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四川,就一定會說到川菜。說起川菜絕大多數(shù)人的第一反應就是麻和辣,人們印象中的川菜如麻婆豆腐、水煮魚、毛血旺等,哪個不是讓人垂涎三尺?川菜注重調(diào)味,在中國菜中有很高的聲譽,最具典型的就屬麻和辣了。那么,川菜的美味從何而來?川菜的營養(yǎng)價值有哪些?我們在享受美味川菜的同時,還應注意什么問題呢?
川菜以味道濃烈、多變見長,川菜調(diào)味品既復雜多樣又富有特色,尤其擅長使用號稱“三椒”的花椒、胡椒、辣椒,“三香”的蔥、姜、蒜、醋、郫縣豆瓣醬等。
“食在中國,味在四川”,川菜的味型豐富,當今已有二十多種,主要分為三大類:麻辣類,辛香類,咸鮮酸甜類。整個川菜都是以“味”為主,運用各種調(diào)料調(diào)制成多種味型。其最為著名的當屬“八味”,即魚香、酸辣、椒麻、怪味、麻辣、紅油、姜汁、家常。
花椒作為中國原產(chǎn)的麻味原料,一直占據(jù)著川菜調(diào)味品的頭把交椅,而辣味調(diào)料則長期使用蔥、姜、蒜等,直到明朝末年辣椒的大量引入,才形成了川菜麻辣兼?zhèn)涞奶卣鳌K拇ㄈ藢⒙楹屠钡呐浜习l(fā)揮到極致,佐以不同調(diào)料,調(diào)成眾多口味。
其他的味型也是在此基礎上稍作改變,呈現(xiàn)多變的口味。川菜善用麻辣,但不能只以麻辣概括。大部分的川菜反而是少用麻辣,例如四川名菜“開水白菜”就以鮮美清淡著稱。
—川菜派系—
川菜歷史悠久,在其形成過程中衍生出以下幾大派系,為川菜的流傳發(fā)揮了重大的作用。
上河幫(蓉派)
擔擔面是著名的成都小吃的之一,用面粉搟制成面條,煮熟,舀上炒制的豬肉末而成。成菜面條細薄,鹵汁酥香,咸鮮微辣,香氣撲鼻,十分入味。此菜在四川廣為流傳,常作為筵席點心。其特點是口味相對比較清淡平和,用料精細,傳統(tǒng)經(jīng)典菜品較多。
擔擔面是著名的成都小吃的之一,用面粉搟制成面條,煮熟,舀上炒制的豬肉末而成。成菜面條細薄,鹵汁酥香,咸鮮微辣,香氣撲鼻,十分入味。此菜在四川廣為流傳,常作為筵席點心。其特點是口味相對比較清淡平和,用料精細,傳統(tǒng)經(jīng)典菜品較多。
蓉派川菜集中了川菜中的宮廷菜、公館菜之類的高檔菜,代表菜品為:開水白菜、回鍋肉、夫妻肺片、宮保雞丁、魚香系列等。
下河幫(渝派)
渝派川菜的特點是大方粗獷、不拘一格、較麻辣、多創(chuàng)新,俗稱江湖菜。大多起源于市民家庭廚房或路邊小店,并逐漸在市民中流傳,代表菜品有酸菜魚、毛血旺、干菜燒燉系列、水煮魚等。
小河幫(鹽幫菜)
以川南自貢為中心的鹽幫菜具有“味厚香濃、辣鮮刺激”的特點,善用椒姜,料廣量重,尤擅水煮和油爆。代表菜品為水煮牛肉、火爆毛肚、富順豆花等。
廣義上來說,川菜還包括了小吃,主要有擔擔面、川北涼粉、酸辣粉等,以及用創(chuàng)始人姓氏命名的賴湯圓、龍抄手、鐘水餃等,這些特色的地方小吃也讓川菜更加豐富。
— 川菜的營養(yǎng)—
川菜歷史悠久,菜品豐富,根據(jù)菜式中不同動植物食物的搭配,各自具有不同的營養(yǎng)價值。常見川菜,如宮保雞丁、魚香肉絲、豆瓣鯽魚等,富含蛋白質(zhì)和維生素、礦物質(zhì)等不同營養(yǎng)素,保證了人們身體對營養(yǎng)的需求。
川菜中的花椒和辣椒等麻辣調(diào)料,不僅可以去腥提香,降低肥膩之感,而且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在中醫(yī)看來,辛味食物都具有增進食欲、健脾開胃的功效;也能祛風散寒、行氣活血,這對于四川盆地地區(qū)常年潮濕環(huán)境中的人們是最合適不過的調(diào)料。
