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有機種植技術方案

有機種植技術方案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2月03日 17:50

有機種植是一種不用人工合成化學物質,包括化學殺蟲劑、殺菌劑、肥料、生長激素等來種植的種植模式。

有機種植旨在:與大自然合作循環(huán)再用,減少任何引致污染的活動,增加不同類型的野生生物,維持生態(tài)平衡化。肥料出現的問題是一般的化學肥料,大多提供氮磷鉀三樣植物最需要的元素,但是植物還需要許多其他微量元素,只有部份化肥會提供氮磷鉀以外的一至數種元素。

植物在這種情況下,只有在泥土里吸取所需的其余養(yǎng)份,于是幾年后,這些微量元素就會變得缺乏,植物健康亦會受損,生長亦受制﹔相反,有機肥料能夠供給植物所需的所有元素,并且有機肥易溶于水,不但減少造成污染及破壞生態(tài)平衡,而且今天下肥,幾年后,仍有些留在田里,用有機方法種的地,只會越來越肥沃。

化學農藥出現的問題

化學農藥容易令昆蟲產生抗性,因為每次使用化學蟲葯,總有小部分比較頑強的昆蟲能夠活下來。它們的一代就會產生較強的抗性來。其實大多數農藥都會同時對多種昆蟲,甚至魚、鳥類有殺傷力,噴灑化學農藥的結果,不但令目標害蟲死亡,連帶其他有益或無害的生物亦被殺害,導致各類生物數量失去平衡,蟲害更容易蔓延。不幸食用含有過量農藥的蔬果更會導致食物中毒,危害人類健康。

有機肥料

有機肥提供充足及全面的養(yǎng)料給植物,故植物能生長得健康茂盛,自然能少病少蟲,同時有機物亦能改善泥土的結構,創(chuàng)造一個排水良好、空氣流通、保水、保肥的環(huán)境,令泥土更適合微生物生存。

1. 自制堆肥

堆肥是有機種植很好的肥料兼土壤改良劑。其實在大自然里,每分每秒微生物都在將有機物分解,將物質循環(huán)再用。我們做堆肥只是模仿大自然的循環(huán),并將速度加快,將本來稱為垃圾而又能被生物降解的東西堆放在一起,讓它們被各類生物分解,把無用物的有機物循環(huán)再用。堆肥令泥土的養(yǎng)份能得到較全面的補充,令植物生長較佳,抗病蟲害的能力會相對提高,蟲藥的需求自然減少。堆肥也提供食物予泥土里的生物,把有機垃圾循環(huán)再用,也就減輕對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的污染。

1.1 原料

1.1.1 不適合堆肥的物料

a) 金屬

b) 玻璃

c) 塑膠

d) 貓、狗及人的糞便可能有寄生蟲,理論上,堆肥過程所產生的高溫(60—70℃)足以將這類病蟲殺死,但萬一不小心,仍有機會生存而傳染給人

e) 有病的動物的糞便

f) 禽畜的糞便,要留心有否被抗生素,重金屬與激素污染

g) 有病的植物 

h) 已開花結子的野草,應除去結子部分,否則會令野草廣泛散布

i) 彩色印刷品

j) 大塊的原料,如木頭和樹枝,可先打碎然后再用

k) 其他人工合成的物質

1.1.2 適合堆肥的物料

a) 海藻

b) 樹葉及草葉

c) 菜葉及生果皮

d) 木糠

e) 剪碎的紙張

f) 石灰

g) 雞蛋殼

h) 肉、魚、食用渣滓,但須預防招引貓、狗和老鼠

1.2 堆肥的方法

1.2.1 有氧堆肥

a) 將四根木條插入泥中,在三面釘上鐵網

b) 在地下放入樹枝作通風用

c) 堆入菜葉果皮等,然后將第四面也用鐵網封上

d) 細菌便會立刻在肥堆內作用,將植物分解

e) 肥堆體積會明顯下降,而且溫度上升

f) 用布或木板蓋頂,令雨水不能侵入

g) 每兩星期翻動肥堆一次,以便引入更多空氣

h) 大約二至四個月后,肥堆便會熟腐,所有物質,都會變成深褐色的木糠狀,這時便可將堆肥放入泥中作肥料用

1.2.2 缺氧堆肥

將所有原料加水密封于一容器內 (可選擇用有蓋黑色膠桶),將該容器置于陽光下,間中搖勻,數月至一年后可供使用。

1.2.3 枯葉堆肥

把收集的枯葉放入鐵絲圍網內,加水弄濕??萑~堆肥的養(yǎng)份雖然不高,但卻是很好的土壤改良劑。

1.2.4 蚯蚓堆肥:

蚯蚓堆肥主要是利用蚯蚓對有機物的消化力,把有機物吃掉,消化后排出體外,變成更細小簡單的物質,然后又把這些排泄物再吃掉,整個過程多次重覆,最后把有機物變作有用的肥料。

蚯蚓堆肥箱的設計

a) 膠桶:把蚯蚓堆肥的原料盛起來,蚯蚓的活躍溫度在18—25℃,可蓋上桶蓋阻隔光線及防止蒼蠅等昆蟲在堆肥上產卵,或防止蚯蚓被其他動物獵食。

b) 濕布紙:原料上蓋幾層濕布紙有保濕作用,因為蚯蚓呼吸時需要身上有一層薄水層,但切勿太濕以致缺氧。

c) 葉片碎屑:切碎了的菜葉更容易被蚯蚓吃掉及消化。

d) 透氣板:把堆肥和砂石層分隔。

e) 砂石層、疏水孔:作疏水透氣用,防止水份過量累積造成缺氧,因為蚯蚓活動需大量氧氣。

f) 蚯蚓:一般泥土里的蚯蚓已可。

1.3 影響堆肥過程的重要因素

1.3.1 空氣

肥堆里的微生物需要空氣,故須不時翻動,翻動得越頻密,空氣供應越充足,如能每天翻動,熟腐所需時間便可縮短。肥堆底最好有一層樹枝或碎石來疏氣。濕潤后會黏在一起的原料,如樹葉、草葉等,容易造成缺氧,亦不易分解,故應與其他物料混合后始放入肥堆內。

1.3.2 水份

肥堆不可以太干,否則不適宜微生物活動,亦不可以太濕,因會造成缺氧,令分解緩慢及產生惡臭。肥堆要保持濕潤,就像扭干了海棉一樣,太干時應略灑水。

1.3.3 溫度

堆肥可在五天內升溫至60—70℃,在高溫狀態(tài)下,微生物活躍,分解速度高,且可將病蟲害、病原體和雜草種子殺死。要令分解作用保持最快速度,必須有適當的保溫,可在肥堆頂加一塊舊地毯、麻包袋或一層泥土等。

1.3.4 體積

越大的堆肥保溫越易,但太大則難于處理,最小的有效體積為一立方米。

1.3.5 微生物

原料及泥土里都有大量的微生物。

1.3.6 時間

視天氣、原料、加速物、方法等因素而異,在南方大約由兩個至八個星期不等,當肥堆顏色轉深,原來成份已不能分辨時,即堆肥已在熟腐狀態(tài),可供使用。

1.4 堆肥的應用

1.4.1 混入泥中

將堆肥與泥土充分混合,能有效地改善泥土的結構。

1.4.2 撒于泥面做護根覆蓋

任何鋪于泥面,可以減慢水份散失及遏制雜草生長的東西,都可以叫做護根覆蓋,如堆肥、木糠、樹皮、碎磚頭、碎石、報紙、紙皮及膠布。

a) 護根覆蓋的作用

減慢水份散失

遏制雜草生長,故可助保持田間的清潔

保持泥土溫度適中

幫助保持泥土的結構及減少泥土被侵蝕的機會

如護根覆蓋是屬于可生物降解的物質(如堆肥,木糠) ,則更能增加泥土的營養(yǎng)

b) 使用護根覆蓋

先將泥土充份淋水,然后將護根覆蓋鋪在泥土上,如所用的是已干枯及比較細碎的物料,如木糠、稻草、樹葉等,覆蓋越厚越好,也可用厚片狀的東西作護根覆蓋,如地毯。

1.4.3 制造液肥

將一袋腐熟的堆肥放入一桶水里,兩、三天后水變成茶色時,便可拿來噴灑于葉上。如堆肥水的顏色太深,則應將之稀釋至淡茶一樣,否則容易燒傷作物。

2. 綠肥

綠肥是特別種來做肥料的作物,通常是一些生長迅速,容易腐爛的植物,或指豆科植物,因其固氮作用可將空氣中的氮轉成氮肥留在泥中,三葉草、大麥、苜蓿及豆類等都可作綠肥。最好能在植株變老前鋤入泥中,因老的植株在分解過程中,會先消耗泥土中的氮素。

