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科技助力,讓殘疾人“聽”得更清“走”得更遠

科技助力,讓殘疾人“聽”得更清“走”得更遠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20日 21:06

□ 本報記者 楊易臻 張宣

今年9月1日是無障礙環(huán)境建設法施行一周年。從道路上的盲道、公共場所的無障礙衛(wèi)生間等無障礙設施,到視障友好的地圖、老年友好型的手機應用等科技手段,我國無障礙環(huán)境建設加速推進,借著智能化技術的浪潮,深入生活的每個角落。

根據(jù)中國殘聯(lián)統(tǒng)計,我國有超過8500萬殘疾人,涉及到2.6億家庭人口。如何借助科技手段擴展無障礙服務邊界,讓殘疾人群體便利地使用公共設施、跨越數(shù)字鴻溝?《科技周刊》記者與相關創(chuàng)業(yè)團隊對話發(fā)現(xiàn),科技手段正在幫助殘疾人“看”得更真、“聽”得更清、“走”得更遠。

關注出行問題,無礙之路如何更有愛

我國有龐大的出行障礙人群,有學者估計,殘疾人、老年人,加上孕婦、嬰幼兒等人群,我國總出行障礙人口數(shù)量約有5億人。目前,已有不少技術團隊推出了無障礙出行導航的解決方案。

只需在搜索框中輸入目的地并選擇無障礙出入口,一份讓輪椅通行暢通無阻的地圖就立刻顯示在手機屏幕上。今年5月,棲霞區(qū)殘聯(lián)發(fā)布了一份特別的地圖——棲霞區(qū)無障礙地圖(試行版),覆蓋了仙林中心和無障礙生活示范區(qū)兩個殘障群體高頻活動區(qū)域。殘障朋友可以通過地圖查詢無障礙設施,進行路徑規(guī)劃和導航。

這張地圖的研發(fā)團隊,來自奧博鐵克(蘇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創(chuàng)始人李麟青作為蘇州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第一位殘障博士,因親身感受到輪椅出行的困難,在2019年就投入了無障礙地圖的研究。李麟青介紹,團隊推出的“江蘇省無障礙地圖”App起步于蘇州,為輪椅出行人群和視障群體提供服務,截至2023年年底,這份地圖已覆蓋江蘇省13個設區(qū)市、85個縣(市、區(qū)),累計服務4523萬人次,直接受益者超過570萬人。

“走出家門,去餐廳吃飯、約朋友唱K,和健全人一樣享受生活、融入社會,是殘障群體的基本需求。然而,在無障礙出行上還有一定缺口?!崩铟肭嘟o記者舉了個例子,他近期在北京出差時,發(fā)現(xiàn)導航將自己帶到了目的地對面的天橋腳下,“健全人是走天橋臺階過街的,但坐輪椅就需要繞道找到一個平交路口,通過紅綠燈過街,可見健全人和殘疾人的路線是完全不同的?!?/p>

目前,無障礙地圖還缺少行業(yè)規(guī)范。由于個體需求的不同,加上殘障群體對于室內導航的精度要求非常高,地圖研發(fā)需要巨大的工作量——每個地鐵站有無障礙電梯的出入口是哪一個?到路邊是否有緣石坡道?商場中的無障礙洗手間在哪一層?甚至洗手間的安全抓桿是C型還是一字型……這些都是李麟青團隊調研的問題。

調研工作一部分主要依靠團隊成員和志愿者的親力親為,也可通過機器人實現(xiàn)自動化或半自動化的數(shù)據(jù)采集。李麟青提到,他們正與江蘇開放大學合作研發(fā)室內高精度導航,已取得初步成果,未來可用于幫助視障群體。產品也在根據(jù)用戶反饋不斷升級,比如根據(jù)視障者的需求,開發(fā)了偏離路線震動提醒功能,即路線偏離角度越大,手機震動越強,以幫助調整方向,該功能也已申請專利。

關注到無障礙出行的需求,高德地圖也在8月上線了視障導航功能,高德地圖無障礙導航研發(fā)工程師告訴記者,此次上線的視障導航功能,可以利用北斗衛(wèi)星系統(tǒng)實現(xiàn)亞米級定位精度,細化偏航角度,在方向偏移時通過播報引導用戶找回方向,當視障用戶在步行中偏移規(guī)劃路線大于30度持續(xù)5秒時,地圖會通過語音播報提醒用戶;此外,還在導航過程中全程適配旁白模式,在途經路口和通過紅綠燈時,會有語音倒計時播報,以方便視障用戶了解交通信號燈通行情況。目前,地圖的輪椅導航已覆蓋全國50個城市,省內城市包括南京、無錫、南通、鎮(zhèn)江、徐州、常州等市均已覆蓋。視障導航目前已經在全國范圍內上線。

彌補手語翻譯缺口,讓2780萬聽障人士“看見”聲音

據(jù)統(tǒng)計,全國有2780萬聽障人士,但只有1萬名左右的專業(yè)手語翻譯,在無障礙溝通方面有很大的缺口。當記者采訪果不其然無障礙科技(蘇州)有限公司創(chuàng)始人楊陽時,他正坐在辦公室中,打開實時“語音轉手語”的軟件,和記者進行視頻通話。作為一位聽障者,95后的楊陽正帶領著一支年輕的創(chuàng)業(yè)團隊,打造AI手語翻譯產品。

在調研中,楊陽團隊發(fā)現(xiàn),手語溝通對于聽障者,尤其是文化程度較低的聽障者,是文字溝通無法替代的?!澳壳?,在一些較為官方的應用場景下,如金融、新聞播報的場景,大多有手語翻譯。但日常生活中,聽障人士如何與家庭成員溝通,如何自己出門,和人溝通?這些都是現(xiàn)有的手語翻譯難以覆蓋到的場景。”楊陽告訴記者。

