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個人隱私權

個人隱私權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2月14日 13:05

隱私權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寧與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護,不被他人非法侵擾、知悉、收集、利用和公開的一種人格權,而且權利主體對他人在何種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對自己是否向他人公開隱私以及公開的范圍和程度等具有決定權。隱私權作為一種基本人格權利,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寧與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護,不被他人非法侵擾、知悉、搜集、利用和公開的一種人格權。” 在我國現行法律中,只有《侵權責任法》第二條講民事權益范圍中包括了隱私權 根據我國國情及國外有關資料,下列行為可歸入侵犯隱私權范疇:1、未經公民許可,公開其姓名、肖像、住址和電話號碼。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壞他人居住安寧。3、非法跟蹤他人,監(jiān)視他人住所,安裝竊聽設備,私拍他人私生活鏡頭,窺探他人室內情況。4、非法刺探他人財產狀況或未經本人允許公布其財產狀況。5、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記,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內容,以及將他們公開。6、調查、刺探他人社會關系并非法公諸于眾。7、干擾他人夫妻性生活或對其進行調查、公布。8、將他人婚外性生活向社會公布。9、泄露公民的個人材料或公諸于眾或擴大公開范圍。10、收集公民不愿向社會公開的純屬個人的情況。   隱私權的客體是隱私。對隱私的界定,由于民族文化,人們生活習慣的差異,法學界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隱私"一詞來源于美國,即“privacy”從“privata”演化而來,意思是指與他人無關的私生活范圍,在美國現行法律體系中,隱私實質是一種范圍非常廣的概念,因而并沒有任何一部立法或其他文件對隱私權作出明確而又具體的定義。1995年10月美國商務部電訊與信息管理局發(fā)布的關于隱私與信息高速公路建設的白皮書中認為隱私權至少包括以下九個方面:①關于私有財產的隱私;②關于姓名與形象利益的隱私;③關于自己之事不為他人干涉之隱私;④關于一個組織或事業(yè)內部事務的隱私;⑤關于某些場合不便露面的隱私;⑥關于尊重他人不透露其個人信息之隱私;⑦關于性生活及其他私生活之隱私;⑧關于不被他人監(jiān)之要求的隱私;⑨私人相對于官員的隱私。由此可見,在現行美國法律體系中,隱私已涵蓋了個人及個人生活的幾乎所有環(huán)節(jié),同時也將涉及社會生活的所有領域,已成為現代社會保護個人利益之最全面、最有力的“借口”和“手段”。如在美國正規(guī)面試求職時,除了明文規(guī)定的職業(yè)和崗位外,一般按法律規(guī)定是不允許詢問求職者的諸如移民身份、個人婚姻、家庭狀況以及身份健康狀況之類所謂“隱私”問題的,以防種種"歧視"發(fā)生。因此隱私一般是指僅與特定人的利益或者人身發(fā)生聯系且權利人不愿為他人所知曉的私人生活和私人信息,隱私不同于我國有關法律中涉及陰私概念,后者指在社會生活中與男女兩性有關的秘密,當然也屬于隱私的部分。 隨著英特網技術的廣泛使用,已經引起了許多個人隱私權問題,它還會在將來發(fā)展的過程中對個人自由的許多方面帶來意想不到的問題,而在網絡所帶來隱私權問題當中,一個關鍵的問題就是有關個人數據的權利問題。所謂個人數據,是指用來標識個人基本情況的一組數據資料。具體而言,個人數據主要包括:標識個人基本情況、標識個人生活與工作經歷和社會情況等與網絡有關的個人信息,與網絡有關的信息包括以下四個方面:①個人登錄的身份、健康狀況。網絡用戶在申請上網開戶、個人主頁、免費郵箱以及申請服務商提供的其他服務(購物、醫(yī)療、交友等)時,服務商往往要求用戶登錄姓名、年齡、住址、居民身份證編號、工作單位等身份和健康狀況,服務商有義務和責任保守個人秘密,未經授權不得泄露。如“鳳凰網站”隱私權保護聲明中指出:“本網站將對您所提供的資料進行嚴格的管理及保護,本網站將使用相應的技術,防止您的個人資料丟失、被盜用或遭篡改。”②個人的信用和財產狀況,包括信用卡、電子消費卡、上網卡、上網帳號和密碼、交易帳號和密碼等。個人在上網、網上消費、交易時,登錄和使用的各種信用卡、帳號均屬個人隱私,不得泄露。③郵箱電址,郵箱地址同樣是個人隱私,用戶大多數不愿將之公開。掌握、搜集用戶的郵箱并將之公開或提供給他人,致使用戶收到大量的廣告郵件、拉圾郵件或遭受攻擊而不能正常使用,使用戶受到干擾,顯然也侵犯了用戶的隱私權。④網絡活動蹤跡。個人在網上的活動蹤跡,如IP地址、瀏覽蹤跡、活動內容,均屬個人的隱私。 隱私權的內容 (1)個人生活自由權。權利主體按照自己的意志從事或不從事某種與社會公共利益無關或無害的活動,不受他人干預、破壞或支配。 (2)個人生活情報保密權。個人生活情報,包括所有的個人信息和資料。諸如身高、體重、女性三圍、病歷、身體缺陷、健康狀況、生活經歷、財產狀況、婚戀、家庭、社會關系、愛好、信仰、心理特征等等。權利主體有權禁止他人非法使用個人生活情報資料,例如,對公民身體的隱秘部分、日記等不許偷看,未經他人同意不得強制披露其財產狀況、社會關系以及過去和現在的其他不為外界知悉傳播或公開的私事等。 (3)個人通訊秘密權。權利主體有權對個人信件、電報、電話、傳真及談論的內容加以保密,禁止他人非法竊聽或竊取。隱私權制度的發(fā)展在很大程度上是與現代通訊的發(fā)達聯系在一起的,信息處理及傳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使個人通訊的內容可以輕而易舉地被竊聽或竊取,因而,保障個人通訊的安全已成為隱私權的一項重要內容。 (4)個人隱私利用權。權利主體有權依法按自己的意志利用其隱私,以從事各種滿足自身需要的活動。如利用個人的生活情報資料撰寫自傳、利用自身形象或形體供繪畫或攝影的需要等。對這些活動不能非法予以干涉,但隱私的利用不得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guī)定,不得有悖于公序良俗,即權利不得濫用。例如利用自己身體的隱私部位制作淫穢物品,即應認定為非法利用隱私,從而構成違法行為。

相關知識

醫(yī)療健康云平臺,保障個人隱私與提供高效服務的平衡
美年健康隱私政策
隱私政策
隱私與安全,妥善處理你的電子健康檔案
電子健康檔案,保障你的醫(yī)療信息安全與隱私
月嫂接私單,遇到權益侵害你應該這樣做!
華為運動健康拒絕數據濫用,多方位保障用戶隱私安全
人流第四天小腹隱隱痛 人流后半個月肚子隱隱作痛的原因
健康醫(yī)療可穿戴設備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問題研究
BMJ:隨著移動健康app越來越普及,健康和隱私關系值得被關注!@MedSci

網址: 個人隱私權 http://www.u1s5d6.cn/newsview517988.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