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心肺功能要提早儲備

心肺功能要提早儲備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01日 06:43

受訪專家: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心內(nèi)科副主任醫(yī)師  弭守玲

本報記者  施  婕

美國心臟協(xié)會曾提出,心肺適能(也稱心肺耐力)是一種“生命體征”,是判斷生與死、健康與疾病、病情輕重緩急最基本、最重要的指標之一。然而一直以來,醫(yī)學研究普遍關注中老年時期的心肺耐力水平,成年早期心肺鍛煉的重要性往往被忽視。近日,一項刊登在《美國醫(yī)學會雜志》子刊上的最新研究發(fā)現(xiàn),成年早期(18~30歲)心肺耐力水平將影響生命周期的長度和質量。

心肺耐力好,早亡風險低

這項研究由美國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翰分校開展,共納入4808名受試者,他們被要求在1985年~1986年完成基線心肺耐力評估(即最大運動能力的持續(xù)時長)。這些受試者最初參與研究時的年齡為18~30歲,平均體重指數(shù)為24.4,此后每2~5年接受一次隨訪評估,總跟蹤隨訪長達35年。結果發(fā)現(xiàn),成年早期心肺耐力水平、中年時期保留的心肺耐力百分比與后期全因死亡風險、非致死性/致死性心血管疾病結局呈線性相關。

具體來說,心肺耐力每增加1分鐘,受試者的全因死亡風險就會降低19%。其中,心肺耐力每增加1分鐘,女性的全因死亡風險降低27%,男性的全因死亡風險降低13%。此外,在隨訪20年后,受試者保留的心肺耐力每增加5%,全因死亡風險降低11%。這些發(fā)現(xiàn)表明,成年早期到中年的這一階段,是優(yōu)化心肺耐力以降低過早死亡的關鍵窗口期。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翰分校流行病學教授加布里埃爾博士,多來年一直關注年輕人健康水平的長期影響。此前,他曾主導過一項關于年輕人冠狀動脈風險發(fā)展的研究,結果顯示,20歲到25歲的5年間,一個人的最大心肺耐力會下降4.6%;從30歲到50歲,心肺耐力平均每5年會下降10%;成年早期的心肺耐力水平,以及中年時期心肺耐力水平的保留程度,都與健康水平息息相關。

結合此前美國心臟協(xié)會發(fā)布的一項科學聲明,即心肺功能好的青少年,全因死亡率及心血管疾病發(fā)生風險較低,代謝綜合征、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和精神健康障礙的風險也較低,加布里埃爾認為,無論是年輕人,還是中老年人,都應給予心肺健康足夠的關注。“一方面,在成年早期建立良好的心肺耐力非常重要;另一方面,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需要盡可能減少心肺耐力的下降?!奔硬祭锇柋硎尽?

關乎健康的方方面面

在人的一生中,心肺耐力會經(jīng)過一個先增強再衰退的變化過程。從出生到成年,心肺耐力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強,一般而言,從30歲開始,心肺耐力水平每年下降1%。生理學研究顯示,40歲以后,心輸出量每10年下降約5%~10%,肺功能每10年下降約10%。如果遵循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運動方式,可極大減緩下降的趨勢。

為什么運動如此重要?這與心肺功能的演變與發(fā)展相關?;仡櫲祟愡M化的歷程,早期人類的身體結構非常適合長時間的耐力運動,然而隨著人類社會的發(fā)展、科技的進步,肢體活動大幅減少,久坐的時間越來越長,導致我們的心肺耐力減退。此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諸如熬夜、常吃高熱量食物,也會顯著降低心肺耐力水平。

2023年3月《歐洲心臟病預防雜志》曾刊出一項研究,共納入了2280名42~61歲的男性,在長達29年的隨訪中,有644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占受試者的1/4。分析發(fā)現(xiàn),與正常血壓者相比,高血壓患者的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增加39%,與高心肺耐力者相比,低心肺耐力者的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增加74%,這意味著,低心肺耐力的危害甚至超過了高血壓。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心內(nèi)科副主任醫(yī)師弭守玲說:“心肺耐力反映心臟泵血功能、肺部攝氧及氣體交換能力等,如同人體內(nèi)的銀行系統(tǒng),為心肺調動進行儲備。如果儲備不足,遇到應激情況,銀行會‘破產(chǎn)’,不僅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風險,最終還會累及全身,其危害波及健康的方方面面?!?022年2月,挪威科技大學發(fā)表的一項研究指出,心肺耐力差的老人,大腦皮層在5年時間里的萎縮率顯著升高,反應速度以及短期記憶力更差。因此,美國心臟協(xié)會很早就將“心肺耐力”稱為“第五大生命體征”,將之與呼吸、心跳、體溫、血壓列入同等重要的地位。

