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醫(yī)療上的問題:關于使用抗生素的問題
在全國公益巡講以及在微博上與家長互動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很多家長,包括一些隔代人在照顧孩子過程中存在一些看似正確、實則錯誤的育兒方法。這些似是而非的問題常常困擾著家長,不得其解。而這些誤區(qū)的實施者往往又是隔代人,因此作為科學育兒專家的我,想和隔代人一起探討這些似是而非的育兒問題。
現(xiàn)在,隔代人,也包括一些媽媽和爸爸,只要孩子一生病就認為是有炎癥。因此盲目使用抗生素來進行消炎,而且希望醫(yī)生給孩子使用更高級的抗生素。但是看到目前有關細菌耐藥性以及超級細菌產生的一些報道,又害怕使用抗生素,擔心對寶寶健康不利,因此癥狀一消失就會停藥或者減藥。其實不規(guī)范使用抗生素或者濫用抗生素造成的危害更為嚴重。
這里談到的消炎藥,常被人們錯誤地認為是抗生素。人們一般認為抗生素能夠治療一切炎癥,其實抗生素只是針對細菌引起的感染才有效,而對于病毒引起的感染以及無菌性炎癥是不起作用的。兒科常見的上呼吸道感染(俗稱感冒)幾乎90%都是病毒感染引發(fā)的,而關節(jié)炎、肩周炎、滑膜炎等都屬于無菌性炎癥。
目前,國內的抗生素市場很大、十分混亂,而且抗生素菌譜越來越窄,抗生素越用越高級。同一種藥物換上不同的商品名,加上廣告的吹捧,價格就會翻倍,讓家長越來越無從選擇。因此,家長必須走出抗生素用藥的誤區(qū)。
在國外,抗生素屬于處方藥,只有主治醫(yī)師以上的醫(yī)生才能開。可是在我國,雖然抗生素也屬于處方藥,但是一些藥房受利益驅使仍隨意售賣,也為不合理應用抗生素創(chuàng)造了條件。
抗生素自問世以來,為保障人類的健康作出了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但任何藥物都具有兩面性,當人們沒有正確認識和合理使用時,抗生素就會帶給人類不小的災難。
2015年《生命時報》的一篇名為《抗生素用一次腸道要調一年》的文章報道,美國《微生物學》雜志發(fā)表文章表示,服用抗生素能夠影響腸道健康長達一年,即用一次(一個療程)抗生素就會在未來的一年里持續(xù)地擾亂服藥者的腸道微生物群落。文章中還報道了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醫(yī)學中心的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使用抗生素后,腸道內的不同菌群都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耐藥性等情況。因此合理使用抗生素,可以最大程度降低不良反應的風險。
每種抗生素都有一定的抗菌譜。凡是能殺滅或抑制某一種或某一類細菌的抗生素稱為窄譜抗生素,如青霉素只對革蘭氏陽性菌有抗菌作用,而對革蘭氏陰性菌、結核菌、立克次體等均無療效,故青霉素屬于窄譜抗生素。凡是能夠殺滅和抑制大多數細菌的抗生素則稱為廣譜抗生素。氯霉素、四環(huán)素由于對革蘭陽性菌、革蘭氏陰性菌、立克次體、沙眼衣原體、肺炎支原體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所以被稱為廣譜抗菌藥物。近年來,一些半合成的青霉素,如氨芐西林、羥芐西林等,擴大了抗菌范圍,不但對革蘭陽性菌有效,而且對革蘭陰性菌也很有效,特別是對傷寒桿菌、痢疾桿菌效果很好。第三代、第四代頭孢菌素抗菌譜也很廣。窄譜抗生素針對性強,不容易產生二重感染;而廣譜抗生素抗菌譜廣,應用范圍大,容易產生耐藥、二重感染等,針對性也不如窄譜抗生素強。因此,醫(yī)生會根據抗生素使用原則作出選擇,達到盡快控制感染,挽救病人生命的目的。
臨床醫(yī)生選擇抗生素的原則是:能用窄譜的就不用廣譜的;能用低級的就不用高級的;用一種能解決問題就不用兩種;在沒有明確病原菌時可以使用廣譜抗生素,一旦明確了致病的微生物就要使用針對性強的窄譜抗生素,同時輕度或中度感染不主張聯(lián)合使用抗生素。
使用抗生素的原則
●能口服制劑達到治療目的的就不用針劑;能使用肌肉注射達到治療目的的就不用靜脈滴注。
