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療法,是中醫(yī)學里最古老的療法之一,它來源于民間,早于方藥,先于針法。 艾灸是中醫(yī)針灸學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祖國醫(yī)學中用于治病防病的一種重要方法。它以陰陽五行學說,經絡、臟腑理論為指導,通過作用于機體的經絡臟腑起到調和陰陽,平衡五臟,治病祛邪的作用,同時也是人們日常生活保健值得一試的養(yǎng)生方法。灸療法在調理7種病癥的過程中,能發(fā)揮出更好的效果。
1.調理便秘—虛秘型
這類便秘多見于老年人,因為老人多是氣血雙虛。氣不足,就沒力氣排便;陰液不足,則腸道干澀少液,不能潤滑腸道。通過艾灸療法能對機體起到雙向良性調節(jié)作用,起到疏通經絡,調理氣血的作用,從而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增加患者的腸胃蠕動,有效緩解便秘的情況。艾灸時應該選擇補氣滋陰的穴位,如支溝穴。
支溝穴是一個通便的經驗穴,臨床上常用它來治療習慣性便秘,配合太溪穴效果更佳。支溝穴是用來行氣的,加上滋陰的太溪穴,正好能治療氣陽兩虛便秘。
2.調理十二指腸潰瘍(寒濕型)
從中醫(yī)角度來講,十二指腸潰瘍有可能是寒邪、飲食、瘀血、濕熱阻滯氣機,影響脾胃的升降功能所導致。
而艾灸是一種溫熱性質的療法,艾灸治療以行氣解郁,補脾溫中,和胃止痛為主,能有效緩解病癥。寒濕或者是虛寒型,都可以艾灸脾俞穴來進行調理。
脾俞穴有健脾化濕,健脾和胃,利濕升清等作用。脾俞穴主治脾胃等疾患,現(xiàn)代多用脾俞穴治療急慢性胃炎、胃或十二指腸潰瘍。
3.調理過敏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其典型癥狀主要是陣發(fā)性噴嚏、清水樣鼻涕、鼻塞和鼻癢,部分伴有嗅覺減退。中醫(yī)認為過敏性鼻炎主要是肺氣虛、風寒之邪乘虛而入,犯及鼻竅所致。艾灸能溫肺固表,疏散風寒,治療過敏性鼻炎有很好的效果,通過艾灸上星穴可以有效幫助調理過敏性鼻炎。
上星穴屬奇經八脈之督脈穴,督脈為“陽脈之?!?,具有統(tǒng)攝一身之陽的作用,故上星穴既可清瀉督脈之熱,又能使清陽之氣上升,達到清目、明神、利竅之功效,是治療鼻病的要穴。臨床上多用于治療過敏性鼻炎。
4.調理早泄
在中醫(yī)的理論上來講早泄,同時伴有遺精盜汗,屬于一種腎陰虛的表現(xiàn)。專家指出,男科保健有一個首要的穴位,就是關元穴。通過艾灸關元穴能更好的達到活血化瘀,溫經止痛的目的,具有補腎壯陽、溫通經絡、補虛益損,壯一身之元氣之功。對于治療早泄是有一定的輔助作用。
關元可以治療男性遺精,陽萎,早泄等問題。臨床上多用于泌尿、生殖系統(tǒng)疾患,可用于幫助調理早泄的病癥。
5.調理哮喘(實證)
明代醫(yī)家張景岳認為:“實喘者有邪,邪氣實也;虛喘者無邪,元氣虛也”。外感多為實證,內傷多為虛證。實證多為風寒所致,艾灸療法主要針對實證進行調理。中醫(yī)艾灸治療哮喘,講究針所不為灸之所宜,藥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因此通過艾灸風門穴進行理療,可以很好的調理病癥。
風門穴屬足太陽膀胱經的經穴,為督脈、足太陽經交會穴。風門穴為風邪出入之門戶,主治風疾,是臨床驅風最常用的穴位之一。風門穴對于防治初期肺浸潤,哮喘,支氣管炎,胸膜炎,百日咳等,都是重要的穴位。
6.調理痔瘡
艾灸本身有一種溫熱效應和溫水坐浴差不多,可以促進肛門局部的血液循環(huán),然后起到一個消炎消腫的作用,進而達到止血止痛的目的。
二白穴是經外奇穴,具有調和氣血,提肛消痔的作用,實際上二白穴對脫肛、癢、痛、便血、痔瘡、肛瘺都有很好的作用,如果配合承山穴使用效果更好?!夺t(yī)學綱目》:痔漏下血,里急后重,或癢或痛尋二白。
7.調理糖尿病
艾灸有調和陰陽的作用,可補元氣、激發(fā)自愈力,雙向的調和陰陽、補陽而滋陰。另外,艾灸最是擅長活血化瘀,很多糖尿病人的血淤癥狀都可通過艾灸得到緩解。但需要注意的是,艾灸一般應用于寒證、虛寒證等患者。中醫(yī)里有一個專門“降糖”的胰俞穴,日??梢杂脕砭寞煄椭{理。
胰俞是經外奇穴,它是治療消渴(糖尿?。┑慕涷炐а??!肚Ы鹨矸健吩疲骸跋恃屎砀?,灸胃管下俞。”其中胃管下俞就是胰俞穴,說它是治療糖尿病的千古奇穴。
參考文獻:
[1]常做艾灸,百病不生[J].祝您健康, 2017.
[2]白耀輝,林文任.艾灸與溫熱刺激關系的探討[J].針灸學報, 1991.
[3]許煥芳,趙百孝.艾灸療法作用機理淺述[C]//中國針灸學會年會.2011.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