3. 其他肥料

3.1 花生麩

花生麩是花生被搾取油份后的渣滓,有清晰的花生味,含豐富的氮肥。

a) 花生麩粉

花生麩粉是未經分解的肥料,施于泥土后才由微生物分解。分解過程中,會搶氮和發(fā)熱,如太接近植物則易燒傷,故此應避免在幼苗期使用。夏天氣溫較高,微生物分解速度快,過程所產生的熱量會更多,故應小心使用,亦可改用黃豆麩。用量: 每10平方米0.5-2公斤或施一小撮于花盆內。

b) 花生麩水

將1份花生麩粉放入15份水中,讓它在缺氧環(huán)境下分解,2-12個月后便可作液肥用,時間越長,熟腐程度越高,越不易燒傷植物,將花生麩水稀釋約七倍才用,施用后必須馬上淋水。

3.2 黃豆麩

黃豆麩是黃豆被搾取油份之后的渣滓, 含豐富的氮肥。在微生物分解過程中,搶氮和發(fā)熱情況較花生麩粉輕,故夏天可以作為花生麩的代替品。
      用量: 每10平方米0.5-2.5公斤或施一小撮于花盆內。

3.3 角衣片

角衣片是削成片狀的牛角,含豐富磷肥。角衣是較難分解的肥料,故一般作基肥用。用量: 每10平方米0.5-1.5公斤或施數片于花盆內。

3.4 骨粉

骨粉是碾碎的牛骨,含豐富的磷肥及鈣質

用量: 每10平方米0.5-1.5公斤或施一小撮于花盆內。

3.5 草木灰

草木灰是草木燒出來的灰燼,含豐富鉀肥。

用量: 每10平方米160-50克或施一小撮于花盆內。

3.6 海藻

海藻含豐富氮、鉀、69多種微量元素、植物激素及可刺激植物令它更有效地吸收磷的酵素,同時能對抗菌病及改良土質,可直接埋入泥中,放入堆肥箱、加水制成海藻水或放在泥面做護根覆蓋。

3.7 紫草

紫草是一種生長迅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根部可深入土層,將次土層的養(yǎng)份帶上表土。紫草含豐富的氮和鉀,葉片少纖維,極易分解。

用法: 可以直接放入泥中、放入肥堆中、或放在泥面做護根覆蓋,亦可制成紫草水,250克紫草葉加12升水,以蓋密封,4-5星期后可以稀釋使用。

3.8 石灰

石灰可用來調校泥土的酸堿值,含碳酸鎂,過量使用會令泥土變堿,故施用前應先用酸堿試紙測試泥土的酸堿值。

用量: 每10平方米0.5-1.5公斤,每年每10平方米不超過3公斤。

3.9 雞蛋殼

雞蛋殼含豐富鈣質。

用量: 每年每10平方米1-5公斤或直接埋入花盆內。

4. 有機蟲害防治

4.1 預防措施

4.1.1 令植物生長健康

均衡的養(yǎng)料、充足的水份、適當的種植密度,均能夠令作物健康成長,進面抑制害蟲繁殖、直接或間接減輕蟲害。

4.1.2 適時種植

在適當的氣候種植,可令植物更健康,亦可以避過害蟲活躍期,減少蟲害。

4.1.3 保持環(huán)境衛(wèi)生

清理田間雜草、收割后的殘余部份、腐爛的植株及果實,以減少害蟲寄生。

4.1.4 輪種/間種

輪流種植不同的植物(輪種);同時將植物分散來種,中間雜上其他植物(間種),害蟲便不易找到足夠的食物,不容易大量繁殖。如間種的植物有特殊氣味如蔥、蒜及其他香草,則更可收驅蟲的效果。

