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心理健康】讓親子關系真正親起來!

【心理健康】讓親子關系真正親起來!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1月25日 10:21

在親子關系中,父母會努力教導孩子的行為符合社會規(guī)范,而孩子更愿意率性天然地生活。父母和孩子在需求上是有矛盾的,所以想要擁有良好的親子關系,還是需要學習一些方法的。今天我們欄目組邀請到了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田文玲,和大家一起來聊一聊親子關系的話題。

田文玲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聽力語言康復教師

黑龍江省精神分析學會理事

牡市心理危機干預專家組成員

交通廣播《心理傾聽》欄目特約嘉賓

擅長:焦慮、抑郁、強迫、恐懼等心理問題的心理咨詢。青少年個案和團體心理輔導、家庭咨詢、催眠干預、整合式短程精神動力取向心理干預、積木動力修復技術(shù)、沙盤游戲、繪畫心理咨詢及心理創(chuàng)傷咨詢、哀傷輔導等。

主持人李杭:在父母和孩子這種親子關系,就是說大概有哪幾種類型?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田文玲:親子關系這個類型其實有挺多種。我們就說一說(老百姓)最常見的,比如說第一個是控制型育兒。比如說你看我說什么:必須的、馬上的、干什么去。小花321馬上、必須,對吧,有的家就看孩子。這種其實就屬于是控制型的。這樣的就容易孩子形成什么樣呢,就是他容易膽小,性格比較偏內(nèi)向,這樣的孩子容易在人群當中的時候,比如說在小朋友當中受欺負的那個孩子多數(shù)都是這樣的。這樣的家長如果說長期的這種方式不覺知不去改變的話,那么會對孩子的心理狀態(tài)會直接形成影響,不僅是影響他跟別人相處,還會影響他的人格發(fā)展。

主持人李杭:那如果說有些親子關系是這種的,那父母應該是怎么樣來做一些調(diào)整?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田文玲:這個其實就是家長需要深度的反思,我們家長當我們覺知到了的時候,這個時候我們關系就可以改變,只要你覺察到了,其實什么時候都不晚,你改變了就比不改變強,但是需要我們家長,可能有的時候放下,我們做家長的姿態(tài),就是我們說的面子,其實面子有的時候重要,但也跟孩子之間的關系,比起孩子的健康、未來人格健全的發(fā)展這一塊來講,我覺得不用我說家朋友們都知道誰輕誰重,所以這一塊值得我們?nèi)鐣黻P注。

主持人李杭:除了控制型之外,另外還有哪幾種類型?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田文玲:比如說有溺愛型的,然后我們還說有忽視型的,然后還有互愛型的,這些其實就更好去理解了。溺愛型咱們比較典型的,一般咱們說的小公主、小皇帝,這個就典型的溺愛型。所以家長就要警示了,那適度的就要減少一下,對孩子的這個愛不是越多越好,是需要適度的,那互愛型的我們也比較典型的。那我們可能往往會忽視,就是忽視型,忽視型有的時候你會覺得,我是在你跟前呢,然后你干什么的時候,我也陪伴你了,但是孩子寫作業(yè)我就在這玩手機,就是一種典型的忽視,我們陪伴不一定說多長時間,哪怕你就給孩子十分鐘陪伴,你是要高質(zhì)量的你把你的手機關了,放一個地方,然后就專心的在這陪伴著孩子,他問你的時候,你要時時的是有回應的,是要有質(zhì)量的,所以忽視型往往被很多家長給忽視了,所以這個是值得關注的。

主持人李杭:您覺得如何才能建立一個健康的親子關系?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田文玲:就是說當我們學習了非暴力溝通之后,可能孩子他就會第一時間就覺察,我不應該這樣跟我爸爸媽媽說話,爸爸媽媽可能有的時候,偶爾說的過頭話就會反思一下,哎呀,我怎么又對孩子進行暴力溝通了呢,然后他就會跟孩子誠懇的道歉,剛才媽媽態(tài)度不好。但是如果你沒有學習成長,爸爸媽媽可能就覺得拉不下來臉,我是爸爸媽媽有威嚴呢,是吧。其實爸爸媽媽和孩子之間,我們就是缺乏溝通,如果說有一個有效的一個溝通,然后尊重的溝通,傾聽的溝通、共情的溝通,其實沒有很多問題說解不了的。因為他們的背后都是基于愛的,彼此都互相愛對方的。

親子關系是人世間的首個人際關系,它深深影響著一個人一生的身心健康。作為家長,既要兼顧照料和引領,又要學會適時放手。恰到好處的陪伴,溫馨有愛的溝通,會讓孩子更自信茁壯的成長。

來源 | 牡丹江市廣播電視臺、牡丹江市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

原標題:《【心理健康】讓親子關系真正親起來!》

閱讀原文

相關知識

母乳喂養(yǎng)促進美好親子關系
親子早教的一些好方法,不僅能讓寶寶健康成長,還能拉近親子關系
家庭關系影響孩子心理健康?
親子教育中心
親子瑜伽 母子健康身體佳
“親子”陪伴 “親自”陪伴
分享:親子早教方式
暑假家庭親子游
淺談家庭教育中親子溝通對小學生心理健康影響.doc
親子旅游

網(wǎng)址: 【心理健康】讓親子關系真正親起來! http://www.u1s5d6.cn/newsview78962.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