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和枸杞泡水的妙處及方法、副作用你是否知道?
關注現(xiàn)如今生活,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身體健康問題關注的越來越多。養(yǎng)生在我們生活中也不在屬于有錢人的生活體驗了,變得大眾化了。很多人都有喝各種保健茶的養(yǎng)生習慣,但是其實很多人都忽略了我們身邊有兩樣東西泡水喝的功效并不比一些保健品差,那就是—黃芪枸杞。
黃芪味甘,溫。主癰疽,久敗瘡,排膿止痛,大風癩疾,五痔,鼠瘺,補虛,小兒百病。黃芪具有補氣升陽的功效,主治脾胃虛弱、中氣下陷等癥,一般用于脾胃氣虛或面色蒼白、手腳發(fā)涼的人。但因為女性屬陰,如果補氣升陽過度,臉上就容易長包。
黃芪素來就有“元氣小人參”之稱,其主要的就是補氣大補虛弱(適合經(jīng)常感覺疲倦乏力、身體抵抗力低、術后虛弱、容易感冒怕冷、心慌胸悶的人)、同時對氣虛型高血壓、糖尿病、便秘也有一定的效果。
枸杞屬于補陰藥,它的藥效同樣很多。能補腎益精,養(yǎng)肝明目,補血安神,生津止渴,潤肺止咳。治肝腎陰虧,腰膝酸軟,頭暈,目眩,目昏多淚,虛勞咳嗽,消渴,遺精。
而加上枸杞起到補充作用,枸杞有行血、護眼養(yǎng)肝、滋補養(yǎng)腎的作用,同時枸杞還能預防腫瘤、延緩衰老、改善失眠多夢。
黃芪的作用是補氣升陽,是一種補陰的藥物,而枸杞的作用是補血安神,也是一種補陰藥,所以二者在藥效上并沒有什么抵觸的作用,所以是可以在一起泡水喝的。但是想要讓藥效更好一些,最好是用水煎服,這樣才可以讓黃芪和枸杞發(fā)揮出更大的作用。
黃芪枸杞泡水有講究的:
黃芪和枸杞洗凈后熬水喝效果較好,不要用鐵熬,最好是砂鍋,沒有的話不銹鋼的也行。
洗凈后放鍋內加涼水(不要加熱水)適量(可一次熬多點分幾次喝),煮開后轉小火煮2小時即可,一般煮一次每樣20~25克即可。
如果沒時間熬的話,也是可以泡的。不過一定要剛燒開的開水,那樣才能夠泡出藥味。但是最多也只能析出十分之三四的藥效而以,這樣就有點浪費藥才了,個人還是建議應以煎煮為主那樣效果更佳。
用水泡的話:每天飯后20分鐘后喝一杯黃芪枸杞泡水
每次用量:1~3片黃芪(小的3片,大的1~2片都可以),5g左右的枸杞
做法:加200ml左右熱水(普通水杯大小的水就夠了)加蓋泡15分鐘后即可飲用。
那么,黃芪和枸杞泡水有什么副作用嗎?
1、如果平時過量服用了黃芪水,會導致頭暈,還會出現(xiàn)心煩氣躁以及臉頰泛紅的情況。
2、腎陰虛、濕熱以及熱毒熾盛的患者,那么千萬不要服用黃芪枸杞泡水,因為這不僅不能夠令身體恢復健康,反而會加重病情。
3、月經(jīng)期間的女性也是不能夠服用黃芪與枸杞泡水,否則會對月經(jīng)還有身體造成不利影響。
4、感冒發(fā)熱的患者也別服用黃芪枸杞茶,這不利于身體退燒。
5、懷孕期間的女性服用黃芪也需要特別的注意,因為很有可能導致滑胎,對胎兒和孕婦造成傷害,特別是孕晚期的準媽媽更是需要特別注意。
枸黃芪和枸杞泡水一般各5~10克就行。枸杞長期服用沒什么副作用,但是單獨的黃芪的話副作用可能就很大。
黃芪常見的副作
最常見的副作用就是迅速出現(xiàn)“上火”癥狀,如面紅、心煩、睡眠差或失眠、咽痛、血壓升高或頭暈等,甚至使病情加重或逆轉病勢。臨床上,一般人經(jīng)常單獨使用黃芪進補或一次性大量進補,那是沒病找病或加重疾病的危險行為。使用黃芪進補,一般要由少逐漸增加,邊服邊觀察有無上火的表現(xiàn)或身上原有疾病有無加重或是否出現(xiàn)悶、痛的感覺,一旦有則應停用或配藥才能用;如果乏力、多汗或氣喘等癥狀減輕,精神和體力改善而又無上述副作用,可增加用量。更安全的辦法則是先用黨參,有效而無副作用后再加用或改用黃芪,使用黃芪時采用逐步加量的辦法,以身體能耐受而無副作用為度。最安全的辦法是配方使用。
三種腎虛,慎用黃芪
腎病屬陰虛,濕熱、熱毒熾盛者用黃芪一般會出現(xiàn)毒副作用,應禁用。因為黃芪性味甘、微溫,陰虛患者服用會助熱,易傷陰動血;而濕熱、熱毒熾盛的患者服用容易滯邪,使病情加重。如果必須服用黃芪,一定要配伍運用。
陰虛的表現(xiàn):有手足心熱、口咽干燥、腰酸腰痛、潮熱盜汗、失眠多夢、舌質紅無苔、脈細數(shù)等。濕熱的表現(xiàn):有口苦、口干、舌苔黃膩等。熱毒熾盛的表現(xiàn):有各種化膿性感染,如痤瘡感染、咽部感染、腹膜炎等,表現(xiàn)為滿面通紅、咽紅、咽干、咽痛、口苦口干、唇舌紅絳、舌苔黃燥、脈滑數(shù)等。
陰虛患者使用黃芪,必須配伍養(yǎng)陰藥使用,如生地、熟地、玄參、麥冬、天冬、玉竹等。濕熱患者必須配伍清利濕熱藥,如黃連、茵陳、黃芩等。熱毒熾盛的患者必須配伍清熱解毒藥,如黃連、梔子、大黃、敗醬草等。
需注意用量
黃芪會加重上火的癥狀,又能止汗,故凡外感初起、無汗、食積內停、陰虛陽亢、熱毒熾盛者均不宜用。病人在服用黃芪時不可擅自加大劑量,否則高血壓等不良反應發(fā)生的幾率會明顯增加。 所以黃芪泡茶喝也要有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