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工學電腦椅

人體工學電腦椅也稱人體工學椅、人體工學辦公椅,它是以“人體工程學”理論為基礎,通過對人們在使用電腦椅的過程中的各個數據進行統(tǒng)計匯總,并根據最終統(tǒng)計的數據而設計研發(fā)的電腦椅。
普通電腦椅只能滿足人們“坐”的使用功能,隨著我們對生活舒適度的追求越來越高,人們不再對現有的電腦椅感到滿足,為了滿足人們的這種追求,設計師們將人體工程學理論應用到電腦椅的實際中,最終設計研發(fā)出人體工學電腦椅,它不僅能夠滿足人們坐的需求,更能夠享受到在“坐”的過程中的舒適與健康,這就是工業(yè)設計的“以人為本”的原則。功能調節(jié)原理
人體工學電腦椅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調節(jié)疲勞:
1、頭部:頭枕高度和角度人性化調節(jié),針對不同體型做出相應調節(jié)貼合頸部引導坐姿以降低疲勞。
2、椅背:背部帶腰枕或曲線腰背,針對腰部的最佳支撐位置是第三、第四脊椎,整個椅背可高度調節(jié),輕松簡易就能滿足不同體型使用者的需求,減輕腰椎骨承受的大部分人體重量。
3、座墊深度:針對不同高度的使用者,座墊深度調節(jié)到適當位置以牽引坐姿的正確;起到自然釋放作用提高作業(yè)效率。
4、扶手:調節(jié)扶手高度及角度,讓手和臺面更加平順的過渡防止鼠標手產生。
角度自由調節(jié)、后仰記憶鎖定系統(tǒng)、無級無段鎖定、弧形貼背設計、弓形架強度及彈性處理、扶手弧形流線處理等
人體坐姿生理特征
人的最自然的姿勢是直立站姿,直立站姿時脊柱基本上是成S形的。但與直立站姿相比,坐姿有利于身體下部的血液循環(huán),減少下肢的肌肉疲勞,同時坐姿還有利于保持身體穩(wěn)定。
人體工學電腦椅
但是由于坐姿時,骨盆向后方傾轉,因而使背下端的骶骨也傾轉,使脊柱由S形(正常形)向拱形變化,這樣使脊柱的椎間盤受很大壓力,而導致腰痛等疾病。椅子坐面設計不妥,會使大腿受壓迫,阻礙下肢的血液循環(huán),造成下肢麻木。
脊柱的椎間盤受壓力,不正確的坐姿不但不能減輕腰的負荷,反而加重負荷。直腰坐有利于降低椎間盤內壓力,但肌肉負荷增大,彎腰坐有利于肌肉放松,但增加了椎間盤的內壓力。因此靠背的傾角和形狀都可影響椎間盤和背部肌肉。
人體坐姿尺寸依據
A、坐高: 辦公椅450-550mm。坐高一般按小腿長加腳高的第5百分位的數值作為設計依據。坐面前緣應比人體膝窩高度低30~50mm,且做成半徑為25~50mm的弧度。坐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H=小腿腘窩高+鞋厚(20-40mm)-適當間隙(10-20mm)
B、坐寬:一般大于380mm。扶手椅不小于460mm。沙發(fā)等休息用椅大于480mm,一般為520~560。B=人體肩寬+冬衣厚度+活動余量
C、坐深:國標中取400~440mm,對沙發(fā)等休息用椅座深可大一些,取480~600mm。以坐深的第5百分位數值進行設計。T=座姿大腿水平長-60mm(間隙)
D、坐面與靠背傾角:坐面(靠背)傾角指坐面(或靠背)與水平面所夾角度。一般取休息椅19°~20°;98°~112°,對于工作椅由于工作時就坐者需向前傾,所以傾角不宜太大,可取4°~6°;95°~100°。
E、靠背的高度。一般在肩胛骨下沿為宜。腰部設腰墊子,以250mm為宜。腰部位置隨靠背傾角不同面有變化。
F、扶手高度:扶手的高度指扶手上緣到坐面的距離,主要作用是支持手臂的重量,減輕肩部負擔,扶手高度一般取坐墊有效厚度以上200~300mm。
G、椅墊:人坐著時,人體重量的75%左右由約25c㎡的坐骨結節(jié)周圍的部位來支承,久坐會產生壓力疲勞,導致臀部痛楚麻木。若在坐面上加上軟硬適度的坐墊,則可以使接觸支承面積增大,使壓力分散。
相關知識
老年人有哪些學電腦方法
電腦對人體有哪些副作用
健康家居的人類工效學要求—第4部分:兒童桌椅
如何避免電腦的傷害
電腦族要如何護眼?
椅子怎么調節(jié)后仰幅度
臨睡前用電腦有什么危害
電腦族久對電腦的保健方法
推薦電腦族適合喝的8種茶
孕婦應怎么合理使用電腦
網址: 人體工學電腦椅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52764.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8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