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最新研究:社交媒體使用有助于降低中老年人群的抑郁癥發(fā)生率

最新研究:社交媒體使用有助于降低中老年人群的抑郁癥發(fā)生率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2月30日 15:09

01

隨著數字化時代的到來,智能手機不再是年輕人的專屬玩具,越來越多的中老年人也開始加入到刷手機的大軍中來。然而,長時間使用手機是否會對他們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響?一項最新的研究為我們帶來了不一樣的視角。

圖片

在這個數字化時代,智能手機不再是年輕人的專屬玩具,越來越多的中老年人也開始加入到刷手機的大軍中來,用手機觀看直播、瀏覽新聞、甚至熬夜看短視頻、挑戰(zhàn)各種手機小游戲等等。這種現象既讓人感到新奇,又不免引發(fā)擔憂:長時間使用手機是否會對他們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響?

02

截至2020年,中國中老年人群的抑郁癥狀發(fā)生率為36.0%,置信區(qū)間在34.8%到37.1%之間。這一比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上升,特別是在70至80歲的人群中最為突出,盡管在80歲以上的老年人中有所減少。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出現抑郁癥狀,而且農村地區(qū)的發(fā)生率高于城市和郊區(qū),特別是農村女性,其抑郁癥狀的發(fā)生率達到了50.3%。

圖片

在地域上,西部地區(qū)的省份,如青海、甘肅、重慶和湖北,抑郁癥狀的發(fā)生率接近或超過了50%。青海省的發(fā)生率最高,達到了78.2%。這可能與該地區(qū)的特定環(huán)境條件有關,例如高海拔、低溫、氧氣稀薄、紫外線強烈以及較低的植被覆蓋率。此外,青海的經濟較為落后,居民收入較低,醫(yī)療資源的獲取較為困難,加之普遍存在的不健康生活習慣,如飲酒,這些因素可能共同導致了該地區(qū)抑郁癥狀的高發(fā)生率。

研究基于9121名基線(2018年)無抑郁癥狀的參與者和5302名基線已表現出抑郁癥狀的參與者,探討了社交媒體使用與抑郁癥狀發(fā)生及緩解之間的關系。

參與者被分為不同的社交媒體使用頻率組,并監(jiān)測其抑郁癥狀的變化。研究結果顯示,在中老年人群中,社交媒體使用與抑郁癥狀發(fā)生率較低密切相關。對于已有抑郁癥狀的個體,社交媒體的使用有助于其轉為非抑郁狀態(tài)。

圖片

社交媒體使用可以提供一種社交支持,減少孤獨感,從而改善心理健康狀況。通過社交媒體與家人朋友保持聯(lián)系,參與社區(qū)活動,可以增強社交互動,降低抑郁情緒。

03

研究表明,社交媒體使用對中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具有積極影響,有助于降低抑郁癥發(fā)生率。雖然社交媒體使用對心理健康有益,但仍需注意合理安排使用時間,避免過度依賴。

未來需要更多研究來進一步驗證社交媒體使用的具體機制及其對不同人群心理健康的影響。

隨著全球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尋找有效的心理健康維護方法變得尤為重要。這項研究不僅為臨床醫(yī)生提供了重要的指導,也為公眾提供了新的視角,即通過合理使用社交媒體,可以及早發(fā)現并干預潛在的心理健康風險。希望更多的公眾能夠認識到這一點,并采取相應的措施來改善自身的健康狀況。

參考

Qi, Yanling,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social media use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in middle-aged and older Chinese adults." Translational Psychiatry 14.1 (2024): 430.

相關知識

總刷手機=焦慮來源?沉迷社交媒體可能導致青少年抑郁
心理學研究揭示社交媒體使用與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關系
研究:過度使用社交媒體或導致噩夢
青少年使用社交媒體,對心理健康是好是壞?
研究發(fā)現:體重波動大,女性新發(fā)抑郁癥風險增加72%之多
社會工作視角下老年抑郁癥的個案介入
研究顯示:我國研究生群體抑郁焦慮問題顯著
《自然》子刊:教老人上網很有必要!23國近9萬中老年人研究顯示,使用互聯(lián)網與較少的抑郁癥狀和較好的生活滿意度、自報告健康狀況有關
抑郁癥患者的語言使用模式
社交媒體: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雙刃劍.pptx

網址: 最新研究:社交媒體使用有助于降低中老年人群的抑郁癥發(fā)生率 http://www.u1s5d6.cn/newsview930559.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