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女性,發(fā)熱伴頭痛、乏力、消瘦,你知道病因是什么嗎?
患者,女性,52 歲,既往體健,因「乏力、消瘦 2 月余,發(fā)熱伴頭痛 1 周」于 2020-04-21 入我院急診科。
患者 2 月余前無明顯誘因下出現(xiàn)乏力、消瘦,無其他不適,未予以重視及治療。2 月來患者體重下降約 8 Kg。
1 周前患者出現(xiàn)發(fā)熱伴頭痛,熱度不詳,頭痛為持續(xù)性前額脹痛,至當?shù)蒯t(yī)院就診,查血常規(guī)正常,CRP 94.2 mg/L,肝功能:ALT 82U/L,AST 42U/L,胃鏡檢查:胃體潰瘍,病理活檢未提示惡性腫瘤。
予以青霉素抗感染、護肝等治療后患者仍感乏力,發(fā)熱伴頭痛未見明顯緩解,為求進一步診治來我院,急診科以「發(fā)熱待查」收住入院。
查體:T 37.6℃,P 71 次 / 分,R 19 次 / 分,BP 120/65 mmHg。
神志清,精神可,淺表淋巴結未觸及腫大,雙肺呼吸音清,未聞及干濕啰音,心律齊,各瓣膜聽診區(qū)未聞及病理性雜音。腹軟,無壓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雙下肢無浮腫。頸軟,神經(jīng)系統(tǒng)查體無殊。
入院后予進一步完善相關檢查,血常規(guī) +CRP:WBC 6.9*109/L,N 80%,HGB 96 g/L,PLT 580*109/L,CRP 102 mg/L;ESR 89 mm/h;生化:ALB 28 g/L,GLB 34.7 g/L,ALT 109 U/L,AST 54 U/L,GGT 95 U/L,ALP 212 U/L,TBIL 9.2 μmol/L,Cr 48.6 μmol/L,LDH 153 U/L,CK 12 U/L;LPS 120.8 pg/ml,1-3-β-D 葡聚糖 115.53 pg/ml,ANA、ANCA、PCT、T-spot、HLA-B27、腫瘤標志物、隱球菌莢膜抗原、免疫固定電泳、類風關檢測等未見明顯異常。
先后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針及莫西沙星針抗感染、洛索洛芬消炎鎮(zhèn)痛等治療,患者仍有發(fā)熱伴頭痛,為進一步明確診斷轉入我科。
入科后詳細復習病史,患者為社區(qū)急性起病,常規(guī)抗感染無效,感染性發(fā)熱依據(jù)不足。
考慮患者主要定位癥狀為神經(jīng)系統(tǒng),予完善頸椎 MR 及頭顱 MR,但均未見明顯異常。按照發(fā)熱待查診治流程予進一步完善骨髓穿刺及腰椎穿刺。
骨髓涂片:1. 涂片成簇血小板增多,建議 JAK2 基因檢查,原發(fā)性血小板增多癥(ET)不能除外。2. 幼紅細胞增生活躍,繼發(fā)性貧血可能。骨髓流式細胞檢測未見明顯血液淋巴腫瘤細胞群。腦脊液常規(guī)、生化及病原學檢測均未見明顯異常。
患者病程中出現(xiàn)時??奁讣{下降,訴頭頸部發(fā)麻、痛,「有風」,甚至能感覺到「血液停滯」,伴失眠,予精神衛(wèi)生科會診,診斷「抑郁狀態(tài)」。
綜合上述癥狀,結合發(fā)病年齡,考慮「顳動脈炎」不能排除,遂予完善 PET/CT,結果回報:多發(fā)血管(雙側頸動脈、雙側鎖骨下動脈、升主動脈、主動脈弓、胸主動脈、腹主動脈、雙側股動脈)管壁對稱性 FDG 代謝增高,SUVmax 約為 4.6,考慮動脈炎(圖 1)。
患者「多發(fā)性大動脈炎」診斷基本明確,轉風濕免疫科予甲潑尼龍針 40 mg qd 治療,患者頭痛緩解,體溫逐步恢復正常(圖 2)。
圖 1
圖 2
大動脈炎(Takayasu arteritis,TA)是一種慢性、肉芽腫性大動脈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主動脈及其分支,青年女性多發(fā),好發(fā)年齡 25-30 歲,主要引起相應部位動脈的狹窄或閉塞,少數(shù)患者表現(xiàn)為動脈擴張或動脈瘤,常呈多發(fā)性。
