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茶的采摘是一個復雜而精細的過程,涉及多個方面的考量。以下是對巖茶采摘的詳細闡述:
一、采摘時間
巖茶的采摘時間主要受到茶樹品種、當年氣候、山場位置和茶園管理措施等因素的影響。一般來說,巖茶的采摘時間集中在春季,即清明過后至谷雨前后,這是巖茶的最佳采摘季節(jié)。具體來說,不同品種的巖茶采摘時間略有不同:
鳳凰單叢等特早芽種大約在4月上旬開始采摘。黃觀音、黃玫瑰、金觀音等品種在4月中旬可采摘。水仙、鐵羅漢、奇蘭、北斗等品種則在4月下旬采摘。大紅袍和肉桂等品種的采摘時間相對較晚,大約在5月上旬。此外,夏茶和秋茶也有采摘,但現(xiàn)代茶農和茶廠大多只采制頭春茶,以保證茶葉的品質和茶樹的健康。
二、采摘標準
巖茶的采摘標準十分嚴格,一般以新梢駐芽二、三葉為標準,根據(jù)不同品種的特性,分為小開面、中開面和大開面采。具體來說,中開面采摘最為適宜,即頂上的芽葉張開,相當于第二張葉子的二分之一。這樣的采摘標準能夠確保茶葉的嫩度和品質。
三、采摘天氣與時間
采摘當天的氣候對茶青品質影響較大。晴至多云天露水干后采摘的茶青品質較好,而雨天和露水未干時采摘的茶青品質較差。因此,巖茶的采摘應盡量選擇晴至多云的天氣進行。在一天之中,上午9-11時和下午2-5時的茶青質量最好,這兩個時間段是采摘巖茶的最佳時間。
四、采摘方法
巖茶的采摘方法也十分講究。每季萌發(fā)的新梢,需要確定合理的留養(yǎng)高度為采摘面高度,并以此為水準從樹冠中間往外采。高于額定采摘面以上的新梢芽葉應全部采摘,而低于額定采摘面以下的新梢芽則應全部留養(yǎng)。此外,投采茶葉時一般控制高度為80cm~120cm,并嚴格留養(yǎng)采摘面以下的側枝、低梢及樹冠稀疏處的芽梢。待每季采摘后,再輕度摘去留養(yǎng)新梢的頂芽。
五、采摘后的處理
采摘后的茶青需要立即進行后續(xù)處理,包括萎凋、做青、炒青、揉捻、初焙等一系列工序。這些工序對于巖茶的品質形成至關重要。其中,做青是形成巖茶特殊品質的關鍵步驟,通過控制發(fā)酵程度和時間,使茶葉達到“綠葉紅鑲邊”的效果。
綜上所述,巖茶的采摘是一個復雜而精細的過程,需要綜合考慮多個因素。通過合理的采摘時間、嚴格的采摘標準、適宜的采摘天氣與時間以及科學的采摘方法,才能確保巖茶的品質和產量。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