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珺珂(長安大學)
近日,上海的朱女士在逛街時,看到一家女裝店的“大碼模特”,極具沖擊力,胳膊上的“拜拜肉”、腰間的小肚腩、壯實的雙腿,一改“不食人間煙火”的模特形象,網友表示,“這不就是我本人的身材?”(9月20日 央視網)
我們在服裝店見了太多又瘦又高、標準化的假人模特,網絡購物平臺也都是身材纖細的俊男靚女在展示衣服,看起來非常具有吸引力,但我們穿上的效果卻往往不如人意。“大碼”模特的出現,真正為普通人提供了購物參考。
不知不覺中,美被定義、被固化成為“白瘦幼”。明星、網紅,電視、廣告,“白瘦幼”成為了一種審美標準。減肥、護膚、彩妝行業(yè)不斷發(fā)展也不斷加固這一認知。這種病態(tài)審美應該改變,“大碼”模特應該更多。
對于“瘦”的追求大家有目可見。下至中學生,上至七旬老人,“減肥潮”席卷了各地各類人群。不少網友吐槽:感覺周圍的人全都在減肥。
一方面,對于“減肥”的關注確實可以讓我們更健康。中國人的傳統(tǒng)飲食結構中,碳水化合物占比較大,現代人又大多接觸的是精細碳水?!皽p肥”讓我們多吃蛋白質、適量碳水、適量脂肪,這種飲食結構更合理。除此以外,“減肥”也讓大家更多地去運動,養(yǎng)成運動習慣,對身體有好處。
但同時我們也注意到,減肥的騙局層出不窮。各種減肥藥、減肥產品出事,網絡上各種“偽科學”流傳廣泛,極端減肥,過度減肥……還有“減肥”這個理念對人的精神折磨,致人住院、抑郁。在這里,筆者呼吁大家關注身體健康,養(yǎng)成良好生活習慣,保持心情愉悅,不要一味追求瘦。
“美妝”“護膚”“整形”這些詞越炒越熱,前段時間的“容貌焦慮”就是大環(huán)境的催生物。筆者認為,人生的意義不在外表,社會競爭集中在個人能力上。專注于自我提高,不要盲目迎和大眾審美,自信源于實力。
畸形的審美需要改變。美是多樣的,美從來不被定義。外表的美猶如曇花一現,內在的美才是永恒。隨著歲數的增加,我們當然不再年輕。一棵大樹的樹葉凋落,剩下的才是風骨。
來源:紅網
作者:許珺珂
編輯:鐘星月
本文為紅辣椒評論原創(chuàng)文章,僅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紅網立場。轉載請附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2/09/20/11851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