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湖南農業(yè)大學新聞網

湖南農業(yè)大學新聞網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2月18日 12:05

 

2016年12月20日,劉仲華教授在進行茯茶品質化學實驗。  何綱躍 攝

2016年12月21日,華萊生物公司現代化的黑茶壓制生產線。  何綱躍 攝

    (湖南日報記者 左丹 通訊員 呂志 李苗)1月9日,北京。國家科技獎勵大會。

    劉仲華再一次站在了這個象征著科技工作者無上榮光的領獎臺,由他領銜研究的科研成果“黑茶提質增效關鍵技術創(chuàng)新與產業(yè)化應用”,獲得了2016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8年前,劉仲華主持的科研成果“茶葉功能成分提制新技術與產業(yè)化”就曾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從中國茶學界最年輕的教授,到兩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的科學家,再到世界茶葉大會雜志的封面人物……劉仲華,這位來自湖南農業(yè)大學的茶學教授,用一顆赤子之心,書寫了一個又一個與茶葉的科技傳奇。

      讓中國茶葉深加工

    從跟隨到領跑

    長沙市馬坡嶺,坐落著湖南省內的兩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一個是以袁隆平院士為首席專家的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一個是以劉仲華教授為首席專家的國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劉仲華是湖南衡陽人,1985年大學畢業(yè),1988年碩士研究生畢業(yè)留校。1999年,34歲的他因科研成果突出被評為教授。

    上世紀90年代初,中國茶葉外銷市場萎縮,茶葉產能大量過剩,不少茶園被毀。 如何用科技的手段解決茶葉產能過剩和茶業(yè)效益低下問題?

    劉仲華將科研的目光瞄準了茶葉深加工研究,即把茶葉中的有效物質與活性成分提取分離出來,應用轉化到健康食品、天然藥物、功能飲料、天然化妝品中去,提升茶葉的附加值和產業(yè)效益,擴大茶葉的消費市場空間。

    經過10余年的艱苦攻關,劉仲華率領研究團隊成功構建了茶葉功能成分 (兒茶素、茶氨酸、茶黃素、咖啡堿、茶多糖等)的現代分離純化技術體系和高品質速溶茶提制新技術。

    這一綠色、安全、高效的中國技術,就像打開茶葉功能成分利用寶庫的鑰匙,使茶葉提取物從美國膳食補充劑原料的第25位躍升到了第4位,也使中國在茶葉提取物研究領域從跟隨者躍升為引領者,為中國茶葉深加工產業(yè)的興起和快速發(fā)展提供了強勁的理論與技術支撐。

    劉仲華說:“上世紀90年代,在茶葉深加工的茶提取物領域,我們是跟在美國、日本、德國的后面跑,經過近20年的研究和推廣,如今,我們在技術創(chuàng)新、裝備條件、產業(yè)規(guī)模、品質水平等層面,都已經成了世界的引領者?!?/p>

    目前,中國茶葉深加工產業(yè),年產值達到1000億元,中國的茶葉提取物工廠取代日本、德國的茶葉提取物工廠,成為世界保健食品、功能飲料、化妝品中茶葉功能成分的主要供應商。

    傳說“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劉仲華正讓傳說變?yōu)楝F實。目前,由他與日本、美國科學家合作,以茶葉功能成分EGCG為主要活性成分的一種治療前列腺癌的抗癌新藥,已經進入美國FDA一期臨床階段,有望7到8年后誕生。

    此前,他與日本、德國科學家合作研究開發(fā)的高純兒茶素(Polyphenon E),成為獲得美國FDA批準的純植物藥Veregen TM的活性制藥原料( API),該藥是全球第一個以茶葉功能成分為原料獲得美國FDA批準的新藥。

    2005年起,劉仲華團隊連續(xù)7年開辦“茶葉深加工理論與技術國際研修班”,向全球推廣中國茶葉深加工技術成果。同年,他在全國高校首創(chuàng)“植物資源工程”專業(yè)。

    2006年,為進入茶葉深加工領域,日本三井公司出資1500萬元購買湖南農業(yè)大學茶葉深加工企業(yè)15%的技術股份。國家商務部工作人員感嘆:這是我國歷史上,日本人第一次在農業(yè)生物技術領域購買中國技術股。

    2009年,國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落戶湖南農業(yè)大學。

    2016年,世界茶葉大會在日本舉行,劉仲華作為大會特邀的封面人物,被譽為世界著名的茶葉深加工研究專家。

    推動安化黑茶復興,被譽為“黑茶金花之父”

    安化,是萬里茶道發(fā)源地之一,安化黑茶有600多年歷史,其鼎盛時期曾占據我國邊銷茶的半壁江山。

    進入21世紀,因外形粗放笨拙、品飲儲運不便、質量控制不穩(wěn)等缺點,再加上市場的放開,安化黑茶風光不再,2006年,綜合產值不到2億元,稅收僅24萬元……

    早在1991年,為探明黑茶與茯磚茶品質及風味形成的機理,劉仲華在導師施兆鵬教授的帶領下,與團隊成員歷時3年之久艱苦研究,在《茶學科學》出版了由他主筆的《黑茶制造化學》專輯。

