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消化科主任提醒:慢性腹瀉,這5種情況是癌癥的報警癥狀!

消化科主任提醒:慢性腹瀉,這5種情況是癌癥的報警癥狀!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15日 02:53

——以下內(nèi)容來源于涼山州電視臺"健康涼山"欄目,部分由陰緋老師進行修改。

主持人:我是今天科普問答的主持人老杜,今天和我們進行慢性腹瀉問答的是涼山州第二人民醫(yī)院消化內(nèi)科  主任醫(yī)師  陰緋  老師。

陰緋主任

Q.1

陰主任,您好。

由于現(xiàn)代社會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壓力的增加,很多人的胃腸道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常常會有慢性腹瀉的發(fā)生,那么請問陰醫(yī)生,什么叫慢性腹瀉?

陰緋:

目前醫(yī)學界廣泛使用的慢性腹瀉定義是,糞便稀薄,排便次數(shù)大于每天三次,排便量增加到每一次 200 克以上,且持續(xù)超過四周,就被稱為慢性腹瀉。

但是在臨床工作中,遇到就診患者描述的"拉肚子"和真正的腹瀉往往有所不同。

比如,如果一個患者因為排便次數(shù)增多而自認為"腹瀉",但是大便的性狀和排便量沒有明顯的變化,這種被稱為假性腹瀉,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腹瀉,這可能和盆腔炎癥、直腸刺激等原因有關。

還有一種情況,比如在老年人出現(xiàn)肛門松弛(即肛門括約肌功能障礙),直腸的內(nèi)容物不受控制的溢出或者流出,這種情況是大便失禁,和腹瀉也是不同的兩個概念。

第三種情況是發(fā)生在頑固性便秘的患者。是因為體積較大的質(zhì)硬的糞塊滯留于直腸后反射性地引起結腸分泌液體增多和肛門內(nèi)括約肌舒張,腸腔內(nèi)分泌液通過糞塊與腸腔間的空隙而流出,造成腹瀉的假象,這種情況實際上是便秘而不是腹瀉。

所以糞便稀薄是腹瀉的首要特征;病程持續(xù)四周以上是診斷慢性腹瀉的必要條件。

Q.2

主持人:什么樣的慢性腹瀉需要看醫(yī)生呢?

陰緋:

在大家平時的理解中,覺得自己就是經(jīng)常拉一下肚子,有些時候甚至根本就沒有腹痛,對自己的生活影響也不是很大,往往就不會積極地就醫(yī)。

但是實際上,慢性腹瀉的不同病因會導致不同的發(fā)展結局,如果有一些嚴重的器質(zhì)性的疾病比如腸道腫瘤、炎癥性腸病等,因為沒有及時發(fā)現(xiàn)而延誤了治療,就可能造成一些不可挽回的后果。

我們舉例說明一下:

如果腹瀉癥狀持續(xù) 3 個月,夜間腹瀉次數(shù)增加,體重明顯減輕,并且伴隨左下腹痛,排便后常常覺得排不干凈,每次排便時有少量血跡,就需要警惕可能有左半結腸或直腸的病變;

如果反復發(fā)作臍周或下腹痛,時間持續(xù)數(shù)年,無消瘦,排便無里急后重感,大便常規(guī)檢查正常,內(nèi)鏡檢查無器質(zhì)性病變,才可以考慮為功能性腹瀉,如腸易激綜合征。

Q.3

主持人:有沒有一些"報警癥狀"來提醒我們慢性腹瀉的患者及時就診呢?

