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茶具選擇:玻璃茶具最佳,能欣賞綠茶在水中舒展的姿態(tài)。
2.投茶量:一般每 150 毫升水放 3 克左右茶葉。3.沖泡方法:3.1上投法:上投法適合茶葉細(xì)嫩、身骨重且多芽毫的綠茶,例如碧螺春、信陽毛尖等。操作時(shí),先向玻璃杯中注入七分滿的熱水,水溫控制在 75℃ - 85℃ 度左右。待水溫降至 90℃以下時(shí),將茶葉輕輕投入杯中,讓其慢慢下沉。茶葉投入水中后會自行下沉,逐漸釋放內(nèi)含物質(zhì),表面的茶毫也會緩緩散開。此時(shí),我們可以欣賞到茶葉在水中翩翩起舞的美妙景象,泡出的茶湯口感鮮活,也不會因茶毫過多而顯得渾濁。
3.2中投法:中投法一般適用于細(xì)嫩且高香的綠茶,如西湖龍井等扁平形狀的茶葉。先將熱水注入杯中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處,待水溫涼至 80℃ - 90℃左右時(shí),投入茶葉,稍稍轉(zhuǎn)動杯子讓茶葉充分浸潤。然后再加入 80℃ - 90℃的水,慢慢添至七分滿。對于扁平型的龍井茶,可先將適量茶葉投入茶杯,倒入少許 90℃ - 95℃的水,稍浸泡后搖一搖,散發(fā)香氣后,再注水至七分滿,水溫控制在 75℃至 85℃。注水時(shí)可采用高沖法,使茶葉在水中翻滾,激發(fā)茶香,但要避免直接沖擊茶葉。這樣既可以避免水溫過高傷茶,影響香氣與口感,又能讓茶與水充分融合,釋放出茶葉的味道。3.3下投法:下投法適合原料較成熟、外形松散的綠茶,像太平猴魁和六安瓜片。先將茶葉放入茶杯中,然后加入 80℃ - 90℃左右的熱水至七分滿。這種方法比較簡單,容易出味道,普通人很多都會選擇。對于此類茶葉,水的選擇一般在 75℃ 到 85℃左右,不能太燙,以免燙壞茶葉。下投法先放茶后放水,能讓茶與水接觸更快,避免水降溫過快,尤其在冬季較為適用。
4.沖泡次數(shù):綠茶一般可沖泡 2 至 3 次。
溫馨提示:本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您告知我們會在第一時(shí)間處理或撤銷;互聯(lián)網(wǎng)是一個(gè)資源共享的生態(tài)圈,我們崇尚分享。
普洱茶愛好者請加本站客服微信號:1536889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