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少年心理健康現(xiàn)狀及演變趨勢
時代背景
2019年7月,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等幾部門聯(lián)合發(fā)布《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提出了健康中國的十五大行動。心理健康促進行動排在第五位,是健康中國行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2019年12月,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等幾部門聯(lián)合印發(fā)《健康中國行動-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動方案(2019-2022年)》,明確指出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是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內容,要進一步加強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這是關系國家和民族未來的重要公共衛(wèi)生問題。
青少年心理特點
青春期作為人生重要的成長時期,身體和心理都承載著關鍵的轉折性的變化。對于一系列的生理、心理、情緒與社交方面的變化,促進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至關重要。對于青少年來說,世界衛(wèi)生組織報告稱16%的疾病或傷害是由心理健康問題造成的,抑郁是導致青少年生病或殘疾的首要原因之一。一半的心理問題從14歲開始發(fā)病,但并未得到識別或診療。青春期的心理健康問題如若得不到解決,不良后果會延續(xù)至成年期,進而剝奪成年期的身心健康。
本文資料來源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國民心理健康評估發(fā)展中心“2020年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調查”;
《2009年和2020年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的年際演變》侯金芹 陳祉妍;
中國青少年心理健康現(xiàn)狀及演變趨勢
1.抑郁檢出率
2020年,青少年的抑郁檢出中有輕度抑郁的為17.2%;重度抑郁的為7.4%;
2.人群間差異和隨年齡的變化趨勢與十余年前基本一致
調查結果顯示,女生抑郁程度略高于男生,非獨生子女的抑郁程度高于獨生子女。抑郁水平隨著年級升高而提高,初中階段為發(fā)病高峰。
3.睡眠不足現(xiàn)象呈現(xiàn)日趨嚴重趨勢
上學日睡眠不足8小時的比例升高,且睡眠時長隨年級升高而呈現(xiàn)下降的趨勢。
研究發(fā)現(xiàn),
人際關系和生活習慣均能顯著影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
1.人際關系越和諧,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以抑郁為例,主要照料人指責(如父母教育方式消極)、同學討厭、遭受欺凌頻率越高、遭受教師批評的頻率越高,青少年的抑郁水平越高。同樣,以睡眠質量為因變量,教師越理解學生、母親的教育方式越理性、被教師表揚的頻率越高,青少年的睡眠質量越好。
2.生活習慣越好,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保持適當的運動頻率和運動時長,可以通過生理和生化反應改善體內的激素分泌水平,通過多種細胞和神經免疫減少炎癥和氧化應激,甚至會改善大腦結構,是防治抑郁的“天然良藥”,并提升睡眠質量。多吃蔬菜和水果能促進心理健康,蔬菜和水果中富含抗氧化劑,可以抑制氧化應激對精神健康的不良影響。研究發(fā)現(xiàn),蔬菜攝入量每增加100克,抑郁風險會降低3%~5%(Saghafian et al.,2018)。
3.個人心理素養(yǎng)水平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在控制年齡和性別的影響之后,心理彈性越好,心理求助意愿越強烈,抑郁情緒越少,睡眠質量越好。
成長階段及時代意義
近年來,經濟飛速發(fā)展、人口社會環(huán)境變化和疫情的多重影響下,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工作作為青少年心理非常重要的保護因素,更應該提到重要的議題中。整個社會、單位家庭創(chuàng)造出和諧、友善、接納度高及積極的支持系統(tǒng),讓青少年能夠體驗到愛和信任、增加內心的安全感和穩(wěn)定依戀方式。能夠提高青少年的抗壓能力和積極應對的心態(tài),增強應對不良事件和消極觀念的內在心理資源。
