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貼敷療法特效配方匯集
來源:網(wǎng)絡
新手貼敷治病時,要注意的幾個事項:
1、病要診斷準確。2、配方要正確.3、劑量要達到。4、穴位要選對.5、使用方法要正確、6、貼前要消毒。7注意藥物配伍禁忌。:切記!
中藥貼敷療法有效配方匯集
1:慢性乳腺增:大黃 ,芒硝,乳香,沒藥 各3克,消炎痛6片。濕帖痛點。
2:治早泄:取吳茱萸,五倍子各等份研末,用陳醋調糊,睡前貼臍部,7一l4天即有明顯療效。
3:發(fā)燒退熱方:急治標、緩治本、先退熱、后治病:三棱針點刺大椎穴、藥方:柴胡、黃芪、薄荷、葛根、生石膏,等份蜂蜜調和備用。每次取適量的藥物加到濕貼上,濕貼。
20分鐘退熱,持續(xù)24小時不復發(fā)。
4: 口腔潰瘍:黃連3g 大黃3g 芒硝 3g吳芋3g 膽南星3g,醋調濕貼雙涌泉。甲硝唑針劑嗽口.
5:腳后跟疼的病人,一貼見效:紅花,川芎各4克,冰片少許,消炎痛12片,六味地黃丸二十柆,濕帖。
6:尿床:五味子,五陪子,菟絲子,益智仁,炙麻黃 各3克, 貼神闕穴。
7:化膿感染傷口:開始用干貼先把傷口內(nèi)的膿拔干凈,下來用苯妥英鈉加干貼,再用去腐生肌散+干貼。
8: 卵巢囊腫:大黃,芒硝,川芎,乳香,沒藥各3克,三七,消炎痛各8片。貼神闕或關元穴。
9:慢性咽炎:用藥六神丸,黃連,冰片,地米,清開靈貼兩貼明顯見效。天突穴。
10: 骨折后遺癥:芒硝.牛膝.續(xù)斷,生川烏各3克+創(chuàng)愈散.濕帖患處。
11:骨質增生: 抗骨增生片5片,根痛平5片,尼美舒利或消炎痛酌情添加。
12: 卵巢囊腫就用基礎方:消炎痛6片,當歸,川芎,大黃,芒硝,乳沒各3g,貼神闕或關元穴,緩釋液調和或加香油
13:小兒感冒腹瀉:中藥粉茯苓,白術,肉桂,黃芩各1克+B12,復合B,鞣酸蛋白粉,緩釋液不夠加香油
14胃脹不想吃飯:消脹片,西沙比利B12 ,B1,COB,顛茄片6片,香附3克,丁香2克調和濕貼或用正氣口服液濕貼。
15:癤子,癰用藥:青黛2克,大黃,川穹,芒硝各3克,冰片兩貼見效.
16:腰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jīng)!腿麻:布洛芬,舒筋活血片,消炎痛,川芎,丹參,小茴香個3克加消腫止痛液濕帖。
17剖宮產(chǎn)后:肉桂、吳茱萸、當歸、干姜、艾葉、元胡、沉香、香附、小苘香.各2克貼肚臍。
18:小兒中耳炎:消炎痛3片,大黃,芒硝,青黛,黃連2克冰片少許,聽宮穴。
19:5歲腹瀉的孩子:易蒙停,苯乙哌定,潘生丁各3片,嬰兒健脾散一包。貼肚臍。
20: 五十歲女性失眠的 多夢 易驚 手足心熱。養(yǎng)血安神片,谷維素各8片,朱砂,大黃,芒硝,石膏個3克,梔柏地黃丸20丸,用安神補腦液作溶媒。濕貼神闕。
21:中藥外敷治療肱骨外上髁炎(網(wǎng)球肘)腱鞘炎,滑膜炎:川烏、羌活各3克、威靈仙3克、紅花、姜黃、白芍、蘇木各3克。研細末,消炎痛6片濕貼痛點。一般3~10次即可治愈。注意事項:治療期間避免工作或過多的去做屈伸動作。盡量休息。治愈率特高。
