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奧爾夫音樂胎教?
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是當今世界最著名、影響最廣泛的三大音樂教育體系之一。由德國音樂家、音樂教育家卡爾·奧爾夫創(chuàng)立。他將音樂與語言、動作、唱歌、舞蹈表演、演奏和戲劇結合起來,一改傳統(tǒng)“音樂胎教”的單調模式,可以讓媽媽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與胎寶寶共同體驗音樂、感受節(jié)奏,用旋律傳遞愛的聲音!
奧爾夫音樂源于歐洲百年文化傳承,旨在節(jié)奏與律動中享受自由的音樂。準父母們跟隨著奧爾夫音樂節(jié)奏跺腳、拍手、擁抱,以此增進孕期夫妻感情,讓孕媽媽在輕松的氛圍中保持愉悅的心情,并使得寶寶同頻感受這份好心情,從而激發(fā)寶寶大腦潛力。
為什么"奧爾夫音樂胎教"能風靡歐美,走向國際化?
有研究證實:胎兒的聽力發(fā)育從孕4周就開始形成神經(jīng)系統(tǒng),到孕17周時基本完善。這時胎兒能接收到子宮外的聲音,通過接收-儲存-反饋,最初記憶開始逐漸形成。所以這也是很多寶寶在出生后喜歡熟悉聲音的原因。
孕期聽音樂,除了能提早讓寶寶感知外界環(huán)境,幫助寶寶更好的發(fā)育大腦之外,還能舒緩懷孕時寶媽的情緒,增強和寶寶的親密關系。同時,寶寶出生后,再次聽到在媽媽肚子里聽過的音樂,會產(chǎn)生安全感。
日本大阪市的河內綜合醫(yī)院和森本醫(yī)院于數(shù)年前曾組成專門研究小組,組織來中心參加活動的孕婦進行音樂欣賞、胎兒會話、自律操等胎教訓練。研究小組把孕婦5~8個月、8~10個月分為兩組,進行體力、精神上的放松訓練,排解她們在孕期常見的不安、緊張心理,使孕婦與胎兒進入建立溝通的最佳狀態(tài)。5~8個月的孕婦被安排一種訓練胎兒踢腿的拍腹游戲,通過母親有節(jié)奏地敲擊腹部引發(fā)胎兒做出反應。3周以后,胎兒便開始響應母親的動作,隨著母親的敲擊他會在里面蹬腿。
8~10個月的孕婦則被組織起來在燈光昏暗的房間里聽音樂,選擇的曲目以古典音樂為多,如莫扎特的小號奏鳴曲1號第一樂章、門德爾松的“仲夏夜之夢”、貝多芬的“歡樂頌”等。這些樂曲對胎兒的發(fā)育產(chǎn)生了良好效果。
科學的音樂胎教應該如何進行?
01多元化胎教音樂
談到胎教音樂時,很多人認為應該以輕柔緩慢的音樂為主。其實豐富多樣的音樂會讓孕媽和寶寶有全新的影響和感受,更利于寶寶出生后性格的養(yǎng)成。但需注意的是,太過嘈雜的音樂并不適用。因為胎兒在孕期四個月后聽力基本形成,高頻聲音的刺激反而容易對寶寶的聽力造成傷害。
02合理安排音樂胎教時間
前三個月早孕時期是寶寶聽覺系統(tǒng)開始發(fā)育的時間段。這個時期選擇輕松活潑的音樂,用來調適孕期寶媽的心情。胎教音樂的時間也可任意進行。從第四個月開始,孕媽可在吃飯或休息前進行胎教音樂。選擇節(jié)奏輕快的樂曲,能更好地增加寶寶的律動性。到了孕晚期的寶寶聽覺與成人無異,臨睡前的胎教音樂能緩解孕媽的緊張,又能提前讓寶寶感受到音樂魅力。
但需注意的是,音樂時間不宜過長、聲音不宜過大,否則容易對寶寶產(chǎn)生負面影響。
03選擇好的音樂胎教專家
科學地進行音樂胎教選擇老師也極其重要。奧爾夫音樂胎教集語言、撫觸、運動、音樂為一體,是一種綜合性胎教法。國內知名奧爾夫課程講師劉文婷表示,參與奧爾夫胎教,將指導準爸媽們用歌聲、舞蹈及肢體語言向胎寶寶傳遞信息,與胎寶寶互動交流,結合音樂一起拍手、拍肩、打響指等動作,跟寶寶進行有效交流。
“夫妻恩愛,是對孩子的家教。而夫妻雙方進行情感交流的過程,也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良性胎教。準爸媽發(fā)自內心的哼唱,隨音樂輕快起舞,能讓胎寶寶感受到大的愛與幸福。”
劉文婷也即將于4月18日,在湖南婦女兒童醫(yī)院門診樓3A層學術報告廳奧爾夫孕享會中帶領二百多位孕媽媽準爸爸在歡快的音樂下,借助音樂與舞蹈,互相向伴侶及胎寶寶表達愛意。
劉文婷 奧爾夫音樂胎教教師
國際拉瑪澤認證講師
國家公共營養(yǎng)師
恒大球星太太營養(yǎng)指導
與知名奧爾夫胎教師零距離互動,掌握親子教育的鑰匙,有趣生動的課程就在長沙即將開放體驗!趕快掃碼或撥打0731-82107777了解活動詳情,快來獲得價值599元的奧爾夫孕享會門票吧~
來源:紅網(wǎng)
作者:黃曉溪
編輯:張紫薇
本文為健康頻道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2021/04/11/9174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