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吃太多易引發(fā)5種疾病
豆腐的營養(yǎng)價值高這不能給予否認,豆腐還含有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礦物質等。中醫(yī)理論認為,豆腐味甘性涼,入脾、胃、大腸經(jīng),具有益氣和中、生津潤燥、清熱解毒的功效,可用以治療赤眼、消渴,解硫磺、燒酒毒等。但是豆腐多吃反而不利身體健康。豆腐的功效與作用?豆腐吃太多易引發(fā)5種疾病?一起來看下。
目錄豆腐的功效與作用豆腐吃太多易引發(fā)5種疾病豆腐最科學的四種搭配健康吃豆腐五大注意這3種人吃豆腐竟然差點丟了性命
1豆腐的功效與作用
1.更年期的“保護神”
有效的預防骨質疏松、乳腺癌和前列腺的發(fā)生。
2.預防心血管疾病
豆腐健腦的同時,還能抑制膽固醇的攝入。大豆蛋白顯著降低血漿膽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不僅可以預防結腸癌,還有助于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3.降低乳腺癌的幾率
制作豆腐的大豆中含有大豆異黃酮,可調整乳腺對雌激素的反應,日本婦女尿中的異黃酮濃度為美國、荷蘭婦女的100~1000倍,這與日本人常食大豆有關,也是日本相與歐美國家相比乳腺癌發(fā)生率較低的一個原因。此外,還可以有效的預防白血病,結腸癌,肺癌,胃癌等的發(fā)生。
4.抗血管
制作大豆中含有的皂苷,清除體內自由基,具有顯著的抗癌活性,具有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的功效。
5.牛奶的替代品
豆腐的營養(yǎng)價值與牛奶相近,對因乳糖不耐癥而不能喝牛乳,或為了控制慢性病不吃肉禽類的人而言,豆腐是最好的代替品。
6.補益清熱養(yǎng)生
豆腐為補益清熱養(yǎng)生食品,常食之,可補中益氣、清熱潤燥、生津止渴、清潔腸胃。更適于熱性體質、口臭口渴、腸胃不清、熱病后調養(yǎng)者食用?,F(xiàn)代醫(yī)學證實,豆腐除有增加營養(yǎng)、幫助消化、增進食欲的功能外,對齒、骨骼的生長發(fā)育也頗為有益,在造血功能中可增加血液中鐵的含量。
2豆腐吃太多易引發(fā)5種疾病
問題1:促使腎功能衰退
在正常情況下,人吃進體內的植物蛋白質經(jīng)過代謝變化,最后大部分成為含氮廢物,由腎臟排出體外。人到老年,腎臟排泄廢物的能力下降,此時若不注意飲食,大量食用豆腐,攝入過多的植物性蛋白質,勢必會使體內生成的含氮廢物增多,加重腎臟的負擔,使腎功能進一步衰退,不利于身體健康。
問題2:引起消化不良
豆腐中含有極為豐富的蛋白質,一次食用過多不僅阻礙人體對鐵的吸收,而且容易引起蛋白質消化不良,出現(xiàn)腹脹、腹瀉等不適癥狀。
問題3:促使動脈硬化形成
美國醫(yī)學專家指出,豆制品中含有極為豐富的蛋氨酸,蛋氨酸在酶的作用下可轉化為半胱氨酸。半胱氨酸會損傷動脈管壁內皮細胞,易使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沉積于動脈壁上,促使動脈硬化形成。
問題4:導致碘缺乏
制作豆腐的大豆含有一種叫皂角苷的物質,它不僅能預防動脈粥樣硬化,而且還能促進人體內碘的排泄。長期過量食用豆腐很容易引起碘缺乏,導致碘缺乏病。
問題5:促使痛風發(fā)作
豆腐含嘌呤較多,嘌呤代謝失常的痛風病人和血尿酸濃度增高的患者多食易導致痛風發(fā)作,特別是痛風病患者要少食。
可見,豆腐雖好,也不宜天天吃,一次食用也不要過量。老年人和腎病、缺鐵性貧血、痛風病、動脈硬化患者更要控制食用量。中醫(yī)認為,豆腐性偏寒,胃寒者和易腹瀉、腹脹、脾虛者以及常出現(xiàn)遺精的腎虧者也不宜多食。
3豆腐最科學的四種搭配
豆腐配魚
營養(yǎng)富裕豆腐蛋氨酸含量較少,而魚類含量非常豐富;魚類苯丙氨酸含量比較少,而豆腐中則含量較高。這樣兩者合起來吃,可以取長補短,相輔相成,從而提高營養(yǎng)價值。由于豆腐含鈣量較多,而魚中富含維生素D,兩者合吃,借助魚體內維生素D的作用,可使人體對鈣的吸收率提高很多倍。因此,特別適合中老年人、青少年、孕婦食用。豆腐配肉蛋
營養(yǎng)高一半豆腐雖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但缺少一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蛋氨酸。如果單獨燒菜,蛋白質的利用率則很低。如果將豆腐和其他的肉類、蛋類食物搭配在一起,可以提高豆腐中蛋白質的營養(yǎng)利用率。
豆腐配海帶