22.膝關節(jié)腔積液:白芥子(微炒)3克、生姜,姜黃3克川芎細辛各3克,外敷膝部,2--3天換藥一次。大部分3--4次就可痊愈,
23:口腔潰瘍一次愈:NAHCO3 【碳酸氫鈉】 6片 ,思密達一代 ,痢特靈5-10片研末 ,制霉菌素5片研末, 云南白藥膠丸5粒去殼,上述藥混合一起,攪勻涂抹,配合細辛敷臍吳茱萸外敷涌泉穴,一次治愈
24咳嗽 ,11個月小兒 :貼甘草咳特靈 異丙嗪 麻杏止咳片 6542 舒喘靈各2片。一天一次貼膻中穴。
25:乳腺增生:乳香、沒藥、黃柏、大黃各3克、芒硝3克冰片少許,共研細末濕貼。
26:帶狀泡疹:雄黃3克,阿昔洛韋,B1,牛黃解毒片,消炎痛各6片,利多卡因調和,根據(jù)面積增加藥量。
27: 主要用于臨床那些不愿意服藥的便秘患者:大黃,玄明粉,生地,當歸,枳實各3克,陳皮,木香,檳榔,桃仁,紅花各3克將上藥研成細粉,用蜂蜜調成膏貼肚臍2天一換,又本方有很好的瀉下通便的作用,如果是氣虛可加黨參3克。
28: 小兒腹瀉分為:1:虛寒型腹瀉,可用丁香、肉桂研粉取2-3克加基本方,主要功用溫中止瀉;2:消化不良型腹瀉,樟腦、石榴皮、松香、研粉取2-3克加基本方;功用和中止痛,固腸止瀉,3:寒濕瀉肉桂、吳茱萸、車前子、白胡椒研粉取2-3克加基本方,功用溫中散寒,利濕止瀉。4,濕熱腹瀉:葛根、黃芩、黃連、黃柏研粉取2-3克加基本方,功用清熱燥濕止瀉。
29: 小孩尿床: 吳茱萸 五倍子五味子 益智仁 654-2+ 穴位注射用 B12三陰交,交替換腿。
30:小兒厭食: 炮姜,白芷各等份為細末,取2克加B12-支用消貼濕貼肚臍24一48小時一次。
31: 小孩流口水: 吳茱萸3克,膽南星1克,砂仁,白芷各3克。貼涌泉穴醋調。
32:強身健體,提高免疫力:黃芪,黨參各6克,當歸,川芎,肉桂各3克。濕帖神闕。
小兒腹瀉:1:云南白藥,氯丙嗪1片,6542I支,白芷2克,胡椒2克。濕帖神闕。
33:5歲小孩臉上出現(xiàn)白斑:給過驅蟲藥,健脾生血顆粒,21金維他效果均不佳,也不是癬。復合B針+B12針+維丁膠性鈣+西米替丁6片+B66片,大黃芒硝2克,丁香肉桂2克。濕帖神闕。
34:分泌性中耳炎: 消炎痛6 片,強的松6片 ,B16片,Vc 6 片,左氧氟沙星6片,冰片 芒硝3克。貼耳根部。
35:痔瘡(外痔):大黃芒硝青黛各3克加痔速寧,貼前利多侵潤,碘伏消,毒用量根據(jù)患者年齡,消毒里面有學問(壓迫痔核,一是回位,二是壓出來)。
36:小兒咳嗽:
熱咳:干咳、少咳無痰、咳嗽連連、痰稠
麻杏石甘湯:麻黃、杏仁、干草、石膏 蜂蜜調和 貼定喘穴、膻中穴
寒咳:麻黃湯:麻黃、杏仁、干草、桂枝各等分 濕貼膻中穴、定喘穴
咳嗽西藥處方:咳特靈1~5片 +654-2 5~10mg (小兒至少一片 ,成人最多5片) 濕貼膻中穴
若過敏性咳嗽,酮替芬3~5片 聯(lián)合用藥
禁用息斯敏,因為此藥主要治療反復性過敏。
37:小兒哮喘:
氨茶堿注射液1~2支 于溶媒混合一起 濕貼膻中穴 配合霧化治療,當天見效。哮喘嚴重的加654-2 5~12mg
對于病程較長的哮喘用麻黃1份:即:麻黃1g 白芥子4g 甘遂2g 細辛1g 芒硝3g 前胡3g 桑白皮6g 研末用冰片少許于蜂蜜調和成餅狀 3~5g 貼于膻中穴
