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景岳創(chuàng)制兩儀膏,養(yǎng)陰生津、陰陽并補
張景岳的《景岳全書》中有一張名為“兩儀膏”的方子,該方組成為人參120-250g(換算成今制),大熟地黃500g(同上)。制法為將上述2味藥,用好甜水(即山泉水)或長流水(干凈的溪流水)3-4升浸1宿,以桑柴文武火煎取濃汁。若味有未盡,再用水0.5-1升煎滓取汁,并熬稍濃,再入瓷罐,重湯熬成膏后,加入蜂蜜120-250g,即可收膏。
本方有養(yǎng)陰生津的功效,主治積勞虛損,陰虛精不化氣,以致氣血兩虛,身體消瘦,精神倦怠,驚悸健忘,耳鳴目眩,面色萎黃,肢體乏力,以及病后體虛者。
張景岳將人參、熟地、石膏和大黃定為“藥之四維”,并認(rèn)為這四種藥均屬于危急時刻的救命藥。石膏為清熱之品,大黃為攻下之品,人參和熟地均屬補益之品。
張景岳將人參和熟地并用,是將他認(rèn)定的“藥之四維”中的兩維合用。此方名為“兩儀膏”,兩儀者,即中國道家所說的陰陽也,“兩儀膏”也就是陰陽并補的膏。人參大補元氣,能補陰陽,熟地滋陰,二者合用,就能陰陽并補。藥味簡單,治療目的明確,所以此方對虛損引起的疾病有起生回生之效。
張景岳最著名的觀點之一是“善補陽者,必于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善補陰者,必于陽中求陰,則陰得陽升而泉源不竭”,“兩儀膏”充分地體現(xiàn)了張景岳的這一觀點。古人或云陽虛,或云陰虛,張景岳認(rèn)為人體陰陽都易虛。孤陽不生,孤陰不長,只有陰陽一起補,才能相輔相成,陰陽并長。
兩儀膏這個方子在提升患者體力,改善患者血象方面,具有很強的作用,適合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晚期癌癥患者氣血兩虧者服用,能改善這些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延長其生存期。
在伏羲氏的《易經(jīng)》中,記載了“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這句話,“兩儀”指的就是“陰陽”;《易經(jīng)》認(rèn)為,一切復(fù)雜的事物和現(xiàn)象都包含著陰和陽兩方面。
張景岳治病非常重視陰陽,他認(rèn)為,醫(yī)理雖復(fù)雜,但是,陰陽為綱領(lǐng),陰陽為一體,二者不可分。
正所謂“孤陰不生,獨陽不長”。也就是說,陰和陽之間,并不是孤立和靜止不變的,而是存在著相對、依存、消長、轉(zhuǎn)化的關(guān)系。
《景岳全書》中記載了一個兩味藥的方子,一味藥可補陰血,另一味藥能補陽氣,具有補益氣血的作用,用于面色不華,頭昏目眩,心悸失眠,體瘦氣短。
前面說過,“兩儀”指陰、陽,而中醫(yī)認(rèn)為,血屬陰,氣屬陽,這個氣血雙補的經(jīng)典名方,就是“兩儀膏”。在熟地補陰的基礎(chǔ)上,用人參補陽,陰陽互補共同達到補氣益血的功效,很好地詮釋了陰陽平衡的醫(yī)學(xué)原理。
兩儀膏
【處方】人參120~250克 大熟地500克
【制法】上二味,用好甜水或長流水3.7升浸一宿,以桑柴文武火煎取濃汁。若味有未盡,再用水0.5~1升煎滓取汁,并熬稍濃,乃入瓷罐,重湯熬成膏,入真白蜜120~250克收膏。
【功能主治】滋陰生津,補氣養(yǎng)血。治積勞虛損,陰虛精不化氣,以致氣血兩虛,身體消瘦,精神倦怠,驚悸健忘,耳鳴目眩,面色萎黃,肢軟乏力,以及病后體虛者。
【用法用量】每以白湯點服。
人參·補陽氣
人參最早記載在《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書中寫道:“主補五臟……久服輕身延年”。李時珍說過,人參因根如人形而得名。我在很小的時候,就與人參結(jié)下不解之緣。
