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不良事件案例分析—墜床
舉例
案例1
1. 患者一般情況:患者,男性,65歲。診斷: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主因頭痛嘔吐8小時、發(fā)熱7小時,由急診平車推入神經外科。護理查體:患者意識清楚,雙側瞳孔等大等圓,對光反射靈敏,四肢肌力正常,精神差,活動能力較差, 體溫38.0℃,脈搏86次/分,呼吸18次/分,血壓130/80mmHg。主訴頭痛,既往有動脈瘤病史。醫(yī)囑:一級護理,普食,臥床,陪護一人。自理能力評估分值 70分,墜床評分為4分,給予患者及家屬進行健康教育指導,告知患者臥床,如有需求告知陪護或使用呼叫系統(tǒng)告知護士給予幫助,拉起雙側床檔,床尾懸掛墜床警示標識,以預防患者起床、翻身時不慎墜床。
2. 事件發(fā)生經過:患者入院第2天夜間23:50護士交接班巡視病房時,患者處于安靜睡眠狀態(tài),雙側床檔呈立起狀態(tài),陪護于陪護椅休息。00:05患者想小便,見陪護(其子)睡眠中不忍喚醒,擔心打開床頭燈會打擾同病室患者休息, 由床頭和床檔之間的空隙處自行附身尋找床下便器,起身時突因上肢發(fā)軟,發(fā)生墜床。墜床發(fā)生后護士立即趕至床旁,發(fā)現患者坐于地上,立即報告醫(yī)生。值班醫(yī)生給予患者查體,患者意識清楚,四肢關節(jié)活動正常,前額輕微腫脹,測量生命體征:體溫37.5℃,脈搏82次/分,呼吸18次/分,血壓135/80mmHg?;颊呶丛V頭暈及疼痛,將患者抬至床上,遵醫(yī)囑給予患者行頭顱CT檢查,檢查結果 示:未見外傷后改變,安全返回病房,囑患者臥床休息,繼續(xù)觀察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安撫患者入睡。
3. 本案例原因分析
(1) 患者因高齡、疾病原因導致身體虛弱、活動無耐力、活動能力差。
(2) 患者對疾病認識不足,對自身能力認知過高,對發(fā)生墜床風險認識較差。
(3) 床檔設置欠合理,床檔長度不夠。
(4) 護理人員雖有風險意識,但經驗不足,與患者缺乏有效溝通。
案例2
1. 患者一般情況:患者,女性,66歲。診斷:多發(fā)性腦梗死,患者主因左側肢體力弱7小時收住院治療。既往有高血壓、糖尿病,否認藥物過敏史,無家族史。醫(yī)囑:一級護理,低鹽低脂飲食。
2. 事件發(fā)生經過:患者第2天預約心內科心臟起搏器檢查,患者由兩名家屬陪同,家屬拒絕科室護檢同去,自行推平車前往心內科檢查,在出電梯時,由于平車出現故障,車輪焊接口斷裂,導致患者由平車墜下。家屬立即通知主管醫(yī)生、護士長,到達現場后立即為患者檢查傷情,患者主訴心慌,請心內科醫(yī)師對患者進行會診并監(jiān)測心臟起搏器情況,請骨科會診,行X線檢查未見異常,更換平車將患者推回病房,囑患者臥床休息,局部疼痛處給予速消靈噴灑,密切觀察患者,耐心傾聽患者主訴,填寫不良事件報告單,記錄護理記錄單并認真交接班。
3. 本案例原因分析
(1) 對患者使用的交通用具,如平車、輪椅是否存在質量問題或是否損壞要 定期進行檢查及維修。
(2) 責任護士及患者家屬對可能發(fā)生的安全風險評估不夠。
(3) 護士對患者家屬使用平車的方法指導不夠,導致其使用平車的方法不 當,也是平車墜床的原因之一。
應急處理流程
患者墜床→護士立即到現場檢查患者傷情→通知醫(yī)生評估患者→檢查患者墜床時的著力點→以正確的方式將患者搬至床上→嚴密觀察患者意識、瞳孔、生命體征的變化→必要時行X線或CT檢查→囑臥床休息→加強巡視、嚴密觀察病情變化→認真交接班→填寫《護理不良事件報告單》→報告總護士長→分析不安全因素→質量持續(xù)改進。