38:咳嗽風寒喘息型:半夏10g白果仁10g杏仁6g細辛6g麻黃6g冰片少許。粉末取15g貼臍部或定喘穴。 肺燥型:麥冬,玉竹,北沙參,杏仁,貝母各10g梔子9g蜂蜜調貼臍部
39:請問腎結石怎么貼敷治療?:這有難度,郭老師處方:應該用腎石通膠囊12粒+大黃芒硝車前子細辛各3克+碳酸氫鈉8片。濕帖腎腧穴或阿是穴。
40:腰椎間盤突出:抗骨增生片8片,骨刺片8片、VB18片、活血止痛片8片、三七片8片、大黃芒硝各3克、消炎痛6片、強的松6片。濕帖突出部位。
41:小兒流涎:試用梔子炒焦研末2克敷臍,本方適用心脾積熱,口角流涎,小便短赤。第二個方是我們的基礎方里面的膽南星,吳茱萸,適用小兒流涎,大便溏,小便清長者。以上兩方先對癥用一下,也可以濕帖涌泉穴。
42:健脾胃的處方:山楂、神曲、麥芽各3克,雞內(nèi)金8片,丁香肉桂各3克。濕帖神闕。 43:腰突良方:藥物組成:川芎20克,川烏20克,川牛膝30克,川斷30克,川椒20克,威靈仙30克,木瓜20克,透骨草30克,雞血藤30 克,玄胡20克,乳香20克,沒藥20克,芒硝(另包)50克,食醋250毫升。微波加熱后敷患處。
44: 淋巴結囊腫:藥物組方:大黃,芒硝,川芎各2克,消炎痛,硝苯地平濕帖病變部位。
45:腸系膜淋巴結炎方:黃連素,硝苯地平,654-2,潘生丁b1,谷維素貼神闕穴。
46:宮腔積液:關元穴與神闕穴+水道穴交替濕帖,熱敷。
用藥:當歸片8片,川芎,大黃,芒硝,甘草各3克,小茴香5克,消炎痛6片,西咪替丁6片,香附茯苓三七2克。一天一次7貼一療程。B超隨訪效果顯著。
男科貼敷療法有效配方
1.小茴香、炮干姜各5g,共研細末,加食鹽少許,用蜂蜜或蛋清或人乳調為稀糊狀,用透皮貼外敷于肚臍孔處,連續(xù)貼敷7天為1療程,連續(xù)2~3個療程。可溫陽補腎,適用于陽萎。
2.露蜂房、杭白芷各10g。將二藥共研細末,用米醋適量調為稀糊狀,填于肚臍孔處,外用透皮貼敷,隔日換藥1次,連續(xù)3~5次??墒諗恐剐?,適用于早泄。
3.五倍子、龍骨各等份,研為細末,裝瓶備用。使用時每次取藥末適量,以清水適量調為稀糊狀外敷肚臍孔,外以透皮貼敷,2日換藥1次,連續(xù)半月。可補腎固澀止遺,適用于遺精。
4.麻黃適量,研為細未,米醋調為稀糊狀用透皮外敷臍孔處,每日1次,連續(xù)7~10天??缮⒑ńj,適用于不射精癥。
5.黃柏、知母、茯苓、棗仁各20g,五倍子30g,共研細末,裝瓶備用。使用時每次取藥末10g,加蜂蜜適量調為稀糊狀用透皮外敷于肚臍孔處,每日換藥1次,10次為1療程,連續(xù)2~4個療程??汕鍩崂麧?,適用于前列腺炎。
6.獨頭蒜1個,山梔子3個,食鹽少許,共搗爛為泥糊狀,用透皮貼外敷于肚臍孔處,每日1換,連續(xù)5~7次。可活血通絡,適用于前列腺肥大所致的尿潴留。
7.母丁香40g,研為細末備用。每次取藥末2g,置于肚臍中,外用透皮貼敷,2日換藥1次,20天為1療程,間隔5~7天再行下一療程,連續(xù)2~3個療程??膳螠啬I,適用于睪丸鞘膜積液。
8.甘遂、甘草各等份,共研細末,裝瓶備用。使用時每次取藥末1g,用米醋適量調為稀糊狀,外敷于肚臍孔處,再用透皮貼敷,每晚貼敷,次晨取下,連續(xù)7~10次??墒諗抗虧?,適用于男子滑精
