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西藥治療抽動癥的副作用

西藥治療抽動癥的副作用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2月09日 04:53

核心提示:  抽動癥是西醫(yī)病名。西方國家研究本病已有 100 多年的歷史,但其發(fā)病的原因一直未被確定。目前西醫(yī)治療以控制癥狀為主,并不能從病因上進行根治其臨床常用的藥物是神經阻滯劑,它能阻滯多巴胺受體,進而達到控制抽搐癥狀,其中,被醫(yī)學界公認的、肯定的藥物為氟哌叮醇和泰必利,但兩者的副作用比較明顯,如錐體外系不良反應、動作緩慢、肌張力增強、張口困難等,嚴重者甚至使抽動癥狀加重,所以不易被患兒家屬所接受。雖然西藥直接作用于神經遞質及受體,控制癥狀較快,但其作用無選擇性,在控制抽動癥狀的同時也有明顯控制正常肌

  目前在各大醫(yī)院治療抽動癥主要是西藥治療,下面我們看看西藥治療抽動癥的副作用:

  抽動癥是西醫(yī)病名。西方國家研究本病已有 100 多年的歷史,但其發(fā)病的原因一直未被確定。目前西醫(yī)治療以控制癥狀為主,并不能從病因上進行根治其臨床常用的藥物是神經阻滯劑,它能阻滯多巴胺受體,進而達到控制抽搐癥狀,其中,被醫(yī)學界公認的、肯定的藥物為氟哌叮醇和泰必利,但兩者的副作用比較明顯,如錐體外系不良反應、動作緩慢、肌張力增強、張口困難等,嚴重者甚至使抽動癥狀加重,所以不易被患兒家屬所接受。雖然西藥直接作用于神經遞質及受體,控制癥狀較快,但其作用無選擇性,在控制抽動癥狀的同時也有明顯控制正常肌群副作用。下面分別介紹氟哌叮醇及泰必利的作用機理及副作用。

  氟哌啶醇

  此藥是治療抽動癥的首選藥物 ,為多巴胺受體阻滯劑 ,一般首次劑量為 0.25mg,以后根據病情的輕重程度,給予逐漸加量。通常每天的劑量范圍為1.5-10mg ,由于氟哌叮醇的半衰期較長,它的臨床效應一般在 4-14 天后才可見效。在用藥的同時還應密切觀察患兒是否還有其它的服藥反應。

  藥物的副作用:(1)胃腸不適,食欲減退,惡心嘔吐;(2)頭暈、倦怠、思睡;(3)記憶力減退,思維遲鈍,影響學習和日常生活;(4)有部分患兒可引起錐體外系反應或帕金森氏樣癥狀,如震顫、流涎、角弓反張、咀嚼困難;(5)認知障礙、口干、便秘、食欲亢進等。(6)少數病人可能引起抑郁反應。(7)偶見過敏性皮疹、粒細胞減少及惡性綜合征。(8)可引起血漿中泌乳素濃度增加,可能有關的癥狀為:溢乳、男子女性化乳房、月經失調、閉經。

  當病人出現上述的其中一種癥狀時,應即刻中斷氟哌叮醇的應用,以免引起其它不良反應。

  硫必利(泰必利)

  泰必利是一種新型的精神神經安定劑,可對抗多巴胺在腦中的活動,對抽動癥有較好療效。服用時須從小劑量開始,約 75-150mg/ 天,分 3 次服用。此藥通常在一周內(甚至 2 個月)并無藥理作用,以后應逐漸增加劑量,多數人以 300mg/ 天為合適治療量。

  此藥需長時間服用才能有穩(wěn)固的效果, 甚至要服用幾年,乃至終生。

  藥物的副作用:(1)頭昏腦脹,昏昏欲睡;(2)閉經,發(fā)胖;(3)胃腸道不適、惡心;(4)長期服用者對肝功能有損害。

  服用泰必利時,應注意預防副作用的發(fā)生,并且要定期檢查肝功能

  綜上所述:抽動癥為神經系統(tǒng)疾病,此病比較頑固,病程長,癥狀多變且易受外界因素影響,癥狀時好時壞,目前治療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從西醫(yī)角度講,控制癥狀快,但副作用大,如神情呆滯、嗜睡、發(fā)胖等不良反應,并且對孩子的生長、發(fā)育有一定的影響等;從安全角度講,我們多建議患兒采用中藥治療,因為中醫(yī)是發(fā)揮整體作用,通過調整陰陽,增強體質,可減少復發(fā),其療效比較顯著。臨床上無論用哪種方法治療,其療程都需要較長的時間,西藥可能需要終生服用(少部分孩子);中藥治療也要有一定的持續(xù)性,才能控制孩子的抽動癥狀。

(實習編輯:黃秀杰)

39健康網(www.39.net)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知識

西藥副作用
躁郁癥藥物治療 注意藥物副作用
旅游能治療抽動癥嗎
莫因懼怕藥物副作用而錯失治療
抽脂減肥的副作用
藥物治療有哪些可能的副作用?
吃什么藥物副作用小治療高血壓
藥物減肥副作用大嗎
治療痛風的藥物副作用大嗎?可以不吃嗎?
【減肥藥】減肥藥的副作用

網址: 西藥治療抽動癥的副作用 http://www.u1s5d6.cn/newsview382464.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