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熱熱熱!古人如何用冰解暑?全流程攻略 →

熱熱熱!古人如何用冰解暑?全流程攻略 →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11日 17:22

夏天不吃冰

還有什么意思?

冰飲的快樂

不但你想擁有

古代人也想擁有

但以我國古代

善用氣候資源的智慧

這點難題

可還真難不倒他們!

古代人如何采冰?

在沒有電冰箱的古代

夏天想要吃冰

就要從冬天開始

冰是“打”出來的?

中國人藏冰用冰的歷史可謂源遠流長,夏朝歷書《夏小正》說,每到三伏天的時候,朝廷就會把藏的冰當(dāng)做珍貴的禮物,賞賜給士大夫。

古代無制冰設(shè)備,冰采自天然,史書中稱“打冰”。如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載有“冬至三九則冰堅,于庭內(nèi)鑿之,聲如黎石,曰打冰?!?/p>

從周朝開始,打冰、儲冰工作長期由宮廷包辦?!吨芏Y·天官·凌人》載:“凌人,掌冰。正歲十有二月,令斬冰,三其凌?!?/p>

周朝有專門負責(zé)管理冰的官職“凌人”,每年12月至1月,凌人都要帶領(lǐng)眾人到江面、湖面上采冰,封存在陰涼處的冰窖里,配備樹葉等隔熱材料,以備夏季使用。

打冰時,冰面上伐冰之聲不絕于耳,《詩經(jīng)》中就曾寫到:“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與凌陰?!?/p>

凌陰,即為冰室。自周朝以來,冰室由專門機構(gòu)負責(zé),以確?;适蚁娜沼帽??!洞笄鍟洹すげ慷妓謇羲尽げ乇酚涊d:

凡伐冰取諸御河…歲以冬至后半月,部委司官一人,募夫伐冰,取其明凈堅厚者,以方尺有五寸為塊。凡納冰,紫禁城內(nèi)窖五,藏冰二萬五千塊;景山西門外窖六,藏冰五萬四千塊;德勝門外窖三,藏冰三萬六千七百塊,以供各壇廟祭祀及內(nèi)廷之用。

從中可以解讀出“紫禁城內(nèi)窖五,藏冰二萬五千塊,每塊冰的尺寸約為0.5米見方。”藏冰的規(guī)模及數(shù)量令人咂舌,可以想象當(dāng)時伐冰、藏冰的盛況。

這些冰塊從紫禁城筒子河、北海、御河等處采取,或在河湖旁挖一個水池,預(yù)先將凈水存入結(jié)冰,然后由指定差役鑿取運至冰窖中。

20世紀(jì)30年代初,北京德勝門外西側(cè),工人把采伐的冰拖進冰窖中 圖/國家人文歷史

采冰的差役在冰面上將冰打成方塊,然后拉著方形冰塊在冰上滑行,將冰運到窖內(nèi)。鑿冰的地點也要經(jīng)過精心挑選,水質(zhì)清潔自不必說,水流還要平緩,結(jié)出的冰才會更厚。要是遇上暖冬,冰層偏薄,采冰的人還要把下面的水澆到冰面上,給冰增加厚度。

按照舊規(guī),采冰一律在夜間進行,這是因為夜間結(jié)的冰未經(jīng)日曬,不易融化,易于保存。紫禁城冰窖的藏冰一般在來年農(nóng)歷五月初一開始使用,至農(nóng)歷七月三十截止。

不過由于保存環(huán)境、方法的限制,冰窖中三分之二的冰都會在使用前自行融化,因此儲冰者需打好提前量,采集儲藏三倍所需的冰塊,才能滿足需求。

古代人如何藏冰?

冰鑒冰窖,古人藏冰方法多

說到藏冰,在河南新鄭、河北易縣、陜西咸陽等地,都曾發(fā)現(xiàn)戰(zhàn)國時期的冰井,《水經(jīng)注》記錄,建安15年,曹操在河南鄴城大興土木,修建了銅雀、金虎和冰井三臺的事情。

《水經(jīng)注》中曰:

北日冰井臺,亦高八丈,有屋百四十五間,上有冰室,室有數(shù)井,井深十五丈,藏冰及石墨焉。

陶寺早期凌陰(冰室)建筑遺址 圖/騰訊網(wǎng)

早期,由于生產(chǎn)力低下,藏冰業(yè)還沒有市場化,所藏之冰專供皇家御用,一般的平民百姓根本就無法享受?!吨芏Y》里記載說,西周早期出現(xiàn)了一種盛食物的器皿,人們稱它為“冰鑒”。