加碘又補鈣豆腐及其大豆制品,營養(yǎng)豐富,價格便宜,能補充人體需要的優(yōu)質蛋白質、卵磷脂、亞油酸、維生素 B1、維生素E、鈣、鐵等。豆腐中還含有多種皂角甙,能阻止過氧化脂質的產(chǎn)生,抑制脂肪吸收,促進脂肪分解;但皂角甙又可促進碘的排泄,容易引起碘的缺乏,海帶含碘豐富,將豆腐與海帶一起烹調,是十分合理的搭配。
豆腐配蘿卜
身體不受挫豆腐屬植物蛋白,多食會引起消化不良。蘿卜,特別是白蘿卜的消化功能強,若與豆腐拌食,有利于豆腐的吸收,人也就不會受消化不良的困擾。
4健康吃豆腐五大注意
問題1:引起消化不良
豆腐中含有極為豐富的蛋白質,一次食用過多不僅阻礙人體對鐵的吸收,而且容易引起蛋白質消化不良,出現(xiàn)腹脹、腹瀉等不適癥狀。
問題2:促使腎功能衰退
在正常情況下,人吃進體內的植物蛋白質經(jīng)過代謝變化,最后大部分成為含氮廢物,由腎臟排出體外。人到老年,腎臟排泄廢物的能力下降,此時若不注意飲食,大量食用豆腐,攝入過多的植物性蛋白質,勢必會使體內生成的含氮廢物增多,加重腎臟的負擔,使腎功能進一步衰退,不利于身體健康。
問題3:促使動脈硬化形成
美國醫(yī)學專家指出,豆制品中含有極為豐富的蛋氨酸,蛋氨酸在酶的作用下可轉化為半胱氨酸。半胱氨酸會損傷動脈管壁內皮細胞,易使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沉積于動脈壁上,促使動脈硬化形成。
問題4:導致碘缺乏
制作豆腐的大豆含有一種叫皂角苷的物質,它不僅能預防動脈粥樣硬化,而且還能促進人體內碘的排泄。長期過量食用豆腐很容易引起碘缺乏,導致碘缺乏病。
問題5:促使痛風發(fā)作
豆腐含嘌呤較多,嘌呤代謝失常的痛風病人和血尿酸濃度增高的患者多食易導致痛風發(fā)作,特別是痛風病患者要少食。
可見,豆腐雖好,也不宜天天吃,一次食用也不要過量。老年人和腎病、缺鐵性貧血、痛風病、動脈硬化患者更要控制食用量。中醫(yī)認為,豆腐性偏寒,胃寒者和易腹瀉、腹脹、脾虛者以及常出現(xiàn)遺精的腎虧者也不宜多食。
5這3種人吃豆腐竟然差點丟了性命
動脈硬化患者
在豆腐中含有豐富的蛋氨酸,這種物質會在酶的作用下發(fā)生轉化,形成半胱氨酸,還會對動脈血管壁上的內皮細胞產(chǎn)生諸多不利的損傷,從而容易使得膽固醇和甘油三脂在動脈壁上堆積,這也是導致動脈硬化形成的主要原因。
而動脈硬化則是危害生命健康的重要因素,有句俗話說: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動脈硬化。因為動脈血管遍及全身,因此動脈硬化會隨著病情的不斷發(fā)展,從而危害全身各個臟器系統(tǒng)。其中,腦動脈梗死會造成腦出血或腦梗死,腎動脈硬化則會引起腎衰竭等疾病。因此,對于本身患有動脈硬化的患者而言,吃豆腐所存在的危害是很大的。
2腸胃不健康人群
豆腐細軟柔嫩,很多人覺得它很容易消化,因此在飲食中則會選擇多吃豆腐。而對于一些腸胃不健康的患者來說,常吃豆腐可是件危險的事情。眾所周知,豆腐是由大豆制作而成,在這些豆制品中含有大量的嘌呤成分,而這種物質能促進胃液的分泌,對于一些胃部有潰瘍的人來說,胃液大量分泌則會對潰瘍面造成嚴重的損傷,加重病情的發(fā)展。
另外,在豆腐中還含有低聚糖、棉子糖等物質,這些成分進入腸道中易與腸道內細菌結合,從而產(chǎn)生一些氣體,這也是導致腹脹、腹痛、打嗝等不良癥狀的主要因素。因此,對于患有腸胃方面疾病的人來說,在日常飲食中需要減少豆腐的攝取,尤其是一些比較嚴重的消化性潰瘍病人。
3腎臟方面疾病患者
豆腐中含有大量的植物蛋白質,這些物質被人體攝入之后在體內會進行代謝,從而轉化成含氮化合物,隨后經(jīng)過腎臟而排出體外。尤其是老年患者,機體功能本身就處于下降狀態(tài),腎臟排泄廢物的能力也在不斷下降。
此時如果吃豆腐,則會造成體內的植物性蛋白質過多,對腎臟造成嚴重的負擔。因此,希望一些腎臟方面有疾病的患者,在日常飲食中少吃一些豆腐等豆類制品。另外,在豆腐中還含有豐富的鈣質,人體攝入過多之后,不能及時進行分解,因而會產(chǎn)生沉淀,從而導致結石的形成。
相關知識
豆腐吃多會引發(fā)這些疾病
孕期應警惕5種易發(fā)疾病
吃太飽危害健康 吃太撐引發(fā)的8種疾病
豆制品,豆腐,大豆
孕婦可以吃豆腐
豆腐泡
男人憋尿容易引起5種疾病
多吃豆制品有益健康 男人吃豆腐卻有危害
豆腐5種食物搭配方法 讓營養(yǎng)翻倍
豆腐吃多了有哪些危害呢?
網(wǎng)址: 豆腐吃太多易引發(fā)5種疾病 http://www.u1s5d6.cn/newsview507608.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8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