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讓孩子樹立正確的兩性觀,先區(qū)分“性教育”和“性啟蒙”
如何對孩子進行品格教育?不需要說教,不需要獎懲,所有的教育都在日常生活里。品格決定命運,童年決定一生。
把“性教育”做成“性啟蒙”,比不做還要壞得多。
青少年出現早孕、濫性等問題,根本不是因為他對性知識了解得少,而是因為精神空虛,道德情感發(fā)育不良,缺少自愛及愛人的能力。
“孩子是從哪里來的”,這幾乎是每個孩子都會問,并讓每個家長都難回答的問題。很多人都說應該正確告訴孩子,但怎么個正確法,卻往往含糊其詞。
我曾看到一篇文章,有位媽媽是這樣回答的:“媽媽的身體里面有一種叫卵子的細胞,爸爸身體也有一種叫精子的細胞,有一天,它們兩人相見了,卵子就熱情地邀請精子去她的家里做客,他們倆就一塊去了媽媽的肚子里。媽媽專門為他倆準備了一所美麗的宮殿叫子宮,在媽媽的子宮里,卵子和精子合成了一個受精卵,經過媽媽身體里營養(yǎng)物質的哺育,它們成長為一個小胎兒,等到胎兒十個月的時候,媽媽住到了醫(yī)院,醫(yī)院里的助產士阿姨就把寶寶接出來了,你這個小生命就誕生了?!薄@個回答太復雜了!這不是在回答一個三、四歲的孩子問題,這是在進行一個科普講座。
盧梭在他的教育名著《愛彌兒》中舉過一個例子:一個小男孩子問他媽媽孩子是怎樣來的,媽媽告訴他“是女人從肚子里把他屙出來的,屙的時候肚子痛得幾 乎把命都丟了”。盧梭認為這個回答很經典,因為它告訴孩子的是一個生孩子的結果而不是原因。媽媽在“孩子是怎么來的”后面立即跟上了“痛苦”,這像一層遮 擋,阻止了孩子的好奇和想象力。所以它既給予了孩子一個肯定的回答,又不會挑逗他的想象。
盧梭認為性啟蒙應盡量延遲,就是不給他們以機會,不使他們產生好奇心0當然絕不能為了延緩而對孩子瞎說八道。如果不得已要告訴孩子,也應該用簡短的話語、沒有猶豫的口氣告訴他,而絕不可帶出不好意思的、色情的表情來。
事實上兒童對性的好奇根本不像成人以為的那樣大,成人完全可以避開解釋的尷尬,把這個問題用另一個說法坦率地講出來。
圓圓三、四歲時也問過我這個問題,我當時不假思索地告訴她,是觀音送子娘娘送來的。沒過多久,她有一天突然問我:“我是觀音送子娘娘送來的嗎?”我 說是;她又問:“你也是嗎?”我說是;她猶疑了一下又問:“我爸爸也是嗎?”我說也是。她一臉驚奇,片刻后突然很委屈地說:“那我怎么在那里沒見過你 們?”說著眼淚就要下來。
我非常驚訝,明白她是說我們曾經都在觀音送子娘娘那里,應該在出生前早就認識啊。3歲左右的孩子開始對父母懷有深刻的情感,不僅僅是依戀,還有強烈的占有欲。在觀音送子娘娘那里我們各不相干、互不認識這樣一種情況讓她非常失落。
我一下有些不知所措,明白自己那樣給孩子瞎說,把她的認識搞亂了。我趕快抱起圓圓,給她擦擦眼淚說:對不起寶寶,媽媽以前那樣給你講是編了個故事,覺得那樣講很有趣,其實不是那樣的。
圓圓瞪大眼睛,好奇地期待著我給她講出“真相”。
我想了一下,問她:“是不是經常有人說小圓圓長得像媽媽,也有人說你長得像爸爸?”她說是。我說:“我和爸爸結婚后,想要個孩子,就從爸爸身上拿了 一點點東西”,我用手到她的小胳膊上輕輕地做了一個捏走一點點東西的樣子——“然后又從媽媽身上拿了一點點東西”,說話間我到自己的臉上做一個揪下一點點 東西的動作——“然后把這兩點點東西放一塊”,我用兩個手指做揉搓一起的動作——“放到媽媽肚子里”,我用大拇指做一個往肚臍眼摁的動作——“小圓圓就慢 慢在媽媽肚子里長成了”。
圓圓眼睛里閃現著驚奇的光澤,我馬上接著說:“所以小圓圓長得又像爸爸又是像媽媽,你自己說說你像誰啊?”我已把話題轉移了,圓圓經我提示,就很有興趣地考慮自己像誰的問題去了,不再追問別的。
又過了幾天,她還是想起這事,又問我,我是怎么從媽媽的肚子里出來的?我就告訴她,“到醫(yī)院把肚子劃開取出來的,做手術時因為用了麻藥,所以也不痛”。不論是剖腹產還是順產都可以用這個回答,孩子并不會追究你肚子上有沒有刀疤。
又過一段時間,她又好奇地問我從爸爸媽媽身上揪一點什么東西下來,就能做成個小孩子,是不是揪一點點肉,疼不疼。我說:“哦,是揪很小的一點肉,不 疼,不過那得長大才有辦法揪得不痛,小孩子不能做這種事。哦,吃完飯想去找婷婷玩,還是想找小哲玩?”話題就這樣又一次被不露聲色地轉走了。
性是人的天性,到了該懂的時候自然會懂,就像會走路是人的天性,只需要時間來成全一樣。圓圓終究有一天會知道孩子是從哪里來的,但到了那個時候,她就理解了為什么大人要那樣說;同時,我也相信,到這個時候,她就已經有了是非觀,完全可以進行自我教育了。
正確的兩性觀絕不可能孤立存在,它是一個人整個價值觀、人生觀的一部分。孩子只要有良好的價值觀和正確的人生觀,他一定會同時有健康的兩性觀。
性教育現在有一種趨勢,就是恨不得把所有的性生理知識都告訴孩子們。認為性教育與其遮遮掩掩,不如在孩子年齡尚小還未產生性欲前,就把一切毫無保留地告訴他們,使他們不再對此有疑問,然后就不再有好奇。應該這樣嗎?
