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健康課”販賣焦慮騙老人 “黑手”如何斬斷

“健康課”販賣焦慮騙老人 “黑手”如何斬斷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03日 20:23

不少觀眾都有父母被騙購買保健品的經(jīng)歷,隨著短視頻對日常生活的影響越來越大,曾經(jīng)的線下保健騙局,如今也向線上蔓延了?!靶〔∽约褐?、大病少花錢”、“課程不收一分錢”,這樣的所謂免費養(yǎng)生課,如今正在短視頻平臺上大行其道。用保健知識引流、誘導老人加入群聊,隨后販賣癌癥焦慮、乘機推銷“健康課程”的現(xiàn)象是越來越普遍了。

打開短視頻平臺進入直播頻道輸入關鍵詞,各類打著“中醫(yī)養(yǎng)生”旗號的“免費”教學分享,滿眼都是。有主播聲稱直播課程免費,入群后可以享受更多“健康福利”,從而誘導用戶點一點直播頁面的跳轉按鈕,加入網(wǎng)絡聊天群。

記者嘗試在跳轉頁面中添加工作人員后,很快收到了入群“學習資料”。工作人員表示,只要加入“健康課程”群,不管有什么疑難雜癥或者慢性疾病,都“不需要去醫(yī)院”,他們能夠提供“最權威的專家電話問診服務”。

隨后,在所謂“養(yǎng)生課程”里,主播不停地推薦“蜂膠”或某口服液,聲稱具有多種保健功效。但有用戶投訴稱,家中老人花費1萬多元購買的上述“藥品”,卻沒有任何效果。

事實上,這些所謂的健康賬號,行使的只不過是添油加醋的江湖騙術,所謂的名醫(yī)大師,往往都不具備最基本的醫(yī)學常識。在一個養(yǎng)生課程群里,一個自稱中醫(yī)的人給兩張完全不同的舌象照片開出了同樣的診斷結果,說有這種舌象的人屬于痰濕體質,接下來就會出現(xiàn)腫瘤。

也有機構在短視頻平臺的直播中,以“免費”健康科普作為引流入口,將“篩選”過的用戶帶入網(wǎng)絡聊天群的“私域直播”,推銷價格數(shù)百元至上千元不等的定制課程。如果老人說沒有那么多錢支付,老師還會“貼心”地申請?zhí)鼗輧r格,甚至還“推薦”信用卡分期支付、或誘導老人貸款。

但如果老人對課程效果不滿意,卻無法退款,所謂的老師甚至把有異議的老人直接踢出群。這類詐騙行為具有極強的隱蔽性,需要一定的網(wǎng)絡檢索能力,才能確定其背后的市場主體和歸屬地,很大程度增加了老年人維權的難度。受害人上當受騙后,大多只能“啞巴吃黃連”。

類似的橋段,同樣在線下上演。家住北京豐臺的楊女士,今年68歲。前不久,她接到了一通邀請參加免費健康講座的陌生電話。對方表示現(xiàn)場有知名醫(yī)師義診,來去有專車接送。而在義診中,這位所謂的知名醫(yī)師竟然張口就來,說楊女士體內有腫塊,再不治療就會危及生命,嚇得楊女士連忙花費了2萬元購買活動現(xiàn)場推薦的“特效藥”。之后的一段時間里,楊女士只吃這種所謂的“特效藥”,連醫(yī)院開的藥也不吃了,然而她的病情不僅沒有好轉,反而比以前更嚴重了。到醫(yī)院檢查后,楊女士才發(fā)現(xiàn)所謂的“特效藥”根本沒有治療功效。

由于老年人大多不太會使用手機,很少跟子女接觸、交流,受騙情況不僅難以被子女發(fā)現(xiàn),也讓鼓吹“親兒子不如藥瓶子”的聲音具有了更大的迷惑性。而即便老人吃了所謂的“神藥”后無效而意識到上當,往往也會礙于面子瞞著子女、不去投訴和報案。這些,都讓相關的詐騙行為得以不斷地鉆到“空子”。

調查顯示,85%的中老年人有意愿增加健康消費的投入。以健康公開課為名的套路,很容易吸引到中老年受眾。

我國《刑法》對非法行醫(yī)、《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對銷售假冒偽劣產(chǎn)品行為都有明確規(guī)定,即便只向中老年人兜售所謂的“養(yǎng)生課程”,也不能逃避法律責任。

游云庭律師表示,相關人員通過個人渠道加消費者微信之后進行的營銷,涉嫌非法診療。首先,工作人員未必是執(zhí)業(yè)醫(yī)師,其次,僅憑一張舌苔照片就判斷消費者罹患癌癥,還實施恐嚇性營銷,就有很大的問題。推銷保健品也是違反《廣告法》“不得宣傳保健或治療功能”規(guī)定的,其行為本質上可以說是詐騙。

而這種行為之所以比較難以查處,是因為其在公域和私域分別活動。在公域平臺上獲客,加了消費者微信之后又在私域上銷售,所以監(jiān)管難度較大。另外,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散落在天南地北的特點,讓消費者即便明知受騙上當也不知上哪里找責任人維權。

因此,游云庭律師建議要加強監(jiān)管,實施綜合性的查處。首先壓實平臺責任,要求其加強日常巡查,重點關注帳號經(jīng)營方是否有恐嚇式營銷行為;其次平臺也應明確提示消費者反詐;第三要完善監(jiān)管、投訴機制。最有效的,可能還是需要平臺方從源頭上加強監(jiān)督作用,例如對帳號運營方實施罰分制、落實停播乃至退出機制。

相關知識

有一種焦慮,叫做販賣...
販賣“焦慮”的嬰幼兒營養(yǎng)保健品你“中招”了嗎?
當心“健康課程”成“坑老課程”
當代年輕人為何對健康如此焦慮
保健品“坑老”騙局手法翻新 如何應對?
保健品“坑老”騙局手法翻新,如何應對?
身材焦慮下的減肥經(jīng)濟,“智商稅”從未缺席
賣腎換老婆:他們爭先恐后,淪為器官黑市被挑選的商品
斬斷“減肥神藥”背后的推手
針對老年人的保健品騙局頻發(fā)?如何有效防范

網(wǎng)址: “健康課”販賣焦慮騙老人 “黑手”如何斬斷 http://www.u1s5d6.cn/newsview243980.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