從小到老都要運動

臨床醫(yī)學中,心肺功能的評估通常分為心功能和肺功能兩個方面?,F(xiàn)代醫(yī)學測試心功能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可以通過超聲影像學的方式來評估,包括心臟超聲、心臟磁共振等。對于肺功能的評價,通常借助肺功能儀來完成,主要指標包括肺容量(用力吸氣量、呼氣量等)、肺通氣功能、肺換氣功能、氣道阻力測定等。隨著功能學檢測的進步,我們不僅可以在靜息狀態(tài)下進行心肺功能的測定,還可以通過動態(tài)的方式來評估。比如,在原有心臟超聲、磁共振技術等檢查的基礎上,通過心肺運動試驗等手段來了解從靜息、熱身到運動、恢復整個過程中,心臟和肺功能的變化。這種動態(tài)評估方式可以精準測量人體的心肺儲備,近年來被越來越多臨床醫(yī)師關注、運用。

弭守玲介紹:“以心肺運動試驗為例,在評估時,受試者需要先連接好心電、血壓、指脈氧等監(jiān)測設備,而后進行腳踏車或跑步機的運動測試,從熱身開始,逐步增加運動負荷,直到筋疲力盡。在整個過程中,醫(yī)生連續(xù)性地觀察受試者心肺以及整個身體的狀況,從而精準測量出受試者所能耐受的運動量是多少、心肺儲備有多少,以便為其日??梢詮氖碌捏w力活動和運動強度開處方?!?

如果大家想要快速自測,可嘗試“空中自行車”運動:仰臥,雙手扶于兩耳旁,雙腿伸直;下背部保持緊貼地面,用腹肌的力量將肩部和上背部抬離地面,轉動上身將一側手肘朝前送,同時用力提對側大腿,盡量使膝蓋觸碰手肘;左右兩側交替進行,注意腿下放的同時要保持伸直,腳跟不要觸碰地面。如果1分鐘內(nèi)做不完60次(左右腿各蹬一下算1次),則表示心肺功能減退。

雖然改善心肺功能任何時候都不晚,但上述研究證實,從小到老全生命周期鍛煉心肺,不僅能有效改善心肺功能,還能讓整個身心受益無窮。

兒童青少年期。這個階段的孩子處于成長發(fā)育期,只要保證足夠的戶外活動就能起到鍛煉心肺耐力的作用。除了合并有基礎疾病的極少數(shù)兒童外,大部分健康兒童和青少年每天保證2個小時的戶外運動,基本就可以發(fā)展較好的心肺耐力。

青壯年時期。這一階段最好保證每周5~7次的中等強度體力活動,總時長應達到150~300分鐘??刹捎媒Y構化的運動訓練,包括有氧運動、抗阻訓練、柔韌性及平衡訓練等,能進一步提升或保持心肺功能,慢跑、游泳、瑜伽、舉啞鈴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中老年時期。這類人群的運動方案應在科學評估相關身體指標后制訂,尤其是合并基礎疾病的中老年人,最好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選擇適合的運動方式及運動強度,并定期評估身體狀態(tài),盡可能減緩心肺功能的衰退。太極拳、八段錦、廣場舞都是適合中老年人鍛煉心肺功能的運動項目。▲

相關知識

昆明AMH如何提示卵巢儲備功能下降?
昆明怎么看卵巢儲備功能好不好?
昆明5大方法助你評估卵巢儲備功能
昆明5大方法幫助你評估卵巢儲備功能
昆明卵巢儲備功能減退的信號有哪些?
昆明送子鳥醫(yī)院評估卵巢儲備功能的方法
心肺功能:身心健康的晴雨表
秋季非常適合養(yǎng)肺 抓住時機提高肺功能
昆明送子鳥醫(yī)院5大方法幫助你評估卵巢儲備功能
如何正確進行爬山運動,提升心肺功能?

網(wǎng)址: 心肺功能要提早儲備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78873.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