川菜的烹飪技藝在歷史長河中不斷完善,可以很好地保存食物中的營養(yǎng)成分,做到了美味與營養(yǎng)俱佳。下面以一道傳統(tǒng)川菜為例,來探討一下它的營養(yǎng)價值。
麻婆豆腐
麻婆豆腐是川菜中的一道美味,在雪白細嫩的豆腐上點綴著棕紅色的肉末和小蔥段,外圍一圈透亮的紅油,具有麻、辣、燙、嫩、酥、香、鮮的獨特風味。
主料:豆腐
輔料:肉末
調(diào)料:豆豉、豆瓣醬、花椒粉、辣椒粉、鹽、糖、味精、淀粉、花生油、醬油、小蔥、姜
做法:
1.將豆腐切成2厘米見方的塊,放入沸水中汆一下,去除豆腥味,撈出用清水浸泡。
2.豆豉剁碎,小蔥切段,姜切末。
3.炒鍋燒熱,放花生油,放入肉末炒散。
4.待肉末炒成金黃色,放入豆瓣醬同炒,然后放入豆豉、姜末、辣椒粉同炒至肉末上色。
5.下湯煮沸,放入豆腐煮3分鐘。
6.加醬油、小蔥段、糖,用鹽調(diào)味,淀粉勾芡,盛出后撒上花椒粉。
營養(yǎng)價值:豆腐為補益、清熱養(yǎng)生食品,常食補中益氣。這道菜富含動植物蛋白質(zhì)、鈣、磷、鐵、維生素及碳水化合物,適合大眾人群食用。
— 禁忌與建議—
禁 忌:川菜口味較重,四川、重慶等地因為地域原因,濕氣重,多吃一些花椒和辣椒祛濕對身體有一定益處,但是像北方的干燥氣候,多吃麻辣對身體就不是那么有利了。
川菜最重要的調(diào)料——辣椒,具有較強的刺激性,吃得過多會對腸黏膜產(chǎn)生刺激,導致腸道消化液分泌及蠕動功能失調(diào),從而出現(xiàn)拉肚子的癥狀。辣味食物還容易引起口干咽痛、上火長痘等,雖然暫時飽了口福,但身體也跟著遭了罪。因此,有胃潰瘍、腸道疾病的人還是少吃麻辣的川菜為好。
正所謂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不同的地區(qū)有各自獨特的飲食習慣和口味。五味調(diào)和,才能讓身體處于陰陽協(xié)調(diào)、健康自然的狀態(tài)。除此之外,長期嗜食重油厚味的川菜,也導致油脂和食鹽的過量攝入。據(jù)筆者的調(diào)查,在川菜館進餐,一頓飯可能會攝入86克脂肪和近15克食鹽。而高脂高鹽可是引起肥胖、高血脂、高血壓等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
建 議:川菜麻辣、油多,因此在食用川菜時,可以選取一些能中和這些肥甘厚味的食物。例如配菜上白蘿卜既能解辣,還能順氣;涼拌黑木耳清火又刮油。在飲品上,酸梅湯和烏龍茶是吃川菜時的最佳搭檔。酸梅汁的酸味可減低食物的辛辣。烏龍茶對消除油膩很有幫助,也可以促進消化。在川菜火鍋中,腸、毛肚等內(nèi)臟類食品比較常見,但它們往往膽固醇很高,應盡量少攝取。對于不太能吃辣的人而言,如果偏要追求川菜的麻辣刺激,可在吃辣后補充一些獼猴桃等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來減輕辛味食物對身體的不利影響。
“婆子媽私家菜餐廳”是一個以經(jīng)營經(jīng)典川菜、粵菜與杭幫菜為主,并容納特色餐飲的溫馨、幸福的家庭式主題餐廳。延用長江以南的地方菜為代表,融匯川菜、粵菜、杭幫菜、湘之精粹,挖掘、研發(fā)民間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傳統(tǒng)家常菜式,將濃厚的山城文化風韻與現(xiàn)代氣息在這里完美結(jié)合。加入婆子媽私房菜,總部幫您選址評估,市場考察,投資分析,開業(yè)支持及后期營運支持等一站式服務,一步到位,項目整體輸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