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糖vs白糖,到底哪種更健康?真相讓人震驚,小心“甜蜜陷阱”!
長期以來,很多地方都流行“紅糖比白糖更健康”“經(jīng)期必喝紅糖水補血”等說法,紅糖真的這么管用嗎?事實果真如此嗎?
01
紅糖和白糖的異同
來源相同,工藝不同
紅糖和白糖,雖然在外觀和口感上存在差異,但它們的原料都來自于甘蔗或甜菜,只是在加工工藝上有所不同,導致了最終產(chǎn)品的差異。
紅糖工藝相對簡單,是將甘蔗切碎、壓榨取汁、澄清后,通過小火長時間熬煮,不斷攪拌,使水分慢慢蒸發(fā),最終濃縮結(jié)晶而成。這種工藝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甘蔗中的一些非糖物質(zhì),如礦物質(zhì),并且在加工過程中產(chǎn)生了色素,因此呈現(xiàn)出獨特的紅褐色和特殊的風味。
白糖是紅糖進一步精煉的產(chǎn)物。在紅糖的基礎上,白糖需要經(jīng)過更多的提純、脫色、結(jié)晶等復雜工藝,去除其中所有的雜質(zhì)和色素,最終得到純度極高的蔗糖。因此,白糖呈現(xiàn)出潔白的顏色,口感也更為純粹。
營養(yǎng)差異
紅糖中含有更多礦物質(zhì)和維生素,因此許多人認為紅糖比白糖更健康。以100克為例對比:
數(shù)據(jù)來源:《中國食物成分表 2009 年(第 2 版/第一冊)》
紅糖的礦物質(zhì)含量確實更勝一籌,紅糖比白糖的營養(yǎng)高也是事實。但這種“更多”的營養(yǎng),在實際飲食中的貢獻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以鐵為例,女性每天需要18毫克的鐵,如果完全依賴紅糖來滿足這一需求,需要攝入:18毫克 (每日需求) ÷2.2毫克/100克(紅糖含鐵量)≈818克。
這意味著,為了達到補鐵目標,一天需要吃掉將近1.6斤的紅糖,這顯然是不可能且極度有害的。所以,紅糖的礦物質(zhì)含量看似略高,但實際意義有限。
核心成分
無論是紅糖還是白糖,它們的核心成分都是蔗糖。紅糖的糖含量在83%以上,越是等級高的紅糖,糖分越高。
而白糖的糖含量則高達99%以上,這意味著,無論選擇哪種顏色的糖,攝入的絕大部分都是蔗糖。
蔗糖是一種雙糖,進入人體后會迅速分解為葡萄糖和果糖。葡萄糖是身體主要的能量來源,但如果攝入過多,會導致血糖快速升高。
雖然紅糖中含有少量微量元素,但這些微量元素并不能顯著減緩血糖的升高速度。因此,從控制血糖的角度來看,紅糖和白糖并沒有本質(zhì)區(qū)別,對于需要控制血糖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都應盡量避免或嚴格限制攝入。
02
關于紅糖存在哪些認知誤區(qū)?
長期以來,紅糖被賦予了許多“神奇”的功效,尤其是在傳統(tǒng)觀念中,它被視為女性的“專屬補品”。然而,這些流傳甚廣的說法,大多缺乏科學依據(jù)。
紅糖補血?
紅糖的鐵含量雖比白糖高,但每100克僅含2.2毫克非血紅素鐵,它的吸收率非常低,通常低于10%,并且容易受到膳食中其他成分(如植酸、草酸、多酚)的干擾而進一步降低。
相比之下,同等重量的豬肝含鐵23.2毫克,且吸收率更高。靠紅糖補鐵不僅效率低下,還會攝入大量空熱量,增加肥胖風險。雖然比白糖的鐵高,但在補鐵大戶面前,含量不值一提。
數(shù)據(jù)來源:中國食物成分表等
紅糖熱量更低?
每100克紅糖含389千卡,白糖為400千卡——熱量幾乎無差別。兩者主要成分都是蔗糖,每克提供4千卡熱量。無論是紅糖還是白糖,過量攝入都會導致熱量過剩。
紅糖能緩解痛經(jīng)?
“痛經(jīng)喝紅糖水”是許多女性的習慣,喝完紅糖水后,部分女性確實會感覺疼痛有所緩解。但這并非紅糖的“特殊功效”,一部分可能是心理作用,另一部分可能與溫度有關,這種效果與喝一杯熱水、熱茶或使用暖寶寶敷在腹部是類似的。
對于由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子宮肌瘤等器質(zhì)性病變引起的痛經(jīng),紅糖水更是無濟于事,應及時就醫(yī)。
紅糖更天然、更健康?
紅糖的深色來源于其在加工過程中保留的糖蜜和色素,這與它的熱量高低無關。
大家常常將“天然”與“健康”劃等號,認為未經(jīng)精煉的食物就一定更健康。然而,在糖的領域,這種邏輯并不完全適用。紅糖雖然保留了甘蔗中的一些微量成分,但其核心仍是蔗糖,其對血糖的影響和能量貢獻與白糖并無本質(zhì)區(qū)別。
03
如何科學吃糖?
在選擇糖時,不應僅僅關注其顏色或是否“天然”,更重要的是關注其主要成分和總攝入量。中國營養(yǎng)學會建議:成人每天糖分攝入在50克以內(nèi),最好控制在25克以內(nèi)。
圖源:AI生成
要減少添加糖的攝入
盡量減少或避免飲用含糖飲料;少吃糖果、糕點、餅干、甜點等高糖零食;在烹飪時,減少糖的用量,或嘗試使用天然甜味(如少量水果)來替代。
要學會識別隱形糖
養(yǎng)成閱讀食品配料表的習慣,配料表是按照原料添加量由多到少排列的,排名越靠前,往往添加量越多。
除了“糖”、“白砂糖”、“蔗糖”等常見名稱外,還要警惕以下“隱形糖”的別名:葡萄糖、果糖、麥芽糖、玉米糖漿、高果糖玉米糖漿、濃縮果汁、蜂蜜、楓糖漿、焦糖、糊精、麥芽糊精等。
另外,查看營養(yǎng)成分表,如果沒有特別標注糖含量,也可以看看碳水化合物(糖屬于碳水化合物)的總含量,同種類型的食物,盡量選碳水化合物或糖含量低的。
央視新聞微信公眾號綜合科學辟謠
[責任編輯:王煥君]
相關知識
蜂蜜VS糖:甜蜜背后的健康陷阱,你中招了嗎?
小心果糖的“甜蜜陷阱”
不含糖的飲料,真的就更健康么?小心人工甜味劑的“甜蜜陷阱”
健·生活|小心果糖的“甜蜜陷阱”
半糖VS少糖:哪種更甜?健康與口感的終極對決
新民·健康新知|逃離甜蜜陷阱:探尋控糖與健康的真相
當心甜蜜陷阱!這種被捧上神壇的糖或成癌癥幫兇
漲知識|“0糖”飲料真的健康嗎?小心那些“甜蜜陷阱”
“0糖”可能傷身?揭露甜蜜的“陷阱”
果糖含量大揭秘!甜蜜陷阱還是健康之選?
網(wǎng)址: 紅糖vs白糖,到底哪種更健康?真相讓人震驚,小心“甜蜜陷阱”!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602132.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8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