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血糖居高不下或忽高忽低:需要考慮這些問題
內(nèi)分泌科經(jīng)常面對的一個老大難問題就是:為什么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老是長期居高不下?或是忽高忽低、反反復復?
我們知道,影響血糖的因素眾多,涉及到飲食、運動、心理、用藥、診斷、監(jiān)測等方方面面,而具體到每個患者身上又不盡相同。當發(fā)現(xiàn)患者血糖總是居高不下或忽高忽低反反復復時,咱們不妨從這 17 個方面想一想,看看問題究竟出在哪里。
1. 控制飲食了嗎?
飲食治療是糖尿病治療的基礎。無論是 1 型糖尿病還是 2 型糖尿病,不管病情輕重如何,不論是否使用降糖藥物,都需要飲食控制。
患者很容易把「控制飲食」理解成「饑餓療法」或「嚴重偏食」,在溝通的時候需要詳細了解飲食控制的具體情況。
2. 堅持運動了嗎?
運動本身就是一個消耗能量的過程,規(guī)律性的有氧運動(如慢跑、快步走、游泳等)可以促進肌糖原的分解以及外周組織對葡萄糖的利用;運動還有利于降低體重,改善胰島素抵抗,增強降糖藥物的療效;此外,運動還有助于緩解緊張情緒、保持心理平衡,減少血糖波動。
但患者運動很可能「三天打漁,兩天曬網(wǎng)」,某一天非常高強度鍛煉(甚至是無氧運動),某幾天又完全「葛優(yōu)躺」。運動細節(jié)也得溝通到位。
3. 藥物選擇是否得當?
糖尿病人用藥講究個體化,應當針對每個病人的具體情況,如糖尿病類型、胰島功能狀況、血糖譜特點、年齡、胖瘦、有無并發(fā)癥等等,合理用藥。拿 2 型糖尿病來說,如果患者體型肥胖,提示存在胰島素抵抗為主,宜首選雙胍類和胰島素增敏劑;如果患者體型消瘦,常常提示胰島素分泌不足,應選用胰島素促泌劑。而對于胰島功能已經(jīng)衰竭的糖尿病人,就應及時啟動胰島素治療。
4. 用藥劑量是否合適?
藥量不足導致血糖不降很好理解,其實,藥量過大同樣也會使血糖居高不下。這是因為藥量過大可導致低血糖后反跳性高血糖,此時若繼續(xù)增加藥量,血糖反而更高,正所謂「矯枉過正」、「物極必反」。對于空腹血糖升高的病人,一定要先弄清是「降糖藥用量不足」還是「低血糖后反跳性高血糖」,若屬于后一種情況,則晚間降糖藥用量應適當減少而不是增加。
5. 藥物用法是否正確?
降糖藥種類很多,用法各異,使用不當,事倍功半。例如,磺脲類降糖藥最好于餐前半小時服用,這樣藥物的作用高峰與餐后血糖高峰恰好同步,從而使降糖效果達到最佳;拜糖平的主要作用是延緩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應當與第一口飯嚼碎同服,空腹服藥沒有任何效果。
再如,根據(jù)藥物半衰期的不同,有的藥需一日三次服用,有的每日一次即可。糖適平、美吡達等降糖藥均屬短效制劑,應當一日三次餐前服用,如果每日 1~2 次口服,則很難使全天的血糖得到滿意控制;而瑞易寧、格列美脲等藥物均屬長效制劑,每日服用一次即可。
6. 藥物聯(lián)用是否合理?
單一藥物治療在開始時多可奏效,在經(jīng)歷數(shù)年后,常出現(xiàn)藥效降低,血糖逐漸升高現(xiàn)象,此時應及時采取聯(lián)合用藥方案。但聯(lián)用應將兩種或兩種以上作用機制不同的藥物進行聯(lián)用,例如「糖適平 + 二甲雙胍」、「諾和龍 + 阿卡波糖」等等,這樣降糖效果更好,而副作用較小。
7. 治療依從性如何?
由于種種原因,有些患者治療依從性較差,經(jīng)常忘記或遺漏服藥,結果導致血糖升高、波動。不少患者服藥后,血糖降至正常后就停用降糖藥,等到血糖回升到很高時,再服原先降糖藥的劑量就很難達到治療目標。關于這一點,臨床醫(yī)生要重點告知:服降糖藥時,血糖穩(wěn)定在正常,要長期堅持治療,切不可見效就停。
8. 胰島功能是否衰竭?
