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氏針灸治療面癱
摘要:目前針灸治療面癱的最佳時機及各不同分期的治療工具的選擇、治療手法的實施仍存在較大爭議。賀氏“針灸三通法”在面癱的治療中,微通、溫通、強通三法有機結合,分期辨證,靈活應用,療效確切。
關鍵詞:面癱 賀氏針灸“三通法” 分期辨證
面癱即面神經炎,中醫(yī)稱之為“口僻”,是一種常見病、多發(fā)病,任何年齡均可發(fā)病,以20~40歲多見。臨床上以口眼歪斜為主要特點。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面神經為混合性神經,在展神經外側出延髓腦橋溝入內耳門,經內耳道進入面神經管內,從莖乳孔出顱后,向前進入腮腺,由于腮腺內分為數(shù)支并交織成腮腺內叢,腮腺內叢自腮腺前緣呈放射狀發(fā)出五支:顳支、顴支、頰支、下頜支、頸支,支配面肌及頸闊肌,面神經行程長,損傷多發(fā)生在面神經管、中鼓室和腮腺區(qū)等處,但以面神經管外損傷最為常見。面神經可因不同病因及損傷輕重程度的不同而出現(xiàn)3種病理改變,即神經失用(損傷累及髓鞘,神經纖維并未斷離,僅表現(xiàn)為暫時性傳導阻滯)、軸突斷傷(神經鞘膜完整,但軸突斷離變性,神經周圍充血水腫)、神經斷傷(神經干完全斷離,斷端形成神經瘤,遠側端神經變性,完全失去恢復能力)。治療方面除激素、抗病毒等現(xiàn)代醫(yī)學治療之外,針灸治療目前被廣泛應用。筆者以“面癱”and“針灸”為關鍵詞,檢索了1990年~2008年CNKI上所有文獻,共檢索到針灸治療面癱的相關文章307篇,從文獻中可以看出,針灸治療周圍性面癱療效肯定。在上述檢出的文獻中,直接或間接論述關于面癱的分期治療的文獻共有62篇,占所發(fā)表針灸治療面癱的文獻的20.19%。這個比例說明,近幾年來,學術界對面癱不同時期的治療方法及選擇針刺的最佳時機存在很大爭論。部分文獻認為認為面癱不同時期存在面神經缺血、水腫、髓鞘或軸突不同程度的變性,早期的針刺治療可刺激神經加重炎性水腫,增加神經受壓,不利于面癱的恢復。有觀點[1]將面癱病程分為3個階段:第1階段為發(fā)展期,指發(fā)病后1~7d;第2階段為恢復期,指發(fā)病后7~20d;第3階段為后遺癥期,指發(fā)病20d以后。認為針刺治療本病的最佳時機是恢復期。因為發(fā)展期機體與病邪正處在抗爭階段,該時期筋脈空虛,正不勝邪,局部取穴易傷正氣,會導致虛則更虛、邪盛更盛的局面。有觀點[2]認為在面神經炎急性期,神經正處于急性炎癥水腫階段,若用電針
連續(xù)刺激,會使神經組織水腫加劇,使面神經受到進一步損害。但也有文獻持相反觀點,認為針灸治療周圍性面癱愈早愈好。針刺可提高神經興奮性,改善局部神經代謝,促進損傷神經再修復,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從而改善面神經營養(yǎng),促進其功能恢復,并縮短療程,有一定優(yōu)勢。有文獻[3]針對面神經炎急性期屬針灸禁忌的說法觀察了針灸治療急性期面神經炎的療效。結果發(fā)現(xiàn),患病后接受針灸治療越早者痊愈率越高。因而認為面神經炎急性期不僅可以用針灸治療,而且宜早不宜遲。就周圍性面癱的治療時機及急性期能否應用針刺和電針的問題進行了臨床觀察[4]。結果發(fā)現(xiàn),周圍性面癱急性期不僅可以應用針刺和電針,而且是針刺和電針治療的良好時機,治療愈早治愈率就愈高,同時療程也明顯縮短,只是需要嚴格掌握最佳適量刺激。有觀點認為,急性期恰當治療既可阻止病情發(fā)展,又可顯著提高療效,縮短療程[5]。有文獻認為周圍性面癱的早期可以進行針灸治療,只不過要注意手法的輕重[6]。對于發(fā)病前2周內的患者以及面神經測定提示輕中度變性的患者,由于神經依然有活性,針灸治療時以輕刺激為宜,以補、以灸為主;而對面神經重度變性的患者,針灸治療時則應以強刺激為宜,以瀉為主。
