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如何預防母乳喂養(yǎng)亦致病

如何預防母乳喂養(yǎng)亦致病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1月25日 10:25

  嬰幼兒的最佳食品當屬母乳,母乳不但營養(yǎng)豐富,又適合嬰兒的消化吸收能力,而且還富含免疫因子和神經營養(yǎng)因子,可以增強孩子的抵抗力和促進孩子大腦的發(fā)育。然而,就是這最適合嬰兒的需要的母乳有時也會致病,或者使嬰幼兒原有的疾病加重?,F(xiàn)在將與母乳喂養(yǎng)有關的疾病羅列如下,以提醒廣大父母根據(jù)具體情況仔細地衡量母乳喂養(yǎng)與嬰幼兒健康之間的利害關系,再確定用哪種喂養(yǎng)方式。

  一、母乳性黃疸

  因吃母乳新生兒發(fā)生黃疸稱為母乳性黃疸。造成黃疸的原因是母乳中含有孕二醇激素,它可以抑制新生兒肝臟中葡萄糖醛酸轉移酶的活力,致使血液中的膽紅素不能及時進行代謝和排泄,于是血液中的膽紅素濃度增加,出現(xiàn)新生兒皮膚和鞏膜的黃染。

  出現(xiàn)母乳性黃疸后,一般不會影響小兒的健康,也無發(fā)燒和食欲不好的癥狀,不需要吃藥。輕者可以繼續(xù)吃母乳,重者可暫停用母乳。如及時停止喂母奶,黃疸大約在2-4天內減弱,6-10天內全部消失,此點對母乳性黃疸同樣有診斷意義。停喂母乳期間,要用吸奶器將乳房吸空,防止乳房泌乳減少,吸出的母乳可以加熱煮沸,這樣就可以破壞母乳中引起黃疸的特殊物質,然后喂給寶寶。

  對于母乳性黃疸,一般不會引起神經系統(tǒng)的傷害。對于母乳性黃疸也不必驚慌,停母奶時可用牛奶暫時替代,待黃疸好轉后可以繼續(xù)用母乳喂養(yǎng)。再恢復母乳喂養(yǎng)后,即使黃疸再加重,也不會達到原來的程度。以后隨著月齡增長,黃疸會逐漸消失。如果停用母乳后黃疸沒減輕,或反而加重,應該抱孩子再去醫(yī)院做進一步檢查。

  二、嬰兒缺鐵性貧血

  母乳一直被認為是嬰兒最好的食物,最近,德國杜塞爾營養(yǎng)學研究院的古斯塔夫·克蘭霍弗博士已經發(fā)現(xiàn),母乳是貧鐵食品,長期純母乳喂養(yǎng)可能導致嬰兒缺鐵性貧血。

  克蘭霍弗博士指出,母乳含鐵量很低,100克母乳含鐵量一般不超過0.5毫克,而100克配方牛奶(粉)含鐵量可達到9毫克。因此,純母乳喂養(yǎng)時間越長,兒童缺鐵性貧血的可能性就越大,富含鐵元素的配方牛奶(粉)可有效防止兒童缺鐵性貧血,添加肉類等富含鐵的動物性蛋白也可補充嬰兒的鐵營養(yǎng)。兒童營養(yǎng)性缺鐵性貧血是兒童四大營養(yǎng)性疾病之一,最常見的原因是飲食結構不當,因此應選擇合適的膳食。6~8個月的嬰兒應添加含有血紅素鐵的食品和富含維生素C的食品,在膳食中應盡量添加肉,不吃抑制鐵吸收的食物,斷奶后應繼續(xù)使用富鐵嬰兒配方奶,學齡前兒童可通過鐵強化配方奶粉來預防和治療缺鐵性貧血。孕婦和兒童在日常飲食中應多補充諸如牛肉、豬肉、雞肉、魚肉和血紅蛋白等含鐵豐富和吸收好的動物性食物。

  三、晚發(fā)性維生素K缺乏癥

  維生素K分為天然維生素K1及K2(系脂溶性)和人工合成維生素K3及K4(系水溶性)。維生素K的功能是促進凝血酶原合成并活化凝血因子Ⅱ、Ⅶ、Ⅸ、Ⅹ最終使血液凝固的目的,故稱此類因子為維生素K依賴因子。維生素K的缺乏可以引起出血現(xiàn)象,主要癥狀為廣泛的出血,如皮膚出血斑、皮下血腫、鼻出血、嘔血、便血、及注射部位出血不止形成青紫色瘀斑等,最嚴重的是顱內出血。

  晚發(fā)性維生素K缺乏癥多發(fā)生在一個月以內的新生兒,部分發(fā)生在一個月之后。這是因為成人腸道內的正常菌群可以合成維生素K以供肌體需要,而新生兒出生時腸道無細菌,維生素K的合成少;此外,乳類中維生素K含量低,人乳中含量為0.15微克/升,牛乳中含量為0.6微克/升,故單純母乳喂養(yǎng)是發(fā)生本癥的原因。長期腹瀉、梗阻性黃疸、腸道合成減少等因素也是發(fā)生本癥的誘因。

  晚發(fā)性維生素K缺乏癥引起出血的治療輕者口服維生素K,嚴重出血特別是顱內出血者即刻應用維生素K1靜脈注射等綜合治療。預防主要就是補充維生素K。一般正常兒童常規(guī)補充一次維生素K即可;患有先天性肝膽疾病、慢性腹瀉或純母乳喂養(yǎng)的小兒應每周到每月補充維生素K,授乳母親也應定期補充維生素K;對于在孕期曾服用影響維生素K代謝的藥物的孕母,在產前應補充適量的維生素K。