江浙南方地區(qū)常用貼敷配方匯集
一、兒科
1、口腔潰瘍
熱癥用藥:大黃、黃連、膽南星、吳茱萸各等份;
寒癥用藥:丁香、肉桂、吳茱萸各等份;
寒熱交雜用藥:黃連6份、肉桂1份、吳茱萸3份;
貼敷:雙側涌泉穴或天突穴
2、手足口病
用藥:大黃、黃連、紫花地丁各等份,冰片0.5g、加潘生??;
貼敷:雙涌泉穴;加口服王氏保赤丸
3、風熱感冒型發(fā)熱
用藥:柴胡15g、黃芩10g、葛根10g、羌活15g、生石膏15g、人工牛黃15、紫雪散、用安乃近針調和
貼敷:大椎
4、風寒感冒型發(fā)熱
用藥:麻黃、桂枝、杏仁、甘草、荊芥、防風、羌活各等份;
貼敷:大椎
5、暑濕感冒
用藥:杏仁、豆蔻仁、薏苡仁、滑石粉、淡竹葉、厚樸、通草、半夏各等份;加佩蘭、用藿香正氣液調和。
貼敷:神闕穴
6、小兒毛支
用藥:黃芩7g、川貝7g、地龍7g、白術7g、懷山藥15g、云南茯苓15g、生南星5g、全蟲5g、僵蠶5g、甘草5g、蟬蛻5g;
7、腸系膜淋巴結炎
用藥:元胡、肉桂、敗醬草各1g,加鹽炒白胡椒0.5g;
8、皰疹性咽峽炎
用藥:大黃、黃連、吳茱萸各等份,冰片0.5g、用清開靈針調和;
貼敷:雙涌泉穴
9、流行性腮腺炎
組方:大黃1g、芒硝1g、消炎痛4片,緩釋液調和。
貼敷:患處(冷敷20-25分鐘效果更佳)
10、小兒腹瀉
寒瀉用藥:丁香、肉桂、附子、車前子、硫磺、吳茱萸各等份,白胡椒半份,姜汁2-3滴調和;
熱瀉用藥:葛根、黃連、黃芩、黃柏、生白芍、生甘草、秦皮各等份,正氣水調和;
秋季腹瀉用藥:生蒼術20g、炒白術20g、石榴皮20g、赤石脂15g、丁香5g、肉桂5g、吳茱萸5g,取3g姜汁、米醋;
貼敷:肚臍
二、疼痛
1、腰椎間盤突出/頸椎病
用藥:生川烏、生草烏、馬錢子、曼陀羅、當歸、川芎、獨活、火龍衣、麻黃、細辛、六六通(路路通)、大血藤、吲哚拉辛。
貼敷:從大椎貼到中膂,五連貼,5分鐘止痛,一次見效。
2、關節(jié)炎/骨質增生
用藥:馬錢子、曼陀羅、三七參、龍血竭、當歸、川芎、川烏、草烏、細辛、燈盞花、大血藤(血竭)、伸筋草、骨質增生丸;用陳醋調和。
貼敷:疼處一次五分鐘止痛,最多7天痊愈;若想3分鐘止痛,用利多卡因調和,另加雙氯芬酸鈉片。
3、痛風
組方:全蟲、土元、蜈蚣、地龍、黃木、制川烏、制草烏、曼陀羅、龍血竭、當歸、秋水仙堿片,用小蘇打調和。
貼敷:足底涌泉穴
4、肩周炎
組方:生川烏、生草烏、燈盞花、馬錢子、生麻黃、雪上一枝蒿、吲哚拉辛、富馬酸酮替芬片、酮洛芬腸溶膠囊、賽庚啶片。
貼敷:阿是穴;一次見效,三天痊愈。
5、膝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炎
組方:當歸、川芎、生地、菊花、防風、白芷、薄荷、丹參、紅花、石決明、石膏、浮萍、三七花、天麻;緩釋液調和。
貼敷:直接從頸椎貼到腰椎,五連貼五分鐘止痛,一次見效。
6、痛風性關節(jié)炎
組方:大黃、芒硝、冰片、氫噻嗪片、秋水仙堿片18片、或舒筋活血片8片;用小蘇打水調和。
貼敷:足底涌泉穴;治療一例,兩貼就痛止腫消。
三、婦科疾?。?/p>
1、月經(jīng)不調(口服貼敷皆可)
