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健康生活|冬季養(yǎng)生

健康生活|冬季養(yǎng)生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2月18日 23:03

立冬為冬季的開始,小雪過后南方才正式告別炎熱的天氣。雖然南方的節(jié)氣氣息變更不明顯,但天地氣息依舊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體。南方的冬季低溫日子比較短暫,我們更應珍惜。在中醫(yī)經典《黃帝內經》中就有對冬季養(yǎng)生的指導:"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yǎng)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萎厥,奉生者少。"

冬天的氣機是內向、閉藏的,自然界水都結冰了,地都坼裂了,生機全部回收,藏的氣機發(fā)展到了極致。此時絕對不能擾動陽氣,做一些把已經藏納、回收了的陽氣再調出來的事了。

冬天要順應收藏之道,保證充足的睡眠。早上起床一定要等到天地的陽氣出現(xiàn)、人體的陽氣出現(xiàn)(如自然醒),太陽升起了才開始活動、工作。一定要“天人合一”,不能說天地沒動,自己就任性地先動起來。因為自身還沒足夠的陽氣作保護,外界的陰寒之氣還沒消散,容易入侵人體,損壞人體的陽氣。

“志”為腎所藏之神,冬季腎精處于收藏狀態(tài),那“志”當然也是伏藏著的。就像人的志向若有若無、捉摸不定而凸顯不出來,或者像是已經得到了想要的東西,不用再耗費心機營求了。

冬天,身體的陽氣都潛藏于內,所以人要保持體溫而躲避寒冷。呆在寒冷的地方,陽氣就會被從內調動出來,用以維持體溫,這樣就違背了冬天內藏的氣機,人體的元氣就會很快喪失,“亟奪”就是很快一下子就泄掉的意思。因此冬季運動以身體微微發(fā)熱即可,微微出汗時就要停止,嚴防大汗淋漓耗損陽氣。

如果冬季身體沒養(yǎng)好,五臟中最容易受傷的就是腎。到了春天,生發(fā)之氣起來的時候,如果冬季沒把腎養(yǎng)好,春天就容易出現(xiàn)全身或手足無力、手腳冰冷的情況。肝對應春季,腎對應冬季,肝屬木,腎屬水,五行中水生木。冬季腎水沒養(yǎng)好,春季肝木的生發(fā)之力就不足,而導致肝所主之筋的功能不正常;元氣生發(fā)不夠,末梢循環(huán)差。因此有些疾病的病因需要往前幾個月或更長去時間尋找。

中醫(yī)提倡冬季閉藏、進補,而“五谷為養(yǎng)”正是進補的基礎。我們泛稱五谷為:粟、麥、稻、黍、菽(即:小米、小麥、大米、黃米、一切豆類)。在冬季還適合吃有補益氣血功效的紅薯(洗凈連皮吃容易消化不脹氣),補腎的黑芝麻、黑豆、山藥及板栗等。古人常說:“冬吃蘿卜夏吃姜,不用大夫開藥方”。冬季很多人會食欲大增,肥甘厚味容易增加胃腸負擔,晚餐適量吃一些熬制過的白蘿卜,有助于順氣通便。五臟六腑功能正常時吃五谷雜糧,身體也可以養(yǎng)的很好,在亞健康或疾病時盲目吃高蛋白的補品,有時反而會增加身體負擔。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相關知識

“冬季養(yǎng)生健康知識講座”活動
冬季要如何健康養(yǎng)生 冬季健康養(yǎng)生的飲食方法
冬季健康生活=“三暖”+“三法”
冬季健康知識 冬季健康養(yǎng)生小常識
冬季養(yǎng)生
北林垟社區(qū):開展冬季養(yǎng)生健康講座活動
冬季養(yǎng)生指南:日常生活中藏著哪些健康密碼?
常識 / 四季養(yǎng)生 / 冬季養(yǎng)生
冬季養(yǎng)生:避免誤區(qū),健康過冬!
冬季養(yǎng)生有方法 冬季如何養(yǎng)生比較好

網址: 健康生活|冬季養(yǎng)生 http://www.u1s5d6.cn/newsview631786.html

所屬分類:熱點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