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甜甜蜜蜜“粘”住好運!90后糖藝師匠心創(chuàng)作國潮浪漫

甜甜蜜蜜“粘”住好運!90后糖藝師匠心創(chuàng)作國潮浪漫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10日 21:33

青春點亮中國年味兒,匠心釀造中華美食。在中國人的過年儀式感必備清單中,甜食必不可少。因為糖代表甜,寓意新的一年,生活甜甜蜜蜜。再克制不喜歡吃甜的人,過年也會破個例。

今天,我們要來認識兩位年輕人,看看他們是如何用匠心賦予甜食全新的生命力。

崔久祥:在甜蜜的事業(yè)里 做有生命的糖

清雅脫俗的水仙、晶瑩剔透的荔枝、惟妙惟肖的蟈蟈石榴……您相信嗎,這些看起來像水晶制品的國風(fēng)擺件,其實全部都是以糖為原材料制作而成。它們的制作者就是眼前這位90后糖藝師,名叫崔久祥。與一般的廚師不同,他“烹飪”的場地不是煙熏火燎的廚房,而是一個十分安靜的房間,一張桌子、一把椅子、兩臺電烤燈,就是工作室的全部陳設(shè),就是在這個地方,崔久祥用糖制作出了一件又一件精美的小擺件。

圖片

糖藝師 崔久祥:這個是為今年的龍年特別做的一條金龍,這條龍做了3天,前面兩次因為吹制龍的這種蜿蜒的神態(tài),造型沒有很順,所以又做了第三次,呈現(xiàn)出的效果。

農(nóng)歷年前,崔久祥以傳統(tǒng)糖畫吹糖人為基礎(chǔ),將國風(fēng)融入糖藝,創(chuàng)作了這條栩栩如生的糖龍。溫軟的糖體在他的手中,經(jīng)過反復(fù)拉伸、重疊,最終呈現(xiàn)出絲綢般的光澤。

圖片

糖藝師 崔久祥:比如說這個鱗片,由大到小,一片片拉出來之后,一片片把它貼在上面去。它通體是空心的,是由一整塊糖體把它吹制出來,在它沒有冷卻之前做出它的威嚴的形態(tài)來。龍須是因為它比較細,要在它沒有冷卻之前就定型,所以說這個難度也比較大。

崔久祥告訴記者,自己之所以會從事這門甜蜜的事業(yè),完全是受到父親的影響。

圖片

糖藝師 崔久祥:我的父親在老家是名木匠,從小我就見識到一塊粗糙的木頭,在他的手中可以變成各種各樣的藝術(shù)品,我就喜歡上了這種手工藝。我也見識到了糖這種加熱前后,它的這種琉璃般的質(zhì)感是其他食材所比不了的,我可以把我心中所想的這種國風(fēng)文化,用糖的這種質(zhì)感去體現(xiàn)出來。

做有生命的糖,是崔久祥一直以來的追求。為了讓糖體呈現(xiàn)更多造型和光澤感,熬糖是關(guān)鍵。首先要將白砂糖熬制到160℃以上變?yōu)樘菨{,再冷卻至50℃左右,在加熱燈的輔助下,糖漿會變得黏稠軟糯。整個制作過程,糖藝師必須一直承受著高溫,一點一點去拉糖塑形。

圖片

崔久祥朋友 李軼群:那個時候他正給龍貼龍身上的鱗片,可是他自己手上燙了一個大泡,他自己渾然不知,我說你要不要先處理一下手上的泡,他連看我都沒看我。他說不行,我要趁這個糖的熱度,來把這個鱗片貼上去,讓龍更栩栩如生一些。

圖片

雖然制作的過程很漫長也很磨人,但最終的成品總能帶給崔久祥滿滿的成就感。除了將國風(fēng)融入糖塑技藝,崔久祥也時常創(chuàng)新。這幅水墨蝦就很好地將中國水墨元素,融入糖藝。為了更好地呈現(xiàn)蝦體的靈動,崔久祥甚至在海鮮市場的蝦池旁,一蹲就是一整天。

