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衛(wèi)生報·新湖南客戶端9月29日訊(通訊員 符佳 王鑫 記者 王璐)“秋風起,蟹腳癢”,國慶將至,又到一年吃蟹時。這個時候的螃蟹蟹肉豐腴,蟹黃飽滿,味道鮮美。國慶假期期間,秋蟹是親朋好友聚會餐桌上一道必不可少的美味。
然而,螃蟹營養(yǎng)價值雖高,但并非人人適宜享用。湖南省名中醫(yī)、湖南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脾胃病科主任醫(yī)師朱瑩提醒公眾,在秋季享用螃蟹時,應注意“三不吃”和“三宜吃”原則,以確保飲食和身心健康。

“三不吃”原則
1、螃蟹性寒,脾胃虛弱者慎食
螃蟹性寒,素來陽虛,怕冷、手腳冰涼、脾胃虛寒易腹痛腹瀉的人群要少食螃蟹。特別是避免與西瓜、梨、柿子、冷飲等寒涼食物同食,以免損傷脾胃陽氣,出現(xiàn)腹脹腹瀉、惡心嘔吐等癥狀。

2、螃蟹滋膩,基礎疾病者少食
螃蟹屬于高嘌呤食物,痛風患者應避免進食,以免誘發(fā)或加重關節(jié)腫痛。同時,螃蟹富含蛋白質和膽固醇,慢性胃炎、膽囊炎、胰腺炎患者以及冠心病、高血壓、高血脂患者應控制攝入量。

3、螃蟹鮮美,死蟹生蟹不能吃
死蟹切勿食用,生蟹與醉蟹同樣應避而遠之。死蟹易成為細菌滋生的溫床,產(chǎn)生有害毒物,人食用后極易引發(fā)食物中毒或嚴重胃腸道癥狀。生蟹與醉蟹可能攜帶病毒、細菌及寄生蟲,對人體健康構成潛在威脅,因此也應避免食用。
“三宜吃”原則
1、螃蟹清蒸,姜醋必備
清蒸是蟹的傳統(tǒng)吃法,能最大限度保持蟹的色香味,可予姜、醋、酒來中和蟹之寒。因此,進食螃蟹最好的烹飪方法是加料酒及姜同蒸,進食時用姜末加醋調味,既保留原材料之鮮美,又可以驅寒防涼。
2、螃蟹配酒,總量適宜
黃酒性熱,可中和螃蟹的寒,且黃酒醇厚鮮爽的口感更能激發(fā)蟹肉的鮮美。但需注意,每日水產(chǎn)品的適宜攝入量為40-75克(可食部分),相當于一個四兩重的大號帶殼螃蟹,配酒總量也應適宜。

3、餐后熱茶,暖身驅寒
吃完螃蟹后,可以煮紅糖姜絲桂圓紅棗茶以驅寒暖身。另外還可配合一些中醫(yī)外治法幫助驅寒,比如生姜艾葉水泡腳、生姜末外敷。可取適量生姜切末,放鍋中炒熱炒香,用紗布包好敷于足底涌泉穴。

朱瑩提醒,在這個秋高氣爽的季節(jié)里,邀親朋好友歡聚一堂,品嘗美味螃蟹的同時,也請務必注意食品安全和健康飲食。遵循“三不吃”與“三宜吃”原則,讓您在享受美食的同時,也能保持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