    2003年,在導師施兆鵬的囑咐下,劉仲華帶領自己的研究團隊,再次出發(fā),踏上了用科技推動安化黑茶產業(yè)復興之旅。

    黑茶,為中國六大茶類之一,具有去油膩、助消化、調腸胃的獨特作用,是我國西北地區(qū)少數民族的生活必需品,被譽為“生命之茶”。

    茯磚茶和千兩茶是安化黑茶中的兩大瑰寶。其中茯磚茶的獨特在于它有“金花”,即冠突散囊菌。因其外形金色,有淡淡的菌花香味,俗稱“金花”。發(fā)花,是茯磚茶加工過程中最關鍵的工序,為國家二級機密。

    傳統黑茶主要原料為粗老茶葉,茶梗多,利于“發(fā)花”。安化黑茶產業(yè)要復興,原料要升級,如何讓沒有茶梗的細嫩茶葉也能發(fā)花?

    2005年,湖南省益陽茶廠副總經理劉杏益將這一個難題交給了劉仲華。

    “那是2005年5月,接到我們請求后,劉仲華帶著他的團隊來到我們廠攻關。他的科研精神令人感佩,為取得一個可靠的數據,常常通宵達旦工作?!?nbsp;劉杏益介紹。

    一次失敗、兩次失敗、三次失敗……在益陽茶廠的實驗室,經過無數次失敗后,劉仲華聯合益陽茶廠技術團隊終于找到了最佳溫度、濕度和茶葉透氣性,讓無梗的鮮嫩茶葉也發(fā)出了茂密的“金花”!

    隨后,劉仲華團隊又發(fā)明了黑茶誘導調控發(fā)花、散茶發(fā)花、磚面發(fā)花及黑茶品質快速醇化等加工新技術,科學系統研究探明了黑茶(尤其是富含“金花”的茯磚茶)的健康密碼,為黑茶從邊銷茶蛻變成健康茶、時尚茶,奠定了科學依據。

    劉仲華也因此被譽為“黑茶金花之父”。

    茶葉,是自然界吸氟能力最高的植物之一,而且原料越老含氟量越高。要做大做強安化黑茶,就必須解決傳統茯磚茶中氟含量偏高的問題。

    這又是一場攻關硬仗。“自2006年起,我們花了整整5年的時間,研究發(fā)明了茯磚茶高效安全綜合降氟技術,可在相對低成本下控制茯磚茶含氟量符合國家標準。”劉仲華說。

    如今,安化茯磚茶含氟量全部控制到了國家標準300個PPM以下,打破了這一困擾黑茶產業(yè)發(fā)展的瓶頸。

    接著,劉仲華團隊又研制了系列黑茶加工新裝備,實現了黑茶加工的清潔化、機械化、連續(xù)化和標準化,建立了黑茶質量標準體系,研制了方便型、功能型、時尚型黑茶新產品20多種等等。

    這一系列的技術突破和產品創(chuàng)新,使有著幾百年歷史的安化黑茶產業(yè),再次煥發(fā)青春:2016年產值160多億元,稅收3億元。

    十年間,曾經的灰姑娘,蛻變成了金鳳凰!

    每年做近百次與茶相關的講座

    “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劉仲華教授。沒有他的大力傳播和對我們企業(yè)的無私幫助,就沒有安化黑茶的今天?!?016年12月21日,白沙溪茶廠總經理劉新安深有感觸地對記者說。

    2012年9月22日,白沙溪茶廠召開近千人的營銷大會,邀請劉仲華教授講課。不巧的是,因勞累過度,劉仲華正在醫(yī)院住院。接到邀請后,劉仲華第二天就辦了出院手續(xù),趕到安化。

    “認識這么多年,他一直是這樣,無論企業(yè)大小,只要他有時間,只要是有關茶的事情,他都看作是自己的事情。不計報酬,不計得失?!眲⑿掳舱f。

    2008年,湖南遇到大冰災。劉仲華在古丈考察時,看到一處茶園毀壞嚴重,一次性從自己科研經費中拿出5萬元錢給茶農,鼓勵他恢復生產。

    石門一位素不相識的退伍軍人,想搞茶葉生產,找到劉仲華后很快獲得支持,如今他辦的這家企業(yè)已成長為湖南茶業(yè)龍頭企業(yè)。

    桑植60多歲的易大姐想辦茶企,劉仲華從生產基地到生產線全程指導。

    “劉老師常跟我們說,中小企業(yè)一定要扶持,沒有報酬也要做?!彼膶W生王坤波教授告訴記者。

    外國企業(yè)曾高薪聘請劉仲華,但被他婉拒了。劉仲華創(chuàng)辦茶葉深加工的高科技企業(yè),從343萬元貸款起步,做到了年銷售1.8億元。后來,他還是選擇回歸學術,專心從事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yǎng)。

