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術后診斷選擇及編碼匯總
臨床上常出現某疾病術后的診斷。這是一些不完整、不規(guī)范的診斷。手術后的情況未作進一步描述,簡單的“XX術后”診斷很難區(qū)別,這給編碼人員進行編碼帶來了一些困難。本文將“XX術后”歸納為幾種常見情況和編碼方法,并進行實例分析,供同行參考。
一、疾病術后再入院主診斷選擇及編碼原則
編碼員應根據病人此次住院的目的進行主診斷選擇及編碼,要明確:
(1)病人住院的疾病診斷是否與其他所行的手術操作有關;
(2)如果該疾病與手術操作有關,則了解手術是疾病的直接原因還是間接原因;
(3)如果疾病是手術引起的并發(fā)癥,要了解是近期并發(fā)癥還是遠期并發(fā)癥。
例1:
腎移植術后上呼吸道感染(術后3個月)。上呼吸道感染與腎移植無直接關系,病人此次住院目的是治療上呼吸道感染,因此選擇上呼吸道感染J06.9為主要編碼;而腎移植術后是一種手術后狀態(tài),選擇其Z94.0為附加編碼。
例2:
肝移植術后急性腎功能衰竭(術后3天)。肝癌病人此次住院行肝移植手術,故選擇肝癌C22.0為主要編碼;急性腎功能衰竭發(fā)生在手術后第3天,可能與手術有關,可作為手術的近期并發(fā)癥編碼N17.9(次要編碼)。
例3:
小腸部分切除術后不完全性腸梗阻(術后6個月)。小腸部分切除6個月后發(fā)生不完全性腸梗阻,有可能是手術后腸粘連所致,屬于手術后遠期并發(fā)癥,故選擇編碼于K91.3。
二、疾病術后再次住院的類型
01 手術后的隨診檢查
重大手術后的病人,因病情需要,部分病人需要再次住院檢查,以了解手術后的恢復情況,其中包括惡性腫瘤手術后和其他疾病手術后的隨診檢查。通過檢查,常出現以下情況:
(1)檢查后無異常發(fā)現,不需要治療,編碼到Z08.0或Z09.0編碼,注意這里強調的是檢查。
(2)如果隨診檢查發(fā)現異常,按異常情況編碼。
例1:
原發(fā)性肝癌術后復發(fā)。惡性腫瘤術后復發(fā)按原發(fā)癌編碼,因此編碼于C22.0 M81700/3。
例2:
原發(fā)性肝癌術后藥物性肝性損害,按藥物性肝損害編碼于K71.9。
02 手術后行二期手術
醫(yī)學上有許多疾病是需要通過幾次手術來完成整個治療過程的。在第1次手術后,病人通常會再次住院做第2次手術。如果病人此次住院目的是進行疾病的二期手術,這類情況應選擇第1次住院時的疾病診斷來進行編碼。
例1:
先天性巨結腸,橫結腸造瘺術后。病人先天性巨結腸,第1次住院行橫結腸造瘺術,第2次住院行結腸根治術(Ⅱ期手術),因此兩次住院都編碼于Q43.1(主要診斷);橫結腸造瘺術后作為手術后的一種狀態(tài),編碼于Z93.3(附加編碼)。
例2:
先天性單側硬腭、軟腭裂伴有唇裂,唇裂修補術后。病人因同時患有唇裂和腭裂,第一期手術行唇裂治療,第二期手術行腭裂治療,因此兩次住院都編碼于Q37.5(主要診斷),唇裂修補術后可以省略編碼。
03 病人因手術后并發(fā)癥而住院治療
手術后并發(fā)癥是指由于消毒隔離、無菌操作、操作不當及病人機體反應等原因,引起手術病人的切口感染、出血、破裂、壞死、神經麻痹,甚至組織器官的損傷,其包括手術中、手術后、麻醉中、麻醉后的一切并發(fā)癥。
1.手術后并發(fā)癥的分類:
(1)各類手術都可能發(fā)生的情況:包括出血、傷口感染、傷口裂開、肺不張、泌尿系感染、深靜脈血栓形成等。此類并發(fā)癥又可分為早期并發(fā)癥和晚期并發(fā)癥。手術后出血、休克、切口裂開等屬于早期并發(fā)癥,手術后疤痕、截至殘端反應等屬于晚期并發(fā)癥。
(2)某些特定手術的并發(fā)癥:如為大部分切除術后的傾斜綜合征(K91.1),甲狀腺功能亢進術后的甲狀腺危象(E05.5)等。
2.手術后并發(fā)癥的編碼原則:
