容得到了極大的擴展,使幼兒的語言能力、平衡能力及身體協(xié)調能力都得到相應發(fā)展,特別是促進幼兒探索身體動作的興趣,如:探索在不移動身體的情況下,試試能夠做出哪些動作?擺出哪些姿勢?運用核心經驗“ 跟隨動作指令”和“使用語言描述身體動作”來引導幼兒進行相關的學習探索,激發(fā)了幼兒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讓動作學習充滿趣味性,讓每一個幼兒都有各自的成功體驗。非移動式的身體動作有四類:彎曲及伸直、旋轉及翻滾、擺蕩及搖動、卷縮及伸展。在進行各類動作的練習的時候,幼兒不僅收獲了動作的發(fā)展,更收獲了成功的體驗,收獲了創(chuàng)造的快樂。如在探討身體不移動情況下手的動作時,就發(fā)現(xiàn)有很多動作對應的字詞:抓、握、拋、接、捧、拍、按、壓、扭、揪、推、拉、浮、彈、削、甩、劈砍、扭轉、拍打、敲打、捶打、觸摸等等,幼兒在嘗試練習動作的時候,對動作對應的字詞的意義得到了體驗。當探索身體部位組合起來作動作的時候,幼兒又有新的體驗,并且可以探索身體各部位動作發(fā)展的時間空間里意識(快慢、遠近、上下等)。在這個探索學習的過程,幼兒的動作發(fā)展、語言發(fā)展都得到極大的豐富。

2.發(fā)展“移動式的身體動作”核心經驗。在基本的移動式的身體動作:走、跑、跳(跳躍、雙腳跳、單腳跳、并步跳、側并步跳、蹦跳),我們引導幼兒在空間里探索各種動作,如“走”這個動作,可以探索在高、中、低三個層面練習。在“走平衡木”練習時,幼兒探索出蹲著走、側身走、大步走、小步走、滑步走等等各種花樣,完全打破了常規(guī)走法,建立了牢固的動作基礎。在這個核心經驗里面,幼兒練習平衡是最好的時候,當移動速度越快,停下時保持平衡難度越大。在移動身體時如何依次序完成動作,使用語言描述身體動作在動作,這對幼兒都很有挑戰(zhàn)性和吸引力,幼兒在一次次的練習和嘗試中逐步得到鍛煉提高。所以,在簡單的走、跑、跳動作中,幼兒玩出很多花樣,動作練習成了一種充滿探索性質的好玩的活動。在伴隨身體作非移動式的身體動作或移動式的身體動作時加上輔助物體會大大提高幼兒學習的興趣。物體可以是球類或彩帶、棒子、布袋、風車等,一方面可以促進動作的協(xié)調,一方面可以增加動作學習的趣味性。如練習快速跑,讓幼兒拿著風車一起跑,因為跑得快風車才會轉的快,所以幼兒很積極地仔細觀察體驗速度與風車轉速的變化。如幼兒帶上綢帶,探索各種動作,加上合適的音樂,就成了好看的綢帶舞。在活動室里,短短的間隙時間,即可進行動作練習;利用活動室的椅子桌子,幼兒玩起了鉆爬,坐在座位上,玩起的手指動作花樣更是讓人目不暇接。解決了以往幼兒主體性不足的問題,給予幼兒充分的學習探索機會,更多動作通過幼兒自己的嘗試和探索,因而都是在幼兒已有經驗之上的發(fā)展,真正把幼兒作為學習的主體,學習氛圍更加活潑。