隨著病程的延長,2 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島功能將逐漸減退以至完全衰竭。許多降糖藥物(主要指胰島素促泌劑)發(fā)揮藥效的前提是患者尚保留一定的胰島功能,因為此類藥物主要是通過刺激胰島 b 細胞分泌胰島素發(fā)揮降糖作用的。當患者胰島功能嚴重降低,這類藥物(主要指優(yōu)降糖、美吡達等磺脲類藥物)的作用就會大打折扣甚至完全失效,致使血糖居高不下。
9. 是否存在胰島素抵抗?
「胰島素抵抗」通俗地講就是機體對胰島素不敏感,多見于肥胖的 2 型糖尿病患者。如果病人存在胰島素抵抗,必須配合使用改善胰島素抵抗的藥物(如雙胍類、噻唑烷二酮類),單獨使用胰島素或胰島素促泌劑往往效果欠佳。
10. 是否在服用對降糖有影響的其它藥物?
要考慮到患者并存其他疾病,服用的一些藥物具有升糖作用,如糖皮質激素、b—受體阻滯劑(如心得安)、噻嗪類利尿劑(如雙氫克尿噻)、雌激素、甲狀腺激素等等,很容易導致血糖升高失控。
11. 是否并存其它內(nèi)分泌疾?。?/strong>
有些糖尿病患者同時合并其他內(nèi)分泌疾病,如肢端肥大癥(生長激素分泌過多)、庫興氏?。ㄆべ|醇分泌過多)等,這些內(nèi)分泌疾病同樣可以導致血糖升高。
12. 是否存在應激?
感染、外傷、手術、急性心腦卒中、妊娠等應激等應激因素皆可使糖皮質激素、雌激素等升血糖激素分泌增加,削弱了胰島素的降糖作用,從而導致血糖居高不下。對于某些血糖居高不下的患者,一定要注意排除感染因素,如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牙周炎等等。
13. 有無不良情緒?
心理因素對血糖的影響很大,緊張、焦慮、氣惱、大喜大悲、過度興奮等情緒變化都會引起引起交感神經(jīng)興奮,使兒茶酚胺等升糖激素分泌增加,導致血糖升高,因此,保持情緒穩(wěn)定十分重要。另外,生活不規(guī)律,過度疲勞也會引起血糖的波動。
14. 睡眠好不好?
長期失眠或熬夜會導致交感神經(jīng)過度興奮,抑制胰島素分泌,使腎上腺素等升糖激素分泌增加,從而使血糖升高。要告誡糖尿病患者每天需要保證 6~8 小時的睡眠時間。
15. 是否受到氣候因素的影響?
臨床發(fā)現(xiàn):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常常因季節(jié)變化而波動。每當冬季來臨,病人食量增多,戶外活動減少,加之寒冷刺激促使腎上腺素等胰島素拮抗激素分泌增加,這些因素均可導致血糖升高。
16. 是否存在誤診誤治?
1 型糖尿病主要見于兒童,但目前看來,成人期發(fā)病的 1 型糖尿?。↙ADA 型糖尿?。┮膊缓币?,由于它的某些癥狀與 2 型糖尿病頗為相似(如發(fā)病遲、起病隱匿、病程初期對口服降糖藥治療有效),再加上目前對糖尿病自身抗體的檢查尚未普及,因此,常被誤診為 2 型糖尿病。這種病人在病程早期,口服降糖藥有效。但因其胰島功能衰竭很快,過不了多久,病人就會出現(xiàn)口服降糖藥繼發(fā)失效,導致血糖反彈。
17. 是否疏于血糖監(jiān)測?
定期的血糖監(jiān)測,有助于了解病情,指導藥物調(diào)整。有些患者并沒有聽從醫(yī)囑而不重視血糖監(jiān)測,吃藥憑著感覺走,血糖很難得到良好控制。溝通時要注意詢問并查看詳細的血糖監(jiān)測記錄。
總之,血糖控制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哪一個環(huán)節(jié)出了問題,都會影響對血糖的控制。但只要找準原因,對癥施治,控制好血糖也并非難事。
文 | 王建華,山東省濟南醫(yī)院糖尿病診療中心主任醫(yī)師
編輯: 李晴
相關知識
血糖忽高忽低?試試這3種水果,輕松穩(wěn)定血糖水平!
體檢請不要忽視心理問題
夏季夜跑“真香”,但這些安全問題不容忽視
夏季夜跑“真香”,但這些安全問題不容忽視→
低血糖平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情緒忽高忽低,就是雙相情感障礙嗎?
情緒忽高忽低,總是不舒服,是患上抑郁癥了嗎?
情緒忽高忽低可能是什么原因
【健康科普】情緒忽高忽低,是雙相嗎?
健康告急!這些腸胃問題絕不能忽視,身體要敲警鐘了
網(wǎng)址: 遇到血糖居高不下或忽高忽低:需要考慮這些問題 http://www.u1s5d6.cn/newsview991787.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8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