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黃膏
【來源一】《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卷中·熱論第十四》
【配方】牛黃(現(xiàn)多用人工牛黃代替)12.5克,朱砂、郁金、牡丹皮各15克,腦子、甘草各5克。
【制法】上藥研為細末,煉蜜為丸,或為膏。
【功效與作用】清熱涼血。
【適應證】治熱入血,發(fā)狂不認人。
【用法】每服1丸,水化下。
【說明】此方亦載于:①《古今醫(yī)統(tǒng)大全·卷二十一·藥方》。②《萬病回春·卷四·癲狂》。
【來源二】《本草綱目·卷五十·牛黃》
【配方】牛黃3克,蜜10毫升。
【制法】將牛黃用蜜調(diào)和成膏。
【功效與作用】清熱解毒,利膽退黃。
【適應證】初生胎熱或身體黃者。
【用法】取膏適量,用乳汁化開,時時滴兒口中。
【禁忌】小兒形色不實者,勿多服。
【說明】此方出自《錢氏小兒方》。
【來源三】《醫(yī)壘元戎·卷十二·朱砂例》
【配方】人參12.5克,甘草25克,牙硝5克,雄黃35克,朱砂5克,蛤粉100克,生龍腦2.5克,金銀箔4個。
【制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以金銀箔為衣。
【功效與作用】鎮(zhèn)驚化痰。
【適應證】治驚化痰,涼膈鎮(zhèn)心,祛邪熱,止涎漱。
【用法】一歲兒,每服綠豆大,薄荷湯化下。量歲數(shù)臨時加減服之。飯后服。
【說明】不可過量服用。
【來源四】《保嬰撮要·卷六·潮熱》
【配方】蝎尾49枚,巴豆肉(去油)7.5克,梅花腦半匙,辰砂10克,郁金、牛黃各5克,麝香1匙。
【制法】上研為細末。
【功效與作用】清熱化痰,熄風止痙。
【適應證】治壯熱,咽喉涎響,或不省人事,或左右手偏搐,或唇口眼鼻顫動,此涎熱內(nèi)蓄、風邪外感也,宜急服之。
【用法】每服1克,蜜水調(diào)下。
【說明】不可過量服用。
【來源五】《世醫(yī)得效方·卷十六·外障》
【配方】牛黃5克,犀角10克,金、銀箔各5片,甘草2克。
【制法】將上藥研為細末,煉蜜后下入藥末,攪拌如膏狀。
【功效與作用】祛風定驚。
【適應證】治小兒通睛,欲看東邊,則見西邊事物,此肝受驚風所致。
【用法】每服3克,薄荷湯調(diào)服。
【說明】不可過量服用。
【來源六】《古今醫(yī)統(tǒng)大全·卷八十八·癇證候第二十二》
【配方】膽南星、全蝎(去毒,炒)、蟬蛻(去足)各10克,僵蠶(去嘴,炒)、白附子、防風、天麻(煨)各5克。
【制法】上藥為細末,蒸棗肉研膏丸,如小豆大。
【功效與作用】鎮(zhèn)驚安神。
【適應證】治小兒風癇迷悶,抽搐潮涎。
【用法】用荊芥淡姜湯調(diào)服。
【注意】方中全蝎有毒,慎用。
【來源七】《壽世仙丹·內(nèi)科經(jīng)驗良方·卷一·寒門》
【配方】牛膠100克,大黃末、五倍子末各25克,肉桂末、獨活末各15克。
【制法】牛膠以酒500克、姜汁100克溶化。上藥末攪勻,成膏。
【功效與作用】祛風散寒,化瘀止痛。
【適應證】外感風寒,傷寒流氣,肢體痛腫之癥。
【用法】膏垌布攤開貼患處,日2次。
【禁忌】風濕熱痹痛及外感風熱之痛不宜。
相關知識
大黃膏對牛皮癬有不良影響么
土大黃膏
大黃減肥膏怎么用
減肥膏大黃膏
大黃膏減肥膏用法
大黃膏
三黃膏
大黃膏子
大黃浸膏
大黃膏都治療哪些病
網(wǎng)址: 牛黃膏 http://www.u1s5d6.cn/newsview850014.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8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