原因分析
1. 患者自身因素:有研究表明隨著年齡的增長,跌倒和墜床的發(fā)生率也增 加。這可能與老年患者各器官因年齡增長而退化,體質虛弱如認知能力減退及感覺反應能力不佳、感覺平衡及應急能力低下,活動能力差有關。發(fā)生意外傷害的住院患者中診斷為循環(huán)系統(tǒng)疾病的占比最高(46.43%),其中以腦血管疾病居多。神經外科住院患者由于病情危急,存在精神狀況不良、視力視野受損、肢體活動能力障礙,以及受藥物使用情況、既往病史、看護人員的技能水平等因素,住院期間易發(fā)生墜床等意外事件?;颊吆图覍侔踩庾R不強,依從性差,患者對自己能力評估超高,認為自己有能力完成一些工作,不愿麻煩家人及護理人員導致墜床。
2. 護理人員因素:
(1) 護理人員對墜床風險識別和評估能力不足。部分護理人員對墜床的關注 程度不夠,預防墜床的積極性不高,對墜床造成的風險認識不足,缺乏全面、正確和針對性的評估能力,對預防墜床的相關知識掌握不足。
(2) 護士主動巡視不夠。由于連續(xù)工作時間長,倒班次數多,護士長期處于 過度疲勞的狀態(tài),對潛在風險缺乏預警性,巡視不及時,巡視有效性不夠,交接班流于形式,欠缺發(fā)現問題的能力。
(3) 健康教育缺乏針對性,宣教效果不佳。護理人員對患者墜床健康教育的 時間多集中在患者剛入院時,而此時患者和家屬內心焦慮,更多的精力集中在疾病的診療和適應病區(qū)陌生的環(huán)境上,同時接受大量的醫(yī)護信息,健康宣教的效果往往并不理想,同時因護理人員的水平層級不一致,宣教往往缺乏個性化,導致部分患者的依從性差。
3. 藥物因素:作用于患者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藥物,特別是鎮(zhèn)靜催眠藥、抗精神病藥和麻醉鎮(zhèn)痛藥,被公認為是發(fā)生墜床跌倒的顯著因素。每個人對藥物的耐受性和敏感性不同,用藥后可能產生眩暈、低血壓等不良反應,也是誘發(fā)墜床的危險因素。
4. 環(huán)境因素:
(1) 病房光線過暗,警示標識不明顯。
(2) 病房物品放置無序或不合理,呼叫器使用不方便。據相關數據報道床上 取物不便占墜床總發(fā)生率的62. 96% 。
(3) 病床高低度不適合,床檔使用功能不穩(wěn)定,床腳剎車失靈,維修不及時。
5. 陪護因素:陪護人員缺乏足夠的信心和耐心‘陪護人員對患者墜床危險的 認知度不高,對患者的安全防范缺乏經驗,以及缺乏對患者相關疾病知識的了解。部分患者家屬工作忙,照顧人員不固定,文化層次不一,臨時照護的心理也使他們產生僥幸的心理。
防范措施
1. 提高對患者墜床風險的識別和評估能力:風險識別是風險管理的第一步, 是對潛在的、客觀存在的各種護理風險進行系統(tǒng)、連續(xù)識別和歸類。因此提高護士的風險識別和評估能力至關重要,責任護士應熟練掌握墜床的風險評估方法,在患者入院后收集資料,包括年齡、意識、既往史、藥物使用情況、精神狀態(tài)、有無墜床史,有無聽覺、視覺、感覺平衡障礙,有無肢體活動障礙等;并注重個性化評估和連續(xù)、動態(tài)評估,住院期間至少每周評估一次,遇病情變化、手術、 特殊檢査等情況隨時進行評估。
2. 加強健康宣教力度:健康宣教是降低墜床發(fā)生的有效途經之一,入院宣教應使患者熟悉床單位和病房各類設施,知道如何得到援助。通過示范使患者和家屬熟悉呼叫系統(tǒng)的使用方法。加強對患者和家屬的安全教育,包括墜床原因、最大傷害程度及安全活動注意事項等,指導高?;颊吒淖凅w位時應動作緩慢。此外,責任護士應根據患者情況制定適合患者本人的健康教育內容,使用口頭宣教、視頻、宣傳圖冊、懸掛警示標識等多種宣教方式,將患者常用物品置于患者 視野內且易于拿取的范圍內。掌握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如本案例患者不愿麻煩家人和護士,應做好針對性的心理疏導。護士對患者的健康教育需要不斷反復強化, 尤其是對于存在跌倒/墜床高危因素的患者,否則教育內容容易被患者忘記,更無法轉化為實際行動。