    “因為我想通過科技的平臺,影響全行業(yè)。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產茶國,歷史上我國茶葉出口曾占據80%的海外市場,如今僅18%。目前我國茶產業(yè)“十三五”的目標是打造1萬億元的產業(yè),當前的年綜合產業(yè)規(guī)模還不足4000億元。這需要我們更努力地去研發(fā)、去傳播更好的中國茶。”劉仲華說。

    2015年,恰逢百年的米蘭世博會,在劉仲華的策劃下,中國六大類茶承載著中國茶科技與茶文化驚艷亮相世博舞臺,成為米蘭世博會一大亮點。

    如今,在福建、陜西、廣西、四川、貴州、河南、湖北、廣東、江蘇等地都有他通過科技扶持快速發(fā)展的茶業(yè)龍頭企業(yè)。他的科研項目中,除了茶葉深加工、黑茶外,還有岳陽黃茶、福鼎白茶、安吉白茶、安溪鐵觀音、武夷山大紅袍、瀟湘綠茶等等,六大茶類全面突破。

    帶學生、搞科研、走企業(yè)、開講座,如今劉仲華每天工作到凌晨2時,節(jié)假日基本不休息,其中,每年在國內外開展的茶葉科學研究報告、產業(yè)發(fā)展論壇、茶與健康講座等就近百場?!耙驗槲矣幸粋€夢想,希望越來越多的人為了健康而喝茶,希望更多的中國茶走出家門口,走向世界?!眲⒅偃A說。

    記者手記

    樹高千丈,根在大地

    湖南日報記者 左丹

    起意采訪劉仲華教授,最初源于一位我敬重的同行對他的追蹤。他總是很忙,總是與媒體爽約,一推再推,一晃一年多……這勾起我無限的好奇,劉仲華究竟是什么樣的人?

    2016年12月20日,劉仲華要去益陽走訪茶企,我有幸與他來了一次近距離接觸。他是一位表達能力強、謙遜、很具親和力的人。

    益陽有多少茶企,每家茶企的故事,他都如數家珍。來過多少次益陽和安化,他自己也數不清,反正只要企業(yè)需要,只要他有時間,他都會趕來,常常是深夜趕到,給企業(yè)解決問題后,第二天又匆匆離去。

    他的同學、湖南茶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彭雄根說,他是一個非常勤奮的人,他的存在就是為了科學。

    他的科研課題來源于產業(yè)發(fā)展瓶頸,科研成果也主要是面向產業(yè)化。無論是茶葉深加工研究、還是黑茶提質增效研究,都來自他對產業(yè)的高度關注。

    他說,科研一定要接地氣,尤其茶學是一門應用科學。任何一項科研,必須要有解決產業(yè)發(fā)展瓶頸問題的針對性,不能單純只為發(fā)表論文、出版專著,否則,難免浪費國家錢財。

    他又是一個謙遜的人。采訪中,他多次提到自己的老師、學生所做的貢獻。他稱自己是站在巨人肩上取得的成績,是團隊的力量。

    這次益陽、安化之行節(jié)奏非常緊湊。年銷售額20億元的華萊公司催著劉教授研發(fā)新產品。益陽茶廠、白沙溪茶廠、建玲茶廠的負責人推開別的應酬,專程接待劉仲華,只為能與教授多點交流機會。

    曾任安化縣委書記、現任益陽市副市長謝壽保深情地說:“感謝湖南農業(yè)大學、感謝劉仲華教授。離開科技的支撐,安化黑茶走不到今天。”

    12月21日,從安化回到長沙已是深夜。第二天,劉仲華要趕往杭州開會。他告訴記者,自己的行程已安排到了12月31日。最近,國外求學的兒子回家休假,自己還未好好陪他。

    樹高千丈,根在大地。他深深地扎進泥土,終于迎來繁花滿枝,芬芳飄香。

(校黨委宣傳部轉自2017年1月11日《湖南日報》05版深讀 作者:左丹 呂志 李苗  網頁鏈接:湖南日報:http://hnrb.voc.com.cn/hnrb_epaper/html/2017-01/11/content_1179659.htm?div=-1  新湖南:http://m.voc.com.cn/wxhn/article/201701/201701110708514395.html)

相關知識

深度解析:綠色農業(yè),有機農業(yè),生態(tài)農業(yè) 湖南綠色食品網
中國農業(yè)大學新聞網
“互聯網+”農業(yè)創(chuàng)新
創(chuàng)制綠色肥料 賦能農業(yè)發(fā)展—新聞—科學網
河北青縣:“南果北種”打造現代農業(yè)發(fā)展新樣板——中國新聞網河北
黑龍江新聞—中國新聞網
有機農業(yè),人心所向—新聞—科學網
湖南省商務廳搜索
湖北運糧湖農場: 點亮農業(yè)發(fā)展“硒”招牌
江蘇:有機農業(yè)致富農民

網址: 湖南農業(yè)大學新聞網 http://www.u1s5d6.cn/newsview620056.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