(1)大部分手術后并發(fā)癥分類于相應系統(tǒng)章節(jié):這些并發(fā)癥主要是指一些晚期的和功能性的并發(fā)癥,或者是某些特定手術的并發(fā)癥(包括早期和晚期的并發(fā)癥)。
例1:
手術后腸瘺,編碼于K63.2(分類于消化系統(tǒng));
例2:
手術后膀胱陰道瘺,編碼于N82.0(分類于泌尿生殖系統(tǒng));
例3:
手術后甲狀腺危象,編碼于E05.5(分類于內分泌系統(tǒng))。
(2)部分并發(fā)癥分類于專門設置的手術操作后的情況類目:共有9處,即E89,G97,H59,H95,I97,J95,K91,M96,N99。
這類手術后并發(fā)癥的類目,亞目有限,無法包括手術后的所有情況。同時,這部分亞目特別強調了他處不可歸類。只要在其他處有分類,就不應該歸類在這9處類目中,以免造成并發(fā)癥分類過于細化,導致編碼重復和檢索不方便的結果。
例1:
手術后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編碼于E89.0;
例2:
白內障手術后玻璃體綜合征,編碼于H59.0;
例3:
乳突切除術后空腔的肉芽形成,編碼于H95.1;
例4:
氣管切開術后氣管皮膚瘺,編碼于J95.0。
(3)分類于T80~T88的手術后并發(fā)癥:
①大多手術都有可能發(fā)生的并發(fā)癥:分類于T81.-。此類目包括了手術后出血、休克、手術中意外損傷、手術后傷口裂開及感染、意外遺留異物等。
例1:
手術后腹腔出血,編碼于T81.0;
例2:
手術中脾損傷,編碼于T81.2;
例3:
手術后腹壁傷口感染,編碼于T81.4。
②一些特殊手術后的并發(fā)癥:分類于T82.-~T87.-。這里所涉及的特殊手術,主要是指假體裝置和移植物引起的并發(fā)癥。包括:
裝置和移植物的機械性并發(fā)癥:有假體或移植物的移位、滲漏、錯位、梗阻、穿孔、脫出等,分類于T82.0~T82.5,T83.0~T83.4,T84.0~T84.4,T85.0~T85.6;
假體裝置和移植物的炎癥性反應(感染):分類于T82.6,T83.5~T83.6,T84.5~T84.7,T85.7;
移植物的排斥反應:分類于T86;
移植物的其他不可歸類他處的并發(fā)癥包括:
移植物的栓塞、纖維變性、出血、疼痛,狹窄、血栓形成等,分類于T82.8,T83.8,T84.8,T85.8;
斷肢再植和截肢殘端的并發(fā)癥:斷肢再植并發(fā)癥分類與T87.0~T87.2,截肢殘端并發(fā)癥分類于T87.3~T87.6。
例1:
人工膝關節(jié)置換術后的感染,編碼于T82.8;
例2:
前臂動靜脈造瘺術后血栓形成,編碼于T82.8;
例3:
腎移植術后急性排斥反應,編碼于T86;
例4:
左下肢截肢術后殘端壞死,編碼于T87.5。
③手術和醫(yī)療其他并發(fā)癥(不可歸類在他處):分類于T88,包括免疫接種并發(fā)癥,編碼于T88.0~T88.1;麻醉并發(fā)癥,編碼于T88.2~T88.5;正確使用藥物并發(fā)癥,編碼于T88.6~T88.7;其他,編碼于T88.8~T88.9。
④產科手術和操作后的并發(fā)癥;產科術后并發(fā)癥是指妊娠、分娩、產褥期進行的手術和操作所引起的并發(fā)癥,主要有:
a.人工流產后并發(fā)癥:根據并發(fā)癥的發(fā)病時間,將其分為即時并發(fā)癥和過時并發(fā)癥。即時并發(fā) 癥是指患者在同一次住院期間產生的并發(fā)癥,O00~O02的并發(fā)癥用O08作為附加編碼;過時并發(fā)癥是指患者出院后因并發(fā)癥再次入院治療的并發(fā)癥,編碼于O08.-(主要編碼),O03~O06的并發(fā)癥則用其自身亞目編碼。
例1:
人工流產后胎盤滯留(本次住院行引產術),編碼于O04.8;
例2:
人工流產后子宮穿孔(再入院治療),編碼于O08.6。
b.分娩手術(操作)中或分娩手術(操作)后的并發(fā)癥:這里強調與手術和操作有關的并發(fā)癥。
例1:
