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素質提升及其培養(yǎng)

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素質提升及其培養(yǎng)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5年06月07日 13:32

         王彥芳
         河北省石家莊市井陘縣上安中心學區(qū)頭泉學校  050300
         摘要:小學班主任作為小學生思想的啟蒙者與教育實施者,肩負著引導與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品行與學習習慣的重任,對于小學生未來健康成長具有重要的引領作用。因此,如何深入領會新課改要求,并在新時期教育中實踐,考驗著每一名小學班主任應對挑戰(zhàn)與機遇的能力。鑒于此,文章結合筆者多年工作經驗,對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素質提升及其培養(yǎng)提出了一些建議,僅供參考。
         關鍵詞: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素質提升;培養(yǎng)
引言
         小學階段是人生發(fā)展的關鍵期,由于小學生的年齡小,社會經驗少,知識技能不足,當受到來自外界種種因素的干擾時,無法采用正確的方法應對,容易在心理上產生不良影響,嚴重時會導致小學生心理畸形,阻礙其健康成長。小學班主任的工作內容之一就是要做好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因材施教,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保護和成長。實踐證明,將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是促進小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的重要途徑,班主任應將快樂德育理念滲透于工作實踐中,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讓學生真正參與到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學習中來,增強教育活動的互動性,使學生在彼此的交流溝通中獲得成長發(fā)展,提升德育教育效果和質量,順利實現學校教育改革目標。
一、小學班主任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
         小學學生心智發(fā)育尚未成熟,心理承受能力較差,面對小升初沉重的學習壓力,出現一些心理問題也是正常的。班主任是除了家長以外與學生接觸時間最多的,對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家庭生活環(huán)境、學習情況等方面都十分了解,班主任能通過學生的情緒波動和學習成績的起伏發(fā)現學生的心理問題,從而找出學生出現心理問題的原因,進而幫助學生解決這些問題。小學學生即將進入青春期,有時比較敏感,遇到事情容易鉆牛角尖,這就需要教師及時給予正確的引導和教育,幫助他們解決心理問題,促進學生健康、快樂成長。新時期小學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遠,需要每一名班主任以新時期教育方針為指導,立足小學生特質,以全面提升小學生綜合素質為目標,筑牢小學生健康成長基石。
二、小學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素質提升及培養(yǎng)策略
         (一)小學班主任角色的重新定位
         伴隨新課改的深入與社會發(fā)展,對于人才的需要也發(fā)生了很大的改變,而小學正是打基礎的關鍵時期,如何順應時代要求,發(fā)揮好班主任啟蒙者、教育者、服務者、管理者作用,是需要小學班主任著重思考與尋求突破的重要問題。

新時期教育的重點是針對學生的素質教育,這既關乎小學生良好品行的養(yǎng)成,又關乎小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提高,因此,作為班主任,在新時期教育中,單打獨斗是不行的,需要通過發(fā)揮橋梁紐帶作用,一方面加強與所有任課教師的聯(lián)系與溝通,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助推所在班小學生在快樂學習中進步成長;另一方面要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交流,全面掌握小學生在家的日常表現與學習狀況,針對問題,與家長共同配合,強化對小學生教育、引導的力度,增強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良好習慣養(yǎng)成的自主性;同時,面對新時期的教育要求,作為班主任,要樹立與時俱進的教育理念,不斷加強自我學習,通過自我人格魅力的提升與教育能力的提升,促進所在班級小學生健康成長。
         (二)豐富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形式
         在小學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過程中,通過豐富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可以創(chuàng)新德育教育體系,提升學生的綜合參與程度。但在教育實踐中,小學生的德育工作展開并不順利,由于局限于各種客觀和主觀條件,導致許多小學生不能有效參與到學校的德育活動中,缺少參與的積極性,無法順利實現學校教育目標,這樣的德育工作是低效的、失敗的,這嚴重影響著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所以,班主任教師應從實際出發(fā),因地制宜,建立科學有效的德育工作體系,采用多元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和方法,豐富教育資源素材,從生活實際出發(fā),以吸引學生的注意,激發(fā)學生對心理健康和德育知識的興趣,活躍學習氛圍,增強學生的參與動力,讓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工作更加卓有成效。班主任作為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設計者、組織者和實施者,切不可墨守成規(guī)、固守傳統(tǒng)的教育內容和形式,而應勇于創(chuàng)新,積極探索,打破各種局限,為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新穎、有趣、全面、高效、現代化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為學生的心智健康發(fā)展保駕護航,助力學生成就完美人生。
         (三)提高師德修養(yǎng),豐富心理健康專業(yè)知識
         作為教育實施的主體,教師自身的修養(yǎng)素質對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自身的修養(yǎng)素質直接決定其教育行為。為此我們要掌握關于兒童青少年心理發(fā)展的特點,按照科學的規(guī)律和方法開展教育工作,處理學生日常生活學習中表現出的心理問題和事件,教師才能真正把心理健康教育落在實處,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良好發(fā)展。相反,自身心理健康水平低、缺乏心理健康教育認識的教師,很難培養(yǎng)出具有良好心理素質的學生。所以,要想真正深入、有效地開展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就必須重視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
結束語
         總而言之,小學的學生心智發(fā)育還不成熟,心理承受能力較差,需要教師和家長給予正確的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通過言傳身教,構建友好和諧的師生關系,提高師德修養(yǎng),豐富心理健康專業(yè)知識,教授學生一些簡單有效的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加強與學生的交流,引導學生正向發(fā)展。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教師踏踏實實、穩(wěn)扎穩(wěn)打,它是一項長期且復雜的工作,需要班主任始終懷著一顆愛崗敬業(yè)、關愛學生的心,將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作為教育教學的目標,促進學生人格的和諧發(fā)展,為學生心靈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王永德.班主任工作中有效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教育觀察,2019,8(41):106-107.
[2]韋小艷.班主任如何巧妙實施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A].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課堂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2.
[3]牟玉.班主任在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9(22):153.

相關知識

中職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升路徑
心理健康核心素養(yǎng)及其培育
參加小學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訓班心得體會
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中小學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訓心得體會(精選14篇)
中學班主任如何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新時期小學班主任如何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淺議高中班主任如何做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科學學院承辦海陵區(qū)骨干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培訓
工學院開展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專題培訓 賦能學生成長

網址: 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素質提升及其培養(yǎng)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376994.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