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筋病的推拿取穴原則
主講:湖南中醫(yī)藥大學教授、湖南針灸協(xié)會會長 常小榮
編輯:靈蘭小草
一、經筋病的治療原則
經筋病癥體系龐大,結構復雜、涉及范圍廣、是常見多發(fā)病癥。
《黃帝內經·靈樞》“經筋”篇,提出了經筋病的治療原則“治在燔針劫刺,以知為數(shù),以痛為腧”以痛點、阿是穴、局部病灶火針治療為主。燔針”就是指燒熱了的火針?!耙灾獮閿?shù)”,就是針刺治療的強度要以出現(xiàn)針感作為標準?!耙酝礊檩敗?,輸與腧是通假字,實際上是腧穴的含義,就是說針扎的部位是以病人所述疼痛的地方作為腧穴,也就是在痛處取穴。
治療經筋病應分寒熱虛實,辨證論治。根據(jù)“虛則補之,實則瀉之”的總體原則,采取補虛瀉實,清熱溫寒的辦法隨證治之。
二、經筋病的取穴原則
經筋與經脈在機體的陰陽分布定位、循行起止及所經過的部位基本一致。經筋正常生理功能的發(fā)揮,也離不開臟腑所化生氣血的濡養(yǎng),尤其與肝、脾、胃等臟腑的功能密切相關。十二經筋是十二經脈之氣結聚散落于筋肉關節(jié)的體系,其功能活動有賴于經脈所運行氣血的溫煦濡養(yǎng)以及經氣的調節(jié),各經筋與同名經脈關系密切,全身經筋又均與足厥陰肝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陽膀胱經以及蹺脈有密切關系。以頭痛為例,前額痛者,為陽明經筋;兩邊痛者,為少陽經筋;后頭痛者,為太陽經筋;頭頂痛者,為厥陰筋經。
1、循筋取穴點、線、面
經筋病以痛為主,治療宜“以痛為腧”。人體是一個整體,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局部出現(xiàn)癥狀的同時,全身必定有所癥狀表現(xiàn)。
尋找筋結應分段進行,從腕至肘,從肘至肩;從踝至膝,從膝至髖。根據(jù)筋結的點、線、面,分別采取壓、揉、切、推、撥的手法進行。
2、筋經取穴分陰陽
陰病陽取,陽病陰取。《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審其陰陽,以別柔剛。陽病治陰,陰病治陽。定其血氣,各守其鄉(xiāng)?!标柦畈∽?,取陰筋穴位;陰筋病變,取陽筋穴位。左病右取,右病左取。
3、筋經取穴分虛實
無形之痛多虛,有形之痛多實。
氣血阻滯不通,患者拒按為實;津脈失去濡養(yǎng),患者喜按為虛。
關節(jié)上下,肌腹隆起處多實;
取穴以“痛”為腧。
4、臟腑病變節(jié)段法
在背部正中線旁開0.5--1.5寸的膀胱經筋上。
胸腔心肺疾病,一般選取3、4、5椎筋結;
橫膈肝膽脾疾病,一般選取9、10、11椎筋結;
腹腔胃腸疾病,一般選取12胸椎、腰4椎筋結。
線段與所屬俞穴結合,多手法進行推拿。
三、經筋導引解結術補瀉法
經筋導引術的治療分為“導引解結”和“固本消結”兩部分?!皩б饨Y”,即沿著經筋循行的路線查找筋結致痛點,“聚為筋結,不通則痛”是經筋病的核心,準確找到筋結點是治療的關鍵,只要解開筋結,疼痛就可消失?!皩б饨Y”有活血化瘀、通絡散結的效果。
1、補法
多用于年老體弱,久病重病,體瘦體虛之人。順著經絡走向為補,手法宜輕、宜慢、宜短。
2、瀉法
臨床多用于年輕體壯、新病急病、體胖體實者。力度宜重、速度宜快,時間宜長。逆著經絡走向推拿。
對于不好辨別者,采取平補平瀉的方法進行。
相關知識
中醫(yī)穴位推拿的手法
推拿按摩的7大治療原則
中醫(yī)推拿療法推拿技術.docx
中醫(yī)推拿治療的原理和作用
中醫(yī)針灸治療的取穴原則和方法
推拿養(yǎng)生
樞經推拿
針灸推拿-針灸技術、針灸治療、經絡腧穴、中醫(yī)推拿-中醫(yī)藥-醫(yī)藥網(wǎng)
推走疲憊 拿捏健康 年輕人愛上的中醫(yī)推拿到底能治哪些病
百余穴位針對病 針灸推拿且救命
網(wǎng)址: 經筋病的推拿取穴原則 http://www.u1s5d6.cn/newsview662432.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5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