  四、半乳糖血癥

  患有先天性半乳糖癥缺陷的嬰幼兒,在進食含有乳糖的母乳、牛乳后,可引起半乳糖代謝異常,致使1-磷酸半乳糖及半乳糖蓄積,引起嬰兒神經系統(tǒng)疾病和智力低下,并伴有白內障、肝、腎功能損害等。所以在新生兒期凡是喂奶后出現(xiàn)嚴重嘔吐、腹瀉、黃疸、神萎、肝、脾大等,應高度懷疑本病的可能,經檢查后明確診斷者,應立即停止母乳及奶制品喂養(yǎng),母乳喂養(yǎng)會使該病病情加重,應給予特殊不含乳糖的代乳品喂養(yǎng)。

五、楓糖尿病

  嬰兒先天性缺乏分支酮酸脫羧酶,進食母乳后極易引起的氨基酸代謝異常,臨床表現(xiàn)特點是喂養(yǎng)困難,嘔吐及神經系統(tǒng)癥狀。多數(shù)患兒伴有驚厥、低血糖。血和尿中分支氨基酸及相應酮酸增加,有特殊的尿味及汗味?;加斜景Y的寶寶應給予低分支氨基酸膳食,國外已有此種奶粉,則可避免這種損害,而母乳只能喂很少量,否則會使該病病情加重。

  六、大腦發(fā)育遲緩

  最近,醫(yī)學研究發(fā)現(xiàn),長期純母乳喂養(yǎng)可能導致維生素B12或葉酸缺乏時,不但可引起貧血,還可出現(xiàn)神經系統(tǒng)癥狀,甚至引起大腦發(fā)育遲緩。維生素B12缺乏引起大細胞性貧血,患兒主要表現(xiàn)為臉色蠟黃,可有輕度黃疸。身體虛胖,體重可達標。神經系統(tǒng)癥狀的出現(xiàn)與貧血程度不完全平行,有時貧血不十分嚴重或尚無明顯貧血,亦可有明顯的神經系統(tǒng)癥狀。神經系統(tǒng)的癥狀除智能、運動方面落后外,尚可見不規(guī)則震顫、手足無意識運動。震顫先見于手、唇、舌,繼而上肢、顏面、頭部,甚至全身。震顫輕者,入睡后消失。要確定是大細胞性貧血引起的神經系統(tǒng)癥狀,最重要的一點是“智能倒退”,即原來活潑可愛的孩子變得呆滯,原已學會的技能出現(xiàn)退化。

  本病的預防主要是按時添加輔食。另外,可讓孩子多吃一些富含葉酸、維生素B12的食物,這類食物有紅花菜、菠菜、小白菜、油菜、香菜、雪里紅、西紅

柿、黃豆、花生、瓜子、豆腐、豆腐干、酵母、蛋、柑橘、香蕉、草莓及麥芽、大豆、甘藍、糙米、燕麥、胡桃和動物肝臟、牛肉、牛奶等。

  七、苯丙酮尿癥

  苯丙酮尿癥是一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同時又是先天性氨基酸代謝障礙病?;加斜奖虬Y的寶寶,因體內缺乏苯丙氨酸羥化酶,造成苯丙氨酸代謝異常。母乳中含有苯丙氨酸,喂養(yǎng)后引起苯丙酮酸在腦中大量聚集,就會使腦代謝紊亂,導致中樞神經系統(tǒng)損害,阻礙腦的發(fā)育,導致兒童智力低下甚至造成終身智力殘疾。診斷明確后,該患兒應立即斷奶,母乳喂養(yǎng)會使病情進一步惡化。應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選用含苯丙酮酸量少的奶粉,食用面粉、藕粉、紅棗、土豆、小米、羊肉、大白菜、菠菜等不含或少含苯丙酮酸的食物。

  此外,母親患有糖尿病、急性肝炎、活動性肺結核、惡性腫瘤等嚴重的慢性病時,哺乳時易將這些疾病傳給孩子引起嬰幼兒也生病。母親在服藥期間哺乳,不少藥物可通過乳汁排出,導致“母親生病、孩子吃藥”的情況,而嬰兒的肝、腎功能都相對較差,容易引起藥物積聚導致嬰幼兒中毒。如果有些乳母因工作需要接觸農藥,或鉛、汞、鎘,砷等化學毒物,這時哺乳也會引起嬰兒中毒。如果母親患有腹瀉、感冒、發(fā)熱、急性乳腺炎等急性病,母親乳汁內含致病的細菌或病毒,也可通過乳汁傳給嬰兒而致病。

相關知識

母乳如何喂養(yǎng)
如何母乳喂養(yǎng)
母乳喂養(yǎng)的好處 如何進行母乳喂養(yǎng)
【母乳喂養(yǎng)】母乳喂養(yǎng)注意事項
如何正確喂養(yǎng)母乳
母乳喂養(yǎng)事關后代健康 三大原因致母乳喂養(yǎng)率低
如何正確用母乳喂養(yǎng) 六種方法讓母乳喂養(yǎng)更舒適
母乳喂養(yǎng)+預防接種為嬰幼兒健康護航
生病了能母乳喂養(yǎng)嗎?母乳喂養(yǎng)應注意哪些問題
母乳喂養(yǎng):家事亦國事(健康直通車(第98站))

網址: 如何預防母乳喂養(yǎng)亦致病 http://www.u1s5d6.cn/newsview79056.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