2007年看到網絡上說,臺灣的小學給孩子們發(fā)了性教育教材,上面不僅有兩性生理差異及生殖說明,而且有男女性交的插圖。這引起許多家長的抗議。據報道,教材的編寫是有醫(yī)學專家參與的。盡管編寫者和推廣者出來說這樣做是有道理的,但他們并沒有說明這樣一種教材方案到底是建立在哪一種教育理論上,哪一位教育家的理論可以佐證他們此舉的正確性。
另據2007年9月《廣州日報》報道,深圳首部中小學性教育讀本遭家長投訴。該讀本由深圳市教育局和深圳計劃生育中心聯合編寫。“在適合9~12歲的小學讀本中,記者看到,已經開始有用簡單的語言講述避孕、節(jié)孕知識。而12~15歲的初中讀本中開始涉及到月經、手婬等性發(fā)育問題,并詳細地談到了懷孕的診斷方法、三種避孕措施和人工流產等內容。該教材開始提及同性戀、性心理障礙等問題,還直面了網絡色情、網戀等問題。”
這是性教育課還是性啟蒙課?后果是讓孩子學會了用理性慎重對待性,還是更開啟了他們的好奇,使他們心緒萌動?這些“常識”促成的,是他們對誘惑的拒絕,還是對誘惑的傾心?
現在有一種奇怪的現象,醫(yī)療界的人動不動就參與到教育界工作中。
國家讓開設學生心理健康課,學校就把這些課承包給醫(yī)院的心理科;孩子不聽話愛搗亂,家長就帶著去醫(yī)院看多動癥;需要進行性教育,就請來生殖醫(yī)學的專家們編教材——這種合作正常嗎,它所實現的功能到底是教育的還是反教育的?
我們不反對醫(yī)療界和教育界合作,可是兒童教育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簡單地把成人邏輯套用到兒童身上,把醫(yī)療思維和手段運用到兒童教育中,這是非常荒謬 的。讀一讀盧梭、杜威、蘇霍姆林斯基、馬卡連柯、陶行知等偉大教育家的著作,只要領會了他們的思想,就可以知道他們會反對這樣的“性教育”。
把“性教育”做成“性啟蒙”,比不做還要壞得多!
青少年出現早孕、濫性等問題,根本不是因為他對性知識了解得少,而是因為精神空虛,道德情感發(fā)育不良,缺少自愛及愛人的能力。
那些出了問題的孩子,絕不是因為他們比一般孩子性知識少,恰恰相反,他們從各種途徑獲得了更多的性知識,他們的興趣被喚起來了。由于他們一貫缺少理 性的自我約束力,一貫對自己和他人沒有責任感,不計后果地放縱自己。就如同一個經常偷抄別人作業(yè)的孩子,他十分清楚自己的行為是不好的,但是他不愿為此付 出努力。他不幸從小生活在某種不良的教育環(huán)境中,他的自尊在過去的時間里已流失很多,面對自己時越來越厚顏無恥了。
我認為性教育的重點應該是世界觀和愛情觀教育,大體可分為兩個階段。
在孩子成年之前,教育任務是樹立孩子正確的世界觀,培養(yǎng)自尊自愛的意識,養(yǎng)成善良、理解、豁達、勤勞的品行,使他成為一個生理、心理兩方面都健康和 諧發(fā)展的人。所有這一切,都是為他真正進入談婚論嫁階段做準備的。孩子將來成為怎樣一個人,他將會以怎樣的面貌去和異性相處,基本上都是這一階段的教育決 定的。
到孩子已長大成人,讀高中或讀大學了,家長可以和孩子直接談論兩性,談論愛情。家長們不僅要在意識上給孩子以健康的愛情觀引導,也要盡力以自己和配 偶的相處,為孩子做出榜樣。孩子從父母身上領略到美滿的男女關系,才會對兩性相處有信心,才能以健康的心態(tài)為自己找到愛情,找到美好的性,找到一生的幸 福。
這里還有一些細節(jié),提醒家長們在兒童的早期性教育中要注意。
如果你看到學齡前兒童有性交模仿,父母一定不要大驚失色,更不要責罵孩子,要口氣平靜但堅決地告訴他,你反對這種游戲;并盡快把他的注意力轉移到別的事上。
孩子有這種舉動,可能是父母的動作不小心被孩子看到了,所以做父母的一定要檢點自己的行為,堅決不能讓孩子看到父母做愛。也可能是別的小朋友這樣做讓他學到了,所以如果確信家庭中沒出現什么問題,就要關注一下和孩子接觸的小朋友的情況,要對其他家長有善意的提醒。