幼年住在農(nóng)村,那時家境貧寒,祖父與父親外出務(wù)工,祖母與母親整日在田間地頭干農(nóng)活。家里沒人手帶我,又不放心將我反鎖在家,母親只好將我?guī)г谏磉?,她和祖母在種地,我在一邊玩。
慢慢地,我也學(xué)會了幫忙種地。九歲那年,一個暑熱極盛的下午,我在田間突發(fā)眩暈、感覺天旋地轉(zhuǎn),嚇壞了母親。
母親背著我飛也似的往村醫(yī)室跑,一進門,慈眉善目的醫(yī)生就“望”見我骨瘦如柴,湊近一看,幾近虛脫,邊幫我“切”脈,邊“問”母親我的情況。
母親告訴醫(yī)生,我的脾胃比較虛弱,平日里胃口不好、食量較小,剛在地里感覺頭暈、出虛汗,就過來了。
醫(yī)生趕忙從藥柜里取一片人參讓我含在嘴里,然后拿了個小碗,放了幾片人參,用開水浸泡了幾分鐘,囑咐我喝下參湯,最后連同泡過水的參渣都嚼碎吞下。
數(shù)分鐘后,我就緩過神來了。當(dāng)時的我并不知道自己吃了什么藥,只感覺這種藥香氣特異,味微苦、嘴里回甘。
只聽醫(yī)生與母親說道:“人參是極好補藥,可用于治療元氣大虧、陽氣暴脫。我剛才發(fā)現(xiàn)小孩虛汗大出、面色蒼白、四肢發(fā)冷、呼吸衰弱、脈微欲絕,所以給她服用了人參”。我默默記下了人參大補元氣,救逆固脫的功效?!?/p>
又過了片刻,母親見我已無大礙,便準(zhǔn)備帶我回家休息。臨行前,母親問了問醫(yī)生:“大夫,您看,人參這么好,孩子吃了這么見效,我想再買點回去給她好好補一補”。
醫(yī)生告訴母親,人參較為貴重了,沒啥事不用吃人參的。你回去后教孩子一日三餐按時吃飯,每頓飯都給孩子吃飽,注意營養(yǎng),適當(dāng)鍛煉,她的身體就會慢慢壯實起來的”。
人參是補氣類中藥,是東北三寶之一,被譽為“補氣第一要藥”,具有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生津養(yǎng)血、安神的作用。
熟地黃?補陰血
說到熟地黃,眾人皆知它是滋陰補腎中成藥六味地黃丸的君藥。生地黃是玄參科植物地黃的塊根,可清熱涼血;它可以炮制加工成熟地黃,具有補血滋陰的作用。
熟地黃味甘,性微溫,歸肝、腎經(jīng),可用于血虛萎黃、肝腎陰虛、腰膝酸軟、須發(fā)早白等。
現(xiàn)代研究表明,熟地黃具有增強免疫力、抗氧化、抑制腫瘤發(fā)展、抗衰老等作用。
我們來看張景岳老前輩的一個病案。
患者王生,年35歲,王生,年35,發(fā)熱,反復(fù),38度左右,半月之久。
分析為陰虛傷寒。葉天士曰∶陰虛二字,尚要講明。陰虛者,水因火耗,當(dāng)用滋陰。若用桂、附,則非陰虛,乃虛寒火衰之癥,或戴陽格陽,陰癥似陽,乃可用矣。此處關(guān)頭,宜細(xì)詳察。
其舌芒刺干裂,焦黑如炭,身熱便結(jié),大渴喜冷,而脈則無力,神則昏沉。群謂陽癥陰脈,必死無疑。察其形氣未脫,遂以甘溫壯水等藥,大劑進之,以救其本。仍間用涼水,以滋其標(biāo)。蓋水為天一之精,涼能解熱,甘可助陰,非苦寒傷氣可比。故于津液干燥,陰虛便結(jié),而熱渴火盛之癥,在所不忌。由是水藥并進,(葉天士曰∶若用桂、附、人參,此虛寒之證,冷水必不喜飲,豈可飲一二斗乎?此言甚覺謬妄。惟邪熱熾盛,可飲冷水。)然后諸癥漸退,飲食漸進,神氣俱復(fù)矣。但察其舌則如故,心甚疑之。閱數(shù)日,忽舌上脫一黑殼,其內(nèi)新肉燦然,始悟其膚腠焦枯,死而復(fù)活。使非大合添補,安望再生?若此一癥,特舉其甚者。凡舌黑用補,得以保全者甚多。蓋傷寒之舌,則熱固能黑,以火盛而焦也;虛亦能黑,以水虧而枯也。(葉天士曰∶水虧之黑,豈可用熱?若以舌黃舌黑悉為實熱,則陰虛之癥,萬無一生之矣。)
分析∶是癥既云陰虛燥渴,用涼水是矣。而又雜與桂、附各數(shù)兩,治法未能無疵。至舌苔成殼脫落,恐桂、附之投,不能無過也。
