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低血壓

低血壓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1月24日 22:07

概述

血壓低于正常水平,即低于90/60mmHg 既可為生理性低血壓,也可為病理性低血壓 以體位低血壓和餐后低血壓較為常見 嚴重的病理性或繼發(fā)性低血壓可危及生命

疾病定義

低血壓(hypotension)是指血壓低于正常的水平。目前,世界衛(wèi)生組織對低血壓的診斷尚無統(tǒng)一標準,一般認為成年人上肢動脈血壓低于90/60mmHg(12/8 kPa)即為低血壓。急性、病理性低血壓常有頭昏、暈厥、視野模糊、惡心等癥狀。

流行病學

低血壓患者以體位低血壓和餐后低血壓較為常見。據統(tǒng)計,在我國,年齡≥65歲時,體位性低血壓的發(fā)生率可達20%~50%,年齡≥80歲人群中發(fā)生率為27.2%,合并高血壓者發(fā)病比例更高。餐后低血壓在居家護理的老年人中發(fā)生率為 24%~36%,在住院老年人中更高,為61.6%~74.7%。

疾病類型

根據起病原因分類

生理性低血壓

這是指一部分健康人群,其血壓值雖然已經達到了低血壓標準,但是沒有任何其他癥狀。多見于體質比較瘦弱的青中年女性、老人。除血壓偏低外,人體各系統(tǒng)器官無缺血和缺氧等異常。

病理性低血壓

這是指由人體某些器官或系統(tǒng)的疾病所造成的血壓降低。慢性者可見于慢性營養(yǎng)不良癥、特發(fā)性或肥厚性心肌病、慢性縮窄性心包炎、高度的主動脈瓣狹窄等。服用抗抑郁藥、降壓藥等也可以引發(fā)低血壓。

根據起病形式分類

急性低血壓

多見于大出血、急性心肌梗死、陣發(fā)性快速心律失常、嚴重創(chuàng)傷、感染、過敏等。

慢性低血壓

多見于生理性低血壓、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如嚴重的肺結核、惡性腫瘤、營養(yǎng)不良、嚴重心力衰竭、惡病質等以及某些患者疾病的嚴重階段。

病因

產生低血壓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因為血壓下降,導致血液循環(huán)緩慢,遠端毛細血管缺血。低血壓會影響組織細胞氧氣和營養(yǎng)的供應,尤其影響了大腦和心臟的血液供應。

基本病因

原發(fā)性低血壓

比如生理性低血壓,發(fā)病原因不是特別清楚。與形體瘦弱、遺傳因素有一定關聯(lián)。

繼發(fā)性低血壓

是指某些疾病導致的低血壓狀態(tài)。這種低血壓病因一般為兩類:

短期內迅速發(fā)生低血壓,如大出血、脫水、感染、過敏等原因所致的血壓急劇降低;低血壓緩慢發(fā)生,逐漸加重,如繼發(fā)于可能導致低血壓的心臟病和內分泌疾病,包括甲狀腺疾病、腎上腺功能不全、先天性心臟病、慢性心力衰竭等。

此外,當飲食中缺乏維生素B12和葉酸而導致貧血時,也會發(fā)生低血壓。

還有一些常見繼發(fā)性低血壓的病因如下。

體位性低血壓

體位性低血壓又稱為直立性低血壓,是指患者低血壓的發(fā)生與其體位變化有關,如從臥位轉為站立位后3分鐘以內,收縮壓下降≥20mmHg和(或)舒張壓下降≥10mmHg。多見于中老年人,尤其是長期服用降壓藥的高血壓患者。

孕期低血壓

由于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會在懷孕期間迅速膨脹,因此導致血壓下降,不過屬于正?,F(xiàn)象,血壓通常會在生完孩子后恢復到孕前正常水平,除此之外,當孕期發(fā)生缺鐵性貧血時,也會引起低血壓。

餐后低血壓

進餐后,大量的血液分配給胃腸道,致使心腦血管供血減少。餐后2小時內收縮壓下降幅度≥20mmHg或餐前收縮壓≥100mmHg,而餐后收縮壓下降至<90mmHg。多見于老年人。