陰緋:當然是有的。

不明原因腹瀉且伴有消瘦、貧血、黑便、便血、腹部腫塊等其中任何一條均為報警癥狀。

我們這里分別來講解一下。

1.首先是腹瀉伴"消瘦":

如果沒有特意減肥,在近 2 個月內(nèi)體重下降 10斤以上,即使沒有感到其它不適,也要引起高度重視。

常見消瘦的原因包括:糖尿病、甲亢、肺結核、惡性腫瘤等等。糖尿病患者有多飲、多食、多尿,甲亢病人煩躁、易怒、雙手震顫,肺結核患者有夜間低熱及慢性咳嗽等,這些疾病都有可能伴隨慢性腹瀉癥狀。

而惡性腫瘤,尤其是消化系統(tǒng)惡性腫瘤,如胃癌、腸癌、胰腺癌等,也可能以不明原因的消瘦、腹瀉為首發(fā)癥狀,尤其是中老年人群更要引起重視及時就醫(yī)。

2. 腹瀉伴黑便和便血:

黑便、血便都是消化道出血,常見于消化性潰瘍、炎癥、腫瘤、息肉、血管畸形等,當這些病變累及血管時就會出血。而出血部位不同會導致大便顏色不同。

上消化道出血的血液經(jīng)過胃酸作用會變成咖啡色,血液在腸道內(nèi)經(jīng)過硫化物的作用會變成黑色,直腸、肛門的疾病出血才是鮮紅色,但不是鮮紅色的出血就是痔瘡,有些時候直腸癌的表現(xiàn)也類似。

出血量大會危及生命容易引起重視,但是少量出血有可能是惡性腫瘤引起的,因此,不論出血量大小,都是消化道報警癥狀。

少量出血時肉眼看大便顏色不會改變,仍呈黃色或黃褐色,不過大便隱血檢查可以查出血量在 10~20ml以下的少量出血。

確定消化道出血前必須排除進食動物肝臟、動物血、黑色或紅色食物如紅色紅龍果、桑葚及某些藥物如鉍劑引起的大便顏色改變。

3. 腹瀉伴貧血:

貧血的臨床表現(xiàn)是頭暈、乏力、活動耐力下降、面色蒼白等。長期的胃腸道慢性少量出血,可造成中重度貧血。一旦發(fā)生應及時就醫(yī),要警惕貧血不只是血液系統(tǒng)疾病,也可能是消化道慢性出血,或就是癌癥。

4. 腹瀉伴腹部包塊:

我們怎么完成腹部包塊的自我檢查呢?

首先平躺在一張床上,雙腿屈曲,讓腹部肌肉放松,從腹部沒有包塊的地方開始摸起,逐步檢査到有包塊的地方。

一旦摸到包塊,還需要觸摸包塊的大小、硬度、邊界、有無壓痛及包塊能不能夠被推動;

有些患者一摸到腹部包塊,就誤以為癌癥,特別害怕,但事實并非如此。

容易被患者誤解的腹部包塊有這些情況:

1、左右肋弓交叉中間,就是大眾常說的心窩部,常常能摸到硬塊,這不是包塊,這是骨頭,稱為胸骨柄的劍突,每個人都有,有些瘦的人明顯點,有些人不是很明顯,這是正常結構。

2、瘦的人腹壁脂肪薄,往往能夠摸到腹部后壁的脊柱、骶骨岬,往往誤以為腫塊。

3、有時能摸到腹主動脈,也會被誤以為是"搏動性包塊",其博動的頻率與心跳是一致的。

4、輕輕觸摸腹壁,有些人就能摸到花生米大小軟軟的結節(jié),沒疼沒癢,這往往是皮下脂肪結節(jié)或脂肪瘤,問題不大,不需要特別處理。

5、左下腹有時能摸到臘腸型包塊,解大便后消失,尤其是便秘的患者,這是糞塊。

6、癌性包塊,往往呈實質(zhì)性,包塊固定推不動,壓之可以不痛,患者往往消瘦,甚至貧血。

但因為我們?nèi)绻狈I(yè)知識,往往很難區(qū)別腹部包塊的性質(zhì),因此,在腹部摸到任何包塊都要引起警惕,尤其是固定不動的包塊,應立即找醫(yī)生進一步確診。

Q.4

主持人:慢性腹瀉患者需要做什么檢查呢?