遇到這樣的病例我們一定要補陰不傷陽,忌大寒大熱的藥,患者非脫胎換骨不可救。桂枝,附子,麻黃,這類藥是大辛大熱之藥,傷陰,生石膏,芒硝,以及現(xiàn)在的抗生素這一類藥,苦寒,傷陽。所以我們一定要反復(fù)推敲,認(rèn)真研究古代成功的醫(yī)案,向古圣賢學(xué)習(xí)。
治療這個病例就用了兩味藥:人參,大熟地。這個大熟地要強調(diào)一下,是九蒸九曬的熟地。
我們來研究一下兩儀膏的正宗配方組成劑量。
正宗配方組成劑量:人參250克,大熟地500克。
用法用量:上二味,用好甜水或長流水15碗,浸一宿,以桑柴文武火煎取濃汁;若味有未盡,再用水?dāng)?shù)碗,煎取汁,并熬稍濃,乃人瓷罐,重湯熬成膏,入真白蜜四兩或半斤收之,每以白湯點服。
【功用】大補氣陰。
【主治】精氣大虧,諸藥不應(yīng),或以克伐太過,耗損真陰而致精不化氣;或有未致大病,而素覺陰虛者,凡見氣血不足,精神萎頓,頭昏眼花,面色萎黃,肢軟乏力,氣短懶言,舌質(zhì)淡,舌苔薄白,脈細(xì)弱等脈證者,皆宜本方主之。
【加減】若勞損咳嗽多痰,加貝母120克即可。
張景岳云:“人之所以有生者,氣與血耳。氣主陽而動,血主陰而靜。補氣以人參為主,而芪、術(shù)但可為之佐;補血以熟地為主,而芎、歸但可為之佐。然在芪、術(shù)、芎、歸則又有所當(dāng)避,而人參、熟地則氣血之必不可無。故凡諸經(jīng)之陽氣者,非人參不可;諸經(jīng)之陰血虛者,非熟地不可。人參有健運之功,熟地稟靜順之德,此熟地之與人參,一陰一陽相為表里,一形一氣互生互成,性味中正無逾于此,誠有不可假借而更代者也?!陛^為鮮明地闡述了人參、熟地的功用和配伍的重要性。
兩儀膏應(yīng)用
兩儀膏是一個很實用的膏方,但是,古今有一定的差別。人參大補,不適合常人長期服用,可用于治療體虛欲脫、脾虛食少、久病體虛的患者等。
《本草正義》認(rèn)為,黨參的效用與人參相差不遠。它更可貴的地方在于,健脾而不燥,滋胃陰而不濕,潤肺而不犯寒涼,養(yǎng)血而不偏滋膩。
黨參是一種食療佳品,有時候,人參大補元氣的作用太過強了,人們更愿意用黨參,因為黨參的性味甘平,作用比較緩和。
現(xiàn)在藥店里賣的OTC中成藥把方中的人參換成黨參,是補益氣血的佳品,大家可以按需選用。
人們在兩儀膏的基礎(chǔ)上,加了幾味藥,研制成了復(fù)方阿膠漿。由阿膠、熟地黃、紅參、黨參、山楂五味藥組成。
阿膠增加全方補血的功效,山楂可健脾、消除滋膩,有助于消化吸收。這樣一來,補氣血的效果比兩儀膏更強了,卻也不至于太過滋膩,正所謂補而不滯,滋而不膩。
中醫(yī)有“氣血互生,氣生血長”的理論,原來兩儀膏簡單的組方中,蘊藏著不簡單的道理。你還了解哪些補益氣血的膏方呢?
相關(guān)知識
常用的補氣、養(yǎng)血、滋陰、補陽中藥,你知道哪幾個?
中醫(yī)提醒 過度貪涼易患“陰暑”
九種滋陰壯陽 補品
冬季進補 陰虛陽虛氣虛血虛的補法
養(yǎng)陰生津,你的健康秘訣
養(yǎng)陰生津:中醫(yī)理論中的健康之道
女人滋陰補腎食物大全
秋季食補 男人壯陽也要滋陰
中暑有分陽暑陰暑 中醫(yī)防治中暑有講究
偏陰虛質(zhì)兒童的食療藥膳調(diào)理
網(wǎng)址: 張景岳創(chuàng)制兩儀膏,養(yǎng)陰生津、陰陽并補 http://www.u1s5d6.cn/newsview376866.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8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chǔ)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