2023年5月,楊陽和團隊開發(fā)的“車載媒體播報手語報站”功能在蘇州公交正式上線,為聽障人士搭乘時提供報站服務。一名乘客專門寫了一封表揚信:“手語報站的引入,讓我們感到自己也真正融入了社會。手語報站所給予我們的幫助,遠遠不只是獲取信息的便利,更多的是對我們的支持和關懷……”

楊陽帶領團隊采用了人工智能自然語言處理的概率算法和神經網(wǎng)絡技術,結合手語數(shù)據(jù)庫和多模態(tài)深度學習技術,實現(xiàn)語音與手語的快速轉換。研發(fā)的“譯語”智能手語翻譯AI數(shù)字人不僅能應用在網(wǎng)頁中,實現(xiàn)提供語音、文字與手語之間的“雙向”翻譯,還可以應用在公交播報地圖系統(tǒng)、政務系統(tǒng)、銀行等平臺上。

將AI技術用于手語翻譯,還是一個非常前沿的應用領域。本科就讀物聯(lián)網(wǎng)工程專業(yè)的楊陽,在2018年左右,關注到學界開始用深度學習的方法去研究手語翻譯?!耙虼?,我們團隊本著‘邊積累、邊驗證’的態(tài)度來做產品?!?/p>

目前,團隊已建立開放平臺,讓軟件開發(fā)者可以調用能力接口,將AI手語翻譯技術接入自己的產品中。楊陽告訴記者,原先,團隊考慮開發(fā)專門的聊天軟件,但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聽障者更愿意使用微信、快手、抖音等普遍使用的平臺,這樣不會感受到被區(qū)別對待。因此,團隊決定在現(xiàn)有社交平臺基礎上,提供手語翻譯的功能?!伴_放平臺預計在下半年推出,預期是只需要利用2—3行代碼,就可以將技術接入產品。”楊陽說,有了開放平臺的加持,來自各個領域的軟件開發(fā)者都可以接入手語翻譯,行業(yè)和領域大大擴展了。

進入青少年科創(chuàng)視野,江蘇推廣無障礙技術應用

江蘇對無障礙技術的探索由來已久,隨著各行各業(yè)對無障礙的關注、認識和參與越來越深入,高校乃至中小學也開設了相關課程,傳播無障礙理念,進行無障礙領域的科學探索。在今年的第三十五屆江蘇省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中,不少獲獎作品就聚焦無障礙技術的研究,其中一項是來自南京外國語學校學生朱珂瑤、張景涵的科創(chuàng)項目“慧眼:一種穿戴式盲人輔助導航設備”。

“最開始想到研究這個問題,是我們2022年11月在珠江路偶遇一位拿著盲杖的老人,他握著手杖在地上敲敲打打,但盲道被電動車占據(jù),非常危險。于是我們想到了做一個探測障礙物、輔助盲人出行的小裝置?!睆埦昂蛴浾呓榻B設計“慧眼”設備的初衷。

“前期調研中,我們實地走訪了二十幾個街道,拍攝了上千張照片,并與多位盲人朋友交流,最終決定設計成手環(huán)形式,利用超聲波傳感器進行物體探測,通過振動提醒盲人避障?!痹陧椖恐胸撠熅幊坦ぷ鞯闹扃娆幗榻B,賽后兩人也對產品進行了多次更新升級,現(xiàn)在產品具備分級震動、一鍵報警、多方位探測等功能。團隊還在根據(jù)盲人朋友的反饋,結合圖像識別技術,加入針對紅綠燈的識別功能。

在2022年3月,《江蘇省無障礙環(huán)境建設實施辦法》就已實施。兩年多來,江蘇在無障礙領域采取了多項積極舉措,多部門正在將無障礙信息建設納入信息化建設規(guī)劃,推進無障礙信息技術應用,為殘疾人、老年人獲取公共信息提供便利。無錫市上線殘疾人無障礙出行App“靈錫”,南京市江寧區(qū)政府網(wǎng)站提供無障礙閱讀功能,省內多座公共圖書館提供盲文、有聲讀物、大字閱讀等設備和軟件,南京市打造全市首個包含智能語音提示、觸摸講解的無障礙花園……無障礙服務場景進一步拓展,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今年5月15日,省殘疾人輔助器具租賃資源中心(南京站)對外開放,智能輪椅、柔性外骨骼機器人、眼控平板電腦等250多種“高科技”無障礙輔具可供租賃、選購。江蘇省殘疾人輔助器具服務中心副主任馬智勇表示,租賃資源中心在全省已經有了1171個社區(qū)租賃便捷服務點的基礎上,開展一項面向全體人民群眾,包括老年人、殘疾人還有兒童提供的科技型輔具租賃服務。租賃服務可以省去個人的購買負擔,讓智能化設備以極高的性價比走入“尋常百姓家”。

相關知識

心理服務助力殘疾人生活更美好
讓殘疾人生活更便利
高科技輔具助力殘障人士更好融入社會
寧波市殘疾人聯(lián)合會 康復科普知識 人人享有聽力健康——聽力殘疾預防及康復科普知識
49.65萬元助力殘疾人康復,如何為更多人帶來希望?
科技賦能共享福祉 助力提升全民聽力健康
如何讓腿部能跑得更遠的7個技巧!
醫(yī)學科普,聽得懂更要講得對
殘疾人康復領域有智力殘疾康復、視力殘疾康復、聽力殘疾康復、精神殘疾康復。()
大醫(yī)丨一切為了患者走得更穩(wěn)、活得更好

網(wǎng)址: 科技助力,讓殘疾人“聽”得更清“走”得更遠 http://www.u1s5d6.cn/newsview681849.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