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張濤教授團隊在全生命周期心血管健康領域研究取得新進展

張濤教授團隊在全生命周期心血管健康領域研究取得新進展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2月10日 21:11

近日,公共衛(wèi)生學院生物統計學系張濤教授團隊在全生命周期心血管健康領域研究取得新進展,研究成果分別在Canadian Journal of Cardiology(IF = 6.614,中科院2區(qū))和Hypertension(IF = 9.897,中科院1區(qū))發(fā)表,其中發(fā)表在Canadian Journal of Cardiology上的成果,公共衛(wèi)生學院生物統計學系博士研究生范冰冰為第一作者,張濤教授為通訊作者,山東大學為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單位;發(fā)表在Hypertension上的成果,張濤教授、博士研究生范冰冰為共同第一作者,首都醫(yī)科大學閆銀坤教授為通訊作者,山東大學為第一作者單位。兩項研究成果在全生命周期視角下,量化了心血管病危險因素的生命歷程累積負擔,評估了生命歷程危險累積的中介效應,為控制危險因素暴露、預防靶器官損傷提供了科學依據。

頸動脈內-中膜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cIMT)反映了頸動脈血管壁的厚度,脈波傳導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 PWV)反映了頸動脈血管壁的硬度,二者都是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病的重要亞臨床指標。肥胖、高血壓、血脂異常和高血糖是重要的心血管病危險因素。目前,關于心血管危險因素對血管結構和功能亞臨床變化影響的研究十分有限,缺乏危險因素早期暴露和全生命歷程累積負擔的量化研究。

第一項研究采用生命歷程軌跡分析方法,量化了兒童期到成年期危險因素(體重指數、收縮壓、動脈粥樣硬化指數和低密度脂蛋白)的生命歷程累積負擔,同時闡明了危險因素對血管壁硬度和厚度的累積效應。體重指數、收縮壓、動脈粥樣硬化指數的生命歷程累積負擔均與成年期cIMT和PWV增加有關,而低密度脂蛋白僅與成年期cIMT增加有關,這些關聯始于生命早期。該研究揭示了血管結構和功能改變過程中危險因素發(fā)揮作用的異同之處,為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機制提供了進一步的認識,對于降低危險因素的生命歷程累積負擔、預防靶器官損傷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第二項研究在闡明肥胖導致血管壁增厚效應的基礎上,進一步采用多元中介分析方法量化了血壓、血脂和血糖的中介效應。兒童期BMI對cIMT增加的直接效應為0.138,收縮壓和血糖的中介效應分別為8.0%和 4.3%;成年期BMI對cIMT增加的直接效應為0.111,收縮壓和血糖的中介效應分別為23.4%和 15.3%;BMI累積負擔對cIMT增加的直接效應為0.150,收縮壓和血糖的中介效應分別為14.7%和 8.7%。該研究闡明了肥胖對心血管健康的不良影響始于兒童期且隨生命歷程逐漸累積,證實了危險因素(血壓和血糖)在肥胖導致血管壁增厚過程中發(fā)揮重要的中介效應,為心血管疾病的生命早期起源提供了新的證據,并對制定早期肥胖相關動脈粥樣硬化的預防策略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兩項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山東大學齊魯青年學者項目的資助,國家健康醫(yī)療大數據研究院為本研究工作提供了運算平臺支持。張濤教授團隊(主頁:https://faculty.sdu.edu.cn/lifecourse)長期從事生命歷程縱向隊列分析與應用研究,聚焦心血管病與惡性腫瘤等重大慢性病全生命周期防控的軌跡分析、因果路徑、多組學標志物和動態(tài)預測模型的統計方法和轉化應用的關鍵問題,近年來在Circulation Research、Hypertension、Diabetologia和EBiomedicine等國際權威期刊發(fā)表科研論文50余篇,被引用2000余次。

原文鏈接

1.Differential Roles of Life-Course Cumulative Burden of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in Arterial Stiffness and Thickness

2.Long-Term Adiposity and Midlife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Are Linked Partly Through Intermediate Risk Factors

相關知識

肥胖潛在成因研究取得新進展
薛濤和朱彤研究團隊關于生命早期臭氧暴露疾病負擔的新進展
公衛(wèi)學院李立明教授、黃濤研究員團隊在《PLOS Medicine》發(fā)表中國慢性病前瞻性隊列(CKB)最新研究成果
我校朱鵬教授團隊在孕期環(huán)境暴露與母嬰健康方向取得研究新進展
我院朱鵬教授團隊在孕期環(huán)境暴露與母嬰健康方向取得研究新進展
肥胖潛在成因研究取得新進展—論文—科學網
?山大二院余之剛教授團隊發(fā)表非哺乳期乳腺炎診治領域新進展
數字健康在心血管疾病研究領域的技術演進
余勇夫課題組合作研究在孕期環(huán)境暴露與子代精神健康研究領域取得進展
抗瘧研究新進展!顏寧團隊和尹航團隊聚焦糖轉運蛋白“餓死瘧原蟲”

網址: 張濤教授團隊在全生命周期心血管健康領域研究取得新進展 http://www.u1s5d6.cn/newsview424930.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