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室內設計:哈佛大學學者總結健康建筑9項基本原理 – 有方
改善室內設計:哈佛大學學者總結健康建筑9項基本原理
編輯:賴含章(實習生);校對:田麗(實習生) | 2018.07.04 19:11
“健康建筑(Healthy Buildings)”是由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wèi)生學院的專家們發(fā)起的一項研究項目。以改善人們在建筑中的健康指數為目標,這個項目旨在簡化構建健康建筑的要素,提煉出能真正向建筑相關行業(yè)工作人員以及公眾普及的精華。由它們的研究成果總結而成的這9項基本原理幾乎可以運用于任何建筑類型,以便幫助人檢驗、了解室內空間與人的關系。這9項基本原理包括了通風、空氣質量、水質、熱健康、灰塵與害蟲、照明與視覺、噪聲、潮濕和安全。
通風
通風率低的建筑為健康帶來了很大的隱患,不僅會使環(huán)境不舒適,造成氣悶、不快等,更會造成一系列的疾病。這些癥狀被稱為病態(tài)建筑綜合征(SBS),而根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1984年的定義,在某一特定建筑物內停留的時長與SBS的發(fā)病有著直接的聯系。此外,根據該項目的研究數據,不合格的通風率對人的認知能力也會產生負面影響。
建筑物需要依靠通風來保證樓內的有害氣體得以稀釋,這些有害氣體主要包括異味、化學物質和二氧化碳。根據研究表明,人們大多數的時間是在室內度過,因此即使是源自室外的空氣污染,有很大部分是在室內接觸到的。在未妥善過濾的情況下,通風系統就成為了像PM2.5這樣的室外污染物進入室內的主要途徑之一。除此以外,通風系統還影響溫度、濕度和氣壓,因此采暖通風和空調(HVAC)設備的保養(yǎng)與維護也十分重要。
空氣質量
室內空氣質量(IAQ)取決于室內環(huán)境中的污染物數量,涵蓋了室內接觸的氣態(tài)、液態(tài)或固態(tài)下的化學污染物和生物污染物,它們無處不在。有一些污染物會通過呼吸、進食被帶入體內,也有一些會透過皮膚滲入體內。美國環(huán)境保護署曾指出,由于室外污染源受著更嚴格的監(jiān)管,室內污染物比室外污染物對人的健康威脅更大。而它們的來源也十分廣泛:打印機、清潔用品、花粉等等。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地方都產生著很多的污染,而其中可商用的化學物質就高達82000種之多。
為了整治空氣質量,需要人們從內到外都十分留心。在日用品、辦公用品、裝飾、建筑材料的挑選上,都要選擇化學物質排放量較低的日用品,以限制揮發(fā)性或半揮發(fā)性的有機化合物散發(fā);像鉛、印刷電路板、石棉等容易遺留污染物的地方需要時常安排檢查。除此以外,為了更好地控制濕度,蒸汽屏蔽層的使用十分重要。同時,為了減輕異味,室內濕度需要被控制在30%—60%之間。最重要的是,每年都要對空氣質量進行系統地檢測。
水質
作為生命不可或缺的重要營養(yǎng)物質,水是保持正常體溫、潤滑關節(jié)、保護敏感器官的必需物質。然而,到目前為止,微生物污染可能是造成全球水傳播病的最主要因素。盡管美國公共飲用水設施的安全度在全球屈指可數,水傳播病仍在美國持續(xù)爆發(fā)。水質不達標可能有幾方面的主要原因。首先,水管的損耗會加劇腐蝕,水和水管固定裝置之間發(fā)生化學反應,會導致金屬溶解。受其影響,鉛、銅和其他金屬都能不同程度污染飲用水。其次,處理不當、保養(yǎng)欠佳的配水系統、出故障的廢水處理系統、意外的污水排放、殺蟲劑,化肥和來自農業(yè)徑流的家畜排泄物、來自制造過程的重金屬等都有可能污染飲用水。再者,水在使用前被儲存在管道系統里的時間長短也有可能影響水質。
為了排除水質受污染的隱患,定期檢測水質十分有必要,也需要注意防止水管積水。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凈水系統對于去除污染物十分有幫助,但同時也需要注意消毒劑的殘留水平足夠發(fā)揮作用,但又不會過量。