4.2 生物防治

以生物去控制蟲害,這些生物可包括吸引害蟲天敵的植物、獵食害蟲的昆蟲、害蟲的容生蟲或令害蟲生病的生物。

以蟲為食的動物,如蜘蛛、捕食椿、蜈蚣、青蛙、蟾蜍和蝙蝠,還有瓢蟲及一些肉眼較難觀察的如寄生蟲及令害蟲致病的各類微生物,我們要鼓勵牠們留下來,除了不騷擾它們外,應盡量避免噴灑任何有毒物質。

4.2.1 利用本地環(huán)境中的天敵

4.2.2 購買天敵

蘇云金桿菌(BT)

蘇云金桿菌(BT),它是一種微生物,它的孢子可以在大自然里生存兩、三天,但在陽光照射下,不足24小時便死亡。它能制造一種含毒素的結晶體,當害蟲吃下它們時,結晶體便會在昆蟲的胃里碎裂,釋出毒素,立刻麻痺昆蟲腸臟,令其停止進食,同時孢子亦會萌發(fā),且在昆蟲的血內繁殖,引致昆蟲死亡。BT對多種昆蟲的幼蟲有效,但使用前須認清是否BT的目標害蟲,使用量及次數亦要小心,胡亂使用,一樣可以令害蟲產生抗性。

用法: 將BT加水制成水液用量可參照包裝說明噴灑葉面及葉底,在32°C及猛烈陽光下,BT失效快,故應在黃昏時候才施用,且應集中噴灑葉底部份。

4.2.3 性誘劑 (Pheromone)

昆蟲對異性發(fā)出的氣味十分敏感,雄蟲在數里外亦能辨別出雌蟲的方向與位置。如將個別昆蟲的雌性性激素放入誘捕器內,可用以捕捉雄性昆蟲。

小菜蛾的誘劑:

小菜蛾的誘劑可用以誘捕雄性小菜蛾或吊死蟲的成蟲。利用一般的膠盆作誘捕器,以黃色為最佳,高約10厘米,直徑約25厘米,盛滿清水。性誘劑以鐵線系于盆中央,離水面約5厘米。性誘劑的有效期一般不會少于30天,亦不會因雨而失去效力;通常一個月更換一次。宜于盆內加入少量肥皂或洗潔精以減低水面張力,害蟲落入水中后無法再度飛行。

4.2.4 誘劑 (Attractant)

昆蟲對某些氣味有特別喜好,如糖水或腐爛的瓜果等,若將帶有這些氣味的誘劑放入誘捕器內,可借以誘捕害蟲。

瓜實蠅誘劑 (又稱克蠅Cuelure):

瓜實蠅誘劑可用以誘捕雄性瓜實蠅。利用膠杯、鐵絲及棉條制造誘捕器,將棉條浸透誘劑。在良好的天氣情況下,只需要二至三星期施藥一次便可。

4.3 物理防治

4.3.1 直接手捕或搖撼

預備一對手套及一桶肥皂水,將捉到的昆蟲或連葉片放入水里,肥皂可以減少水的表面張力,令昆蟲難以由水里逃脫。

4.3.2 水

以強力水柱噴射向植株,但小心不要折斷植株;也可在大雨時將盆栽拿出戶外,能直接殺死或傷害害蟲,或將它們敲落植株。這方法適合對付身體軟而易受破壞或一經敲落不易再爬上植株的害蟲。

4.3.3 保護網

只要選擇適當網眼的網,如紗布、蚊帳、尼龍網或魚網),便可以有效地防止各類會飛的害蟲或雀鳥接觸植株。以竹枝、鐵線、鐵枝或鋁通架起支架,然后將網鋪上,將邊緣用泥覆蓋,再將隧道出入口扎好。如種植瓜果,可將瓜果用網袋袋好。

4.3.4 硬紙圈/膠圈/膠瓶

可用廁紙筒、膠瓶或自行用硬卡紙制造。套著幼苗直至植株長大,紙圈一半埋在泥理,一半留在泥面。這方法能防治泥里的昆蟲在莖與泥土接觸的地方咬斷幼苗。

4.3.5 樹環(huán)

