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梅琳達所提倡的慈善?


2025-07-17 06:40 ·河北 ·中科軟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會計
按照她自己的說法,以男女性別平權為代表的平權是她60歲之后慈善事業(yè)的專注點。追求平權首先因為梅琳達的家庭原因。她從她媽媽身上看到了女性的傳統(tǒng)定位:雖然男人們每天都有生活和事業(yè),需要他們投身廣闊的世界,但女人們首先的身份是母親,她們被期望留在家中照顧其他人。但媽媽不僅養(yǎng)育他們成長,也教育她活好自己?!拔夷赣H一直告訴我,我可以成為任何我想成為的人。你要自己制定計劃,否則別人就會替你制定?!边@句話梅琳達并不是很小就理解了。她需要更多時間,經歷更多閱歷之后才能理解。后來梅琳達認為,母親這句話的意思是:她需要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提煉出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培養(yǎng)區(qū)分他人強加給你的“劇本”和你為自己書寫的人生“故事”的能力。
成長是梅琳達推廣慈善的主題。她希望每個人都能夠健康成長,不要被各種外在的定式所限制,無論是關于男女社會分工的定式,或者社會上對于成功的定義。所以平權的第二層意思是幫助所有人掃除成長過程中外界加在他們身上的各種障礙。平權也意味著平等的權利與責任。梅琳達非常關注育兒。她希望能讓每個新生兒的父母都有機會休產假,陪孩子。她認為能夠專注于照顧新生兒應該是一項權利,而不是一種特權。在發(fā)達國家中,美國是產假最短的國家,不像北歐國家會給父母雙方都非常優(yōu)厚的產假。提倡育兒是一種夫妻雙方都擁有的權利和責任,目的也是改變女性主內的角色。
2015年梅琳達成立全新的基金會Pivotal,就是要專注于破除阻礙人們發(fā)展的障礙,尤其關注女性,特別是有色人種女性。梅琳達慈善的目標就是盡可能幫助女性能夠“魚和熊掌兼得”,而不是為了家庭犧牲事業(yè),或者為了事業(yè)犧牲家庭。2024年她離開蓋茨基金會之后,可以專心于自己的慈善事業(yè),更重要的是她第一次對這一事業(yè)開始有了完全的掌控。雖然幫助改變女性和女孩的人生軌跡是梅琳達慈善最主要的目標,但她的雄心不止于此。她更希望幫助所有人打破成長中的各種隱形的束縛。不僅是低收入、少數(shù)族裔、窮苦大眾需要幫助,精英也面臨他們自身的挑戰(zhàn)。梅琳達在這本書中將這些挑戰(zhàn)大致分為三類: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第一類是被社會的角色認定所束縛。這也是她在2024年斯坦福大學畢業(yè)典禮上主旨演講的主題。在準備演講的時候,她廣泛搜集斯坦福畢業(yè)人的困惑,其中一名學生的問題深深打動了她。這名學生說,社會對斯坦福畢業(yè)生仿佛有一種成功的期待:不是進大公司,就是創(chuàng)業(yè)。你覺得我們該如何做?她在演講中強調,從斯坦福畢業(yè),應該努力將自己從這種狹隘的期望中解放出來。不要簡單順從別人的安排,要努力為未來的可能性留出一些空間。
留白是她提出的精英面臨的第二大挑戰(zhàn)。這也是她自己的經驗之談。在人生的上半場,她自己的生活幾乎沒有任何留白。她自己這么描述:在我人生的前半段,我總是低頭前行,在熟悉的事物間匆匆穿梭,在我尚未完全了解眼前所有選擇之前就朝著那些已然認定的目標奔去。直到人生大部分時光過去,我才鼓起勇氣,讓自己敞開心扉去接納這些中間地帶所存在的一切,把陌生的事物當作導師而非敵人。
從大學時開始,她就朝著人生的一個又一個目標飛奔,不懂得停下腳步,審視一下周圍的環(huán)境,去思考這些目標的真正意義。給自己的計劃留出改變的空間,這是精英常常忽略的。最初的她是一個目標明確,心無旁騖,專心趕路的人。后來她才真正懂得,要有勇氣停下來,四周看看,讓新世界給你未來的指引。在積累了不少人生閱歷之后,梅琳達意識到需要在那些行動清單之外留出一些空間,為即興發(fā)揮、樂趣和喜悅留出空間,為新想法和新朋友留出空間。最重要的是,需要為留白本身而留出空間,因為當轉變來臨——它們終將到來——我們需要準備好在我們生活中為它們所創(chuàng)造的空隙中度過一段時間。留白就是為了有張有弛。
離婚之后,在思考未來的人生道路時,梅琳達又有了更新的思考。這也是精英面臨的第三重挑戰(zhàn),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真的那么重要嗎?精英乃至社會對一個人的夢想賦予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認為為了夢想而奮斗無可厚非。殊不知夢想也可能是很自私的。有些夢想無疑會推動我們前行,但另一些卻會成為阻礙。關鍵在于學會區(qū)分這兩者——而當你決定某個舊夢不再適合自己時,要有勇氣掙脫它的束縛。有時,你能為自己和身邊人做的最好的事,就是擁有智慧去分辨哪些夢想值得放下,從而為新事物騰出空間。當你對世界的認知不斷拓展并變得更加復雜時,愿意調整計劃是一種重要的品質。
改變,是每個人都需要做出的主動選擇。而梅琳達選擇“第二天”作為書名,因為第二天就是我們開始做出選擇的時候了,有時這些選擇是無意識的,關于我們將如何應對變化,我們將繼續(xù)堅持什么,以及我們將放棄什么。第二天就是我們開始塑造下一個版本的自己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