誘發(fā)因素

年齡

站立或進食后血壓下降主要發(fā)生在65歲以上的成人。長時間靜止后導致的低血壓主要影響兒童和年輕人。

藥物

服用某些藥物可導致體位性低血壓,包括α受體阻斷藥如哌唑嗪、多沙唑嗪,血管擴張藥如硝酸甘油,神經節(jié)阻斷藥如胍乙啶,抗精神病藥如氟哌啶醇、喹硫平,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如舍曲林、文法拉辛,三環(huán)類抗抑郁藥如丙咪嗪、阿米替林,四環(huán)類抗抑郁藥如馬普替林,抗帕金森病藥物如單胺氧化酶抑制劑、左旋多巴等。

某些特殊疾病

帕金森病所致低血壓的發(fā)病率達30%,部分合并臥位高血壓;糖尿病所致低血壓的發(fā)生率為10%~30%,與糖尿病性心臟自主神經病變有關;還有一些心臟病可誘發(fā)低血壓。

癥狀

部分慢性低血壓患者可以沒有任何癥狀,急性低血壓如大多數體位性低血壓、餐后或排尿性低血壓多有臨床表現(xiàn),甚至引起暈厥。

典型癥狀

出現(xiàn)低灌注臨床癥狀,即因毛細血管內血液灌注不足而引起的癥狀。

頭暈、視野模糊、惡心、疲勞、注意力不集中等癥狀;
困惑、怕冷、臉色蒼白、脈搏微弱等癥狀;
極度低血壓患者很有可能導致暈厥、跌倒、一過性腦缺血;
部分老年低血壓患者無明顯主訴,但同樣可以發(fā)生跌倒和暈厥。
體位性低血壓持續(xù)時間多在5~10分鐘,也有的長達20分鐘。

伴隨癥狀

長期低血壓會使身體的各項機能下降,從而出現(xiàn)下列伴隨癥狀:

頭暈目眩容易跌倒造成骨折、腦出血等;乏力、精神倦怠容易造成心情壓抑、情緒抑郁等。

就醫(yī)

當患者突然或者因體位變化、進餐后出現(xiàn)頭暈眼花,肢軟乏力,心悸出冷汗等癥狀時,建議去醫(yī)院心血管內科就診。

診斷流程

醫(yī)生首先對患者進行相關的體格檢查:

觀察患者面容、皮膚色澤、體型胖瘦、有無水腫以及肢體運動等情況;分別測量臥位與立位血壓,并注意比較雙上肢以及上、下肢間血壓,以排除主動脈縮窄、多發(fā)性大動脈炎所致的血壓變化;心臟查體:注意心音和心臟雜音的變化;神經系統(tǒng)查體:檢測患者肢體感覺以及有無運動的協(xié)調障礙。

醫(yī)生可能問及的問題有:

詢問低血壓狀態(tài)何時發(fā)生,與臨床上出現(xiàn)的癥狀、體位、服用藥物有無明顯關系。
有無長期臥床病史。
有無外科手術,有無外傷而導致自主神經損害。

患者有明顯的誘發(fā)因素和原發(fā)病史,并檢查到上肢動脈血壓低于90/60 mmHg(12/8kPa)即可初步診斷為低血壓;從臥位轉為站立位后3分鐘以內,收縮壓下降≥20mmHg和(或)舒張壓下降≥10mmHg,可診斷為直立性低血壓。

就診科室

一般情況就診于心血管內科,嚴重癥狀如暈厥等,就診于急診科。

相關檢查

心電圖、超聲心動圖或心臟造影檢查,判斷有無引起低血壓的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及外周血管疾病。
外周血管多普勒超聲檢測或血管造影檢查,明確是否患有外周血管疾病。磁共振成像檢查了解有無脊髓空洞等脊髓病變。血常規(guī)、血糖、尿糖、甲狀腺功能檢測,以及其他內分泌檢查,排除貧血、糖尿病及甲狀腺疾病等。

鑒別診斷

低血糖

是指血糖水平低于正常的一種狀態(tài),主要由藥物、胰島β細胞瘤等器質性病變引起。該病好發(fā)于糖尿病尤其是合并心腦血管疾病的老年人,而低血壓主要好發(fā)于體質瘦弱的女性或老人。

貧血

可由多種原因引起,如紅細胞生成減少、失血及溶血等。主要表現(xiàn)和低血壓有些相似,血常規(guī)檢查可予鑒別。

治療

治療低血壓取決于它的癥狀、嚴重程度以及導致低血壓的原因。癥狀不明顯時,可通過改變飲食和生活方式,有效改善低血壓,當癥狀明顯或血壓突然降低時,需要及時處理。

急性期治療

導致急性低血壓的原因各不相同,根據病因采取不同的應對措施:

大出血導致的低血壓要及時輸血,補充血容量;嚴重創(chuàng)傷、感染導致的低血壓要及時補液、抗感染治療;過敏導致的急性低血壓應明確過敏原,及時給予升血壓治療。發(fā)生急性體位性低血壓時,體位的調整很重要,應立即使患者平臥,并按摩四肢肌肉。注意觀察脈搏變化,通常數分鐘后血壓即可恢復。若不明原因的暈厥,應立即將患者置于平臥位,或取頭低腳高位,迅速測量血壓、脈搏和心律。暈厥發(fā)作可由多種原因引起,一般需要及時就醫(yī)查找原因。

一般治療

對體質虛弱者要加強營養(yǎng);老年患者每日清晨可飲些淡鹽開水,或適度多喝水,使機體內組織間隙的水分進入血液可增加血容量;因藥物引起者可停用或調整用藥劑量。

平時適當運動,如做物理對抗動作如腿交叉、彎腰及緊繃肌肉等,改善神經和血管的調節(jié)功能,有助于減少直立性低血壓的發(fā)作。

穿壓縮長襪和用腹帶,可減少外周血量。

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據文獻報道有容量擴張劑(如氟氫可的松)、血管收縮劑(如鹽酸米多君、奧曲肽)及輔助藥(如阿卡波糖、紅細胞生成素等),應注意在改善立位低血壓時會有增高臥位血壓的副作用,因此需要慎用。

氟氫可的松

主要作用是維持血容量,升高血壓。適用于體位性低血壓??砂橛兴c潴留、高血壓及低鉀血癥等不良反應。

奧曲肽

主要作用是防止血管擴張,升高血壓。適用于嚴重的餐后低血壓,但糖尿病患者不建議使用。可能伴有惡心,痙攣、面部潮紅、高血糖和仰臥位高血壓等不良反應。

米多君

主要作用是收縮血管,升高血壓。適用于體位性低血壓??赡馨橛行穆刹积R、寒顫、皮疹等不良反應。

瓜爾膠

主要作用是延緩葡萄糖的吸收,維持飽腹感,減少胃腸道的血流,維持血壓。主要適用于餐后低血糖。尚未發(fā)現(xiàn)其不良反應。

阿卡波糖

主要作用是減少胃腸道的血流,維持血壓。適用于餐后低血壓,尤其伴有2型糖尿病患者。可能伴有輕微胃腸道癥狀,如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

手術治療

該疾病一般無需手術治療。

中醫(yī)治療

該疾病的中醫(yī)治療暫無循證醫(yī)學證據支持,但一些中醫(yī)治療方法或藥物可緩解癥狀,建議到正規(guī)醫(yī)療機構,在醫(yī)師指導下治療。

前沿治療

目前暫無確切的應用于臨床的前沿治療方法及藥物。

預后

生理性低血壓患者一般無需特殊治療,只要平時加強營養(yǎng),注意鍛煉,預后良好。

針對疾病引起的低血壓,需要積極治療原發(fā)病,使循環(huán)血容量回升,基本可以控制。此外,體位性低血壓和餐后低血壓雖然容易反復,只要避免引起低血壓的誘因,一般預后良好。

并發(fā)癥

休克

這是低血壓最嚴重的并發(fā)癥,臨床表現(xiàn)為血壓突然下降,可能伴有精神煩躁、反應遲鈍、心率加快、四肢濕冷、面色蒼白或紫紺,尿量減少或無尿,需立即到醫(yī)院進行緊急搶救治療。

暈厥

這是突然血壓下降導致的大腦暫時供血不足所致,表現(xiàn)為突然發(fā)生的、短暫的不省人事和昏倒,一般持續(xù)2~3分鐘左右,無論是否進行處理,之后全部功能均可逐漸恢復神志正常。最大的危害是因突然暈倒而發(fā)生意外,如骨折和腦外傷等,特別是老年人。

日常

很多低血壓像高血壓一樣無法徹底根治,但通過對患者生活方式的調整,如飲食習慣、運動方式、用藥等,可以有效地預防和控制其發(fā)生。

家庭護理

患者

避免腰部彎曲:如果把東西掉在地板上,彎曲膝蓋蹲下來時,保持腰部挺直。避免直接起身:起身前需伸展和彎曲小腿肌肉,如果出現(xiàn)低血壓癥狀,擠壓大腿、腹部和臀部肌肉能緩解相關癥狀。尤其是餐后低血壓患者,需在椅子上多坐一會兒再起來活動。穿齊腰的緊身長襪:能有助于改善血液流動和減少直立性低血壓的癥狀,但是躺下的時候要取下。注意環(huán)境變化:需盡量減少氣候和環(huán)境改變對血壓的影響,例如秋冬季及時增加衣物、避免室溫過低等。

