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健康】魚沒吃對=給健康“埋雷”!4招教你把魚吃出“黃金護心配方”→

【健康】魚沒吃對=給健康“埋雷”!4招教你把魚吃出“黃金護心配方”→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5年09月16日 11:38

以下文章來源于健康上海12320 ,作者健康上海12320

健康上海12320.

上海市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新媒體平臺,由上海市健康促進中心維護運行,致力于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向公眾傳播健康防病知識和公共衛(wèi)生政策、法律法規(guī),解答公眾健康問題,傳遞疾病預防保健技術,引導公眾的健康行為,幫助人們建立健康生活方式。

吃魚是門“技術活”,

吃對才能讓健康益處最大化。

許多魚類富含ω-3脂肪酸,能顯著降低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同時提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

科學選魚、合理烹飪、均衡搭配,是守護心血管健康的關鍵!在此,上海市同濟醫(yī)院心內(nèi)科方宏主任醫(yī)師教大家科學吃魚~

圖片來源:攝圖網(wǎng)

1.優(yōu)選“好”魚種

首選深海魚類:如鮭魚(三文魚)、沙丁魚、鯖魚(青花魚)、金槍魚等深海魚,ω-3脂肪酸含量很高。每周可吃2次,能護心健腦。

淡水魚也可選:如鱸魚、鱖魚、虹鱒(淡水三文魚)等。不過,淡水魚的ω-3脂肪酸含量比海魚低,需增加食用量才能獲得相近的效果。

避開部分水產(chǎn)品:無鱗魚(如魷魚、鰻魚、泥鰍)及貝類,因其膽固醇含量較高,需限量吃。大型肉食性魚類如方頭魚等汞污染風險高,應謹慎選擇。此外,加工魚制品如魚罐頭(高鈉)、油炸魚柳(含反式脂肪酸)等,最好少吃。

2.正確烹飪方式

清蒸可最大限度保留ω-3脂肪酸等營養(yǎng)成分,是首選的烹飪方法。

慎用油炸、燒烤,高溫會破壞脂肪酸,并可能產(chǎn)生苯并芘等致癌物。

避免高油、高糖,如糖醋、紅燒等,易引發(fā)炎癥反應。

水煮可行,但底湯要少喝。水煮雖能保留部分營養(yǎng)成分,但湯底嘌呤含量高,建議湯少喝或不喝。

鹽腌、熏制的魚類雖風味獨特,但亞硝酸鹽含量易超標,也要少吃。

圖片來源:攝圖網(wǎng)

推薦一種“黃金”烹飪技巧:

清蒸時鋪姜片、蔥段去腥,出鍋后淋少許生抽和橄欖油,鮮美又健康。

3.注意適量食用

推薦攝入量:每周300-500克魚肉(2-3餐,每餐的量約為掌心大?。?。

孕婦、哺乳期女性,優(yōu)先選擇低汞深海魚(如三文魚、沙丁魚),建議每周攝入量約350克;

痛風患者,應避開沙丁魚、鳳尾魚等高嘌呤魚類,選鱖魚、鱸魚等;

兒童,可吃去刺鱈魚、三文魚泥等,建議每周約150克。

圖片來源:攝圖網(wǎng)

4.營養(yǎng)合理搭配

吃魚時,搭配富含硒元素的食物(如堅果、雞蛋)和膳食纖維(如燕麥、木耳),有助于促進重金屬排泄。

搭配深綠色蔬菜(如菠菜、西藍花)和初榨橄欖油,可增強ω-3脂肪酸的抗炎效果。

注意,要忌“危險組合”,如魚+咸菜。咸菜中的亞硝酸鹽可與魚肉中的蛋白質發(fā)生反應,生成致癌物。

警惕健康誤區(qū)

魚肝等動物肝臟易富集毒素,過量吃易中毒,切勿迷信魚肝油。

避免生食淡水魚,有感染肝吸蟲等寄生蟲的風險。

生食深海魚,也需確保其經(jīng)過-20℃以下的充分冷凍殺菌處理。

原標題:《【健康】魚沒吃對=給健康“埋雷”!4招教你把魚吃出“黃金護心配方”→》

閱讀原文

相關知識

魚肉的4個黃金搭配,只要簡單煮著吃,肝臟越來越好,身體棒
養(yǎng)魚:如何買到健康的觀賞魚?教你五招挑魚法則,別再買病魚了!
“鹽”值健康、“油”你把控!一文教你吃出“少油少鹽”好滋味
魚肉的4個黃金搭配,簡單煮著吃,老人肝臟越來越好
吃啥魚對寶寶健康好處多
減肥期吃魷魚會胖?看完這篇讓你大膽嗦魷魚!
黃金鯉魚飼養(yǎng)指南
魚要怎么吃才健康
吃魚好 高蛋白低脂肪,教你幾招最新的做魚方法 快試試吧
黃瓜種植方法和時間:手把手教你種出嘎嘣脆的夏日限定

網(wǎng)址: 【健康】魚沒吃對=給健康“埋雷”!4招教你把魚吃出“黃金護心配方”→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804633.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