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綠茶篇(上)#茶文化探索

綠茶篇(上)#茶文化探索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2月22日 14:48

綠茶又稱不發(fā)酵茶,其制作方法是以適宜品種的茶樹芽葉為原料,經過殺青、揉捻、干燥等加工工藝制成。由于沒有經過發(fā)酵,綠茶的干茶和茶湯都呈現(xiàn)綠色。綠茶按照制作工藝可以分為不同的種類,其中殺青是形成綠茶品質的關鍵工序。根據殺青和干燥方法的不同,綠茶可以分為炒青、烘青、曬青和蒸青四種。

·1.炒青綠茶:采用鍋炒殺青和干燥制成的綠茶為炒青綠茶,簡稱炒青茶。炒青是我國綠茶的傳統(tǒng)制作方法,起源于明朝。炒青茶根據成品茶的外形可以分為長炒青、圓炒青、扁炒青和卷曲炒青四種。

→①長炒青綠茶主產于浙江、安徽和江西等地,品質特征是:中高檔茶條索緊結、勻直、勻齊、有鋒苗、色澤綠潤、香氣濃高、滋味濃醇、湯色黃綠、清澈、葉底黃綠明亮。經過精制后的長炒青被稱為眉茶。

→②圓炒青綠茶也是我國綠茶的主要品種之一,歷史上主要集散地是浙江紹興平水鎮(zhèn),因此也被稱為“平水珠茶”。圓炒青的外形呈顆粒狀,高檔茶圓緊似珠,勻齊重實、色澤墨綠油潤;內質香氣純正、滋味濃醇、湯色清明、葉底黃綠、明亮,芽葉柔軟完整。圓炒青經過精制后被稱為珠茶,主要出口到非洲國家。

→③扁炒青綠茶干茶外形扁平,有龍井茶、大方茶、齊槍茶等品種。龍井茶因產地不同,有西湖龍井茶和浙江龍井茶之分。

→④卷曲炒青綠茶干茶外形卷曲,著名品種如碧螺春。

烘青綠茶:采用烘干方式干燥的綠茶為烘青綠茶,簡稱烘青茶。烘青茶通常不直接飲用,常作為窨制花茶的茶坯。烘青名優(yōu)茶有黃山毛峰、太平猴魁、開化、龍頂江山綠牡丹等。烘青的品質特征為:外形條索尚緊直有鋒苗、露毫、色澤深綠油潤;內質香氣清純、滋味鮮醇,湯色黃綠清澈明亮,葉底嫩綠明亮完整。

曬青綠茶:采用曬干方式制成的綠茶為曬青綠茶,簡稱曬青茶。曬青茶主要產于中南西南各省區(qū)和陜西等地,如滇鄂黔湘豫陜等。一般來說,茶葉以產地命名,品質以滇青為佳。曬青茶一部分經過精制后以散茶形式供應市場,供直接飲用;大部分則作為緊壓茶原料。

·曬青茶的品質特征為:外形條索粗壯、色澤深綠,常有日曬氣、滋味濃、湯色及葉底泛黃,常有紅梗紅葉。

·蒸青綠茶:采用蒸汽殺青的綠茶為蒸青綠茶,簡稱蒸青茶。蒸青茶是最古老的茶類之一,唐代就已經出現(xiàn)蒸青散茶。蒸青茶著名品種為湖北省的恩施玉露。蒸青茶的品質特征為:干茶色澤綠,而有光澤、香氣鮮醇、滋味甘醇。

·葉底青綠色的恩施玉露,外形如針條,索緊圓、光滑,茶色、綠潤蒼翠。

日本茶葉以蒸青綠茶為主,如抹茶玉露等。

相關知識

茶文化與茶健康論文精選(九篇)
茶文化作文(精選72篇)
煎茶:品鑒與鑒指南,探索其獨特的口感與文化背景
探索奈良茶蕎麥面的魅力:傳統(tǒng)日本綠茶面
探索中國茶文化:從傳統(tǒng)到現(xiàn)代,揭秘茶與健康的奇妙關系
茶文化與茶健康論文匯總十篇
中國茶文化論文通用12篇
喜茶探索果茶健康化,全面展開果茶控糖計劃
茶文化的心得體會【優(yōu)秀8篇】
中國茶文化作文(精選5篇)

網址: 綠茶篇(上)#茶文化探索 http://www.u1s5d6.cn/newsview726957.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