組方:當歸、川芎、白芍、熟地、丹參、香附、元胡、白芷、田七、血力花、生花、雞血藤、一見喜(穿心蓮)、血見愁(夏枯草)。
用量:0.5-1g
貼敷:關元穴、氣海穴、神闕穴、三陰交、中膂,貼敷一次見效
2、婦科炎癥(痛經(jīng))
組方:當歸、川芎、白芍、熟地、柿葉、兩面針、夏枯草、大血藤、半邊蓮、三棱、莪術、速效救心丸。
用量:中藥0.5g-1g,西藥1-2片
貼敷:關元穴、腎俞穴、中膂穴,三劑同用,即時止痛。
3、急性乳腺炎
組方:大黃、冰片、制乳香、制沒藥、穿山甲、呋喃西林、血見愁、日行千里、烏毛蕨;一次見效,最多三天全部好轉。
4、子宮積液
組方:茯苓皮、金錢草、澤瀉、木通、石韋、呋喃西林、一見喜(穿心蓮)。
貼敷:關元、三陰交、沖門、腎俞穴、膀胱俞;一次見效。
四、其他病癥
1、帶狀皰疹
組方:益康唑、更昔洛韋、炎琥寧、呋喃西林、VC、紫草、黃柏、苦參、火龍衣、日行千里(穿心蓮)、蒲公英、忍冬藤,用五?;緶ㄗ喜?; 升麻; 甘草; 蟬蛻; 地骨皮; 黃芩(酒炒); 木通;各等分水煎服)調和。
貼敷:神闕穴、腎俞穴,一次見效,五天痊愈,不復發(fā)
2、牙痛
組方 :炎康靈、牙周寧、呋喃西林、吲哚拉辛、曼陀羅(洋金花)、川椒、細辛。
用量:中藥0.5g-1g,西藥1-2片
貼敷:大椎,(一止疼痛,當時見效)
3、前列腺增生
組方:呋喃西林、654-2片、大王、芒硝、非那雄胺片、竹林胺(鹽酸酚芐明片),用八正散調和。(八正散組成:車前子、瞿麥、扁蓄、滑石、山梔子仁、甘草、木通、大黃)
貼敷:膀胱經(jīng)5貼(大椎到中膂),水泉2貼,一天見效,3天痊愈。
4、腎結石
組方:金錢草、雞內(nèi)金、柴胡、元胡、郁金、澤瀉、海金沙、丹參、川軍、芒硝、茵、陳、黃連、豬苓、白芍;內(nèi)服。外敷此方再加:蜣螂、琥珀。
貼敷:大椎到中膂六連貼,委中、涌泉,一次見效!用此方后多喝白開水效果更佳。
5、濕疹
組方:蛇床子、黃連、黃柏、白鮮皮、苦參、虎杖、紫花地丁、地膚子、扁蓄、茵陳、蒼術、花椒、紫草、青黛、冰片。
貼敷:貼敷局部,一次見效。
6、痔瘡
組方:黃芪、白芷、白芍、當歸、川芎、冰片、升麻、長蟲草、火龍衣,各等份研磨調敷。
貼敷:督俞穴、脾胃俞穴、中膂,三劑透皮同貼
7、支氣管哮喘
組方:桑白皮、桔梗、紫苑、茯苓、半夏、陳皮、米殼、川貝母、灸麻黃、杏仁、白前;用定喘針調和。
貼敷:定喘穴、肺腧穴、膻中穴、中腕、神闕、大腸腧,一次見效
相關知識
中藥外敷肚臍眼減肥匯方集
生活貼士:中藥外敷治療胃痛
穴位敷貼療法簡史 健康科普
穴位貼敷
紫德堂瘦身保健膏,中醫(yī)貼敷療法治療肥胖
浙江大學成功研發(fā)貼敷式輸注貼,開啟藥物輸送新方式
五倍子聯(lián)合酸棗仁敷臍治療肺結核盜汗的療效觀察及護理
敷中藥包減肥有效果嗎
2016“三九貼”貼敷時間
針灸貼敷
網(wǎng)址: 中藥貼敷療法特效配方匯集 http://www.u1s5d6.cn/newsview551529.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8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