糖藝師 崔久祥:一個網(wǎng)友說他看到這個蝦像冰封起來的,另外網(wǎng)友給我的一個稱號叫“糖白石”,這兩個稱呼都是對我作品的一個很高的一個評價,讓我很開心。在未來,我很想用這份甜蜜的事業(yè),去感染每一個喜歡它的人,讓大家在欣賞美的同時,能夠喚起大家對傳統(tǒng)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趙璠:傳承傳統(tǒng)文化 做中國人的甜品

而遠在1000多公里外的青海,90后中式面點師趙璠,同樣把國風(fēng)和糕點技藝進行完美融合。龍鳳呈祥,孔雀展翅,經(jīng)過她的巧手打造,中式蛋糕變得靈巧生動。

中式面點師 趙璠:像今年是龍年,我們也特別制作了一個金龍納福的中式蛋糕,那這個蛋糕是有多層,而且每一層都有不同的口味。

圖片

趙璠的中式蛋糕不僅口味多元,造型上也在不斷創(chuàng)新,她不僅把青海自然景觀、獨特的西北風(fēng)情融入其中,還推出了充滿國潮元素的中式賀喜蛋糕。

圖片

中式面點師 趙璠:那我們第一層就是我們的雙色福袋,那福袋呢,也寓意著代代有福。第二層我們放的就是我們的石榴,里面是有我們的豆沙餡兒,也預(yù)示著我們都團結(jié)在一起。那第三層就是我們的這個蘋果,也寓意著平平安安。

雖然從小就對面點制作感興趣,但是長大后,趙璠學(xué)的卻是會計專業(yè),為了追求自己的興趣夢想,幾年前,她放棄了收入豐厚的金融工作,專門去山東學(xué)習(xí)了花饃和面塑技藝。

圖片

中式面點師 趙璠:還是想找一個自己很喜歡做的事業(yè)。也是在不經(jīng)意間接觸到了這個山東的非遺花饃技術(shù),我覺得很有意義,而且我覺得它也很傳統(tǒng),是我們中國人最應(yīng)該去學(xué)的一個東西。

除了鉆研手藝,如今趙璠也將自己的技術(shù)傳授給更多年輕人,讓大家有機會了解和品嘗中國傳統(tǒng)美食。

中式面點師 趙璠:中式蛋糕里的非遺技術(shù)非常有意義,值得讓我們的年輕人去學(xué)習(xí)、去傳承。

最甜的糖,需要慢慢熬;最美味的甜食,需要用心做。甜甜的滋味與過年最為搭配,與中國人一年的辛苦打拼最為搭配。酥甜的灶糖、軟糯的年糕、甜蜜蜜的沙琪瑪、香噴噴的黏豆包,甜蜜家族琳瑯滿目、豐富多彩,它們是各地過年的快樂密碼,而它們所承載的、所濃縮的幸福感,就是我們的追求。

相關(guān)知識

甜蜜的財富:代糖與糖的資本博弈
戒糖不戒甜,低糖生活的甜蜜秘密
健康新趨勢:吃糖也能無負擔(dān)?無糖甜蜜時代來臨
低糖甜品之夢:創(chuàng)意輕松,品味綿甜人生的獨特滋味
養(yǎng)生甜品大賞,五款低糖甜品,迎接甜蜜而健康的夜晚
紅葡萄酒+黑巧克力=健康甜蜜之“心” 中秋送紅酒
情人節(jié)不送巧克力,用四款巧克力料理甜蜜融化你心!
蜂蜜減肥食譜 甜蜜享瘦
老味匠心:熬糖傳承兩百年 傳統(tǒng)糖果甜蜜新年
甜蜜無憂:糖尿病友好的巧克力驚喜!

網(wǎng)址: 甜甜蜜蜜“粘”住好運!90后糖藝師匠心創(chuàng)作國潮浪漫 http://www.u1s5d6.cn/newsview425296.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