剖宮產致膀胱損傷,編碼于O71.5;
例2:
剖宮產術后傷口感染,編碼于O86.0。
04 手術后接受預防性等醫(yī)療而再次住院
這種情況是指病人原來的疾病已經進行了手術治療,此次住院接受的是預防性醫(yī)療、恢復期醫(yī)療、鞏固療效或處理手術后殘留狀態(tài),以確保病情不再復發(fā)或防止復發(fā)。當出現此類情況時,編碼原則要強調是手術后的延續(xù)治療。當病人不存在其他更嚴重的疾病時,應分類于Z42~Z48、Z51.0~Z51.2,并作為主要編碼。
例1:
橫結腸造瘺術后(入院目的是關閉造瘺口),編碼于Z43.3,住院目的是處理手術后造瘺口的殘留狀態(tài)。
例2:
胃癌術后維持性化療,編碼于Z51.1,住院目的是鞏固療效。
05 因手術后的某種狀態(tài)而住院
分類于Z89~Z90,Z93~Z98。這部分情況是指病人手術切除某一器官后,處于器官缺失狀態(tài)或是某種手術后狀態(tài)而再次入院。通常選擇此次住院后的主要治療疾病或癥狀作為主要診斷,原手術作為附加編碼使用。
例1:
左下肢截肢術后(Z89.7,附加編碼)幻肢綜合征(G54.7,主要編碼)。
例2:
腎移植手術后(Z94.0,附加編碼)移植腎腎?。═86.1+N16.5*,主要編碼)。
三、疾病術后再次住院編碼查找方法
1.按疾病編碼主導詞的選擇原則進行查找編碼。
例1:
手術后咽食管瘺,查:瘺—咽食管(J39.2)。
例2:
膽囊切除術后綜合征,查:綜合征—膽囊切除術后(K91.5)。
2.多數并發(fā)癥可以“并發(fā)癥”為主導詞進行查找編碼。
例1:
手術后傷口裂開,查:并發(fā)癥—外科操作——縫合口破裂(T81.3)。
例2:
乳房切除術后淋巴水腫,查并發(fā)癥—外科操作——皮水腫或淋巴水腫———乳房切除術后(I97.2)。
3.關于“手術后”并發(fā)癥中外部原因的編碼。
當分類于T80~T88的編碼時,需要說明發(fā)生并發(fā)癥的原因。此時,應從卷三第二部分的“損傷外部原因”中查找。通常選擇并發(fā)癥、出血、穿孔、手術操作并發(fā)癥、醫(yī)療操作并發(fā)癥、意外、異物等作為主導詞。
4.關于“手術后”隨診醫(yī)療的編碼。
需要轉換主導詞,使用非醫(yī)學術語作為主導詞查找編碼。常見的主導詞有:隨診、檢查、整形、維護、安裝、調整、管理、去除、康復等。
總結
疾病術后再住院有許多不同的情況,要具體情況作具體分析。編碼人員應仔細查閱病案記錄,弄清楚“XX術后”的具體情況,及病人來住院主要治療的目的,如不清楚即通知醫(yī)生,補寫完整的出院診斷以后再行編碼。另外,編碼人員要經常與臨床醫(yī)生聯(lián)系,反饋意見,共同商討,改進“XX術后”診斷名稱的書寫方式,促使其書寫完整規(guī)范的出院疾病診斷名稱。
本文由“健康號”用戶上傳、授權發(fā)布,以上內容(含文字、圖片、視頻)不代表健康界立場?!敖】堤枴毕敌畔l(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如有轉載、侵權等任何問題,請聯(lián)系健康界(jkh@hmkx.cn)處理。
相關知識
產科主要診斷選擇原則及編碼易錯點梳理
【主診選擇】康復科主要診斷應該選擇“功能性診斷”還是“病因診斷”呢?
產科常見手術操作ICD編碼及分類要點匯總
編碼講堂
兇險性前置胎盤的診斷及處理探討
長壽編碼:用科技點亮健康之路
“健康碼”轉碼規(guī)則及轉碼流程來了!
速看!“健康碼”轉碼規(guī)則及轉碼流程來了!
言語發(fā)育障礙的診斷及治療
新生兒常見疾病匯總(2)
網址: 疾病術后診斷選擇及編碼匯總 http://www.u1s5d6.cn/newsview312494.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8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