鴿子有優(yōu)有劣,關鍵是看養(yǎng)鴿人如何來辨別。俗話說,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下面筆者們就一起來探討下優(yōu)劣鴿的鑒別吧:
(一)血統(tǒng)鑒別
《鴿經》對鑒鴿有許多高明的見解,但是說“辨飛之鴿先論眼,次論宿”。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鑒別一羽賽鴿,首先要看眼睛,然后看它的姿態(tài),根本不講血統(tǒng)。許多鴿友接受了這種理論。
在民間的諺語中有一句叫“龍生龍,鳳生鳳,耗子的兒子會打洞”,這是在自然界的范圍內對血統(tǒng)的肯定。那么,對賽鴿來說,血統(tǒng)是不是重要的呢?筆者認為挑選賽鴿先決條件要看血統(tǒng),看競賽史。冠軍鴿的下代不可能都是冠軍鴿,但是冠軍鴿的上代必定有冠軍鴿的血統(tǒng)。超遠程賽鴿的上代,也必然有超遠程的血統(tǒng)史。當然,這里指的“冠軍鴿”是指具有優(yōu)秀賽績的鴿子。因為一羽有良好血統(tǒng)的賽鴿,它的其它形質一定是上乘的,這就是血統(tǒng)與其它形質相輔相成的關系。優(yōu)秀血統(tǒng)賽鴿,必定賽出好成績。
(二)長度與重量鑒別
一羽優(yōu)良賽鴿型態(tài)是大小適中,也就是長度和重量適中。平衡與協(xié)調是一羽優(yōu)良賽鴿由外觀顯示出來的最重要的條件,而長度和重量則同全身平衡與協(xié)調是有著密切聯系。在冠軍鴿的行列中,也許有體型過大或過小的賽鴿,但是絕大多數的冠軍鴿體型是屬大小適中的。有人以為,遠端鴿和超遠端鴿,要有良好的飛行耐力,體型要求修長一些,而中、短程賽鴿則要求有較好的爆發(fā)力,體型相應短小一些,以三角形為佳。從近年來的1000公里冠軍鴿來看,體型都是大小適中。
胸骨長度和尾部長度適中的賽鴿稱長體型,胸骨適中,而尾部短小的稱短體型,前一種有耐力,后一種爆發(fā)力較好。短體型對中短程比賽是起作用的,而對遠程和超遠程比賽作用并不明顯。筆者認為,一羽發(fā)育完全的雄鴿的重量,應在440克 -- 500克。雌鴿的重量,應在400克 -- 480克。人們在鑒鴿的時候,不可能用秤和尺來衡量,憑藉自己的經驗。用手握住一羽賽鴿時,大拇指壓在鴿子背部,四個手指把住鴿子的腹部,其正好是龍骨的全部,掂掂重量,感覺上同鴿子的體型相近或稍輕一點。一般地說,這羽賽鴿便是大小適中的。如果腹部大于一手指,重量感覺上重于體型,這羽賽鴿的體重可能重了一些。
(三)身體形態(tài)鑒別
鴿子的軀體支持著飛行和比賽等所有的生理運動。賽鴿的身體形態(tài)極其重要。有些鴿友抓住鴿子只看眼砂,而對身體形態(tài)不在乎,這是一種偏見。一羽理想賽鴿的身體必須是橢圓形,有一個開闊的胸部,左右雙翅平伏地緊貼兩邊,合成一個飽滿的球體,這種球體形的前胸,一般是在幼鴿期就形成的。狹窄、凹癟的胸部是不合格的。賽鴿的前身寬度,應是肩胛骨和前胸、兩翼三部分寬度之和,后身及尾部應是圓錐形的。
鴿體的各部必須是結實的,全身各處都很圓滑,腹部微凹而背部微凸,呈流線型。賽鴿是靠兩翼劃撲為前進動力的,當氣流流過微微凸起的背部和微微凹進的腹部時,產生兩種不同的上舉力。鴿體的各部分必須是一個協(xié)調的結構,前身較寬,后身收縮,平滑過渡。有人以為前身寬的賽鴿飛行阻力大,這是誤解。如果把兩翼拉開,看到前身迎風面積,僅是前胸椎、喙、鎖骨和胸骨部分,這些骨骼和肌肉都是與飛行直接相關的。前身寬大,肌肉發(fā)達而富有彈性,飛行才有力量。一羽體型好的賽鴿抓在手中手感舒適,有一種能夠輕易滑動的感覺,似有被握住的賽鴿正要從手中滑脫出去的感覺。