目前病因未明,多認為與遺傳、內(nèi)分泌異常及感染后機體出現(xiàn)免疫功能紊亂有關,大動脈壁獲得抗原性,而機體的免疫激活細胞對它不能識別,與該抗原結合后產(chǎn)生抗主動脈抗體,并作用于大動脈壁發(fā)生抗原抗體反應,形成免疫復合物沉積在血管壁,發(fā)生非特異性炎癥造成免疫損傷。
多發(fā)性大動脈炎臨床表現(xiàn)各異,從非特異性的發(fā)熱、乏力、關節(jié)疼痛、體重下降、記憶力減退到局部血管受累出現(xiàn)的頭痛、頭暈、黑矇、暈厥、視力下降、間歇性跛行、高血壓等。皮膚可表現(xiàn)為結節(jié)性紅斑、膿皮病、壞疽。但患者血清 ANCA 一般為陰性,給臨床診斷造成極大的困難,而 PET/CT 能夠發(fā)現(xiàn)早期大動脈炎,尤其對于以發(fā)熱為首發(fā)表現(xiàn)的臨床癥狀不典型患者的診斷有重要意義,且 SUVmax 能評價大動脈炎的疾病活動度,敏感性高于 ESR、CRP 等炎性標志物。Tezuka 等以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NIH)對 TA 活動度定義為標準,當 PET/CT 的 SUVmax 為 2.1 時,對活動期 TA 診斷敏感性、特異性分別為 92.6%、91.7%;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分別為 96.2%、84.6%。
目前大動脈炎的治療主要包括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和介入治療,糖皮質激素能有效緩解癥狀,為治療本病的首選藥物。部分患者減量或撤用激素后,可能疾病復發(fā),必要時可與免疫抑制劑聯(lián)用。近年來嘗試應用腫瘤壞死因子拮抗劑、IL-6 單抗、CD20 單抗、CTLA-4 單抗治療大動脈炎并獲得良好效果,為傳統(tǒng)免疫抑制劑治療效果不佳的難治性大動脈炎患者帶來新的希望。若重要血管狹窄、閉塞,影響臟器供血可考慮手術及介入治療。
作者:蟲爸
單位:浙江省人民醫(yī)院感染病科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y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 大動脈炎診斷及治療指南. 中華風濕病學雜志, 2011,15(2):119-120.
[2] Tezuka D, Haraguchi G, Ishihara T, et al. Role of FDG PET-CT in Takayasu arteritis:Sensitive detection of recurrences. JACC Cardiovasc Imag, 2012, 5:422-429.
[3] 鄒玉寶, 蔣雄京. 大動脈炎的研究現(xiàn)狀與進展. 中國循環(huán)雜志,2016,31(8):822-824.
[4] 孔秀芳, 紀宗斐, 馬莉莉, 等. 大動脈炎不同診斷或分類標準的臨床診斷效能對比研究. 中華醫(yī)學雜志, 2016,96(27):2134-2137.
[5] 樊琳琳, 史曉飛, 毛秋粉, 等. 18F-FDG PET/CT 顯像在大動脈炎診斷中的價值. 中國實驗診斷學, 2017,21(9):1516-1520.
[6] 魏冬梅, 張慧敏. 正電子發(fā)射計算機斷層顯像 / 計算機斷層攝影術在大動脈炎診治中的應用. 中國循環(huán)雜志,2017,32(4):409-410.
編輯: 周密
相關知識
人一直消瘦是什么原因
老年癡呆長期臥床飲食正常但日漸消瘦
女性的乳頭發(fā)癢是什么原因
瘦的人就真的健康嗎?過度消瘦也是一種病
過于消瘦是病態(tài) 中醫(yī)教你辨證治療消瘦
為什么女人太瘦容易生病
女性變老是什么原因呢?
瘦的人就真的健康嗎?注意:過度消瘦帶來六種疾病。
性生活可以治病你知道嗎?
老人消瘦的改善方法
網(wǎng)址: 中老年女性,發(fā)熱伴頭痛、乏力、消瘦,你知道病因是什么嗎? http://www.u1s5d6.cn/newsview64859.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8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