●使用抗生素必須保證足夠的劑量,在體內必須達到有效濃度,且要維持一定的時間,切不可隨意停用或減少用藥次數,才能有效控制感染,才不會造成細菌產生耐藥性。
人體是一個微生態(tài)平衡的整體,各種細菌在身體各個部位互相依賴、互相制約、和平共處。對于病毒引起的感染或無菌炎癥使用了抗生素,或者已經明確某種細菌的感染而盲目使用廣譜抗生素或聯(lián)合用藥,或者沒有針對性地使用窄譜抗生素,沒有殺死致病菌、病毒,即便殺死了致病菌,同時也殺死或抑制了正常細菌,從而引起菌群失調,耐藥致病菌種大量產生、繁殖,造成二重感染,即原有細菌或者病毒感染。另外,大量或長期使用抗生素,還容易導致機體的抵抗力下降,使得一些真菌乘虛而入,引起鵝口瘡、念珠菌腸炎,或全身性念珠菌、曲霉菌感染等。
對于嬰幼兒和兒童,使用抗生素更要慎重。由于身體各個器官發(fā)育不成熟,對于成人可能不會造成損害的抗生素,往往對嬰幼兒和兒童會造成嚴重的損害。一些抗生素的毒副作用會造成孩子肝功能的嚴重損害:喹諾酮類藥物如環(huán)丙沙星等對兒童軟骨有潛在損害;氯霉素則可導致骨髓抑制,引發(fā)血液病和灰嬰綜合征;一些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如新霉素、慶大霉素、鏈霉素、卡那霉素等,容易造成孩子耳聾和腎損害;一些非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如氯霉素、紅霉素等,也可以引起藥物性耳聾。據《生命時報》報道,在2005年全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上表演的21名聾啞者中,有18名是由于小時候注射抗生素而致聾的。濫用抗生素也增加了孩子過敏的機會,兒童哮喘病的增多就與此有很大關系。有些醫(yī)生偏愛使用高級抗生素,細菌被殺死的同時,也有可能致病,甚至增加患者死亡的危險。這是因為細菌死后會釋放大量的抗原,造成患者自身免疫性損傷,增加抗生素誘導膿毒血癥的風險,甚至發(fā)生多器官功能障礙,嚴重者可能死亡。
不少家長由于醫(yī)學知識的缺乏,在養(yǎng)育孩子的過程中濫用抗生素,錯誤地認為越高級的抗生素越好,喜歡把抗生素作為預防藥物長期使用。當使用抗生素治療時,只要用上一兩天不見效,家長也不管自己使用劑量夠不夠、藥物在體內是否達到有效濃度、用藥途徑是否對、使用時間是否夠、孩子本身的免疫機制是否有問題,就頻繁更換醫(yī)院,不斷就診,造成同一種疾病使用多種抗生素。有的家長只要治療一見效就馬上停止用藥,造成致病菌死灰復燃,病情遷延不愈,治療起來更加困難。
隨著大量抗生素的應用和新產品的不斷研發(fā),細菌的耐藥性也在逐年增長。由于人類濫用抗生素,新一代耐藥菌的產生只要2年時間,而醫(yī)藥工作者開發(fā)一種新的抗生素大約需要10年時間,抗生素的研制速度已經遠遠跟不上耐藥菌的繁殖速度。如此發(fā)展下去,我們早晚有一天會面臨無藥可治的境地。因此,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每個家長需要注意的問題。
世界衛(wèi)生組織關于正確了解抗生素的4條重要信息
●抗生素不能治愈感冒和流感等病毒感染性疾??;
●只能使用衛(wèi)生專業(yè)人員開具的抗生素;
●絕不與他人共用抗生素,即使是家人也不行;
●勤洗手預防感染,以免使用抗生素。
來源:選自《隔代育兒不是那么簡單:我的隔代育兒生活》,由中國婦女出版社授權發(fā)布
相關知識
健康知識,關于生育的問題
新生兒混合喂養(yǎng)的問題
關于嬰兒疾病與健康的問題
生物醫(yī)療的環(huán)保問題
關于女人絕經早的問題
關于請問碧生源的“腸清茶”孕婦也能喝嗎?的問題
新生兒100問問題
育兒路上常見的19個問題
關于疫苗及接種的7大科學問題
關注孕期皮膚問題?正確使用化妝品
網址: 兒科醫(yī)療上的問題:關于使用抗生素的問題 http://www.u1s5d6.cn/newsview416324.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8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