“冰鑒”內(nèi)部是空的。只要把冰放在里面,然后把食物再放在冰的中間,就可以對食物起到防腐保鮮的作用了。這是人類使用最早的冰箱。

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銅冰鑒(國家博物館藏) 圖/網(wǎng)絡(luò)

可以說,在唐朝以前,私人藏冰極少?!对葡呻s記》曰:“長安冰雪,至夏日價等金壁?!?/p>

冰窖建于地下,完全隔絕陽光,四壁被棉絮或布料層層蓋住,當(dāng)大量集中保存冰塊時,冰氣不易散發(fā)。冰窖內(nèi)部溫度遠低于零攝氏度,理冰的專人甚至要穿戴棉服入內(nèi)。

唐宋以后,儲冰工作進一步完善。如宋朝就建立了專門保障皇室用冰的機構(gòu)——“冰井務(wù)”,用來管理采冰、藏冰、頒冰、刷洗冰室等一系列工作。他們還放棄了在深山窮谷采冰的老辦法,直接在距離京都較近的金明池采冰。

熱播劇《夢華錄》中半遮面茶坊夏天為了防暑降溫,去冰鋪買回一桶一桶的冰塊;而男主角顧千帆說,他所在的皇城司,正是“冰井務(wù)”的上級管理部門……(此說法尚不可考)

圖/《夢華錄》

南宋時期,私人經(jīng)營性質(zhì)的藏冰開始出現(xiàn)?!秹袅讳洝酚涊d:“暑天添賣雪泡梅花酒”,街市上開始有冷飲售賣。隨著都城南移,南方氣溫高,冬天結(jié)的冰薄,難以收藏。為了解決這一技術(shù)上的難題,藏冰戶想出了將鹽灑在冰上的方法,一層鹽,一層冰,凍結(jié)在一起,從而使冰塊達到3尺以上的厚度。

到了清朝時期,由于都城北京多湖且冬天寒冷,儲冰有了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因此商業(yè)藏冰大為發(fā)展,出現(xiàn)了專門經(jīng)營藏冰的“冰戶”。官府也向“冰戶”派購用冰,謂之“冰差”。這一時期,藏冰,可謂達到鼎盛。

這一時期,北京皇城內(nèi)部和皇城周邊設(shè)有23處“官窖”,專門提供冰塊給宮廷使用。在皇城外還建有許多“府窖”,專為貴族和各部官員服務(wù)。除北京城外,城外如熱河、喀喇河屯等也都有藏冰的場所,主要供皇帝出巡或前往行宮、避暑山莊時使用。

古代人如何制冰?

硝石制冰

硝石制冰最早見于唐代。當(dāng)時的人們在開采火藥的過程中,無意發(fā)現(xiàn)硝石溶于水時,會迅速且大量吸收水中的熱量,還能讓水結(jié)成冰,因此就有了硝石制冰法。這種方式,是利用硝石吸收熱量的原理。

根據(jù)記載,具體制作方法是取大小兩個盆,先往大盆中注滿水,然后再將小盆放在大盆中,保證大盆中的水淹沒小盆。之后,在大盆中倒入硝石,同時不斷搖晃,隨著硝石不斷吸收盆中水的熱量,小盆中的水便會結(jié)成冰塊。

宋代時,還有人在街上利用這種方式制作冰飲,只不過是將小盆換成罐子之類,而罐子里裝有提前調(diào)制好的果汁,再將罐子放進桶里后,在桶里加入硝石即可。

熱水制冰?

在2000年前西漢時期著成的《淮南萬畢術(shù)》當(dāng)中提到了熱水造冰,書中曰:“取沸湯置甕中,密以新縑,沈中三日成冰?!?/p>

意思是將沸水放到陶器中,并用絲織的物品將其密封,隨后放置在深井中,三天之后就會結(jié)冰。

熱水制冰是偽科學(xué)嗎?至今也存在一定爭議。有實驗者認為,熱水造冰的原理可以理解為熱水中的分子結(jié)構(gòu)比冷水活躍,根據(jù)“姆潘巴現(xiàn)象”,溫度較高的液體會比同一條件溫度較低的液體的溫度下降的快。

也有人提出一假說:古人首先將水進行加熱,使其溫度達到100℃,并用絲織毛物品堵住瓶口,放到足夠深的井中。由于足夠深,井水溫度可能接近0℃,且氣壓足夠低,在外界溫度急劇變化的影響下,沸水中的水分子就會變得異?;钴S,并開始快速降溫。之所以不選用冷水,是因為冷水中的水分子活躍性不如熱水中的水分子。

不過這一假說至今并未被實踐證實。且不說古人能否挖出如此深的井,連“姆潘巴現(xiàn)象”本身都飽受爭議,“熱水制冰”自然也只能停留在“傳說”范疇。

古代人是怎么吃冰的?