(四)頭與頸鑒別
任何一羽雄性雌相或雌性雄相的信鴿,是極少可以被用來作種鴿的。一羽賽鴿有強壯的、豐滿的、開闊的頭部,有長短適中、形態(tài)極佳的頸部,這是一種遺傳能力很強的標志。頸部是鴿子飛行時產生阻力的部分,它必須強壯,以抵抗風力。一羽體弱的鴿子其頸部會因無力抬起而垂下,只有頸部長短適中,昂首挺立,才能顯示出大將風度。頭部的綜合標準是強壯的、豐滿的頸部、腦部。頸部不要太粗,也不要過細,沒有溝,邊緣強壯,長短適中,頸部與胸部趨于平坦的結合,這是優(yōu)良賽鴿的必備條件。
(五)嘴和鼻以及喉鑒別
嘴的功能是吃食、呼吸和攻防。嘴可分長形、短形和鉤形等幾種,短形的嘴討人喜歡,鉤形嘴對嘔雛不利。嘴的角質組織要堅硬,稍鈍,不粗糙、瘦弱或過尖的表面。嘴的前端要細,后端要粗,緊閉性要好,嘴角要深,嘴才能張得大。喉管要粗大,氣管口邊要大,有利于飛行中呼吸換氣,就需要高速度的換氣。由于鴿子的肺彈性很小,雖有氣囊的協(xié)助,但還是不能滿足高速換氣的要求。所以在選擇信鴿時,應掰開嘴來看它的喉部氣管口開張的程度。
鼻的主要功能并不是嗅覺,而是換氣。鼻瘤要潔白,以長、窄、緊的鼻形為佳。鼻孔長、鼻腔大,通氣量也大。通氣的鴿子善于飛行?,F代的優(yōu)良賽鴿鼻多半是長、窄、薄、緊。高而大的鼻瘤,在飛行中會阻擋前方的視線。鼻上部自中央塌向嘴下角的鼻形,能使呼出的氣流向后下方排出,鼻上部中央高的鼻形排氣性能差,是不可取的。
(六)眼睛鑒別
鑒賞一羽賽鴿時,眼睛往往是最被吸引的部位。從眼睛中可以看出一羽賽鴿的健康狀況,是機敏還是遲鈍。“眼睛是健康之窗”,一羽優(yōu)良的賽鴿眼球要大一點,整個眼球能擺動自如。鴿眼必須是明亮、干凈,眼瞼緊包眼球,瞳孔對光強度變化反應要靈敏,鴿眼對外界的動態(tài)感受要非常敏感。一羽優(yōu)良賽鴿對天空中或在地面上的異常動態(tài)能及時發(fā)現,反之,反應遲鈍的就不太理想。瞳孔決定鴿眼品質,色澤越黑越好,而且相對要小,在陽光下瞳孔收縮與擴張頻繁。優(yōu)良信鴿的瞳孔呈圓形,瞳孔不圓整就不是一羽好鴿子。
這種現象,主要是遺傳或先天性決定的,瞳孔的縮小或放大,是根據視力要求來調節(jié)的。優(yōu)良信鴿調節(jié)方位應該是主視力方向,促使前下角的活動量大于后上角,久而久之形成外圈蕩向前下角呈不規(guī)則的卵圓形。那些遠端比賽歸來的賽鴿,瞳孔呈卵圓形或外圈蕩向前下角的情況是很多的,所以有些鴿友就以為瞳孔不圓是好鴿子,但是在挑選幼鴿時,最好要挑圓形瞳孔。
虹膜色彩要鮮明,紋理要清晰,有立體感,桃花砂略粗一點為好,雞黃砂要求細一點。邊砂層要求高度集中,虹膜排列不要求整齊,但一定要層次分明。虹膜的色素不起決定作用,但從色澤與光照角度來分析,雞黃眼在陽光下或在帶有塵粒的天空中飛行時,視力穿透性能好。桃花砂晶狀體呈白色,白光雖有散射現象,但在陰天或暗澹的天空中飛行,則更能顯示出它的優(yōu)點來。
(七)骨骼鑒別
骨骼是構成形體的基礎,它包括或多或少的硬骨骼。這些硬骨骼是賽鴿所有運動的組成部分,由產生運動的肌肉所依托。一副良好的骨骼,其重要性大于鴿體的任何部分。只有一副強壯的、柔和的、堅定的骨骼結構,才能對于不同部分的肌肉提供一個合適有效的支援,骨骼結構也是賽鴿各個運動器官最有效的支持者。骨骼要求粗壯、硬朗,如果細小、軟弱,自然不適應作強烈運動。
鑒別骨骼優(yōu)劣的方法,是雙手握鴿,用兩個大拇指在兩翼的頂部輕壓突出的胸椎。其結構必須是堅實的,并且對于壓力具有較強的彈性,這是在結構方面產生平衡的必要條件。如果骨骼軟弱,結構有缺陷,就無力承受賽鴿劇烈的競翔,影響速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