(三)“延伸動作”核心經驗的教育

獲得“延伸動作”核心經驗,應讓幼兒在動作學習中融入創(chuàng)意和節(jié)拍,提高想象力和動作協(xié)調性。

我們常常驚嘆國外的幼兒更有想象力,更有藝術表現(xiàn)力。在幼兒動作學習的過程中,當幼兒熟悉某個動作之后,我們經常鼓勵幼兒大膽探索利用身體動作進行創(chuàng)意表現(xiàn)。在非移動式的身體動作、移動式身體動作、與物體一起作身體動作基礎上以各種可能的變化來探索。比如,讓幼兒表現(xiàn)吹氣球動作,表現(xiàn)氣球慢慢變大甚至破裂的過程。我們還通過幼兒個人進行創(chuàng)意表現(xiàn)、合作進行創(chuàng)意表現(xiàn),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和合作能力。在作身體動作時配上節(jié)奏鮮明的兒歌或音樂之后,幼兒在由簡單到復雜的節(jié)拍里面,幼兒獲得基本的時間感,用各種身體動作表達對節(jié)拍的理解。從單一雙邊對稱動作、單邊動作,單一可預測的交替動作,連續(xù)雙邊對稱動作(兩個動作),連續(xù)雙邊對稱動作組合(四個動作),通過層層加大難度,提高幼兒的動作協(xié)調性。比如,在玩杯子打擊樂、椅子操等練習時,都是讓幼兒玩得不亦樂乎,“成就感與正面自我概念的獲得”,就是在這樣的創(chuàng)意動作和集體活動中產生。在大班體育活動《跳米袋》中,我們讓幼兒探索米袋的玩法,幼兒用米袋作為障礙物練習雙腳連續(xù)向前跳,把米袋套在腳上學袋鼠跳,又把米袋兜在腰間,合作成一條毛毛蟲,練習整體蹲著走,又把米袋接在一起頂在頭上,伴隨音樂,舞起龍來,創(chuàng)意無限,人人有可為,人人能成功,幼兒的身心健康得到充分發(fā)展。

幼兒運動技能的發(fā)展,主要依賴于幼兒參與到他所感興趣的以及對他有所要求的活動中去的機會的多少[5]。運用動作學習核心經驗開展動作教育,拓展了活動時間空間,解決了幼兒動作活動時間不足的問題。因為這些動作學習的時間空間很靈活,有時只要30秒的時間就可以把幼兒的注意力集中起來,在集體活動之前,在午飯、午睡前后等等零散的時間,在座位上、在睡床上,在戶外活動場地上等等都可以見縫插針,只要動作符合幼兒自身動作經驗和認知經驗的閾值范圍。當兒童接受指導時,他們的基本動作技能的發(fā)展會有顯著的改善。指導性的干預應該提供至少8周的教學,并且對每項技術給予大約90分鐘的指導,才會有比較明顯的效果[6]。依據(jù)這樣的原理開展實踐活動,拓展活動室空間和時間,短短的間隙時間,即可進行動作練習;利用活動室的椅子桌子,幼兒玩起各種動作練習,真正把幼兒作為學習的主體,給予幼兒充分的學習探索機會,更多動作通過幼兒自己的嘗試和探索,因而都是在幼兒已有經驗之上的發(fā)展。心理學的實驗證明,一個人只要體驗到一次成功地歡樂,便會激起無休止追求成功地意念和力量[7]。無論是集體活動之前的集中注意的需要,還是活動間隙的放松,還是專門的體育活動時間,運用動作學習核心經驗開展活動,成了老師和幼兒最喜歡的活動,幼兒的動作發(fā)展也在這些好玩的活動中得到提升,特別是當一個孩子完成或展示了他自己發(fā)現(xiàn)(研究)出來的某個動作時,孩子臉上那滿滿的自豪感會讓每個人羨慕和感動,讓我們真切感受到孩子“成就感與正面自我概念的獲得”。

參考文獻:

[1]董奇,陶沙. 動作與心理發(fā)展[M]. 北京: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173

[2]周毅,莊弼,辛利. 兒童早期發(fā)展與教育中最重要的內容:動作教育與綜合訓練,[N].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4.11

[3][4](美)菲里斯.衛(wèi)卡特. 動作教學:幼兒核心的動作經驗 林翠湄,譯 .[M].  南京: 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 14-15

[5]劉馨. 學前兒童體育,[M].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23

[6] Greg payne,耿培新,梁國立. 人類動作發(fā)展概論,[M] .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261

[7]劉馨. 學前兒童體育,[M].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145

(作者:揭陽市機關少霏幼兒園 陳玉華)

相關知識

幼兒心理理論發(fā)展與教育
淺議分析幼兒運動與心理健康發(fā)展
幼兒園如何有效開展親子活動促進幼兒心理健康
家園共育對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發(fā)展的重要作用及發(fā)展對策
淺談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現(xiàn)狀及發(fā)展策略
小五官,大用處——高琦幼兒園大二班開展認識五官主題教育活動
婦幼健康教育工作計劃(通用10篇)
幼兒園大班體育活動教案:親子趣味運動會 幼兒園免費教案
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
嬰幼兒喂養(yǎng)健康教育核心信息

網址: 運用核心經驗開展幼兒動作教育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34368.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