再次,提升心理健康素養(yǎng)是青少年心理健康促進行動的核心。心理健康素養(yǎng)是指幫助人們認識、處理和預防心理疾病的相關知識和信念,包括自助干預、尋求專業(yè)幫助的知識和信念,對心理問題和求助行為的態(tài)度以及如何尋求心理健康信息的知識等多個方面。國外的追蹤研究發(fā)現(xiàn),提升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素養(yǎng)水平可以有效提升青少年對抑郁的識別率,可以有效增強青少年尋求專業(yè)幫助的意愿(Reavley and Jorm,2011)。
根據上述調研結果,
對維護和促進青少年心理健康提出以下建議。
(一)以吃好睡好運動好為目標,全面培養(yǎng)健康的生活習慣
加大青少年對蔬菜和水果的攝入量。《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餐餐有蔬菜,要保證每天攝入300~500克的蔬菜、200~350克的水果。建議家庭和學校提高青少年飲食中的蔬菜比例,尤其是深色蔬菜的比例,鼓勵青少年多吃蔬菜,而且水果不能代替蔬菜,果汁不能替代水果。
延長青少年上學日的睡眠時長。《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中倡導小學生、初中生和高中生每天睡眠時間分別不少于10小時、9小時和8小時。睡眠不足會帶來一系列的認知、情緒和發(fā)育方面的問題。
增加運動頻率。運動頻率比單次運動時長對心理健康的預測效力更為顯著,建議中小學開好開足體育課,保證一周至少3次的戶外活動時間?!督】抵袊袆樱?019-2030)》中倡導的中小學生每天要在戶外接觸自然光照時間1小時以上,慢走、快走、做一些拉伸運動和舒展運動都能有效改善情緒。
(二)學校、家庭、社區(qū)、網絡相結合,全面提升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狀況
學校要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防治與干預體系。
1.針對有心理健康風險學生的保護、求助與干預體制。將流程規(guī)范化并落實到具體負責人。定期組織各級各類老師接受專業(yè)技能培訓,使教師具備對高風險學生進行評估、識別、應對和及時干預的能力。
2.切實落實《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南》的相關要求。開設滿足學生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并納入日常教學計劃,培育共情、換位思考和溝通交流等人際互動技能,提升學生應對壓力、自我調適、認識并識別心理健康風險等方面的心理健康素養(yǎng)水平。創(chuàng)設心理服務平臺,打通學生心理問題的幫扶通路,鼓勵并強化學生尋求心理幫助的信念與行為。
(三)國家要建立健全心理健康防治與干預幫扶體系
1.教師心理健康素養(yǎng)提升納入“國培計劃”和地方各級教師培訓計劃,加強各級各類學校各科目教師的相關知識培訓。提升師范生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的比重,提升教師對心理問題的及早發(fā)現(xiàn)和科學應對能力。
2.將家長學校納入教育工作總體部署。采用家長會、培訓講座、網絡媒體等方式向家長宣傳正確的教育理念、科學的養(yǎng)育方法以及青少年自殺的相關知識。倡導建立家庭、學校和社區(qū)聯(lián)動的防治體系,提高家長預防、識別子女心理行為問題的能力,營造協(xié)同育人的良好環(huán)境。
3.搭建國家級別的、專業(yè)的、權威的科普網站與求助平臺。
相關知識
【中國青年報】報告稱青少年睡眠不足現(xiàn)象日趨嚴重
中國老年健康狀況和變化趨勢——中國老年健康報告(2024)
中國健康管理行業(yè)發(fā)展現(xiàn)狀及趨勢分析.docx
中國學齡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Meta分析
2020年中國健康瘦身服務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分析[圖]
保健品市場現(xiàn)狀及未來發(fā)展趨勢分析
2019年我國醫(yī)美行業(yè)發(fā)展現(xiàn)狀及趨勢
2024年中國健身房行業(yè)現(xiàn)狀分析,呈現(xiàn)線上線下融合發(fā)展趨勢「圖」
2022健康旅游發(fā)展趨勢及現(xiàn)狀分析
國內外兒童和青少年肥胖現(xiàn)狀及研究進展
網址: 中國青少年心理健康現(xiàn)狀及演變趨勢 http://www.u1s5d6.cn/newsview240421.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5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