我一個朋友給我講過一件令人不可思議的事。她鄰居家的女孩子4歲,來她家里找她的兒子玩,居然教她兒子爬她身上,做模仿動作,并模仿聲音。我的朋友 大驚失色,趕快找個機會委婉地問小女孩的媽媽。這位媽媽一聽,竟不太在意地說,噢,可能是從錄像上學的。原來她和丈夫看色情錄像,居然不回避孩子,孩子也 站在旁邊看。他們認為孩子那么小,什么也不懂,看了也沒事。
這樣的父母簡直愚蠢至極,孩子在他們眼睛里只是個小動物,他們根本不考慮孩子是個人。童年期的任何經歷都能在他們的頭腦中留下印象。污穢的鏡頭,哪 怕是幾個月的嬰兒都不該讓他看到,況且他們的孩子已四歲,已經很懂事了。他們的這種行為對孩子的傷害是巨大的,會影響孩子一生的身心健康。
還有的家庭由于沒有洗澡設備,媽媽居然帶小男孩到公共浴室洗澡,這也是錯誤的。不管孩子幾歲,都不該帶他進異性浴室。如果爸爸不能帶他去洗澡,寧可在家里拿大盆給他洗也不要把他帶到女澡堂。
在家里,只要孩子能自己洗澡,家長就最好讓孩子單獨洗。孩子長到一定年齡就不愿讓父母看到自己的裸體,他也不喜歡看到父母的裸體,尤其是異性家長的裸體。
孩子十二、三歲進入青春期后,父母就不要單獨與異性孩子同床睡覺。有資料說,男孩子如果長期與母親睡一張床,他長大結婚后可能會出現性功能障礙。女孩子長期與父親睡一張床,也不利于心理健康發(fā)育。
但父母可以當著孩子的面適當表示親熱。如早晨上班前的吻別,久別歸來后的擁抱。這樣可以讓孩子看到父母相親相愛,體會到家庭生活的幸福。父母做這些動作時要坦然,心中不可以有絲毫齷齪感。孩子從父母那里看到了愛和美,學會了正常地表達情感。
當然,這種時候不要忘了,要同時給孩子一個親吻和擁抱。
特別提示
●性啟蒙應盡量延遲,就是不給孩子以機會,不使他們產生好奇心。當然絕不能為了延緩而對孩子瞎說八道。如果不得已要告訴孩子,也應該用簡短的話語、沒有猶豫的口氣告訴他,而絕不可帶出不好意思的、色情的表情來。
●兒童對性的好奇根本不像成人以為的那樣大,成人完全可以避開解釋的尷尬,把這個問題用另一個說法坦率地講出來。
●性是人的天性,到了該懂的時候自然會懂,就像會走路是人的天性,只需要時間來成全一樣。
●那些出了問題的孩子,絕不是因為他們比一般孩子性知識少,恰恰相反,他們從各種途徑獲得了更多的性知識,他們的興趣被喚起來了。由于他們一貫缺少理性的自我約束力,一貫對自己和他人沒有責任感,不計后果地放縱自己。
●正確的兩性觀絕不可能孤立存在,它是一個人整個價值觀、人生觀的一部分。孩子只要有良好的價值觀和正確的人生觀,他一定會同時有健康的兩性觀。性教育的重點應該是世界觀和愛情觀教育。
●家長們不僅要在意識上給孩子以健康的愛情觀引導,也要盡力以自己和配偶的相處,為孩子做出榜樣。孩子從父母身上領略到美滿的男女關系,才會對兩性相處有信心,才能以健康的心態(tài)為自己找到愛情,找到美好的性,找到一生的幸福。
【本文節(jié)選自《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作者:尹建莉,浙江文藝出版社。歡迎關注,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禁止隨意轉載】
相關知識
預防艾滋,首先要樹立正確的性觀念
啟蒙教育和早教的區(qū)別?透過時間看教育重點
正確性教育讓孩子健康成長
啟蒙教育和早教的區(qū)別,你清楚了嗎?
啟蒙教育
寶寶性啟蒙教育原則
幼兒啟蒙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幼兒啟蒙教育的重要性如何
二胎是最好的“性教育啟蒙”,趁這個機會,多給老大做這些科普
寶寶性啟蒙的性教育繪本推薦
怎么做好孩子的啟蒙教育呢
網址: 想讓孩子樹立正確的兩性觀,先區(qū)分“性教育”和“性啟蒙” http://www.u1s5d6.cn/newsview698902.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5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