3. 建立健全規(guī)章制度,加強護理人員培訓:建立健全規(guī)章制度是護理安全的保障,提高護理人員的安全意識是安全管理的重要措施。加強護士的職業(yè)道德教育,使護士樹立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增強護士的工作責任心;組織護士學習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如《醫(yī)療事故處理條例》《護士條例》,提高護士的法律意識,做到對患者及工作人員的雙重負責,保障醫(yī)療活動安全。通過安全教育使護士從被動接受管理到主動維護護理安全,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圍。定期對護理人員進行墜床的危險因素、預防措施及溝通交流技巧等相關知識進行培訓,并應用到護理工作中。定期組織開展不良事件分享活動,組織不良事件應急預案演練培訓,使預案知曉率達到100% 。
4. 指導患者服藥:護理人員必須指導患者正確服用降壓藥、鎮(zhèn)靜藥、止痛藥等藥物,告知患者藥物作用、注意事項、服藥時間,密切觀察藥物不良反應,盡可能減少因藥物不良反應導致的墜床等不良意外事件的發(fā)生。
5. 加強多部門合作,保障病區(qū)環(huán)境安全:改善醫(yī)院配套設施,病房布置簡 潔、合理、光線適宜、夜間開啟地燈;調節(jié)床的高度適宜,固定好床腳剎車,病床設置床檔合理、牢固、有效,定期對病房安全配套設備進行檢查、維修。
6. 提高護理人力資源配置的合理性:護士配備是否合理,直接影響到患者的安全和護理質量。有研究表明較高的護理人員配置水平有利于降低跌倒/墜床發(fā)生率。對易發(fā)生墜床的特殊時段應增加人力,主動做好基礎護理及生活護理,清晨及夜間是患者墜床最危險的時段,護士應該有的放矢重點巡視,同時做好宣教,讓家屬及陪護人員主動配合護士共同完成患者的生活自理需要。
7.加強陪護指導:除告知陪護防墜床相關知識外,還應合理安排、指導家屬協助患者入睡前如廁,將陪護椅置于患者健側,以便患者自行下床時及時發(fā)現;指導患者正確使用外出檢査用具,在使用前應先檢查輪椅、平車的安全性能;加強陪護人員的安全隱患防范意識,加強溝通,培養(yǎng)彼此默契,讓陪護人員充分了解患者需求,將護理安全落實到整個陪護工作中,來降低住院患者墜床的發(fā)生率,提高患者的安全系數,促進恢復。
相關知識
心理健康評估與臨床案例分析步驟.doc
239例藥物不良反應監(jiān)測與分析
早產兒118例臨床分析
兒童營養(yǎng)不良的病例分析
幼兒園安全衛(wèi)生管理案例分析及對策
青少年常見心理問題及案例分析
違規(guī)廣告案例分析課件.ppt
健康管理師案例分析題及答案
醫(yī)院業(yè)務軟件健康管理實戰(zhàn)案例分享(三)
孕期健康教育在婦產科門診護理中的臨床應用分析
網址: 護理不良事件案例分析—墜床 http://www.u1s5d6.cn/newsview520519.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8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