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中國人都很注重啟蒙教育,一般把自己的啟蒙學校稱之為母校。這是嬰兒智力啟蒙的第一步,就是讓他們及早地認識周圍的世界。具體做法是,創(chuàng)造條件讓孩子廣泛接觸各種顏色、形狀的物品,從玩具到家里的擺設。除了看之外,應該讓孩子用手去摸、去擺弄,從而體驗、認識它們。關于啟蒙教育寶媽媽們了解多少?跟我一起了解一下吧。
1歲的孩子會對周圍的東西感興趣,他能夠聽懂大人在說什么,他們也會跟大人嘟嘟囔囔的說話。他們喜歡裝盒子、蓋蓋子、敲打東西,這是他們認識世界的特殊方法。
孩子稍大些了、可以自己說話了,就可以教他背誦簡單的兒歌。晚上睡覺前給他講講故事。寶寶三歲左右的時候,可以給他買一些小卡片讓他背誦簡短的詩歌,提升寶寶與人說話的溝通能力,爸爸媽媽們要抓住與寶寶溝通的機會,多找些話題,也可以多問一些寶寶在幼兒園發(fā)生的事情。這樣可以提升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還有可以把孩子的玩具或小衣服放在指定的地方,讓孩子自己去找,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孩子記憶力。認字、數(shù)數(shù)也是鍛煉記憶力的方法,可以交替進行。
三歲后可以讓孩子做簡單的積木拼湊游戲了。培養(yǎng)孩子的想象力,也是從游戲開始的,每個孩子都需要游戲,以促進各方面的健康發(fā)展。游戲是最好的學習,嬰幼兒的感覺、知覺和形象思維能力很強,讓孩子在游戲中學習,在快樂中成長。父母可以帶寶寶做一些模仿游戲,如用手做成兔、雞的樣子,問孩子像不像。家長平時也可以用英語和孩子交流。因為寶寶啟蒙用到的英語都比較基礎,完全沒學過英語的媽媽也能掌握,每天花20分鐘用英語和寶寶交流就足夠了。孩子更大一些,可以先給他們講童話或小故事,豐富他們的想象力,為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力做好準備
在一個就是培養(yǎng)幼兒的好奇心,激發(fā)他的興趣。幼兒天生的好奇心是對幼兒進行科學教育的基礎。運用潛意識學習方式,0~6歲期間,孩子的無意記憶能力很強。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應該通過創(chuàng)造各種環(huán)境,讓孩子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要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的興趣,首先就要激發(fā)幼兒好奇心,當寶寶向我們提出問題時,我們應該耐心傾聽,幫寶寶解決他心中的疑惑。而且要表揚主動問問題的寶寶,鼓勵寶寶大膽提問,遇到問題就問,不知道的就要問的學習方式。讓寶寶積極去觀察,發(fā)現(xiàn),探索大自然奧秘。這樣就能激起他們的探索愿望,培養(yǎng)他們對科學探索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四歲后,寶媽媽們可以跟寶寶做一些親子游戲,讓他們在游戲中感受到學習,學中玩,玩中學的樂趣,游戲是孩子與外界交流的方法,游戲的過程,是孩子探索和實驗的過程,在游戲中,慢慢地了解及建立人與外界的關系。孩子游戲過程,就是他們的身體、社會性、智慧及創(chuàng)造力等方面的成長過程,因而,每個孩子都需要游戲,以促進各方面的健康發(fā)展。在寶寶四歲的時候他的精力也比較充沛,可能話也會比較多,所以這個時候寶媽媽們不要嫌煩,耐心的跟他交流說話,培養(yǎng)他的說話能力,這會對孩子有很大的幫助,也會讓他的性格變得外向。
人們通常說4-5歲是寶寶認知這個世界的黃金期,他們會通過自己的感覺、感知來探索這個世界。這個時期的寶寶,應教會他們,語言能力、認知能力、社交能力、情感能力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