熱健康
“熱健康(Thermal Health)”是該研究小組提出的新概念,代替了比較常用但更加狹義的“熱舒適度(Thermal comfort)”。在他們看來,熱對人體可能帶來的一系列影響并不局限于建筑業(yè)界所重視的“舒適度”。在業(yè)界內比較普遍的熱舒適度判斷指標如ASHRAE標度,是以為至少80%的人提供舒適的環(huán)境為目標的,然而熱條件的影響并不局限于舒適度,溫度和濕度也能對人的健康產生巨大的影響。
熱條件對人體的健康影響是顯著的。一項研究表明,當通風、濕度和熱量之類的熱因素令人不適時,工作者會出現發(fā)癢、流眼淚、頭疼、喉嚨發(fā)炎這樣的癥狀。研究人員已發(fā)出過建議,熱舒適度對上班族的能力表現的影響,遠比工作壓力或工作滿意度對其的影響重要得多。極端的炎熱情況帶來的危害也十分不容小看,如2003年發(fā)生在法國的熱浪就帶走了15000條生命。由于全球氣候變化,炎熱情況發(fā)生的頻率和嚴重程度都在顯著升高,增加了炎熱致死的可能性,也使得控制建筑物熱力參數成為一個不斷向前發(fā)展的關鍵公共衛(wèi)生問題。因此,建筑物需要滿足熱舒適度標準中溫度和濕度的最低要求,并讓熱舒適度條件在一天當中保持穩(wěn)定。
灰塵與害蟲
人們接觸灰塵的方式有三種:吸入再懸浮塵;直接皮膚吸收;通過手口接觸行為攝入。一名成人每天攝入的室內灰塵可多達100毫克,一名兒童則可多達200毫克?;覊m扮演著藏污納垢的角色,各種會對人體構成危害的動因:可進入室內的室外顆粒、病毒、細菌、化學物質、過敏原(蟲害、螨蟲、霉菌孢子、花粉)、建材、皮屑、織物纖維以及含鉛油漆片都在灰塵中找到了容身之所。為了避免塵垢的積聚,定期使用高效真空過濾器是一個十分有效的手段。
而害蟲帶來的影響則反映在它們把各種過敏原帶進室內環(huán)境里,它們會導致成人和兒童的免疫反應。為了有效的控制害蟲,應當盡量避免使用殺蟲劑,更加重視平時日常生活中的預防措施。封死入口、防范潮氣積聚和清除垃圾等行為習慣都發(fā)揮著十分大的作用。
照明與視覺
人眼承擔著雙重角色:察覺到光、并通過大腦讓人眼“看”到光,而這雙重角色是評估建筑環(huán)境的質量時重要的考慮因素。在當今日益城市化的社會里,自然景觀常常受到阻礙,無法進入我們的視線。室內空間通常由電光源照亮,而電光源的亮度、光譜和接觸光線的時機與室外日光是不同的。這一事實對人們在建筑物中的健康有著重要影響,所以人們使用的任何電照明都應針對人眼的雙重角色進行優(yōu)化。
與地球上多數其他生物一樣,人類在進化過程中建立了與晝夜波動同步的生物節(jié)律。這些生物節(jié)律受人腦中的晝夜節(jié)律鐘控制,需每隔一晝夜,也就是每24小時經歷光線的明暗周期,使人腦與生物節(jié)律進行同步。因此,每隔一晝夜24小時,人們接觸到明確穩(wěn)定的明暗周期十分重要。
為了在視覺上為室內環(huán)境提供更大的舒適,該組織鼓勵白天盡可能提供日光照明和或高亮度富含藍光的照明(480nm);尤其在必需具有視覺舒適度的場合,提供富含藍光的照明。在人們睡前,低光強度的時段越長越好;而在睡眠時,不含藍光的照明有助于促進睡眠。鑒于自然采光的重要性,人們需要經常到戶外感受自然光,但是在室內也需要力求讓所有工位的人員都能直接感受到來自外窗的自然采光。
噪聲
噪聲的定義是:對工作、睡眠和對話之類正?;顒訕嫵筛蓴_的,不受歡迎或令人煩惱不安的聲音。每年約有3000萬美國人因職業(yè)原因接觸有害噪聲。研究表明,年齡在20-69歲之間的2600萬美國人,患有可能因工作空間或休閑活動中接觸噪聲而引起的聽力損失。
為了提供一個健康的室內環(huán)境,十分有必要隔絕交通、飛機和施工現場產生的室外噪聲,為室內聲環(huán)境提供保護。除了對外部的控制以外,控制機械設備、辦公設備和機器之類的室內噪聲源也十分有必要。其它措施如劃出無人占據的工作和學習區(qū)域也能提高人們的活動效率。
潮濕