用來對付只會爬而不會飛的害蟲和蝸牛。剪一條闊30厘米,足夠繞樹一圈半的布條繞樹干包實,用繩在中間扎好,將在上半截布條反下,令蟲不能爬越,在樹環(huán)上涂上生膠,每星期檢查一次,并清理黏著的昆蟲遺體。

4.3.6 紙?zhí)?膠套

用紙?zhí)谆蛎髂z套套在果實上,膠套尾端最好能開口,讓果實透氣。這方法能有效防止害蟲接觸果實。

4.3.7 黃色黏板

許多昆蟲都喜歡黃色,先在硬紙、木皮或膠皮上涂上鮮黃色漆油,再涂上生膠或貼上雙面膠紙,將黏板擺放在與植物一般高的位置,被吸引的昆蟲會被黏著,一至數星期需更換膠水或膠紙一次。

4.3.8 黃色水盆

原理與黃色黏板同,在水盆內加少許肥皂,被吸引的昆蟲會被浸死。

4.3.9 餌誘

將淺盆或扁罐埋入泥中,直至盆邊或罐邊與泥土同一水平,然后在盆內倒入餌,可以用啤酒、變壞的奶酪、酵母加水或牛奶加水作餌,可加上蓋以防其他動物飲去或被雨水沖淡,但切記要留足夠空位讓害蟲可以爬入。蝸牛和蛞蝓喜歡發(fā)酵的氣味,路過的蝸牛和蛞蝓如誤墮陷阱會被浸死。每天或隔天早上前來檢查一次,清理淺盆后再注入新餌。

4.3.10 反光紙

將反光紙條懸于田間,風吹過時即會發(fā)出閃光,可驅嚇雀鳥或某些昆蟲,如薊馬。

4.4 天然蟲藥

大部份的天然蟲藥都是要昆蟲直接吃下或直接接觸,方能有效控制,而且這些蟲藥都是用來對付某些類害蟲,使用前應先認清是什么蟲在為害,因胡亂使用或過量使用,一樣可以令害蟲產生抗性。

4.4.1 肥皂水

肥皂可以麻痺昆蟲,令它們的生長及發(fā)育受影響。一般肥皂都可以有同樣的效力,肥皂水亦可作附著劑用。
用量: 一茶匙至一湯匙肥皂水加4.5公升水,可每一至二星期覆用一次,但不應超過三次。

4.4.2 酒精液

適用于葉面有厚臘質表皮的植物,要小心試驗濃度是否適合始可施用于全株。

用量: 稀釋至15-25%(1份70%酒精加2至4份清水),可與肥皂水同用。

4.4.3 胡椒,蒜頭,洋蔥,辣椒,茴香,姜混合物

將以上物料搗碎或剁成茸,加水稀釋后噴灑在葉片上,下雨或淋水后,須再施用,不喜歡這些特殊氣味的昆蟲自然會被驅趕。

4.4.4 魚藤

豆科植物魚藤的根的汁液,是一種作用緩慢,但對多種生物有效的神經麻醉藥。魚藤不大溶于水,對動物有害或可引起皮膚痕癢或麻痺。但在陽光、空氣及水中極不穩(wěn)定,故一星期內便會失效。

用量: 先將魚藤浸水一至兩天,浸軟后以木棒錘打,再浸回水中,扭干后再錘打,直到魚藤被錘爛至變成一條纖維,再加水及加肥皂水,比例為4:225:1數魚藤汁液:水:肥皂水)

相關知識

有機蔬菜種植方案
有機蔬菜種植技術方法
有機蔬菜種植技術
類有機玉米種植技術
大棚有機蔬菜種植技術
栽培技術中的有機種植方法(24頁)
淺析有機農業(yè)種植技術方法與措施
有機蔬菜怎么種?有機蔬菜種植技術及種植注意事項!
有機水稻如何高效高產種植?有機水稻種植高產方案
淺談有機農業(yè)蔬菜的種植技術

網址: 有機種植技術方案 http://www.u1s5d6.cn/newsview241313.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