說到古人吃冰,最著名的就是“酥山”了,它也被稱作中國最早的冰淇淋。

唐代文人王泠然的《蘇合山賦》寫道,“雖珍膳芳鮮,而蘇山奇絕”,這里的“蘇山”就是“酥山”。此句話的意思是,在琳瑯滿目的美食珍饈中,最讓人叫絕的就是“酥山”。他還介紹了這種“酥山”的制作工藝:味兼金房之蜜,勢盡美人之情。素手淋瀝而象起,玄冬涸沍而體成。足同夫霜結(jié)露凝,不異乎水積冰生。盤根趾于一器,擬崖萼于四明。

作為原料的酥加了蜂蜜或糖,使之甜美可口。先是把酥加熱到松軟近乎融化,然后由女子拿在手里,向盤子一類的器皿上滴淋,一邊淋一邊做出山巒的造型,然后放到冰窖里冷凍。

《野宴圖》,酒席中央放置的就是酥山 圖/網(wǎng)絡(luò)

因為經(jīng)過冷凍,酥山定型很好,晶瑩剔透,雅致的廚子還會在盤邊飾以彩樹假花,遠看真像一座潔白瑰麗的雪山,而這雪山在吃的時候入口即化、甜糯滑膩,和如今的冰淇淋十分形似。

在唐章懷太子墓《托盆景仕女》壁畫中,有兩個人都捧著酥山 圖/網(wǎng)絡(luò)

到了宋朝,根據(jù)《東京夢華錄》中的描述,民間冰制品花樣百出,街邊擺滿冷飲攤。南宋時期,夏天街市上就有出售“雪泡豆兒水”“雪泡梅花酒”“冰雪冷元子”“涼水荔枝膏”等冷食,已從傳統(tǒng)意義上的冰激凌上升到甜點。荔枝膏、甘草湯等等冰品和引子十分受歡迎。冰也已從貴族普及到廣大群眾,但由牛奶與冰混合發(fā)明的“奶冰”還只供宮廷享用。

《宮沼納涼圖》中的冰鎮(zhèn)果品飲料 圖/雅昌藝術(shù)網(wǎng)

電視劇《夢華錄》中趙盼兒幾個姐妹在家中的消暑小吃,蜜豆冰沙 圖/騰訊視頻

市面上除了各式冰飲,冰塊也常用于蔬菜瓜果以及肉類的保鮮。

到了元朝,皇宮中出現(xiàn)利用奶和糖制作的冰棍,而機智的商人們在冰中加上果漿和牛奶,與現(xiàn)代冰激凌已十分接近。

到了清朝,古人對冷飲的追求已經(jīng)不止停留在口感上的舒適,而是上升到了養(yǎng)生的層面。《紅樓夢》里的夏日冷飲是當(dāng)時典型的代表,賈寶玉所喝的“木樨清露”和“玫瑰清露”便是以藥材入冷飲。另外,清朝最流行的就是“冰鎮(zhèn)酸梅湯”,烏梅發(fā)泡之后放上蜂蜜、桂花、冰糖一起煮,最后進行冰鎮(zhèn)。做法簡單、解渴消暑,也是清朝最為出名的夏日特飲。

原標(biāo)題:《熱熱熱!古人如何用冰解暑?全流程攻略 →》

相關(guān)知識

新手健身房鍛煉全攻略:從熱身到拉伸
酸辣粉的熱量揭秘
海南避暑海島旅游攻略
暑期旅行要做好健康攻略 防暑防疫兩手抓
夏季喝茶解暑消熱 14種養(yǎng)生茶來幫你
趁“熱”收下這份消暑指南
暢游暑假:最適合親子游的五大熱門城市攻略
夏季養(yǎng)生季 五款養(yǎng)生粥清熱又解暑
古人有哪些常見消暑方法
夏季清熱解暑的4款養(yǎng)生湯

網(wǎng)址: 熱熱熱!古人如何用冰解暑?全流程攻略 → http://www.u1s5d6.cn/newsview446181.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