根據美國環(huán)境保護署在全美范圍內進行的一項調查發(fā)現,全美各地85%的辦公樓都存在水損,45%的辦公建筑存在主動漏水的情況。建筑物中常見的潮濕來源可包括:水管泄漏;屋頂漏水和窗戶進水;形成于各種低溫表面的冷凝(如隔熱不良的墻體和窗戶、未經隔熱處理的冷水管、洗手間);維護不良的排水盤;或因建筑外圍景觀或天溝排水溝方面的原因而使建筑物周圍或內部積水導致的濕地基。除此以外,廚房通風不足產生的水蒸汽、淋浴器或燃燒器具也可能對潮濕度帶來極大的影響。
潮濕對環(huán)境的影響十分大,因為它們?yōu)槊咕峁┝撕芎玫纳L環(huán)境。這些霉菌會為人們帶來哮喘、過敏癥狀和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因此,需要定期對屋頂、水管、天花板以及采暖通風和空調(HVAC)設備進行檢查,以找出濕度源和潛在的凝結點。找到潮濕處或發(fā)霉物時,應當立即處理濕度源,對受污染材料進行干燥處理或更換,并找出導致潮濕問題的主要來源,加以修復。
安全
健康建筑的9項基本原理為何包括“安全”?因為安全是人們的一種基本需求。在人們確保自身安全的過程中,建筑物扮演著關鍵角色。在我們的基因遺傳中天生就帶有“緊貼著墻走”的行為特征:趨觸性——因為從來無法預測拐角的另一側迎面而來的是什么,人們傾向于緊貼著墻向拐角前行。當我們進入21世紀,室內安全威脅一直在持續(xù)演變。房屋管理者們必須考慮并應對多種復雜的現有風險和新出現的風險。這些風險可能來自未經授權的闖入者、持有槍械或爆炸裝置的樓內住戶、網絡安全攻擊,也來自大規(guī)模殺傷性化學武器、生物武器或放射性武器的威脅。
為了提升安全系數,首先建筑需要滿足消防安全和一氧化碳監(jiān)控標準,并在公用區(qū)域、樓梯井、應急出口、停車場和建筑物入口通道提供充足照明。有研究表明,設置在城市街道上的安防攝像機對人們的安全感有正面影響,身著制服的保安人員也可能影響人們的安全感。不過有些研究表明,如果人們認為某個場所是安全的,保安人員的出現也不會讓人們更有安全感。因此,管理出口和外圍周邊變得十分重要。通過視頻監(jiān)控、互動巡邏和事故報告,保安人員需要時刻對不同區(qū)域的情況保持警惕。
禁止吸煙 & 主動式設計
除了這九個原則以外,該研究組織還提出了額外兩條注意事項:禁止吸煙和鼓勵主動式設計。吸煙的危害人人皆知,而為了防范二手煙對空氣的損害,他們鼓勵在室內和建筑周圍20英尺(約6米)的范圍內推行禁煙。主動式設計則指的是應當在建筑內外設置能促進和鼓勵人們活動的設計元素,例如無障礙樓梯和休閑娛樂區(qū)等。
參考資料:
https://9foundations.forhealth.org
https://forhealth.org
版權聲明:本文文字及編排版權歸有方空間所有。圖片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或來源機構所有。若有涉及任何版權問題,請及時和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妥善處理。
投稿郵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相關知識
總結綠色建筑設計的要點
健康建筑室內空氣質量設計研究與應用
住宅建筑室內健康性設計方法
綠色建筑|基于WELL建筑評價體系的室內健康環(huán)境關鍵技術
哈佛家庭醫(yī)學全書(上冊)
綠色建筑與建筑節(jié)能大會:健康建筑成發(fā)展新方向
《自然》連續(xù)兩天頭條關注流感,各國正立法改善室內空氣質量
綠色建筑
健康建筑科普:且看建筑如何抗擊疾病和拯救生命!
“健康建筑”與“綠色建筑”的理念
網址: 改善室內設計:哈佛大學學者總結健康建筑9項基本原理 – 有方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78580.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5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