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回答
黑白木耳所含成分大致相近,均含蛋白質(zhì)、脂肪、碳水化合物、纖維、膠質(zhì)及含有磷、鐵、鈣、鎂、鉀、硫及鈉等。 黑木耳具有滋養(yǎng)、益胃、活血、潤燥之功,主治崩漏、痔瘡、便秘出血、下痢便血等癥。也適用于高血壓、便秘及創(chuàng)傷出血等。 白木耳具有生津潤肺、滋陰養(yǎng)胃、益氣活血、補腦強心的作用,臨床上用于肺熱咳嗽...、咳痰帶血、肺燥干咳、胃腸燥熱、便秘下血、月經(jīng)不調(diào)以及血管硬化癥、高血壓等癥。 雖然木耳營養(yǎng)豐富,易于制作,是人們公認的美味佳肴。但是,并非多食多益。據(jù)《本草經(jīng)》載,“木耳多生濕地之朽木,味甘、性平、有小毒,生槐樹、桑樹者為上品,生楓樹者不可食。赤色仰生者有毒,采回變色、夜視有光、爛不生蟲者亦有毒。”中醫(yī)認為,由于木耳得陰濕之氣,由朽木所生,故有衰精腎之害。精為人生之源,精衰則源截;腎為先天之本,腎衰則本斷。因此,木耳不可不食,但又不可多食,特別是孕婦、兒童食用時更應(yīng)控制數(sh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