著名針灸學家賀普仁教授通過多年臨床實踐,認為“病多氣滯”,并提出了“法用三通”的治療原則,即賀氏“針灸三通法”。即以毫針刺法為主的“微通法”、火針療法為主的“溫通法”以及三棱針放血為主的“強通法”。賀氏針灸三通法在面癱急性期、恢復期和后遺癥期,此三法或單用或聯(lián)合應用,對于面癱多能起到迅捷的臨床療效。其在針具的選擇、根據不同時期針刺手法的選擇等方面都具有較強系統(tǒng)性,而且臨床療效顯著,在北京地區(qū)乃至全國被廣泛應用。詳述如下:
面癱急性期:多采用“微通法”。所謂“微通法”,是采用毫針進行輕微刺激,取其毫針細小,刺激量輕,可微通其氣之意。微者,《中華大字典》云:“小也,細也”。賀普仁教授將臨床最常用、最基本的毫針刺法命名為微通法,是有其深刻含義的。其一,從微通法所選用的針具看,毫針在古代有“微針”、“小針”之稱,《靈樞·九針十二原》“欲以微針通其經脈,調其血氣”,后世《標幽賦》也指出“觀夫九針之法毫針最微”,又說“眾穴主持”,“微”在此有細、小之意,說明針尖如“蚊虻喙”,針身細巧的毫針,可以針刺全身各部的穴位,應用廣泛。其二,“微”字的深刻內涵還在于毫針刺法的微妙。應用毫針,從持針、
進針、行針、補瀉直到留出針名個環(huán)節(jié)都要求運用正確針法,掌握氣機變化的規(guī)律,從而真正把握針刺的精微奧妙之用。賀普仁教授認為,面癱早期,患者多起病突然,一側面部麻木癱瘓,舌淡暗,苔薄白,脈浮緊或舌邊尖紅,苔薄黃,脈浮數(shù)。其發(fā)病原因多為正氣不足,脈絡空虛,邪犯少陽、陽明之脈,以致經氣阻滯,筋脈、肌肉失于榮養(yǎng),縱緩不收而引發(fā)。病情初起時多與風邪有關,風為陽邪,且面部屬于陽明、少陽經循行之處,又因陽明經為多氣、多血之經,故取穴以陽明經為主,循經取穴,激發(fā)經絡之氣,鼓舞陽明經氣,促進氣血運行,通經活絡,直達病所?!饵S帝內經》云:“刺陽者,淺而疾之”,故局部應淺刺;采用淺刺法也源于《靈樞?終始 》:“脈實者,深刺之,以泄其氣;脈虛者,淺刺之,使精氣無得出,以養(yǎng)其脈,獨出其邪氣”。因面癱起因是脈絡空虛,外邪侵襲,病邪在表,病位較淺,故采用淺刺法疏通經絡,調和氣血。治以疏風驅邪,疏通經絡,調和氣血,取穴以手足太陽經、陽明經、少陽經穴為主。穴取風池、陽白、瞳子髎、攢竹、地倉、頰車、四百、顴髎、合谷、足三里、太沖等穴。淺刺,0.5分,平補平瀉,留針30分鐘,或不留針。隔日一次。面部取穴每次選用患側5-6個,肢體穴位雙側必取。此為賀氏“三通法”之微通的含義及在治療面癱急性期的應用方法。另,若面癱急性期還伴有面部或耳后疼痛,中醫(yī)辨證屬風熱、風痰瘀血阻絡,經脈不通者,還可采用強通法,采用三棱針粗大,放血決氣,以達到宣通瀉實的作用。
面癱恢復期:多采用溫通法。所謂溫通法,是以火針和艾灸施于穴位或一定部位,借火力和溫熱刺激,激發(fā)經氣,疏通氣血,以治療疾病的一種治療方法。溫通法包括火針和艾灸兩種方法,賀普仁教授臨癥之時,較艾灸更多用火針,因其火針有針有熱,故集中了針刺艾灸雙重優(yōu)勢,可借助針力與火力,無邪則溫補,有邪則勝邪。針具較一般毫針粗,所以可溫通經脈,引邪外出,使經絡通暢、氣血調和,諸疾自愈。火針除具有借火助陽、溫通經絡、以熱引熱等作用,借助火力,焯烙病處,出針后針孔不會很快閉合,如針灸聚英所云:“火針打開其孔,不塞其門?!奔又樉咻^粗,又可加大針孔,故使瘀血癰膿等有形之邪直接排出體外?;疳樛瑫r還可治本排邪,同時借火助陽鼓舞血氣運行,促使臟腑功能恢復,有事半功倍之效。面癱恢復期,患者口眼歪斜未痊愈,出現(xiàn)面部肌肉板滯、發(fā)緊、麻木、怕冷、陰雨天加重或額紋平坦,局部肌肉萎縮,舌淡暗,苔薄白,脈細弱。