家屬

家屬應積極配合患者的血壓管理,監(jiān)督患者定期測量血壓。對于一些藥物導致的低血壓,家屬要隨時觀察患者服藥后的反應。家屬在老年人起床、起夜時要多留意,避免發(fā)生體位性低血壓。同時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導,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

日常生活管理

飲食

健康飲食:營養(yǎng)均衡,確保健康所需的所有營養(yǎng)。同時根據醫(yī)生叮囑食用適量的鹽,可緩解低血壓癥狀。少食多餐,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入,每餐不宜吃得過飽,因為過飽會使回流到心臟的血液相對減少,導致低血壓的發(fā)生。喝含咖啡因的咖啡或茶,可暫時提高血壓,但是因為咖啡因會引起其他問題,在喝更多含咖啡因的飲料之前,請咨詢醫(yī)生。

其他

適當加強鍛煉,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以便改善血管的調節(jié)功能,加速血液循環(huán),避免血壓偏低。
多喝水,少喝酒:酒精會使人脫水,即使適度飲酒,也能降低血壓。另一方面,水可以對抗脫水并增加血液容量,血壓低的老人每日清晨可喝一杯淡鹽水,或者吃稍咸的飲食,使患者多喝水可增加血容量,從而升高血壓。

日常病情監(jiān)測

患者平時可用便攜式電子血壓計時常監(jiān)測血壓。

預防

晚上睡覺時將頭部墊高,可減輕低血壓的癥狀。早上睡醒后幾分鐘再坐起,隨后在床邊坐1~3分鐘,逐漸過渡到站立位,這樣有助于促進靜脈血向心臟回流,減少體位性低血壓的發(fā)生,還應該盡可能減少長時間臥床。避免洗澡水過熱或洗澡時間過長,因為太熱可使血管擴張而降低血壓。對于脊髓損傷或自主神經功能衰竭所致的嚴重體位性低血壓,站立之前使用腹帶或彈力繃帶對腹部或下肢短時加壓。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入:為了防止餐后血壓急劇下降,建議每天少食多餐,并限制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土豆、大米、面條和面包等。加強營養(yǎng),多食易消化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雞蛋、魚、奶酪、牛奶等,多喝湯多飲水,適當增加鹽分的攝入,同時注意補充鐵劑和維生素,防止貧血。

參考資料

[1] 中國老年醫(yī)學學會高血壓分會. 老年人異常血壓波動臨床診療中國專家共識. 中華高血壓雜志,2017,02(25):132-140. [2] 中國老年高血壓管理指南2019[J].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志,2019,18(2):93. [3] 中華醫(yī)學會老年醫(yī)學分會、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高血壓專業(yè)委員會. 老年高血壓的特點與臨床診治路徑. 中華高血壓雜志,2014年7期. [4] Zou X, Cao J. Prevalence of and risk factors for postprandial hypotension in older Chinese men. J Geriatr Cardiol. 2015 Nov;12(6):600-4. [5] 美國高血壓學會. ASH 直立性低血壓評估和治療立場聲明. J Clin Hypertens (Greenwich) 2013 Mar;15(3):147-5. [6] AAS/EFAS/ESH科學聲明:神經原性直立性低血壓患者仰臥位高血壓的管理. J Hypertens. 2019 Mar 14. [7] 梅奧醫(yī)學中心: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low-blood-pressure/symptoms-causes/syc-20355465. [8] 梅奧醫(yī)學中心: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orthostatic-hypotension/diagnosis-treatment/drc-20352553.

以上內容由陳魯原教授參與編審

相關知識

低血壓怎么調理 足底按摩能調理低血壓
60=100血壓身體無不適,是否屬低血壓
老人低血壓如何保健
中醫(yī)怎么治療低血壓
老年人怎么預防低血壓
懷孕六周血壓低氣血不足身體虛怎么辦
血壓高就一定是高血壓嗎 高血壓常見八大癥狀
【高血壓飲食禁忌】高血壓飲食療法
高血脂高血壓患者的健康食譜,幫你控制血脂血壓
【高血壓菜譜】高血壓糖尿病吃什么好

網址: 低血壓 http://www.u1s5d6.cn/newsview65357.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