陰緋:一個慢性腹瀉的患者最先需要做的就是糞便的檢查,除了常規(guī)檢查,隱血的檢查,還需要做糞便病原學的檢查以及細菌培養(yǎng)。

其次就是影像學的檢查,包括腹部的 CT、超聲、核磁共振、消化道造影檢查。

然后根據(jù)病情的不同,決定是否安排消化內(nèi)鏡檢查以及活檢病理。

最后還有消化道的動力評估以及消化道激素分泌、吸收功能的檢測。

所有的這些檢查都是為了評估慢性腹瀉的病因,腹瀉原因可能是感染性疾病,也可能是非感染性的疾?。豢赡芗膊”旧砭蛠碓从谀c道,也可能是全身性系統(tǒng)疾病的一個表現(xiàn)。

Q.5

主持人:慢性腹瀉患者怎么治療?平時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呢?

陰緋:慢性腹瀉的患者治療,首先需要找到病因,根據(jù)病因進行針對性的治療,平時如果癥狀嚴重也可以用一些對癥處理的藥物。這些治療方案的擬定都需要由醫(yī)生來明確。

1、而慢性腹瀉患者平時的健康管理,首先是要治療好自己的基礎疾病,比如糖尿病、甲亢、肝硬化等基礎疾病容易合并腹瀉,管理好基礎疾病是慢性腹瀉治療的根本;

2、沒有基礎疾病的慢性腹瀉患者,就是需要對自己生活中攝入的食物、藥物進行管理;

3、一些特定的食物成分能引起或加重慢性腹瀉。例如糖醇吸收不良,山梨糖醇、甘露醇和木糖醇是"無糖"口香糖和糖果中的甜味劑,過量攝入會導致腹瀉;

4、其次,過量的膳食纖維攝入也會導致腹瀉;

5、還有些人乳糖酶分泌少,不能完全消化分解乳制品中的乳糖,進而引起乳糖吸收不良性腹瀉。

所以有些時候我會鼓勵患者在自己出現(xiàn)腹瀉的時候,對飲食情況進行記錄、總結。

一些藥物的不當使用也可以引起腹瀉。

最常見的就是過量使用抗生素導致腸道菌群紊亂之后引起的腹瀉;

其次是治療糖尿病的藥物,二甲雙胍,阿卡波糖等也可以引起 20%的使用者腹瀉;

治療痛風的藥物秋水仙堿、一些調(diào)節(jié)精神心理的藥物,比如舍曲林、一些化療藥物或者止痛藥物比如阿司匹林、英太清等都可以引起腹瀉。

所以一個慢性腹瀉的患者使用藥物的時候,第一是認真閱讀說明書,第二是最好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服用。

Q.6

主持人:好的,剛才陰主任給我們講解了慢性腹瀉的常識、癥狀、預防、治療等等,希望大家在日常的生活中注意,非常感謝陰主任。

陰緋:謝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以上內(nèi)容參考了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 錢家鳴老師的專著《慢性腹瀉》、"王伯軍大夫談消化"以及《中華全科醫(yī)師雜志》2018.17(10)770-773:慢性腹瀉的診斷和治療,在此表示感謝。

感謝關注胃腸?。嚎茖W 嚴謹 專業(yè) 通俗


 

撰文:陰緋 主任醫(yī)師  涼山州第二人民醫(yī)院消化內(nèi)科

編輯:老杜  

本文由“健康號”用戶上傳、授權發(fā)布,以上內(nèi)容(含文字、圖片、視頻)不代表健康界立場?!敖】堤枴毕敌畔l(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如有轉載、侵權等任何問題,請聯(lián)系健康界(jkh@hmkx.cn)處理。

相關知識

警惕!身體出現(xiàn)這十種情況,當心是癌
身體這14個信號一定要留意,有些是癌癥早期的信號!
消瘦是消耗性疾病的癥狀嗎
消化系統(tǒng)癥狀
突發(fā)暴瘦警惕癌癥風險:12種癥狀不可忽視
急性腹瀉有哪些典型癥狀
【環(huán)球時報】暴瘦要警惕十種癌!不明原因、進行性的消瘦最可怕
十一種消化系統(tǒng)疾病的常見癥狀
突然暴瘦+12種癥狀,警惕癌癥風險!
體重驟減?若有這些癥狀須提防癌癥

網(wǎng)址: 消化科主任提醒:慢性腹瀉,這5種情況是癌癥的報警癥狀! http://www.u1s5d6.cn/newsview533120.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