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的時代需要更多“恢復性城市”
選題人
最近有一本關于城市的新書,作者之一是心理學家Layla McCay,其提出了“恢復性城市主義”。作者認為,更好的城市規(guī)劃可以緩解疫情期間城市的生活壓力,提高居民的心理健康水平。倫敦出現疫情時,萊拉·麥凱(Layla McCay)并不驚訝地看到,和世界上其他城市一樣,居民們涌向附近的公園來緩解壓力。精神病學家和公共衛(wèi)生專家說:“身處綠色空間讓我們感覺良好。它對精神健康有影響,而且這種影響超越了簡單的戶外活動。”
麥凱是城市設計和心理健康中心的創(chuàng)始人和主任。該中心是一個倫敦的智庫,研究城市環(huán)境與情感健康之間的聯(lián)系。這場大流行強調了這種聯(lián)系的重要性。在兒童、青少年、父母和照顧者以及老年人中,心理健康問題在過去18個月里急劇增加。城市生活本身可能就是造成這一危機的原因。疫情之前的研究表明,城市環(huán)境的壓力——可能因空氣污染等因素而加劇——會增加心理健康障礙的風險。而這又與抑郁癥、焦慮癥和精神分裂癥的發(fā)病率增加有關。
但是,通過提供感官上的休息場所,或通過鼓勵社交、體育鍛煉或游戲,設計一個促進心理健康的城市是可能的。疫情之前,麥凱和她的同事、環(huán)境心理學家、弗吉尼亞大學的教授珍妮·羅(Jenny Roe),開始收集這一領域的最新研究。隨著地球不斷地城市化,這些研究變得越來越重要。她們的新書《恢復性城市:促進心理健康和福祉的城市設計》問世之時,正值德爾塔變異株肆虐,那些希望忘記疫情危機的城市居民正在出現新一輪大范圍的焦慮和疲憊。
Ready access to nature inside the city is one key to reducing stress and fending off depression, says psychologist Layla McCay.
心理學家萊拉·麥凱(Layla McCay)說,在城市中輕易接觸自然,是減少壓力和抵御抑郁癥的一個關鍵。
來源:Kirk, Mimi. “An Anxious Age Demands More ‘Restorative Cities.’” Bloomberg.com, Bloomberg, 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1-08-20/how-a-restorative-city-can-boost-mental-health.
CityLab采訪了麥凱,討論了恢復性城市的要素、以倡導這一概念而聞名的城市,以及政府如何因創(chuàng)造了這樣的城市空間而獲益。
(譯者注:以下為采訪內容)
問:您和珍妮·羅創(chuàng)造了“恢復性城市主義”(restorative urbanism)這個表述。這也是這本書的框架。您能解釋一下這個概念,以及它與心理健康的關系嗎?
答:生活在城市里,你會受到大量輸入的沖擊。你所經歷的事情總是讓你有某種感覺、思考或行動,你的大腦也一直在處理這些事情。你可能不會與所有你看到的人說話或互動,但輸入和環(huán)境壓力可能是無情的。這可能會耗盡你的精力。一個恢復性的城市可以幫助你提高韌勁,來管理這些輸入,降低壓力、焦慮、抑郁和孤獨的風險。創(chuàng)建一個恢復性城市意味著在環(huán)境中做出改變,這樣當你每天工作的時候,就有機會讓大腦在放松或刺激的空間中得到喘息。
問:您的書詳細介紹了帶來這種變化的七大“支柱”。它們是什么?
來源:Brosa, Ignacio. “Photo by IGNACIO Brosa on Unsplash.” Beautiful Free Images & Pictures, 3 Apr. 2020, unsplash.com/photos/vJDbPuxUS_s.
答:首先是綠色城市。這是城市空間最有力的恢復性屬性。將自然融入城市,可以減少抑郁和壓力,提高大腦功能,甚至改善睡眠。然而,綠色空間對心理健康的作用,會受到接近程度(promixity)、數量、質量、生物多樣性等因素的影響——換句話說,一大片草地對心理健康的影響,比不上有多種綠色特征的地區(qū)。
其次是藍色城市。研究證據表明,無論是自然環(huán)境還是人造環(huán)境中的水,都能使我們感到平靜和放松。一般認為,水發(fā)揮作用的機制與綠色空間類似。第三種是感官城市。那些設計城市的人往往專注于消除人們認為不愉快的感官體驗,如不好的氣味或噪音。科學研究越來越表明,有更多感官的機會可以利用。例如創(chuàng)造一個聲音避難所——城市中一個安靜的地方——或者設計一條視覺上有趣的街道,喚起人們的好奇心。不要用一整塊看起來一樣的建筑,這更有可能引發(fā)與抑郁癥有關的負面想法。第四種是鄰里友好的城市(neighborly city)。孤獨的問題在疫情期間變得更加嚴重。設計一個鄰里友好的城市,意味著增進日常生活中的社會互動。我們在住房方面已經有了很多思考,比如在公寓樓里創(chuàng)造共享的社交場所,或者設計跨代住房。室外的例子包括設計促進社交的公園,如棋盤和遛狗區(qū),或者通過在市場或教堂旁邊設置一個小型公園來優(yōu)化社交機會。
A man rides a bicycle on Concorde bridge in Paris in March 2021.
