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王玉格
湖北省十堰市五峰鄉(xiāng)中心幼兒園 442527
摘要:開展學前兒童教育,要注重兒童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和文化素質,使兒童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兒童的發(fā)展不僅需要一個非常健康的身體,更需要提高兒童的生存技能和人際交往能力。對孩子來說,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對身心的全面發(fā)展也非常重要。國內學前教育改革不斷深化,幼兒教育出現(xiàn)了非常顯著的變化,也呈現(xiàn)出一定的改革趨勢。重視幼兒心理教育已成為學前教育的客觀要求。目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還存在許多問題。本文分析了學前教育中心理教育的不足,并對學前心理教育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問題及對策
引言
學齡前兒童心理健康作為現(xiàn)代教育的一大重點,是指學齡前兒童的合理需要和愿望得到滿足時的良好心理狀態(tài)。這種情緒和社會狀態(tài)會影響他們未來的情緒、人格和道德發(fā)展,其影響往往不可逆轉。因此,對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1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問題
1.1缺乏深刻的認識
目前,許多學前教育工作者和家長過于重視孩子的身體健康,而忽視了心理健康,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心理健康,更不知道如何對他們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在成長過程中,一些孩子表現(xiàn)出異常的心理行為。然而,它被視為一種自然現(xiàn)象,使孩子養(yǎng)成了許多不良的行為習慣。嚴重時,還可能導致抑郁癥、自閉癥等相關心理疾病。主要原因是人們不了解兒童心理健康相關知識,不利于兒童身心健康發(fā)展。
1.2理論與實踐相互脫節(jié)
近年來,由于大學生心理問題的高發(fā),廣大學者開始關注學齡前兒童的心理健康,并對其健康教育進行了理論研究,形成了豐富的研究成果。然而,這些研究成果往往不能有效地應用于實踐,即理論與實踐之間存在差距。究其原因,是研究者在理論研究過程中往往沒有深入的實踐,有的教師通過實踐總結出一些工作經驗,卻不能觸及本質,深入到理論研究中去。在這種情況下,學前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并沒有取得很大的進展。
1.3師資力量匱乏
目前,學前教育師資力量不足,特別是在農村地區(qū),教師更注重完成教育目標,如養(yǎng)成良好習慣、戶外健康活動等,對孩子的心理問題關注甚少,缺乏專業(yè)的心理健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很難正確分析兒童的心理特點,發(fā)現(xiàn)一些兒童可能存在心理問題,但不能采取正確的方法加以解決,也不能糾正他們的一些不良心理,這就很難預測和干預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
2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
2.1提高對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程度
家長及相關學前教育工作人員要充分重視學前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切實做好日常教育工作。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與其他學前教育并不相互獨立,教師應在幼兒園的一天活動中有效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建立生活角,組織角色扮演游戲,采取唱兒歌等多種形式,游戲、講故事滲透到心理健康教育中,如:孩子在游戲中,會表現(xiàn)出與孩子的分工、合作、幫助和謙遜的行為,這不僅能增強他們的社會交往能力,還能幫助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人格和心理狀態(tài)。
2.2注重理論與實踐的聯(lián)系
相關學者應做好與學前教育和幼兒園的對接工作,真正做到理論聯(lián)系實際,將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應用于實踐,更好地促進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健康發(fā)展。這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在幼兒園建立相應的研究機構,并進行長期的實驗試點。研究機構通過與教師和學齡前兒童的長期接觸,不斷積累實踐經驗和理論基礎,逐步挖掘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內涵,并不斷通過實踐檢驗理論的正確性。二是選派幼兒教師定期到研究機構培訓。這樣,便于他們針對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盡快找到解決辦法。
2.3在教學活動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復雜,教師必須注意不同教學環(huán)節(jié)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和互動,將心理健康教育與其他教育環(huán)節(jié)聯(lián)系起來,積極營造更加自由、輕松的學習氛圍。對于有行為問題的兒童,教師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明確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要求,培養(yǎng)兒童健全的人格,其中教師的合理引導尤為關鍵。幼兒期學生的控制和自省能力相對較差。單純的心理健康教育很難更好地滿足兒童身心發(fā)展的核心需求。因此,在開展教學活動前,教師必須積極滲透高效、科學的教學模式,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孩子的參與積極性,使孩子能夠主動接受教師的指導,實現(xiàn)個人心理健康的成長和發(fā)展。
2.4通過趣味性教學推進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
為了在第一時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調動孩子的參與積極性,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可以積極地將更多有趣的教學元素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中。與成人相比,兒童的思維方式有所不同,他們往往以形象思維為主體,教師需要根據思維發(fā)展的特點和心理健康成長的規(guī)律,調整后期的教學內容和方向。在教學實踐中,幼兒園教師可以將情境教學、小組教學、提問教學等融入主題課程,明確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內容和實踐過程中的不足,并將符合兒童個性化發(fā)展要求的創(chuàng)造性教學策略融入主題教學,鼓勵兒童在自主學習過程中主動調節(jié)個人行為,真正接受優(yōu)秀思想文化的影響,實現(xiàn)個體身心的健康成長和發(fā)展。
2.5提升教師素質
一個合格的學前教育實踐者不僅要有足夠的心理學理論和實踐能力,還要有在教學實踐中合理、靈活地運用這些知識的能力。同時,幼兒教育者自身也要保持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這是因為幼兒在學前教育階段有著非常驚人的模仿能力,只有教師才能保證自己的心理健康,才能創(chuàng)造積極的,有利于兒童心理生活和學習環(huán)境的健康成長。也就是說,教師一旦出現(xiàn)一定程度的心理問題或心理缺陷,就會在教學過程中有意無意地暴露出來,這很容易對孩子產生不良影響。如果孩子長時間在這樣惡劣的生活學習環(huán)境中成長,出現(xiàn)心理健康問題的可能性會大大增加,不利于他們的心理健康發(fā)展。因此,必須提高幼兒教師的綜合素質,最大限度地保證幼兒的健康成長。
結束語
綜上所述,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能有效地保證兒童形成健康積極的人生觀、價值觀。有鑒于此,在當前形勢下,相關從業(yè)者必須充分重視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積極認識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及時解決,從而不斷推動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發(fā)展,進而為保護兒童心理健康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江暉. 淺談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J]. 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05:131-133.
[2]方建瑞. 學齡前兒童心理行為問題與健康教育狀況的研究[J]. 中國醫(yī)藥指南,2015,15:274-275.
[3]王文強. 關于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相關問題的思考[J]. 大家健康(學術版),2014,09:27.
相關知識
淺談家庭教育中親子溝通對小學生心理健康影響.doc
兒童、孕產婦健康管理存在的問題
淺談孕期心理健康教育
淺談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家庭接生問題探討及對策
探討二胎政策開放背景下大孩心理問題及心理疏導
學前兒童健康教育
兒童健康教育知識精選(九篇)
淺談孕前優(yōu)生健康檢查的重要性
[精品]淺談環(huán)境與健康
網址: 淺談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http://www.u1s5d6.cn/newsview84798.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8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