此時邪氣已衰,正氣亦虛,正邪相戀,此時若以毫針,功效則微;若以三棱針,只有刺絡排邪而不能溫經助陽、鼓舞氣血運行,故以溫針或艾灸,以溫經通絡,散寒除濕。若以火針療法,以手足太陽經、陽明經、少陽經穴為主,如陽白、瞳子髎、攢竹、地倉、頰車、四白、顴髎等,每次選用5-6個,以細火針(直徑0.5mm)交替選穴進行快針速刺治療。(之所以選用細火針,是因為面部神經、血管比較豐富,痛覺敏感,使用細火針可以減少痛苦,另由于面部直接影響美觀,使用粗火針如處理不當,易留有疤痕)。若久病、年老體弱者等虛證、寒癥、面癱頑癥者,還可選用艾灸療法,艾灸施與穴位,以間接灸為主(隔鹽或隔姜),每穴灸5-7壯,也可艾條灸,以溫經助陽、散寒通絡。
面癱后遺癥期:情況較為復雜,多病情纏綿難愈,若屬虛屬寒,多用溫通法,若瘀血阻絡,則多用強通法?!皬娡ǚā奔捶叛煼?,用三棱針或其他針具刺破人體一定部位的淺表血管,根據不同病情,放出適量血液,調理氣血,祛瘀通滯,以達治療病痛的針刺方法。臨床治療多選耳尖、完骨、風池、十宣等穴位為主,施術時先用左手拇食中三指捏著應刺的穴位,右手持三棱針或毫針可速刺入半分或一分深,立即敏捷的將針退出,然后用手擠壓局部使血液盡快地流出,“血變而止”。通過決血調氣,使氣血調和,經脈通暢來治療疾病。
以上為賀氏針灸三通法分期辨證治療面癱的臨床應用。由上論述可以看出,“三通法”的關鍵在于“通”和“調”,“通”是方法,“調”是目的?!巴ā焙汀罢{”表達了“三通法”的理論基礎,反映了針刺治療疾病的基本原理為通經絡,調氣血。臟腑、經絡“氣血不通”是各種疾病的共同機制,選擇適當?shù)尼樉姆椒ǎㄟ^不同的渠道疏通經絡、調節(jié)氣血,三種方法有機結合,對癥使用,稱為“法用三通”。面癱不論虛實,皆可用“三通法”,多種不同的治療方法結合應用是針灸治療面癱的重要途徑。概括來講,在面癱急性期,辨證屬虛證或虛實夾雜,或虛實不明顯的病癥,多采用毫針進行平和刺激“微通”,以達到微通其氣的目的,或辨證屬實證、熱證、多采用三棱針放血,以達到宣通瀉實以“強通”;面癱恢復期,辨證屬虛證、寒癥者多選用溫熱作用的艾灸、火針等以“溫通”;面癱后遺癥期,辨證屬瘀血阻絡者多選用三棱針點刺放血以“強通”。有文獻報道北京中醫(yī)醫(yī)院王桂玲等觀察賀氏針灸“三通法”治療面癱的療效,治療組46例:賀氏火針點刺后使用毫針刺法;對照組40例,毫針刺法。2組取穴相同,
均取陽白、四白、地倉透頰車、合骨、足三里。治療組總有效率97.7%,對照組90.2%,統(tǒng)計學差異具有顯著性意義。此研究從臨床應用的角度驗證了賀氏針灸三通法治療面癱的臨床療效。文獻亦可以看出,[7]劉錦等認為,從面癱的病理來看,急性期主要為面神經缺血、水腫,還沒有出現(xiàn)髓鞘及軸突變性,此時予毫針淺刺,使受壓的面神經產生興奮,加速局部血液循環(huán),從而減輕面神經的受壓程度,促進面癱的恢復。而恢復期、后遺癥期,多表現(xiàn)為軸突、神經的變性損傷,在此期溫熱刺激、恒定的電磁波等強刺激可增強肌纖維的收縮,加速血液循環(huán),增加新陳代謝,使炎癥滲出物得到吸收,從而改善神經傳遞,促進神經纖維再生,使肌肉收縮后神經功能得到恢復,以上措施與賀氏針灸三通法對面癱的分期處理原則暗合,從現(xiàn)代醫(yī)學角度進一步解釋了賀氏針灸三通法的取效機理。賀氏針灸三通法為賀普仁教授重要學術思想,治療面癱穴簡效宏,故不揣冒昧,訴諸筆端,希望得到前輩和同行的指正。
毫火針內灸
相關知識
針灸中心
言語障礙針灸康復治療(精選)
浦東新區(qū)光明中醫(yī)醫(yī)院綠色針灸療法守護百姓健康!
針灸主要治療什么疾病
針灸與推拿:中醫(yī)治療的兩大法寶
董氏針灸24針減肥
腦出血后遺癥患者的針灸治療
董氏奇穴針灸減肥方法
特色學科介紹——針灸康復科
針灸應該怎樣灸
網址: 賀氏針灸治療面癱 http://www.u1s5d6.cn/newsview380600.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8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