2021年3月,一名男子在巴黎協(xié)和大橋上騎自行車。
來源:Kirk, Mimi. “An Anxious Age Demands More ‘Restorative Cities.’” Bloomberg.com, Bloomberg, 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1-08-20/how-a-restorative-city-can-boost-mental-health.
第五是活躍的城市。這意味著將體育活動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可步行、騎行的地區(qū)不僅有益身體健康,也有益于心理健康和大腦功能。
第六是可玩的城市(playable city)。游戲能培養(yǎng)人們的適應力,并利用人們的好奇心。重要的是,玩樂的機會不能僅僅針對兒童。一個很好的例子是芝加哥的云門雕塑:各年齡段的人都會跑到它面前,看著城市不同部分的反射,并與它自拍。
第七是兼容并蓄的城市(inclusive city)。這是其他所有支柱的基礎。因為,要人們能夠充分利用前述設計,前提是他們有歸屬感。
問:您能再介紹一下“兼容并蓄的城市”,以及創(chuàng)建的方法嗎?
答:理論上來說,城市的設計對象往往是身體健康的勞動者。這意味著不適合這種默認情況的人不得不為城市改變自己,而不是讓城市去滿足他們的需求。
一個很好的例子是,為什么男性往往更有可能騎自行車。例如,一些女性因安全問題不敢騎車。比如,在黑暗中騎車,擔心受到騷擾。還有一些女性,可能有不同的身體能力(譯者注:different physical abilities,作者用此委婉地表達“力氣小”),騎車可能需要更大的力氣或更長的時間。而且,男性往往是從家到一個特定的地方,然后再回來。所以線性自行車道可以很好滿足他們的需求。女性更有可能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有時還有孩子或老人一起,所以她們騎自行車出行可能更難。解決這個問題,不能是“嘿,女士們,多騎車!”我們需要注意哪些因素是她們騎車的阻礙,并重新設計基礎設施。
“現在有一種趨勢:人們以為,設計一個單一的干預措施,比如建個口袋公園(譯者注:也稱‘袖珍公園’,通常指規(guī)模很小的城市開放空間)來改善心理健康。于是就宣布,情緒問題已經解決了?!?/p>
共同創(chuàng)造是改善城市公平的一個重要部分,而包容性也不僅僅是發(fā)調查問卷。共同創(chuàng)造要有意義地將人們聚集起來,一起思考需要什么元素,并幫助設計,甚至維護這些元素。例如,在規(guī)劃和設計的各個階段,與現在和未來的不同騎行者進行高質量對話,就會發(fā)現一些設計得更有包容性的機會。這可能會發(fā)現一些需要優(yōu)先考慮的事,如通過更好的照明來提高安全性,或通過安全和方便的自行車停車場來促進多站行程。
問:您的書還強調,單一的干預措施是不夠的,重塑城市系統(tǒng)內的互動因素是關鍵。這是什么意思呢?
答:現在有一種趨勢:人們以為,設計一個單一的干預措施,比如建個口袋公園(譯者注:也稱“袖珍公園”,通常指規(guī)模很小的城市開放空間)來改善心理健康。于是就宣布,情緒問題已經解決了。為改善心理健康來設計一座城市,需要成為一個更廣泛系統(tǒng)方法的一部分,包括良好的心理健康護理、住房和教育,以及解決貧困和歧視。
恢復性城市主義也在更大的范式中運作,比如強調可持續(xù)增長的彈性城市(resilient city)和再生型城市(regenerative city),或者為兒童或老年人設計的城市。這些范式是重疊的,因為許多對心理健康有益的東西也對環(huán)境、兒童和老年人有益。恢復性城市和彈性城市有特別明顯的重疊,部分原因是氣候變化對心理健康有影響。例如,使用水景來緩解熱島,可以使城市更有彈性,也可以恢復心理健康。
問:您書中主張的變革,我們在哪些城市可以看到?
來源:Kagan, Alexander. “Photo by ALEXANDER Kagan on Unsplash.” Beautiful Free Images & Pictures, 16 Feb. 2019, unsplash.com/photos/t9Td0zfDTwI.
答:巴黎可能是目前讓所有人都興奮的城市,它一直在因為新冠疫情而改變。現在巴黎有更多的步行專用區(qū),最近還宣布將繼續(xù)允許設在停車位上的戶外咖啡館。這些變化向人們表明,看似固定的設計教條實際上是靈活的,城市可以迎合人們的實際情況。隨著巴黎從“快閃”變?yōu)椤坝篮恪?,它可能成為全世界城市的榜樣?/p>
問:政府能從恢復性城市主義中獲得什么?
答:我們知道,城市人口越來越多,心理健康的挑戰(zhàn)也越來越嚴峻。我們還清楚,心理問題不僅關乎個人感受,而且還會影響城市的成功。經合組織報告說,每年與精神疾病有關的費用占GDP的4%。人們無法像他們希望的那樣工作,生產力就會下降。盡管城市設計的方法不能解決所有心理問題,但這些方法現在并沒有被真正重視起來。
相關知識
焦慮抑郁引起的消瘦如何恢復
焦慮性障礙
做好城市體檢 推動城市綠色更新
焦慮癥的自我恢復最佳方法是什么
我的焦慮癥自我康復方法(希望幫助有需要的人)
更年期焦慮癥的治療
左洛復能治療焦慮癥嗎
焦慮
產后恢復:如何讓女性更快恢復健康
讓城市多些“1米視角”
網址: 焦慮的時代需要更多“恢復性城市”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84406.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8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